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对5—6岁幼儿家长问卷中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整理,分析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调查研究表明:大班幼儿交往的主动性和广泛性并不理想,五个维度的亲社会行为发展状况存在明显差异,且总体结果不容乐观,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协作,通过增加交流、分享、合作等社会交往活动来改善现状。
1.1 5—6岁是幼儿亲社会行为萌芽和发展的关键期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一词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森伯格(Eisenberg)于1972年提出,用来指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可以让他人乃至社会获得益处的行为。因此,亲社会行为又称“积极的社会行为”,属于社会性行为这个大范畴,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视为儿童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在家庭中的早期社会化对成年之后的利他行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4—6岁是幼儿“分享、合作、关心”等行为发展的关键期,5—6岁幼儿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利他行为。因此,重视和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意义重大。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行为,对于促进人际和谐,推动社会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具备和谐精神的人。
1.2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多数发展心理学家都认为,亲社会行为与道德判断有共同的认知基础,幼儿的道德判断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亲社会行为能反映一个人道德判断和道德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他将道德建设视作民族复兴的巨大资源和能量来源。个体亲社会行为发展水平高低实际上直接影响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因此,重视和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使他们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具有利他主义精神和助人行为等,小而言之,关系到幼儿自身的发展与前程;大而言之,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
1.3“重智轻德”导致亲社会行为的培养被忽视
亲社会行为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我们在现实社会中发现:对待弱者或需要关心的对象,不同幼儿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有些会选择积极的行为,如安慰、同情、关心等行为,而有的却表現出冷漠、自私、无视,甚至嫌弃抱怨的消极行为。现如今,尽管二胎政策已开放,但中国家庭模式大多还是以“421”模式为主,即4个父母长辈,夫妻2人,再加1个孩子。加上许多家长重智力和能力的开发,忽视对幼儿道德和积极情感的引导,而忽视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因此,呼吁社会、家长和学校深刻理解亲社会行为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为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能力建言献策,是本研究的出发点。
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主要包括:帮助、分享、合作、安慰、关心、谦让、同情、捐赠等。本研究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指向“帮助、分享、合作、关心、谦让”这五个维度。
4.1文献研究法
借助于上海图书馆的资源和CNKI数据库,了解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研究成果,以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同时也为问卷编制及讨论分析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
4.2调查法
自编问卷《5—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信息采撷(包括个人信息、主要教养人等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现状调查(包括5—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五个维度的发展状况);第三部分为需求与建议(包括家长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重视程度和教育理念与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5.1调研目的
了解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家长的重视程度和教育方式等。调研结果有助于教师、家长和社会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开展教育活动,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5.2调研工具设计依据
调查问卷的内容来源于幼儿日常的行为表现、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态度以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共同编制,见表5.2.1(表为部分摘录)。
5.3问卷编制
5.3.1问卷的基本结构
本次调查共有19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幼儿的基本情况有3道题;幼儿的交往情况有1道题;幼儿的分享行为有3题,帮助、合作、谦让行为各有2道题,关心行为有1题;家长对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意识及其本身的亲社会行为有4道题,家长建议有1题(开放题)。
