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 仅有好态度是不够的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_c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案例,非常入境,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
  这是一个典型跨国公司非常典型的执行力剥离的案例。
  也许很多人会非常同情许晴,许晴确实有值得同情之处。但是,如果从职场原则的角度分析,许晴所遇一系列遭遇有是可以避免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看吧。
  职场原则一: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负责
  负责任这里是指能够量化自己的工作。HR的工作是非常难量化的。
  如果许晴作为一个招聘专员能够用量化的指标说明招聘对公司的重要性,比如:公司出现招聘问题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如果一个HR能够将招聘与公司上千万业绩的关系计算出来,就不会真的给公司带来那笔损失。其实这比每天早出晚归更重要。
  当然,也许你会说,如果她能做到这一点,她就不是在目前这个岗位了,你说的很对。如果她真的可以做到那样,她也真的可以收到从一个6级老员工被提升为9级的晋升通知了。
  我想提醒很多跟许晴有同样命运的同仁,周围的环境确实是很复杂的,但那不是你所能随便改变的,唯一可以改变的就是自己。
  职场原则二:尊重规则,但非愚忠
  我们经常非常“开心”地在抱怨“公司政策有问题”,正如案例中公司作出将人事权放到总部的管理规定。其实,这样的事态变化在很多公司都会遇到,尤其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这个案例很贴切地反映了当今社会某些公司的现况。这个时候,我们有人选择了“愚忠式执行”,因为总部下达的指令,我们不能敷衍。
  由于许晴对待总部的态度还只停留在“让降就降一点儿”的简单看问题层面,所以带来了中国区总部的汪总和亚洲区Mr.陈来临海亲自办公。而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许晴依然表现出自己的感性判断和自然而然的经验,所以她在谈判会上说错了话,而遭致汪总的误会。
  在这里,我也想提醒一下那家猎头公司,真的不是非常专业。尊重客户不等于一切都要听客户的。用管理学中双赢思维原则来评判他和博识通的关系,短期看似乎是博识通赢了,但是长期看,却是两败俱伤。
  作为一家猎头服务供应商应该告诉客户,你可以做的底线和不可以做的底线,而不是打破自己的底线去答应客户,这样最终结果是自己的生意真的没有了。因为人才供应商不提供人才,同时又无法满足客户的需要,最后自然就没有了生意。
  更为可怕的是,他跟汪总的让价相当于承认了汪总对许晴的猜想。我相信他是无意的,但是这为许晴带来的可是大boss的长期误解,因为地域、时空的问题,再加上许晴可能看问题不是那么一针见血,因此这种“不信任的记忆”将很难消除。
  职场原则三:尊重领导,但不代表不能说明不同意见
  如果给领导提出一些你认为正确的意见,领导不接受,不能马上放弃,要坚持,寻找更多的量化的数据来完善你的想法。许晴曾两次遭遇与领导相处的难题。
  其一,与中国总部和亚洲区高级经理的沟通。第一次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料支持并满足总部的节约费用的要求。第二次在总部又杀“回马枪”的时候更是采取了消极的态度,竟然不再正向面对,而是不理不睬地消极对抗。
  其二,与自己的HR领导和临海公司的业务部门的领导。当领导对小赵的工资都提出异议的时候,许晴觉得愧对小赵,这是一种非常不自信的表现。专业的HR应该非常自信地跟员工谈工资,因为这充分考虑了员工本身和公司的利益。如若“愧对”,首先是对自己的否定。另外,当一个个领导分别对许晴提出的“3099”表示出异议,她也可以积极地想一想,怎么才能让下一个领导不再提出异议。
  职场原则四:自己做自己的领导
  很多在外企的人因为矩阵式管理都有好几个BOSS,其实如果我们做到以上的三点,第四点就想告诉大家:我们就是我们自己的BOSS。作为领导者,她们会更主动承担责任,从而将工作量化、遵守规则、尊重他人。
  很多跨国公司的子公司每年必做的一件事就是接受总部的战略,并且把总部的战略分解成可以执行的目标和行动计划。因此,我们在分解目标的过程,也是需要把自己的工作量化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真的存在风险,子公司就更有责任用足够的量化的资料支持,并用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向公司的高层提出,帮助公司降低浪费,同时又对公司的业绩产生重大影响,这样才会得到公司的支持和拥护,也才能做到员工个体与公司高层的双赢、与公司的双赢、与供应商的多赢。
  预祝我们可以比许晴做得更好!
