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nipishiwo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美育在国民审美素养培养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奠基性作用。作为立德树人前沿阵地和关键节点的高校,其美育工作的開展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高校美育课程建设存在教学目标模糊化、教学形式单一化、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在明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创新美育教学方法,建强美育师资队伍,构建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新的美育模式。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美育课程;现存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7-0092-03
  高校美育作为中小学美育的高级形态,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任务。改革开放后,高校美育课程建设伴随素质教育的提倡如火如荼地展开,美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加强高校美育是培根铸魂、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培育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的重要任务。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提出实施意见。《意见》就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不仅彰显了当前高校美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同时为高校全面深入实施美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更加明晰的现实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美育课程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应按照《意见》的要求,审慎反思暴露出的问题和短板,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工作,为提高美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一、加强高校美育课程建设的现实意义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由十八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和剧作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首次提出,并于二十世纪初经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引入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美育在我国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直到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美育纳入国家的教育方针,并明确将素质教育界定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当前,我国经济体制与文化格局、社会发展模式与个体生存方式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裂和脱节,在文化领域映射出普遍的焦虑情绪。有必要强调的是,当代的文化困境除了对生存环境的渗透和影响之外,最重要的还在于它塑造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氛围和单向性的活动方式。“它的生产力和效率,它的增长和扩大舒适生活品的潜力,它的把浪费变为需要、把破坏变为建设的能力,这都表明现代文明使客观世界转变为人的精神和肉体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异化概念本身因而成了问题,人们似乎是为商品而生活。”[1]马尔库塞所指出的人被物质欲望所支配的现象直接导致了人性困境及其误区,即在工业文明和经济竞争的合理化背景中,人性正在悄然发生着难以预料的改变。这种类型的改变类似于马克思所描写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面对当代文化和人的困境,二十世纪以来诸多哲人及思想家大都诉诸积极主动的审美实践理论和艺术创造行为来协调文化冲突,缓解人类困境,挽救人性危机。这一特殊的价值选择意象对当前高校育人工作具有一定启示。人性的进化和人格的全面发展得益于对社会文化创造的美学审视和对人类精神价值的审美性改造与建构。作为人类文化系统中的感性存在形态,“美”总是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将个体不断纳入审美感性情境中,使其精神状态、人格特质、心理素质等趋向进步和升华。从人类发展的尺度来看,美育为人类精神完善与超越提供了中介机制,它亦是主体对自身生命发展的渴求,人的需要从生物式的本能层次提升至精神文化的层面,并且呈现出一种无限拓展与发展的趋势,而这也恰好说明了人性进化的内在奥秘。美育的本质即是人性的教育。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美育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在解决人性困境、改塑和培育新的人性结构的过程中,美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策略和手段总是伴随历史的发展而呈现出不同的状貌。从康德到席勒、从马尔库塞到哈贝马斯,历史每向前延伸一步,这一命题的探赜便得到新的演进和强化。美育作为人性的教育,它对于生存与审美内在关系的寻觅,不仅展现为对终极要义问题的思考,也呈现为对感性生存状态的审视,而这一切均演化为意义论的命题,成为作为主体的人生存于世之安身立命的价值论探求。在全球化浪潮中,积极推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迫切。新时代高校美育面临着新的形势,基于对“立德树人”的审视,一切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突出对于学生的人性关怀、人文关怀,发挥美育的育人功能,通过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等多样化途径的情操陶冶,借助丰富而充实的内心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自由的人格力量,进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克服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异化现象。