5.3.2问卷的真实性
某些题目的答案出现反序,目的是消除选项的“顺序效应”,调查采用匿名方式,消除家长的答题顾虑。
6.1调查时间
2019.9——2020.3
6.2调查对象
选取上海市黄浦区市级示范园3所、一级园5所、二级园2所,每园抽取学号为单号的大一班幼儿家长各15名,共150名家长。
6.3数据分析与工具
2019年9月—10月利用问卷星平台开展问卷调查,将问卷结果整理后,以SPSS软件22版进行数据统计。
7.1幼儿基本情况
7.1.1幼儿性别,是否独生子女
调研样本中男孩居多,且独生子女比例较高。
7.1.2幼儿家庭主要教养人
数据显示由母亲承担主要教养人的占56%,祖母承担主要教养人的占6.0%,外祖母承担主要教养人的占16.7%。幼儿家庭中由女性承担主要教养人的居多已经占78.7%,男性承担主要教养人的相对较少,只占21.3%。分析上述数据,发现上海市黄浦区由男性承担幼儿主要教养的比例较低。
7.2幼儿的人际交往情况
數据显示,有20.7%的大班幼儿经常独自玩,和家长玩的比例最高(56%),只有23.3%的幼儿能经常和小朋友一起玩。现如今“独门独户”的居住条件使得幼儿“走出家门”、进行社会交往的机会不多。
7.3日常生活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7.3.1与同伴分享玩具的意愿
大班幼儿坚决不愿意和小伙伴分享玩具的比例较低,只有7.3%,但是将近半数的幼儿(48%)还是要在别人的引导下才愿意分享,能主动分享玩具的幼儿没有过半数。幼儿的分享意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7.3.2幼儿与家人用餐时的分享行为
经常把他喜爱的食物和家人分享的占52.7%,有时愿意分享的幼儿占39.3%,偶尔分享的幼儿占8%。数据显示愿意与家人一起分享食物的占半数以上,大部分幼儿愿意与家人分享美味的食物。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幼儿不经常或不主动分享,说明幼儿的分享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培养。
7.3.3幼儿想玩同伴玩具时的表现
数据显示大班幼儿想玩同伴玩具时伸手去抢的百分比较少,仅占4%。大多数幼儿会向同伴借或是让父母买。幼儿随年龄增长“自我”中心情况减少,与同伴交往的能力逐渐增强。
7.3.4在同伴遇到困难时的行为
从上表看出大班幼儿在同伴遇到困难时,大多能主动帮助,但是不主动帮助或不会出现助人行为的比例(漠不关心和其他)也不少,有37.3%。说明大班幼儿的助人意识和行为还有待提升。
7.3.5在邻居行动不便时的行为
此题比上一题“主动帮助”的比例明显减少了14%,可能源于对不熟悉的人的警惕、害羞等心理,漠不关心的比例明显上升了11.4%。
7.3.6在别人不开心时的关心行为
数据显示发现别人不开心时能注意到别人情绪有关心体贴表现的幼儿经常这样做的较少,只占19.3%,不经常有的幼儿占到半数以上有56.7%,说明幼儿对于他人的关注度较低,可能与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以及自我中心意识有关。
7.3.7幼儿用餐时的谦让行为
表7.3.7显示,品尝美食时,会让长辈或比他(她)小的孩子先吃的幼儿只有18.7%;在他人提醒下会谦让的有49.3%,只顾及吃、没有谦让意识的比例高达32%,被动谦让和不会谦让的比例达81.3%,非常之高。
7.3.8意见不一致时的谦让行为
数据显示,意见不一致时,幼儿经常出现接纳、理解等谦让行为的占26.7%,有时愿意謙让的幼儿较多,占23.3%,还存在从不谦让的幼儿占4%,大部分(46%)幼儿很少出现退让行为。诚然幼儿在家中的谦让行为偶然性较强,但数据显示,能主动和经常谦让的幼儿很少。
7.3.9幼儿的主动合作行为
由表可见,参加集体活动时,经常出现主动合作行为的幼儿占32.7%,有时能主动合作的占42%,较少和从不合作的比例为25.3%,比例达1/4,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行为仍需提高。
7.3.10幼儿在游戏中的协商行为
由表可见,合作游戏时经常与同伴协商游戏规则或愿意接受别人意见的幼儿占22.7%,有时出现协商行为或接受意见的占48.0%,很少和从不协商(在游戏中服从他人、被动参与)的比例为29.3%,这个比例还是比较高的,幼儿在参与群体活动时的协商意愿和行为仍需提高。
7.4家长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意识和行为
7.4.1家长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重视程度
数据显示认为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非常重要的占98%,不太重要的占1.3%,无所谓的占0.7%,可见家长认为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非常重要,这说明大多家长还是愿意去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
7.4.2家长带幼儿参加社会活动的频率
表7.4.2可以看出经常带幼儿去朋友家做客的仅占17.3%,有时带幼儿去朋友家做客的占60.7%,不经常带幼儿去朋友家做客的占22%,可见家长对于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有时还是较为重视的。
7.4.3家长在幼儿面前示范亲社会行为的状况
表7.4.3数据显示,在带幼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如孕妇或老人)时,偶尔让座的家长比例高达70%,总是和经常让座的只有29.4%。
7.4.4家长心目中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最佳时期
可以看出只有37.3%的家长知道4—6岁是培养亲社会行为的关键时期,大多家长并不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这与缺乏专业知识、缺少这方面的专业指导有关。
7.4.5家长对五个维度亲社会行为的排序情况
从选择数据的频率角度分析可知,家长认为最重要的亲社会行为是帮助(73.2%),接下来依次是分享(43.8%)、合作(39.2%)、关心(30.2%)和谦让(21.8%)。
通过对数据的加权数分析可知,家长最重视的亲社会行为前三位依次为帮助(103)、分享(96)和合作(75)。从中可以看出家长们对这三者是较为看重的,相对忽视的是关心和谦让,这和前面的调研结果(幼儿在关心和谦让维度的表现不佳)也比较一致。
7.4.6家长对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建议(开放题)
数据显示,有69位家长(占比46%)提出了今后要增加幼儿社会交往活动的建议,如有的家长提到要增加邻里之间的交流,有的提出应该经常带幼儿出去参加亲子活动或其它的集体活动,为幼儿创造更多社会交往机会。有52位家长提到加强家园合作。
8.1男孩比例高于女孩,独生子女比例很高,家庭主要教养人女性较多,男性教养人比例相对较少
