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课改从2001年开始至今已足足六个年头。六年来,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在新的课改形势下,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去面对历史教学----这门历史悠久而又与现实相距甚远的古老学科,应该怎样去看待学生----未来的世纪之才,怎样去对待课堂----师生焕发生命力的所在地,这些,不仅是我们历史教学中必须思考的问题,更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讨的问题。
感谢课改,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行为;让我学会了做教育需要要不断的思考;让我明白了教师的幸福之路之一在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回想课改前,自己每天只会机械地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日复一日地工作,在那三米讲台上,靠着一张嘴巴,一支粉笔,滔滔不绝,照本宣科,对学生“目中无人”……却能陶醉其中。是课改,是暂新的教育理念让我如梦方醒: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老师只不过是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全新的理念冲击着我,正是这些新的教育理念,激发了我投身课改的那份激情,六年来,我努力把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尽最大努力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思然后知不足,知不足后思进”,回顾六年课改,重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我扪心自问:
1.教学理念上:自己学透了多少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是否把新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2.教学设计上:每节课教学设计的育人目标是否适合了新课标的要求?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否体现了新的教育教学新理念?
3.教学过程中:是否与学生平等交流和互动?是以学定教还是以教定学?是否重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学习?是否转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语文学科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否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否有利于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规律?所借助的教学手段是否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调动教育机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5.教学的人文关系上:是否做到了师生平等交流和互动?是否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是否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和个性的发展?
6.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是否落实了初中语文课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是否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世界观? 扪心自问后,真是惭愧!因为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太多的不足。
1.理论学习远远不足。不说其他,就回一中后的一年来,所读教育理论的书籍少之又少,教育观念的转变仍需要努力。究其原因,工作忙当然只是借口,主要是自己没有很好的制定学习的计划,努力安排读书的时间。
2.教学设计上仍然以传统的教学设计为主,虽然努力体现新课标的目标要求,但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常常不到位。主要原因在于自己还缺乏探索钻研精神。
3.教学过程中能与学生平等交流互动,但仍是以教定学;在一些教学环节上努力让学生参与课堂,如鼓励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开展课本剧表演,举办历史故事会、唐诗宋词朗诵会等,但只能是调动了部分学生参与课堂,特别是一些积极活跃的同学,多数同学仍是课堂的观看者和旁听者,特点是一些不爱发言和表现的同学,基本上没有参与课堂活动。主要原因,我认为大班教学是个很大的局限,一个班六十个同学,如果让每个同学都能在课堂上有一次的发言机会,根本是不太可能的。如何实现大班教学的学生学习参与问题,一直以来都没有找到好的办法。
4.教学手段和方法上,仍然比较单一,更多时候仍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如何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缺乏更好的方法,缺乏更多样的教学模式。
5.教学的人文关系上:能尊重学生的人格,但在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方面却远远不够。我认为所教班数太多,人数太多是主要原因,今年共带六个班,所教学生近300人,所以到今天为止,有些学生的名字我还叫不出来,真是惭愧啊!记得有一次家长打电话,想了解孩子的历史学习情况,可是我连是哪个学生都不知道,当时真是无地自容!连学生都叫不出名字,谈何关注个性发展!此外对学困生的关注是少之又少。问心有愧啊!
6.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努力落实初中历史课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如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等等。不足的主要是“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的培养方面,主要原因是对教材这方面内容的挖掘不足。
面对问题,唯一的选择就是努力解决问题,以下是我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
1.要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管工作多忙多累,生活多烦琐,一定要制定读书计划,并努力落实。通过读书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不断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时刻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自身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2.要努力培养探索钻研精神,把新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设计中,大胆尝试,努力探索,力争在每节课的教学模式设计上有所突破,设计出即符合学科特点、学生特点,又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生的好课。
3.要努力克服大班教学的困难,想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要多关注学困生、边缘生,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5.要多钻研教材,注重挖掘教材,拓展课程资源,通过多种教学形式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河北省大名县第二中学)
感谢课改,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行为;让我学会了做教育需要要不断的思考;让我明白了教师的幸福之路之一在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回想课改前,自己每天只会机械地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日复一日地工作,在那三米讲台上,靠着一张嘴巴,一支粉笔,滔滔不绝,照本宣科,对学生“目中无人”……却能陶醉其中。是课改,是暂新的教育理念让我如梦方醒: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老师只不过是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全新的理念冲击着我,正是这些新的教育理念,激发了我投身课改的那份激情,六年来,我努力把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尽最大努力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思然后知不足,知不足后思进”,回顾六年课改,重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我扪心自问:
1.教学理念上:自己学透了多少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是否把新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2.教学设计上:每节课教学设计的育人目标是否适合了新课标的要求?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否体现了新的教育教学新理念?
3.教学过程中:是否与学生平等交流和互动?是以学定教还是以教定学?是否重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学习?是否转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语文学科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否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否有利于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规律?所借助的教学手段是否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调动教育机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5.教学的人文关系上:是否做到了师生平等交流和互动?是否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是否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和个性的发展?
6.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是否落实了初中语文课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是否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世界观? 扪心自问后,真是惭愧!因为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太多的不足。
1.理论学习远远不足。不说其他,就回一中后的一年来,所读教育理论的书籍少之又少,教育观念的转变仍需要努力。究其原因,工作忙当然只是借口,主要是自己没有很好的制定学习的计划,努力安排读书的时间。
2.教学设计上仍然以传统的教学设计为主,虽然努力体现新课标的目标要求,但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常常不到位。主要原因在于自己还缺乏探索钻研精神。
3.教学过程中能与学生平等交流互动,但仍是以教定学;在一些教学环节上努力让学生参与课堂,如鼓励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开展课本剧表演,举办历史故事会、唐诗宋词朗诵会等,但只能是调动了部分学生参与课堂,特别是一些积极活跃的同学,多数同学仍是课堂的观看者和旁听者,特点是一些不爱发言和表现的同学,基本上没有参与课堂活动。主要原因,我认为大班教学是个很大的局限,一个班六十个同学,如果让每个同学都能在课堂上有一次的发言机会,根本是不太可能的。如何实现大班教学的学生学习参与问题,一直以来都没有找到好的办法。
4.教学手段和方法上,仍然比较单一,更多时候仍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如何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缺乏更好的方法,缺乏更多样的教学模式。
5.教学的人文关系上:能尊重学生的人格,但在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方面却远远不够。我认为所教班数太多,人数太多是主要原因,今年共带六个班,所教学生近300人,所以到今天为止,有些学生的名字我还叫不出来,真是惭愧啊!记得有一次家长打电话,想了解孩子的历史学习情况,可是我连是哪个学生都不知道,当时真是无地自容!连学生都叫不出名字,谈何关注个性发展!此外对学困生的关注是少之又少。问心有愧啊!
6.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努力落实初中历史课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如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等等。不足的主要是“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的培养方面,主要原因是对教材这方面内容的挖掘不足。
面对问题,唯一的选择就是努力解决问题,以下是我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
1.要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管工作多忙多累,生活多烦琐,一定要制定读书计划,并努力落实。通过读书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不断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时刻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自身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2.要努力培养探索钻研精神,把新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设计中,大胆尝试,努力探索,力争在每节课的教学模式设计上有所突破,设计出即符合学科特点、学生特点,又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生的好课。
3.要努力克服大班教学的困难,想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要多关注学困生、边缘生,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5.要多钻研教材,注重挖掘教材,拓展课程资源,通过多种教学形式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河北省大名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