  二、高校美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美育作为以审美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同其他教育相比有其特点。它就好似一种看不见的人类进步之梯,通过对美的感受和鉴赏,按照美的规律对人进行全方位的审美教育,从而激发人们对于自由意志的渴望和对于更高人生价值的追求。美育同一般教育相比具有非强制性和自主性,能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于内心生活和情感体验的激励与升华。虽然近年来高校美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高校美育之本的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这也是保障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
  (一)课程目标不明晰
  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存在一种“艺术教育即美育”的误解。这种对美育工作认识的片面性极易导致其实效性弱化的情况出现。这一观点一方面过于夸大艺术在审美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则限制了美育的范畴。尽管艺术教育是美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但不能因此就将其他领域存在的美育活动排除在外。人的生活丰富多彩,对于美的需求亦是纷繁多样的,因此美育需要建立完整多样的审美文化体系。但是由于一些高校对美育认识的偏颇,以及对于其育人功能的片面性认知,导致有的高校美育教学课程设置存在目标不够明确的问题,多借助艺术技能习得来囊括美育的全部内容。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认为美育就是对书法、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内容的了解与接受,将美育困囿于艺术教育范畴之内。实际上,美育的本质并不局限于可见技能的培训上,更体现于内在的审美修养中。“‘审美’则指对事物的知觉和观照,也就是说,指对它们的观看、倾听和阅读,而不是指对它们的创造。”[2]无论是美育理论课、欣赏课还是实践课,开设的目的并非只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灌输和操作技能训练,而是通过这些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以及创造力,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因此,正确定位美育课程既是实现审美教育目的的先决条件,也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审美素质与能力的关键所在。   (二)教学形式单一化
  近年高校对于美育工作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明显提升,但是落实到课堂具体实践时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单一化倾向。高校美育课程大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列入人才培养计划,通常也未必列入规定的选修学分之列。“学生不想选,教师不想教”的尴尬境遇导致美育成为一种“位高名低”的课程。一些高校的美育在教学形式上同其他课程无异,加之在陈旧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对于美育课程重视程度不足,照本宣科的多,拓展延伸的少。教育形式要么停留于单一的理论讲述层面,要么停留在欣赏幻灯片的阶段。有的授课过程流于形式,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美育内涵的单一化和美育功能的弱化。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以提升分数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其标准化、效率化、结构化的考核体系很大程度上造成学校、学生、家长都将注意力集中于智育方面。在单一化教育形式的影响下,大学美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学过程表面上轰轰烈烈,片面追求形式,实际内容却空洞贫乏,同高校美育课程建设目标相违背。
  (三)师资力量有待增强
  教师队伍的能力素质直接关系着高校美育教学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美育知识的汲取和掌握程度。教育部负责人在介绍《意见》有关情况答记者问中说:“从资源配置上看,美育师资队伍仍然缺额较大,专职美育教师分布不均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仍然是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重中之重。”[3]当前高校美育教师队伍的配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美育专业教师紧缺是困扰我国高校美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方面,高校美育教师整体人数不足,教师供给低于学生需求,难以保证美育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另一方面,少数在岗美育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具备专业知识储备与丰富美育教学经验的教师数量较少。某些高校美育教师由本校其他学科教师或人员“兼任”,结果就是由于对美育内涵认知的偏差,致使课程整体重心偏移,无法保证正确的美育工作方向和坚持科学的美育工作原则,从而影响美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高校美育课程建设的优化策略