调研显示上海市黄浦区的男孩多于女孩,且大多为独生子女,幼儿家庭中由女性承担主要教养人的居多,占77.4%,男性承担主要教养人的相对较少,只占22.6%。数据显示黄浦区由男性承担幼儿主要教养的比例较低,父亲陪伴幼儿时间远远少于母亲。
8.2幼儿缺少交往同伴,同伴交往技巧有待于提高
数据显示,20.7%的大班幼儿经常独自玩,56%的幼儿经常与家长玩,只有23.3%的幼儿能经常和小朋友一起玩。幼儿有同伴交往的需求,而且幼儿与小伙伴一起玩的需求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然而此次调研发现,由于黄浦区独生子女较多,幼儿在家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很少,没有玩伴的情况下幼儿往往选择成人一起开展游戏(家长陪伴幼儿玩的比例最高)。因此,有必要让幼儿参与更多的社会性活动,扩大幼儿的交往范围,为幼儿找到更多同龄及异龄的同伴。 8.3幼儿较少体会他人的感受,在同伴交往中缺少关心、谦让等亲社会行为
调研显示别人不开心时能注意到别人情绪有关心体贴表现的幼儿经常这样做的较少,说明幼儿自我中心意识较强,对于他人的关注度较低。但这一点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也较为吻合:6岁左右,幼儿开始能理解情绪的心理本质,如基于愿望的情绪和基于信念的情绪。在理解了前两者的基础上,大概在9岁左右,幼儿才能理解混合情绪(Pons,Harris,&Rosnay,2004)。而且,研究表明对他人情绪的理解能力与亲社会行为存在正向相关(Miller,Kozu,&Davis,2001)。因此,5—6岁幼儿感知、发现别人情绪变化的能力还不强,有时会意识不到别人需要他(她)的关心。
那这是否就意味着不需要发展幼儿的“关心”意识和行为呢?我认为恰恰需要发展。因为,4—8岁是幼儿情绪理解发展的关键年龄(Nunner?Winkler&Sodian,1988;Lagattuta,Nucci,&Bosacki,2010)。因此,有必要增加幼儿的社会交往活动,让幼儿多与其他人互动,在互动中激发他们的情绪理解能力,从而引发他们对他人的关心意识和行为。
此外,数据显示幼儿在“谦让”维度的表现也不佳:用餐时,被动谦让和不会谦让的比例高达81.3%;与别人意见不一致时,50%的幼儿很少或从不退让,只有26.7%的大班幼儿经常接纳、理解他人(即使不接受别人意见也会合理说明理由)。虽然,幼儿在家中的谦让行为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可能家长的过分迁就与溺爱也会滋长和暴露幼儿的自私自利。但是,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相当一部分幼儿以自我为主,缺乏谦让意识。
8.4部分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行为发展滞后
调研中,大班幼儿较少和从不合作的比例为25.3%,较少和从不协商(在游戏中服从他人、被动参与)的比例为29.3%。虽然,大班幼儿已初步产生合作意识,大部分幼儿愿意与同伴合作,但他们的自我意识仍然比较突显,往往过分关注自己看到的或感兴趣的事物,意识不到如果别人在做一件事时,自己还可以做哪些事。依旧缺乏合作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当幼儿合作遇到问题时,不知该如何解决。主要表现为:①合作双方在遇到分歧时解决方法比较单一;②合作时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接受同伴的意见;③遇到难题时,合作双方不愿妥协而放弃。
8.5幼儿的分享、助人意识和行为有待培养
数据显示能主动与同伴一起分享玩具的幼儿不到半数(44.7%),幼儿缺乏分享意识。调查还显示幼儿在想玩同伴玩具时,小部分幼儿(4%)选择伸手去抢,较多幼儿选择让父母买(50%),选择向同伴借的幼儿人数少于让父母买;有些幼儿不擅于利用分享的交往技巧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关于幼儿的帮助行为,在同伴遇到困难时,不主动帮助和不会出现助人行为的比例(漠不关心和其他)有37.3%,只有48.7%的幼儿会主动帮助邻居,究其原因,可能源于家庭中的安全教育,很多家长会提醒幼儿注意与陌生人保持距离,由此而产生的对邻居的警惕、害羞等心理。但总体而言,部分幼儿的助人意识和行为还未达到其应有的社会化发展水平。因此,在保证幼儿安全的情况下,适时在幼儿面前示范或引导幼儿与他人分享、帮助有需要的人是很有必要的。
8.6家长对亲社会行为五个维度的重视程度排序与实际调研情况略有不同
家长认为最重要的亲社会行为依次是帮助、分享、合作、关心、谦让。而调研结果显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分享、帮助、合作、谦让、关心。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很可能是因为“帮助、合作、谦让”这三者都需要在群体中有具体的事件,才能引发他们相应的行为;②家长认为“帮助”是最重要的亲社会行为,与我们从小接受的“助人为乐”等道德教育有关;③分享排第一,是因为大班幼儿都已经有相对比较固定的好朋友,他们会比较主动跟朋友、老师分享快乐的事情,分享行为比较外显且不限具体时间和情景,幼儿园内也有专门的“分享活动”;④调研中最不理想的亲社会行为是关心,因为这需要幼儿敏感地发现对方的情绪变化,有时需要借助成人的提示或暗示他们才会去意识到旁边有需要关心的人,再加上大多数家长比较宠爱自己的孩子,渐渐幼儿心中默认自己就是被关心、被呵护的角色,就难以产生主动关心别人的想法了。
8.7家长普遍重视亲社会行为,但指导方法相对不足
虽然调研中家长较为重视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但实际上经常带幼儿一起参与社会交往活动的家长却不多,且表7.4.3中家长总是和经常在幼儿面前示范亲社会行为的比例只有29.4%。笔者分析,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①许多家长的思想与行为还不够统一,或者说,虽然家长觉得亲社会行为很重要,但在利他与利己产生矛盾时,他们还是选择了利己;②大多家长没有认识到4—6岁是培养亲社会行为的关键期,缺乏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了解;③家长对于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缺少指导方法与实践尝试。
9.1家庭角度
9.1.1家长要为幼儿提供或创设多样化的社会交往活动,例如,开放题中有69位家长都提到加强邻里之间的交流,多为幼儿创造社會交往、集体活动的机会等等,为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提供更多机会和资源。让幼儿在同伴交往中感受和体验交往的乐趣,发展积极的亲社会行为。这也反映了此次调研“导向功能”的充分发挥。
