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新工科 开创地方高校建设新局面

来源 :中国高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工科建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地方高校建设新工科要把握三点:要充分认识新工科建设的时代价值,自觉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握共性要求,针对服务面向,突出优势特色,着力提升地方高校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能力;着眼发展全局,服务战略大局,引领带动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升.
其他文献
浙南乡村塾师刘绍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教育大变动时期,努力阅读各类报刊、主动与维新派人士交往,了解国内外大势,激发了他的国族意识,改变了传统塾师"升斗馆谷以糊口"的观念,自觉地把培养人才与救亡图存的家国情怀联系在一起.在繁重的坐馆课读之余,广泛阅读各类新学书籍,改变知识结构,走出封闭的乡村,开阔视野,实现了从塾师向教师的华丽转身.从服务一乡一邑,到服务一县一区,在改革传统教育、推进新式教育的过程中,刘绍宽完成了从普通教师到教育家的地位提升.辛亥革命后历经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孔
卫兴华教授(1925—2019年)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长期从事《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研究,提出了影响广泛的诸多经济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卫兴华教授从事经济学高等教育近70年,在经济学学科发展、专业建设、教学教材改革、人才培养上拥有极为丰富的宝贵经验,形成了鲜明的经济学教育观.
期刊
理工科专业人才是推动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长期工业化战略对人才需求的影响下,我国理工科专业毕业生占比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自1999年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来,理工科专业毕业生占比大幅度下降.研究发现,学科培养成本差异可能是决定理工科专业毕业生占比大幅度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高等学校选择将扩招指标投放到成本相对较低的文科专业.理工科专业毕业生占比下降加剧了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难,抑制了高等学校教育的创新力,不利于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及逆全球化的双重冲击,我国与世界高等教育的正常交流与合作秩序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基于风险社会理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将面临如下挑战:高等教
教育生活是一种特殊的共生式的自我更新过程,教师是教育生活的第一责任人,对教育生活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哲学家曾从"超验"和"经验"中寻求生活的确定性,或偏执"超验"构建起一个无形的美善世界,或偏执"经验"陷入物质至上、人性迷失的危机.反思教师的教育生活,也因偏执"超验"或"经验"而出现诸多缺失,既有性质上的偏差,也有内容上的分离,还有形式上的固化.教师的教育生活应以"生命自觉"为价值信念和根本追求,将"超验"、"经验"因素交汇于人之生命共同影响教育生活的质量,以"成事成人"为教育生活的本原性质,以"生命
本文以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技术学科教育实践为例,提出思教、科教、创教、产教“四融合”新工程教育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实践路径.“四融合”新工程教育体系把握立德树人根本
基于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测算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及成渝城市群流动人口相对贫困发生率,利用Logit模型考察各城市群流动人口相对贫困的影响因素,并运用Shapley分解方法估算教育、住房、户籍转换等因素对缓解流动人口相对贫困的贡献率.研究发现,京津冀城市群流动人口相对贫困发生率最高,成渝、长三角及长江中游城市群位居其后,珠三角城市群相对较低.教育、住房支出及出生队列是影响我国各城市群流动人口相对贫困的关键因素,其中受教育程度差异对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及成渝城市群流动人
长期以来,教育改革主要聚焦正规教育.在大众话语体系中,学校教育几为正规教育的全部.随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教育形态越来越受重视,泛在的广义教育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从思想和行动的关系观察,在特定的情境下,任何行动都或隐或现受一定思想的影响.教育行动者的行动乃是其"使用中"的教育学的体现或外化.教育学既有经过编码的理论化加工的成文形态,也有未经编码的缄默形态.未经编码的教育学常处于集体无意识水平.在特定社会空间和活动场域,广泛存在的未经学科化的教育惯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日常教育行为,具有鲜明的主观色彩.民间
教育行政权责清单是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教背景下推进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制度,具备教育法治建设与教育治理变革两大方面的制度功能.解决教育行政执法领域执法需求与执法能力之间的突出矛盾对执法活动的跨部门协同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实践中教育行政权责清单制度存在的"碎片化"问题严重制约跨部门协同目标的实现.为了提升教育行政执法协同效能,应适度拓展教育行政权力清单的规范性依据层级,充分发挥教育行政权责清单的行政组织法功能,创新教育行政责任清单编制模式,推动教育行政权责清单制度在新时代改革创新.
与目前运用单一方法的研究相比,多层混合法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范式,其研究结果可能因更严谨可靠而对政策和实践产生更大的影响.运用多层混合法不仅需要提升研究者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