其他文献
十多年的酝酿,数次呼之欲出,中国的股票创业板牵动着诸多业内人士和企业家的心。当初,深交所不惜暂停主板IPO而全力筹备创业板,有一批新兴业务的公司吸引VC资本翘首以待,终因创业板上市无望而夭折。  2008年3月,证监会就创业板IPO上市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来也没有了下文。大家对“光打雷、不下雨”情况已经司空见惯,一年多时间,似乎也没有太多人对此较真,更懒得去评论。眼下全球性经济危机还未见
期刊
“高盛十四条经营原则”的第二条说,“我们的资产就是我们的员工、资本与声誉。”高盛一直认为,它的主要竞争优势之一就是它的雇员。高盛前CEO亨利·保尔森说,高盛是一个很难进去、进去了很难升迁并且很难呆下去的地方。  能够进入高盛并且成功地在高盛呆了下来的就成了华尔街精英中的精英。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人们发现,高盛出身的精英们几乎控制了美国联邦财政部。出身高盛的人遍布美国金融业,控制着一些全球
期刊
如果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来到中国,保罗·克鲁格曼是否会受到如是拥塞的礼遇?   5月10日至14日,中国人中最善于营销的人如影相随这位天才经济学家。国内有保险公司嗅觉很是敏感,计划要赠送克鲁格曼一份他中国之行的甲型H1N1流感保险,为他在中国的健康做一笔投资。  4天,克鲁格曼马不停蹄地造访了北京、上海、广州、台北、香港。所到之处,听众云集,几乎每个人都怀揣一个再加几个问题,要与他一论高低。  为此
期刊
读历史,读著名企业的成长经历,读那些非常典型的案例,总会引起人们模仿的冲动。然而,管理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越卓越、越典型的案例,越不可复制。管理拒绝拷贝,“东施效颦”的成语需要牢记。  在中国的大学管理中,西南联大已经成为一个经典。西南联大的辉煌是如何形成的呢?凡是关注这一现象的人,都不能忽视它的特殊背景,即战争的影响。日寇侵华的炮火,打破了华北的宁静,于是,清华、北大、南开等名校,辗转大
期刊
行业内喜欢将几位运营商领导人进行比较,尤其是“二王”—中国移动掌门王建宙,中国电信掌门王晓初。   两人渊源最早应该是先后出任杭州电信管理局局长、而后又先后执掌中国移动这家中国最大的运营商。有人认为当年王建宙是凭借运气才在2004年从中国联通董事长摇身一变,变为全球最大移动运营商的当家人。然而在今天的新格局中,他进一步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他保证了新移动在电信重组毫发无伤,自己也不但没有像外界预估
期刊
在各色各样的激励理论中,双因素理论名闻遐迩。这一理论的提出,源于赫茨伯格主持的匹兹堡调查。     赫茨伯格其人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Irving Herzberg,1923—2000),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兼管理学家,也是几乎每种管理学教材在谈到激励理论时肯定会提到的人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不知是他过于低调,还是学界过于偏颇,这样一位著名学者,关于他的生平几乎找不到多
期刊
命运呼叫转移。成功纳入联通CDMA移动通信业务之后的中国电信业绩表现,或可见证王晓初对固网、移动及整个通信业的掌控。这种掌控,现在看来近乎完美。   2008年12月22日,中国电信正式发布“天翼通”移动品牌。随后,“天翼通”品牌用户增长进入了快速道。最初,中国电信每周大约新增30万“天翼通”用户,到了2008年2月27日这天,这个数字被刷新成日增26.8万户。当然,很快,它将被淹没在更为浩大的“
期刊
12月18日,星期五,初冬的太阳懒懒地照在华北大平原上。位处河北徐水的大午农牧集团因为四年一届的董事会换届选举正陷入紧张而有序地忙碌。集团创始人、现任集团监事长一职的孙大午先生和他的妻子刘慧茹一道,坐在徐水中学二楼拐角阶梯教室的主席台上,详细见证了此次选举的全过程。当然,作为大午集团的拥有者,他的举手投足皆给了台下参加此次选举的661名职工代表以无尽的遐想。在这样一个几十年如一日邻里相见、如桃花源
期刊
适当的激励在工作中必不可少,管理人员更是将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刺激手段,来使员工完成任务。然而,每一次的激励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怎样的激励最为有效?赫茨伯格在他的《再论如何激励员工》一文中,对此进行了全面论证。他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寻找有效激励的线索。     “踢一脚”式的“激励”    现实中的管理者,往往不耐烦从环环相扣的逻辑推敲中寻找激励方式。对于如何使员工干活,也许有人会琢磨其中的道理,但
期刊
能简单地认为“只要有人的地方都一样”。一个企业能发展成为业务遍布全球的跨国公司一定是有它的成功之处,本案例中的博识通公司也不例外。为应对金融危机,博识通的解决之道是正确的。在我看来,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肯定。  博识通的全球组织体系是跨国公司的正常组织体系,无可厚非。纽约的全球总部—东京的亚洲区总部—上海的中国区总公司—北京的北方区公司—北方区临海分公司,看起来层级比较多,但并不能说是违背了组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