9.1.2呼吁父亲更多地陪伴幼儿,多参与幼儿的教养活动,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促进幼儿在社会性、情绪智力等方面的发展。因为,父亲参与教养对幼儿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有大量研究者对父亲参与教养作了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主要包括划分维度、理论和现实意义、影响因素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把握等。一些行为理论学家认为(Palmer,1995),父亲的激活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包括对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探索,因为大多数父亲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会鼓励他的孩子去做更多的探索。Yogman(1994)认为,父亲通过鼓励幼儿探索和自主对幼儿发展起直接作用。另有研究表明,由父亲教养的幼儿成功概率比母亲教养的幼儿提高20%。基于此,笔者呼吁男性家长应多参与幼儿的教养活动。 9.1.3家长应鼓励幼儿经常参与不同形式的合作类游戏,并引导幼儿讨论和理解合作游戏的规则与要求。大班幼儿有自己的主见,但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合作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时常需要成人的指导和提示,且幼儿的合作意识淡薄,更需要成人在教合作方法的同时,明确讲清合作的要求,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类游戏,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
9.1.4幼儿善于模仿,家长要以身作则。在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中,榜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基本形式,对每个人的成长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的示范和榜样作用是任何人和任何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幼儿时期是人的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时期,且幼儿喜欢模仿,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家长在幼儿面前要做好榜样,如果自己不会关心和帮助他人,又岂能要求幼儿做到?
9.1.5家长要注意鼓励和强化幼儿的积极行为。幼儿在这一阶段的成长过程中尤为需要外界的鼓励和肯定,因此,在培养和提升幼儿亲社会行为时,对幼儿的积极社会行为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因为恰当好处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有效地强化和促进幼儿心理的发展,让幼儿在赞美声中理解这种行为带给其的社会满足感和荣誉感,继续保持他这种利他的亲社会行为从而使这种积极利他行为得到巩固和发展。
9.2学校角度
9.2.1家园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性活动,扩大幼儿同伴交往的范围。家园合作是众多家长在调研中提出的诉求,说明家长们也意识到幼儿教育是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努力、通力协作的。由于亲社会行为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情境予以引发,故此,笔者建议在这些活动中应引入各种社会交往情境,引导幼儿运用分享、谦让、合作等交往方式去处理问题。
9.2.2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情境体验法、行为实践法、游戏贯穿法、故事感知法等方法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情境体验法是通过情景表演及日常交谈等形式使幼儿理解特定情境下的情绪情感体验,从而使他们在日后生活中,对他人类似的情绪、情感产生理解和共鸣,萌發幼儿帮助关心他人的情感和举动。
行为实践法,就是指在一个专门的、有目的的背景环境中,幼儿通过对实际问题、任务等进行处理,通过行动实践从而达到建立或巩固亲社会意识和经验的目的。行为实践能有效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心理技术。
游戏贯穿法,是教师有意识地准备和投放材料,组织幼儿开展表演游戏、角色游戏、区域游戏、结构游戏等,引导幼儿与同伴交往、协商、合作,以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创造机会。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开展小组间的竞赛活动,能有效地强化小组观念,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大班幼儿特别喜欢比赛,取胜的欲望特别能促使他们与同组的成员同心协力、保持一致、团结互助。
故事感知法,是教师选用情节简单生动、具有亲社会教育意义、人物形象可爱的内容为载体,通过看、听、想、说、演、做等多种途径来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学习协商、学会分享及合作的亲社会行为。在故事教学中,幼儿往往需要通过认知提示、情绪追忆、角色换位、巩固深化等环节来实现对故事含义的理解。如活动开始教师通过看、听、问的形式,帮助幼儿认识、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心理感受。接着运用语言提示唤醒幼儿过去生活经历中最强烈的情绪情感体验,加强其情绪体验与特定社会情景的联系。随后让幼儿转换角色,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体验当时的情绪情感,从而产生移情。最后,联系生活实际开展交流讨论,使幼儿将故事中的方法运用于现实生活中。
9.3社会角度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环境对幼儿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笔者认为,要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光靠家长和学校的努力还不够,必须让社会资源共同介入,三管齐下,效果更佳。
9.3.1相关部门(社区、居委会、街道、文明办等)相互协作,构建文明和谐、互帮互助的人文环境,为幼儿的社会交往营造健康良好的教育生态。可利用假期在社区、街道举行义卖、帮困、环保、亲子运动会等,促进邻里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在交往中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9.3.2希望大众媒体积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多宣传好人好事。调研中,有12位家长提出了希望媒体加强正面引导和宣传的建议。让幼儿从小就耳濡目染,经常接受正面的媒体信息,并逐渐内化为个人的意识,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提供更多的正能量。