  对“美”的追求植根于人的整体生命活动,肇始于人的现实生命体验,确立于自我生命的感性超越。作为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方式和持续的历史现象,关于“美”的教育即使为高涨的工具理性氛围裹挟,也依然在总体上构成人类文明—文化运动进程中积极重大的环节。美育作为人类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自觉标志,在中西方古代教育传统中占据重要地位。无论是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抑或柏拉图通过情趣高尚的文艺作品来对青少年施教的理念,均表明了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然而当前的美育课程实施仍然处于完善阶段,成功的美育课程需要在对美育建设导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认知的基础之上,科学、合理规划和设计课程教学,真正明确高校美育工作方向。本文主要通过以下优化途径进行分析:
  (一)创新美育教学方法
  美育作为一门通识教育课程,是一种针对全体学生非专业的、非功利的基本知识和态度的教育。它的目的并非单纯给学生介绍美学理论和美育基础知识,而是要在保持原有基本文化素养养成、道德伦理规约构建等功能的基础上,通过美学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在明确美育课程目标的基础上,美学课程教学要打破“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多样化的的教学方式,在进行理论讲授的同时辅助以具体的美育实践,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要根据大学生性格特征、心理特征以及学习情况,因材施教。黑格尔有言:“教育就是要把特殊性加以琢磨,使它们的行径符合事物的本性。创造事物的这种真正创造性要求真正的教育。”[4]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在于根据学生自身特点促进其心理结构的“内化”,将知识、道德转化为精神素质,使学生能够理解何为美以及如何发现美和运用美,在和谐的氛围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效。
  (二)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美育教师队伍是高校美育工作的关键。当前高校美育师资在数量上还存在较大缺口,在质量上也亟需加强提高。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首先需要加大培养力度,提高美育教师培养质量。高校要根据美育课程教学需要,配齐配强美育教师,采取课题牵引、专题辅导、外送进修等方式提升美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是加大教师教学岗激励力度,建立完善美育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畅通美育教师的职业发展通道。最后是提高美育师资准入门槛,引进优秀的美育专业教师,使美育师资队伍梯次合理,为高校美育工作的开展注入活力。
  (三)构建数字化时代新的美育模式
  随着数字化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文化在社会进步过程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数字化技术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深刻影响和形塑着社会文化,美育亦不例外。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为美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借助数字化平台,高校美育教学工作呈现出与传统教学截然不同的方式。许多高校已经在教学过程中构建起混合式教学、线上慕课、传统面授和实践讨论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充分运用线上课程、融媒体平台、直播课程等资源,扩大优质课程的覆盖面,取得了预期的成效。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间,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和美育的有效结合,实现了足不出户也可以正常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线上教学相对传统教学来说克服了时空局限,教学场所由实体教室变为虚拟空间,可以让学生充分享受数字化时代教育的便利。
  四、结语
  总之,在充分肯定美育工作发展形势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其在高校教育中亟须完善和改进的问题。厘清存在的问题、走出观念误区,建立起能够充分适应新时代文明秩序和现代生存要求的美育土壤与机制,是有效推动高校美育工作落实落地的逻辑前提和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劉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9.
  [2] 拉尔夫·史密斯.艺术感觉与美育[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5.
  [3] 教育部.介绍《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有关情况[EB/OL].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2020-10-16).
  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0/52555/djzw/202010/
  t20201016_494880.html
  [4]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03.
  作者简介:谢欣然(1989—),女,汉族,陕西汉中人,单位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及文艺美学。
  (责任编辑:朱希良)
