尖刀见“正义”,解腕弃“忠情”

来源 :读写月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unain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浒传》的早期书名为《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志传评林》,由此推知,歌颂“忠义”似为小说的原始意图。即便当前学界将《水浒传》的主旨定为“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罪恶,揭示出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肯定和歌颂农民革命斗争的正义性”,也无法否定小说歌颂“忠义”、鞭挞凶恶、反贪官不反朝廷的事实。
  林冲作为小说中“逼上梁山”的典型,其故事中集聚着贪官和良民的角逐、正义和邪恶的较量。作为正义和忠良化身的林冲,被邪恶势力步步紧逼,最终忍无可忍,愤而举起尖刀惩凶罚恶,维护了正义也彻底告别了那个一心想当忠臣顺民的自我。而促使林冲完成这一人生重大转变的道具就是那把“解腕尖刀”。
  “解腕尖刀”是什么?
  “解腕尖刀”在明清小说中经常出现。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将其注释为“日常应用的一种小佩刀”。此解释大约取自《汉语词典》,然而过于简略。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解腕尖刀主要有两种:
  1.也称解腕刀,指没有护手的尖刀,便于隐藏和携带,类似于现代的匕首。
  2.解腕是切断手腕的意思,解腕尖刀,顾名思义,是用来切割像手腕一样粗细物体的短刀,主要用于刺杀、剜割、肢解。
  第一种解释把“腕”理解为刀柄上方的护手,解腕就是尖刀没有护手的意思。关于这种说法,有兵器专家认为略显牵强,毕竟古代对刀镡、剑格之类有专门的称呼,不会用“腕”去代指;而且小说中多次说将解腕尖刀插在腰间或者膝下,如果没有刀镡,又是短刀,插在腰间很难稳固;再者,一般情况下,人们命名事物的时候,主要是依据事物的功能特征,而解腕尖刀作为一种刀具,其主要功能就是切刺。基于此,笔者认为综合以上两种解释来理解“解腕尖刀”似乎更加全面。
  为何不用“花枪”而用“尖刀”?
  不管对“解腕尖刀”做何解释,都不可否认,这是一款便于隐藏和携带的、锋利无比的短刀。可见,这种刀适合近身虐杀而不适合战场斗杀。比如武松狮子楼大战西门庆时,所带尖刀便被西门庆一脚踢飞,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那么,当林冲在李小二处得知陆谦要谋害自己时,为何不返回天王堂拿自己惯用的花枪寻仇,却偏偏要到街上买把实战功能较弱的解腕尖刀呢?有人认为花枪太过显眼,拿着花枪寻找仇敌太容易暴露自己。此说虽有一定的道理但经不起推敲,此时的林冲不管拿不拿花枪,他都身在明处,他的一举一动几乎都在敌人的掌控之中。
  林冲之所以不选择花枪而选择解腕尖刀,除了他对自己的武艺自信以外,更重要的是他对解腕尖刀有着明确的使用目的——虐杀陆谦。联系《水浒传》第七回,陆谦欺骗林冲娘子到他家供高衙内取乐被识破后,林冲也是买了把解腕尖刀找陆谦报仇。由此可知,解腕尖刀只为虐杀陆谦所备。从后来林冲山神庙复仇过程来看,富安和差拨主要是被林冲的花枪搠倒,只有陆谦是被尖刀挖出心肝而死。可见,用尖刀虐杀陆谦是林冲早就设想好的,如若换成花枪或其他兵器则难以达成林冲复仇的目的——取心挖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复仇最彻底的做法就是“剖腹挖心”。为什么要“挖心”?因为人们认为一个人坏,是从“心”上坏起,因此有“心狠手辣”“狼心狗肺”的说法,所以要把坏人的心剜出来,以昭示其罪行,不这样做似乎难解深仇大恨。林冲这样做正是这种文化传统的体现。可见,这把“解腕尖刀”在林冲手中,是一把彰显正义之刀。
  其实,在《水浒传》中,解腕尖刀多次充当正义的化身。比如,第二十五回,武松得知兄長被毒杀,便把解腕尖刀藏在腰间,去找潘金莲报仇。“去衣裳底下,飕地只一掣,掣出那口尖刀来”,“说时迟,那时快,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抠出心肝五脏”。第四十六回,杨雄将潘巧云绑在树上,“一刀从心窝里直割到小肚子上,取出心肝五脏,挂在松树上”。
  几处杀人的手法看似残酷,其实正是水浒“正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水浒传》宣扬的是天地良心、善恶终有报的思想。善有善报,正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所言“原来天理昭然,保佑善人义士”;恶有恶报,正如陆谦之流,坏了良心,最终被正义之刀所毙。陆谦原是林冲发小,受林冲恩惠,却恩将仇报,其心可诛。在中国传统观念里,邪恶之人的死相越惨烈越象征正义之伸张,其对世人的警示作用也越强烈。由此观之,林冲手头的这把解腕尖刀寄托着道德的理想、正义的力量,不可替代,真可谓“一把尖刀见‘正义’”。
  为何不扔掉“花枪”带走“解腕尖刀”?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最后写道:“把尖刀插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可见,这把帮助林冲完成复仇任务的解腕尖刀已经完成了使命,被林冲丢在了山神庙里。此时的林冲,显然是“罪加一等”的朝廷通缉犯,拿一把花枪逃命岂不太过招摇?何不扔掉花枪,带上易于隐藏和携带的尖刀亡命天涯呢?这还是那个谨小慎微、心思缜密的林冲吗?