1.研究背景
1.1 5—6岁是幼儿亲社会行为萌芽和发展的关键期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一词最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森伯格(Eisenberg)于1972年提出,用来指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可以让他人乃至社会获得益处的行为。因此,亲社会行为又称“积极的社会行为”,属于社会性行为这个大范畴,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视为儿童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在家庭中的早期社会化对成年之后的利他行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4—6岁是幼儿“分享、合作、关心”等行为发展的关键期,5—6岁幼儿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利他行为。因此,重视和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意义重大。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行为,对于促进人际和谐,推动社会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具备和谐精神的人。
1.2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多数发展心理学家都认为,亲社会行为与道德判断有共同的认知基础,幼儿的道德判断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亲社会行为能反映一个人道德判断和道德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他将道德建设视作民族复兴的巨大资源和能量来源。个体亲社会行为发展水平高低实际上直接影响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因此,重视和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使他们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具有利他主义精神和助人行为等,小而言之,关系到幼儿自身的发展与前程;大而言之,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
1.3“重智轻德”导致亲社会行为的培养被忽视
亲社会行为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我们在现实社会中发现:对待弱者或需要关心的对象,不同幼儿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有些会选择积极的行为,如安慰、同情、关心等行为,而有的却表現出冷漠、自私、无视,甚至嫌弃抱怨的消极行为。现如今,尽管二胎政策已开放,但中国家庭模式大多还是以“421”模式为主,即4个父母长辈,夫妻2人,再加1个孩子。加上许多家长重智力和能力的开发,忽视对幼儿道德和积极情感的引导,而忽视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因此,呼吁社会、家长和学校深刻理解亲社会行为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为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能力建言献策,是本研究的出发点。
2.概念界定
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主要包括:帮助、分享、合作、安慰、关心、谦让、同情、捐赠等。本研究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指向“帮助、分享、合作、关心、谦让”这五个维度。
3.研究综述(本文略)
4.研究方法
4.1文献研究法
借助于上海图书馆的资源和CNKI数据库,了解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研究成果,以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同时也为问卷编制及讨论分析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
4.2调查法
自编问卷《5—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信息采撷(包括个人信息、主要教养人等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现状调查(包括5—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五个维度的发展状况);第三部分为需求与建议(包括家长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重视程度和教育理念与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5.调研工具
5.1调研目的
了解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家长的重视程度和教育方式等。调研结果有助于教师、家长和社会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开展教育活动,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5.2调研工具设计依据
调查问卷的内容来源于幼儿日常的行为表现、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态度以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共同编制,见表5.2.1(表为部分摘录)。
5.3问卷编制
5.3.1问卷的基本结构
本次调查共有19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幼儿的基本情况有3道题;幼儿的交往情况有1道题;幼儿的分享行为有3题,帮助、合作、谦让行为各有2道题,关心行为有1题;家长对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意识及其本身的亲社会行为有4道题,家长建议有1题(开放题)。
5.3.2问卷的真实性
某些题目的答案出现反序,目的是消除选项的“顺序效应”,调查采用匿名方式,消除家长的答题顾虑。
6.调查问卷实施
6.1调查时间
2019.9——2020.3
6.2调查对象
选取上海市黄浦区市级示范园3所、一级园5所、二级园2所,每园抽取学号为单号的大一班幼儿家长各15名,共150名家长。