其他文献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乡村改造与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理念的根本前提,是中华文化传承与未来人才吸引的重要基础.袁家村的发展建设优化了产业结构,善用了自然环境,加强了村民文化素养,最终帮助乡村脱贫致富.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乡村旅游项目特色不突出、文化内涵缺失、过度商业化,乡村旅游景区建设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等.为确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可采取如下政策:(一)充分利用地域特色资源;(二)发掘文化内涵;(三)弱化商业氛围;(四)景点建
摘要:刚进入工业社会初级阶段的实际和迫切想要融入全球经济的愿望使得越南的劳动关系多变,劳动法律修订频繁。为了经济的发展,政府努力在资本红利和劳动者权益方面寻求平衡。越南劳动法律制度中所固有的行政强干预色彩与扩大劳动者参与权、多元工会制度等“美标”或“欧标”劳动保障机制存在多重矛盾。越南新劳动法的修订体现了对个体权益的保障,而集体权益部分的内容体现在有关工会、集体谈判与集体协议的规定中,越南加入各类
摘要:近年来,关于刑事立法的争论一直存在,刑法立场这一中层理论冲突,在根源上是价值倾向的冲突。近年来的刑法修正案,是积极刑法立法观从功能刑法的角度出发主张扩大犯罪圈的结果。持消极刑法立法观的学者对此提出批评,力求保持刑法谦抑性。在价值层面,这是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不同价值倾向的冲突。应采取积极谨慎的刑事立法立场,避免价值独断主义,分析规范主体、行为主体权利与责任,尽量实现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的平衡。 
摘要:实践教学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强化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必须注重实践教学。但现阶段民办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认识有失偏颇、条件存在困难、师资严重不足等问题,加强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作用,拓展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突出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为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效奠定基础。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摘要:博彩業是澳门经济的支柱性行业,内地居民赴澳因博彩所引发的债务问题在我国内地的司法诉讼常常引起社会热议,其症结在于准据法的选择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适用上,围绕这两点争议引发了对司法公正判决正当性的疑问。从法理学的视角对惯常适用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与判决的非一致性进行审视,认为公共秩序保留的适用在某些情况下是因为司法理念的固化而导致的。因此基于正当理念下的实务需要注意:抛弃固有的执法思维,树立正当
摘要:近年来,许多国家都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但在汉语教学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教材便是其中一个。《体验汉语基础教程》是汉办专门为初学汉语的外国人编写的长期教材,插图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学生建构直观表象,辅助学生学习方面起着重大作用。其优势是插图美观和色彩鲜艳、图文联系紧密以及适合学习者的生理因素,缺点是数量过多、地域文化特色不突出、配置不合理以及主旨不突出等。为此,建议对教材插图选取数
马克思经典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反贫困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开拓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扶贫方式并提出精准扶贫理念.目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决胜阶段,绝对贫困将会消除,相对贫困问题仍然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如何制定新的贫困标准,如何实现可持续脱贫,如何应对城市新的贫困阶层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制定新的治理方略:(一)针对相对贫困标准制定的问题,制定动态多维度的新的贫困标准;(二)针对如何实现可持续的脱贫,制定可持续的减贫
摘要:我国现行抵押船舶转让规则由两部分构成,对于符合《海商法》第三条定义的船舶,适用《海商法》第十七条,否则适用民法抵押物转让规则。《海商法》第十七条采用“抵押权人同意”立法模式,严格限制抵押人处分标的物的行为。但是,该规定不仅存在诸多缺陷且与国际通行做法不一致。《民法典》实施后,《海商法》抵押船舶转让规则与《民法典》抵押物转让规则产生严重冲突。结合《海商法》《民法典》及物权法法理,考虑到《海商法
公序良俗原则不仅仅是在民事领域对于民事主体的要求,更是对负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政机关的根本要求,完全具备适用于行政案件领域的可操作性.“北雁云依”案中,法官的裁判方式属行政诉讼私法化方式,以公序良俗原则判断私法姓名权的合规性,混淆了公法姓名权与私法姓名权,且适用公序良俗原则之时,未详述姓氏选择与公序良俗之间的互联性而直接得出有碍于户籍管理及违背文化传统之结论,实为不当适用.对比“一带一路”案可得,公序良俗原则在行政登记领域适用从严把控方式,其首先为国家法律所禁止的行为;由于公序良俗的外延宽
法国的“防务欧洲”目标源于其对欧洲维度的重视,体现了其作为欧洲大国的雄心和抱负.法国自二战后拥核以来,历届总统都在强调其核威慑力量范围绝不仅限于法国本土,法国的核威慑力量要用于保卫欧洲.在冷战结束后,法国的这一构想则变得更加明确.如今欧洲所处的战略环境变化速度较快,马克龙将法国的核威慑力量用于欧洲防务的意图更加凸显.但法国能否成功将核威慑力量用于欧洲防务,既取决于法国的核威慑力量是否充足有效,也受到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态度的影响.未来法国核威慑力量对于欧洲安全能否作出更大贡献的不确定性和困难性仍然是不能被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