  借用孙绍振先生的观点,此时的林冲已经被“打出常规”,那个一心只想做忠臣良民的林冲已经不见了。此时的林冲已经不需要向权势妥协,更无须遮掩,要打要杀全都不怕。因此,他选择更具厮杀功能的花枪作为随身兵器也就理所当然了。从后文林冲逃亡途中无理取闹、怒打众庄客可以看出,隐姓埋名、偷偷摸摸逃亡不是林冲的选择,他已经无惧无畏。按常理讲,一个逃犯在逃亡过程中生怕沾惹是非才是常态,而林冲偏偏反常态而为之。据此推测,此时的林冲面对生死未卜的逃亡之路,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试想,如果对往昔生活还心存幻想抑或心中大敌未灭,林冲还会如此“反常”吗?或许,有人会说,林冲的心中大敌并没有铲除,高俅、高衙内都活得好好的呢!然而,笔者认为,高俅、高衙内虽是林冲的大敌,却不是林冲的心中大敌。
  《水浒传》第七回,高衙内指使陆谦计骗林冲娘子到陆家供其调戏取乐。林冲得知后,没有趁机追杀主谋高衙内,而是先把陆谦家砸得粉碎,又拿一把解腕尖刀去寻陆谦;寻不得便在陆家门前等了一晚。由此可知,林冲将他此次所受之辱主要归咎于陆谦,而非高衙内更非高俅。也许有人会因此认为林冲分不清矛盾主次,其实如果站在作者的视角来审视林冲的心理,就不难理解了。高衙内是无赖,这是不仁;陆谦是卖友求荣,这是不义。纵观全书主题,不义才是小说鞭挞的主要对象。
  其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节中,李小二问林冲:“恩人不知为何事在这里?”林冲答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林冲对高俅仍称“高太尉”而不称“高俅那厮”;同时,林冲将高俅对他的构陷说成“我因恶了高太尉”,“恶”为冒犯的意思。由此可知,林冲并未将高俅视为心中大敌。
  与之相反,一提到陆谦,林冲便火冒三丈,恨不能将其碎尸万段。比如,当林冲从李小二口中猜出,那个前来谋害自己的人有可能是陆谦时,林冲便道“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教骨肉为泥!”随后立刻到街上买来一把解腕尖刀,四下里寻找了三五日。
  综上可知,林冲心中的大敌只有陆谦一人。对待自己心中最仇恨的人一定要用最残忍的手段,将其剖腹剜心,这就是林冲的真实想法。因此,其“教那泼贱贼骨肉为泥”的心愿完成之日,也就是解腕尖刀的使命终结之时,林冲将其丢掉也就顺理成章了。
  同时,林冲在复仇的过程中,三人的对话及陆谦的告饶,让林冲有了“壮士解腕”般的决心,让其彻底放弃了对高太尉的幻想,也彻底放弃了做一个忠臣良民的愿望。高太尉是官府的象征,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从此,林冲没有了私仇,只有公敌,因此,那把用来专报私仇的解腕尖刀便失去了用武之地,那杆用作战场厮杀的花枪便成为其随身的武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丢掉解腕尖刀是林冲向往昔生活作别的“宣言”,也是其丢掉做忠臣良民幻想的标志,真可谓“壮士解腕弃‘忠情’”。
  解腕尖刀,一件看似不起眼却又十分重要的道具,不仅是林冲惩凶扬善、匡扶正义的利器,也是其丢弃忠臣良民幻想的重要标志。它对小说“忠义”主旨的彰显起到了明示或暗示的作用,加深了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很多人以前一定无数次遐想过:如果我能在家办公就好了。这次爆发的疫情,让我们不得不留在家中,但我们开始无所适从。  减少人口流动,阻断疾病的传播途径,是对抗传染病的最好办法。从古至今,人类有很多次都是通过这样的方法战胜了疫病。那个时候的人们,是如何度过“宅家”生活的呢?  1830年秋天,因为碰上霍乱爆发,交通阻断,普希金被迫在一个村子里待了3个月。因为无事可做,普希金在这段时间里创作了6部中篇小说
期刊
颁奖词是在颁奖典礼上,用来介绍获奖者的事迹,并对获奖者的贡献作出评价的文字。其特点:1.史诗性。叙说英雄事件,彰显历史厚重。弘扬社会正气,体现时代风貌。2.简洁性。言简意赅,展现神韵;亮丽自然,诗情画意。3.系列性。凡人奇事,闪亮名字。英雄谱系,感天动地。颁奖词常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构成。  【金题演练】  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中国——我最崇敬的抗‘疫’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钟南山、李兰娟
期刊