6.3数据分析与工具
2019年9月—10月利用问卷星平台开展问卷调查,将问卷结果整理后,以SPSS软件22版进行数据统计。
7.调研结果
7.1幼儿基本情况
7.1.1幼儿性别,是否独生子女
调研样本中男孩居多,且独生子女比例较高。
7.1.2幼儿家庭主要教养人
数据显示由母亲承担主要教养人的占56%,祖母承担主要教养人的占6.0%,外祖母承担主要教养人的占16.7%。幼儿家庭中由女性承担主要教养人的居多已经占78.7%,男性承担主要教养人的相对较少,只占21.3%。分析上述数据,发现上海市黄浦区由男性承担幼儿主要教养的比例较低。
7.2幼儿的人际交往情况
數据显示,有20.7%的大班幼儿经常独自玩,和家长玩的比例最高(56%),只有23.3%的幼儿能经常和小朋友一起玩。现如今“独门独户”的居住条件使得幼儿“走出家门”、进行社会交往的机会不多。
7.3日常生活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7.3.1与同伴分享玩具的意愿
大班幼儿坚决不愿意和小伙伴分享玩具的比例较低,只有7.3%,但是将近半数的幼儿(48%)还是要在别人的引导下才愿意分享,能主动分享玩具的幼儿没有过半数。幼儿的分享意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7.3.2幼儿与家人用餐时的分享行为
经常把他喜爱的食物和家人分享的占52.7%,有时愿意分享的幼儿占39.3%,偶尔分享的幼儿占8%。数据显示愿意与家人一起分享食物的占半数以上,大部分幼儿愿意与家人分享美味的食物。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幼儿不经常或不主动分享,说明幼儿的分享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培养。
7.3.3幼儿想玩同伴玩具时的表现
数据显示大班幼儿想玩同伴玩具时伸手去抢的百分比较少,仅占4%。大多数幼儿会向同伴借或是让父母买。幼儿随年龄增长“自我”中心情况减少,与同伴交往的能力逐渐增强。
7.3.4在同伴遇到困难时的行为
从上表看出大班幼儿在同伴遇到困难时,大多能主动帮助,但是不主动帮助或不会出现助人行为的比例(漠不关心和其他)也不少,有37.3%。说明大班幼儿的助人意识和行为还有待提升。
7.3.5在邻居行动不便时的行为
此题比上一题“主动帮助”的比例明显减少了14%,可能源于对不熟悉的人的警惕、害羞等心理,漠不关心的比例明显上升了11.4%。
7.3.6在别人不开心时的关心行为
数据显示发现别人不开心时能注意到别人情绪有关心体贴表现的幼儿经常这样做的较少,只占19.3%,不经常有的幼儿占到半数以上有56.7%,说明幼儿对于他人的关注度较低,可能与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以及自我中心意识有关。
7.3.7幼儿用餐时的谦让行为
表7.3.7显示,品尝美食时,会让长辈或比他(她)小的孩子先吃的幼儿只有18.7%;在他人提醒下会谦让的有49.3%,只顾及吃、没有谦让意识的比例高达32%,被动谦让和不会谦让的比例达81.3%,非常之高。
7.3.8意见不一致时的谦让行为
数据显示,意见不一致时,幼儿经常出现接纳、理解等谦让行为的占26.7%,有时愿意謙让的幼儿较多,占23.3%,还存在从不谦让的幼儿占4%,大部分(46%)幼儿很少出现退让行为。诚然幼儿在家中的谦让行为偶然性较强,但数据显示,能主动和经常谦让的幼儿很少。
7.3.9幼儿的主动合作行为
由表可见,参加集体活动时,经常出现主动合作行为的幼儿占32.7%,有时能主动合作的占42%,较少和从不合作的比例为25.3%,比例达1/4,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行为仍需提高。
7.3.10幼儿在游戏中的协商行为
由表可见,合作游戏时经常与同伴协商游戏规则或愿意接受别人意见的幼儿占22.7%,有时出现协商行为或接受意见的占48.0%,很少和从不协商(在游戏中服从他人、被动参与)的比例为29.3%,这个比例还是比较高的,幼儿在参与群体活动时的协商意愿和行为仍需提高。
7.4家长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意识和行为
7.4.1家长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重视程度
数据显示认为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非常重要的占98%,不太重要的占1.3%,无所谓的占0.7%,可见家长认为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非常重要,这说明大多家长还是愿意去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
7.4.2家长带幼儿参加社会活动的频率
表7.4.2可以看出经常带幼儿去朋友家做客的仅占17.3%,有时带幼儿去朋友家做客的占60.7%,不经常带幼儿去朋友家做客的占22%,可见家长对于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有时还是较为重视的。
7.4.3家长在幼儿面前示范亲社会行为的状况
表7.4.3数据显示,在带幼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如孕妇或老人)时,偶尔让座的家长比例高达70%,总是和经常让座的只有29.4%。
7.4.4家长心目中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最佳时期
可以看出只有37.3%的家长知道4—6岁是培养亲社会行为的关键时期,大多家长并不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这与缺乏专业知识、缺少这方面的专业指导有关。
7.4.5家长对五个维度亲社会行为的排序情况
从选择数据的频率角度分析可知,家长认为最重要的亲社会行为是帮助(73.2%),接下来依次是分享(43.8%)、合作(39.2%)、关心(30.2%)和谦让(21.8%)。
通过对数据的加权数分析可知,家长最重视的亲社会行为前三位依次为帮助(103)、分享(96)和合作(75)。从中可以看出家长们对这三者是较为看重的,相对忽视的是关心和谦让,这和前面的调研结果(幼儿在关心和谦让维度的表现不佳)也比较一致。
7.4.6家长对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建议(开放题)
数据显示,有69位家长(占比46%)提出了今后要增加幼儿社会交往活动的建议,如有的家长提到要增加邻里之间的交流,有的提出应该经常带幼儿出去参加亲子活动或其它的集体活动,为幼儿创造更多社会交往机会。有52位家长提到加强家园合作。
8.调研结论与思考
8.1男孩比例高于女孩,独生子女比例很高,家庭主要教养人女性较多,男性教养人比例相对较少
调研显示上海市黄浦区的男孩多于女孩,且大多为独生子女,幼儿家庭中由女性承担主要教养人的居多,占77.4%,男性承担主要教养人的相对较少,只占22.6%。数据显示黄浦区由男性承担幼儿主要教养的比例较低,父亲陪伴幼儿时间远远少于母亲。
8.2幼儿缺少交往同伴,同伴交往技巧有待于提高
数据显示,20.7%的大班幼儿经常独自玩,56%的幼儿经常与家长玩,只有23.3%的幼儿能经常和小朋友一起玩。幼儿有同伴交往的需求,而且幼儿与小伙伴一起玩的需求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然而此次调研发现,由于黄浦区独生子女较多,幼儿在家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很少,没有玩伴的情况下幼儿往往选择成人一起开展游戏(家长陪伴幼儿玩的比例最高)。因此,有必要让幼儿参与更多的社会性活动,扩大幼儿的交往范围,为幼儿找到更多同龄及异龄的同伴。 8.3幼儿较少体会他人的感受,在同伴交往中缺少关心、谦让等亲社会行为
调研显示别人不开心时能注意到别人情绪有关心体贴表现的幼儿经常这样做的较少,说明幼儿自我中心意识较强,对于他人的关注度较低。但这一点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也较为吻合:6岁左右,幼儿开始能理解情绪的心理本质,如基于愿望的情绪和基于信念的情绪。在理解了前两者的基础上,大概在9岁左右,幼儿才能理解混合情绪(Pons,Harris,&Rosnay,2004)。而且,研究表明对他人情绪的理解能力与亲社会行为存在正向相关(Miller,Kozu,&Davis,2001)。因此,5—6岁幼儿感知、发现别人情绪变化的能力还不强,有时会意识不到别人需要他(她)的关心。
那这是否就意味着不需要发展幼儿的“关心”意识和行为呢?我认为恰恰需要发展。因为,4—8岁是幼儿情绪理解发展的关键年龄(Nunner?Winkler&Sodian,1988;Lagattuta,Nucci,&Bosacki,2010)。因此,有必要增加幼儿的社会交往活动,让幼儿多与其他人互动,在互动中激发他们的情绪理解能力,从而引发他们对他人的关心意识和行为。
此外,数据显示幼儿在“谦让”维度的表现也不佳:用餐时,被动谦让和不会谦让的比例高达81.3%;与别人意见不一致时,50%的幼儿很少或从不退让,只有26.7%的大班幼儿经常接纳、理解他人(即使不接受别人意见也会合理说明理由)。虽然,幼儿在家中的谦让行为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可能家长的过分迁就与溺爱也会滋长和暴露幼儿的自私自利。但是,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相当一部分幼儿以自我为主,缺乏谦让意识。
8.4部分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行为发展滞后
调研中,大班幼儿较少和从不合作的比例为25.3%,较少和从不协商(在游戏中服从他人、被动参与)的比例为29.3%。虽然,大班幼儿已初步产生合作意识,大部分幼儿愿意与同伴合作,但他们的自我意识仍然比较突显,往往过分关注自己看到的或感兴趣的事物,意识不到如果别人在做一件事时,自己还可以做哪些事。依旧缺乏合作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当幼儿合作遇到问题时,不知该如何解决。主要表现为:①合作双方在遇到分歧时解决方法比较单一;②合作时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接受同伴的意见;③遇到难题时,合作双方不愿妥协而放弃。
8.5幼儿的分享、助人意识和行为有待培养
数据显示能主动与同伴一起分享玩具的幼儿不到半数(44.7%),幼儿缺乏分享意识。调查还显示幼儿在想玩同伴玩具时,小部分幼儿(4%)选择伸手去抢,较多幼儿选择让父母买(50%),选择向同伴借的幼儿人数少于让父母买;有些幼儿不擅于利用分享的交往技巧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关于幼儿的帮助行为,在同伴遇到困难时,不主动帮助和不会出现助人行为的比例(漠不关心和其他)有37.3%,只有48.7%的幼儿会主动帮助邻居,究其原因,可能源于家庭中的安全教育,很多家长会提醒幼儿注意与陌生人保持距离,由此而产生的对邻居的警惕、害羞等心理。但总体而言,部分幼儿的助人意识和行为还未达到其应有的社会化发展水平。因此,在保证幼儿安全的情况下,适时在幼儿面前示范或引导幼儿与他人分享、帮助有需要的人是很有必要的。
8.6家长对亲社会行为五个维度的重视程度排序与实际调研情况略有不同
家长认为最重要的亲社会行为依次是帮助、分享、合作、关心、谦让。而调研结果显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分享、帮助、合作、谦让、关心。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很可能是因为“帮助、合作、谦让”这三者都需要在群体中有具体的事件,才能引发他们相应的行为;②家长认为“帮助”是最重要的亲社会行为,与我们从小接受的“助人为乐”等道德教育有关;③分享排第一,是因为大班幼儿都已经有相对比较固定的好朋友,他们会比较主动跟朋友、老师分享快乐的事情,分享行为比较外显且不限具体时间和情景,幼儿园内也有专门的“分享活动”;④调研中最不理想的亲社会行为是关心,因为这需要幼儿敏感地发现对方的情绪变化,有时需要借助成人的提示或暗示他们才会去意识到旁边有需要关心的人,再加上大多数家长比较宠爱自己的孩子,渐渐幼儿心中默认自己就是被关心、被呵护的角色,就难以产生主动关心别人的想法了。
8.7家长普遍重视亲社会行为,但指导方法相对不足
虽然调研中家长较为重视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但实际上经常带幼儿一起参与社会交往活动的家长却不多,且表7.4.3中家长总是和经常在幼儿面前示范亲社会行为的比例只有29.4%。笔者分析,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①许多家长的思想与行为还不够统一,或者说,虽然家长觉得亲社会行为很重要,但在利他与利己产生矛盾时,他们还是选择了利己;②大多家长没有认识到4—6岁是培养亲社会行为的关键期,缺乏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了解;③家长对于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缺少指导方法与实践尝试。
9.调查建议
9.1家庭角度
9.1.1家长要为幼儿提供或创设多样化的社会交往活动,例如,开放题中有69位家长都提到加强邻里之间的交流,多为幼儿创造社會交往、集体活动的机会等等,为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提供更多机会和资源。让幼儿在同伴交往中感受和体验交往的乐趣,发展积极的亲社会行为。这也反映了此次调研“导向功能”的充分发挥。