特别的课堂  2020年伊始,一场严重的疫情如暴雨般倾盆而至,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大家忧心忡忡,以往那过年张灯结彩的街道上,如今只偶尔传来几声狗吠,随之是一片寂静。如此,我们学生党的假期也就被延长了。人们都老实地“家里蹲”,避免给一线努力的战士们带来麻烦。然而,校方却抓住了这个机会,既然疫情期间不能出门,学生们又整日整夜的和被子“腻歪”,不如就此顺水推舟,让同学们在电脑上上课,这样不就解决了疫情期
期刊
他怔怔地望着手机上模糊的小字——“对方撤回了一条消息”。  他从小由母亲一人拉扯大。他现在有出息了,想方设法要报答母亲。母亲“三高”齐全,心脏病日益严重,一直在吃药控制。  前阵子有消息说,一种新药可以把母亲的心脏病根除,不过价格昂贵。他想,不管怎样,都应该试一試。  “妈,过段时间我们换一种新药试试,听说那药很有效。”  “哦,好。”母亲点头答应了。  过了一会儿,母亲问:“儿啊,那药贵吗?” 
期刊
漫漫人生,总有一些事,微不足道,却让人如沐春风;总有一些人,默默无闻,却令人念念不忘;总有一朵花,普普通通,却开满记忆……  一  “小朋友,戴好口罩哦。”“同志,请出示出入证,这边量下体温。”“对不起,你不是本小区的,非常时期,请不要进入。”……初春时节,春寒料峭,风吹在脸上,刀刮一样。  天蒙蒙亮,小区门口,数名志愿者早已全副武装,他们不停地忙碌着。长时间的蜗居,让人莫名的烦躁,有人语气不好,
期刊
候鸟终将抵达温暖的湿地,而我们也会到达胜利的彼岸。  ——题记  庚子年,初春。  本应春意萌发的二月,却显得越发的凄厉,伴着寒风打向这片无助的土地。  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让原本熙熙攘攘的街道倏地冷清起来。新闻里播报的死亡人数不断上升,让人心慌。  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我坐在桌前,实在是无法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迷迷糊糊地想着远方的武汉,想着武汉和我一般大的学生,握笔的手逐渐无力起来,眼前一黑……
期刊
大家好,我是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今天很高兴来到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怎么和孩子谈生命与死亡。  我小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有段时间也很恐惧。后来我长大了,也到最艰苦的地方待过,也去过哈佛大学访学过,慢慢成熟坚定了很多。我的孩子长大以后,甚至曾泪流满面地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希望大家不要把今天课程中讲到的看成一劳永逸的答案,而要视为我们共同探讨,不断地来为了孩子看书和思考的过程。  今天我
期刊
把冬天还给春天  把夏天还给秋天  把所有风吹来的传说还给大地  在这古老的地方  遥远祖先的黄色皮肤迷蒙又神圣  这片土地上  王侯将相的骸骨埋在最底层  然后是革命烈士的血肉與身躯  诗人的骨头也在这土地里  一万个人倒下了,又有一万个人起来  生命在这里永不停息  而有一天我也将归于这里不再醒来!  (指导教师:刘剑)
期刊
快乐于我们乃至善且自然之追求,正因为如此,我们并不选择每一种快乐,而是偶尔放弃多种快乐,因为这些快乐会带来更大的不安。同样,我们认为许多痛苦之后,更大的快乐便随之而来。  就其与我们之自然联系而言,每一种快乐都是善的,然而并非每一种痛苦从本质上都应当加以躲避。  不过,我们必须依据某种鉴别的尺度,通过权衡利弊来形成对于一切事物的判断。因此我们有时将好事视为坏事,反之则将坏事视为好事。必须看到,有些
期刊
1.2020年3月18日,中国向法国提供医疗物资援助,下图为物资外包装上的图案。请你仔细观察,写出其内容。  ⑴图中有哪些构成元素?请写出来。  ⑵这枚图章的设计有什么寓意?  2.下面的句子顺序打乱了,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继续加强医疗救治,将重症患者向高水平定点医院集中。”目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治愈率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重症患者治愈出院。  ②加强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定点医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