9.1.2呼吁父亲更多地陪伴幼儿,多参与幼儿的教养活动,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促进幼儿在社会性、情绪智力等方面的发展。因为,父亲参与教养对幼儿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有大量研究者对父亲参与教养作了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主要包括划分维度、理论和现实意义、影响因素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把握等。一些行为理论学家认为(Palmer,1995),父亲的激活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包括对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探索,因为大多数父亲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会鼓励他的孩子去做更多的探索。Yogman(1994)认为,父亲通过鼓励幼儿探索和自主对幼儿发展起直接作用。另有研究表明,由父亲教养的幼儿成功概率比母亲教养的幼儿提高20%。基于此,笔者呼吁男性家长应多参与幼儿的教养活动。 9.1.3家长应鼓励幼儿经常参与不同形式的合作类游戏,并引导幼儿讨论和理解合作游戏的规则与要求。大班幼儿有自己的主见,但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合作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时常需要成人的指导和提示,且幼儿的合作意识淡薄,更需要成人在教合作方法的同时,明确讲清合作的要求,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类游戏,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
9.1.4幼儿善于模仿,家长要以身作则。在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中,榜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基本形式,对每个人的成长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的示范和榜样作用是任何人和任何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幼儿时期是人的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时期,且幼儿喜欢模仿,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家长在幼儿面前要做好榜样,如果自己不会关心和帮助他人,又岂能要求幼儿做到?
9.1.5家长要注意鼓励和强化幼儿的积极行为。幼儿在这一阶段的成长过程中尤为需要外界的鼓励和肯定,因此,在培养和提升幼儿亲社会行为时,对幼儿的积极社会行为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因为恰当好处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有效地强化和促进幼儿心理的发展,让幼儿在赞美声中理解这种行为带给其的社会满足感和荣誉感,继续保持他这种利他的亲社会行为从而使这种积极利他行为得到巩固和发展。
9.2学校角度
9.2.1家园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性活动,扩大幼儿同伴交往的范围。家园合作是众多家长在调研中提出的诉求,说明家长们也意识到幼儿教育是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努力、通力协作的。由于亲社会行为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情境予以引发,故此,笔者建议在这些活动中应引入各种社会交往情境,引导幼儿运用分享、谦让、合作等交往方式去处理问题。
9.2.2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情境体验法、行为实践法、游戏贯穿法、故事感知法等方法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情境体验法是通过情景表演及日常交谈等形式使幼儿理解特定情境下的情绪情感体验,从而使他们在日后生活中,对他人类似的情绪、情感产生理解和共鸣,萌發幼儿帮助关心他人的情感和举动。
行为实践法,就是指在一个专门的、有目的的背景环境中,幼儿通过对实际问题、任务等进行处理,通过行动实践从而达到建立或巩固亲社会意识和经验的目的。行为实践能有效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心理技术。
游戏贯穿法,是教师有意识地准备和投放材料,组织幼儿开展表演游戏、角色游戏、区域游戏、结构游戏等,引导幼儿与同伴交往、协商、合作,以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创造机会。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开展小组间的竞赛活动,能有效地强化小组观念,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大班幼儿特别喜欢比赛,取胜的欲望特别能促使他们与同组的成员同心协力、保持一致、团结互助。
故事感知法,是教师选用情节简单生动、具有亲社会教育意义、人物形象可爱的内容为载体,通过看、听、想、说、演、做等多种途径来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学习协商、学会分享及合作的亲社会行为。在故事教学中,幼儿往往需要通过认知提示、情绪追忆、角色换位、巩固深化等环节来实现对故事含义的理解。如活动开始教师通过看、听、问的形式,帮助幼儿认识、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心理感受。接着运用语言提示唤醒幼儿过去生活经历中最强烈的情绪情感体验,加强其情绪体验与特定社会情景的联系。随后让幼儿转换角色,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体验当时的情绪情感,从而产生移情。最后,联系生活实际开展交流讨论,使幼儿将故事中的方法运用于现实生活中。
9.3社会角度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环境对幼儿的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笔者认为,要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光靠家长和学校的努力还不够,必须让社会资源共同介入,三管齐下,效果更佳。
9.3.1相关部门(社区、居委会、街道、文明办等)相互协作,构建文明和谐、互帮互助的人文环境,为幼儿的社会交往营造健康良好的教育生态。可利用假期在社区、街道举行义卖、帮困、环保、亲子运动会等,促进邻里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在交往中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9.3.2希望大众媒体积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多宣传好人好事。调研中,有12位家长提出了希望媒体加强正面引导和宣传的建议。让幼儿从小就耳濡目染,经常接受正面的媒体信息,并逐渐内化为个人的意识,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提供更多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