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教育浅谈

来源 :教学世界·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fang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化学教学中通过营造创新氛围、构建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注重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新一代的创新型基层教育人才。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创新能力 化学史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为重点。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研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新学习,必须是在主体性发挥的前提下进行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学习氛围,需要一种适宜的校园文化氛围,
  首先,倡导民主、探索进取精神。民主是创新的氛围的基础,只有民主才能有个性,只有民主才能有平等,才能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机制,开放是创新活动的必要条件,只有开放才能不断交流、扩大视野,才能不断汲取外界的先进科学和文化素养,获得不断创新的动力。
  其次, 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比如:开展科技活动,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参加活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加强了学生与外界的交流,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再次,构建师生关系 培养创新能力。教师作为营造創新氛围的主体,应该力争建立和发展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营造创新性思维的环境。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转变观念,淡化教师权威,使学生不盲从现成的知识,敢于提出新的见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为人先的勇气。只有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下,才会有人格的自由和发展,才能有思维的活跃和激荡,进而又传新潜能的迸发。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品质
  
  在学生化学学习中,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开发和利用,可以把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以培养其创新品质。
  1、改进实验教学,建立创新设计实验室。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应该注重改进实验教学,力求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责任心强、学习基础好和实践能力强的学生担任探索性实验的负责人,在进行有效的指导基础上,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方案,自己操作,充分调动思维的主动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化学实验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通过建立创新设计实验室,开放实验室,给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实践平台,学生在业余时间可以到实验室搞小设计、小革新、小制作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学习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2、 注重化学史教学,培养创新品质。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抓住适当时机插入一些化学史小故事、化学趣闻给学生听,将会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化学的自觉性,打破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学中穿插化学史,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如在教学中讲述:居里夫人用大量的实验,花了几年的时间,处理了几十吨沥青矿,发现了新元素——镭。种种化学史小故事都可以启发学生明白创造就在身边,可以激发他们科学的态度和顽强的毅力,帮助学生形成注重探究观察的创新品质。
  
  三、注重想象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化学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化学教学中要有效地运用有关知识,训练学生的技能,不断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及生活中的素材设置问题,训练学生想象,调动学生灵感产生想象,如在原电池的教学中为了弄清楚原电池的原理,提出以下思考:把铜丝和锌片同时放入稀硫酸中,推测铜丝表面生成的是什么气体?什么情况下铜丝表面才会有氢气生成?请学生设计实验加以证明。铜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这是大家所熟悉的,但是,铜表面却有氢气产生!这里不但利用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又利用有关科学史资料来创设人文和情感环境,通过一系列问题和实验,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深入思考和想象,最终认识、理解与原电池的原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在思索中得到锻炼,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培养其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创意的素材,不断进行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探索,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的教学,为将来成为一名创新型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68.
  [2] 伍德勤.高师教育学教程新编[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3] 孔令鹏. 高中化学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4-46.
  (河北省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应用型本科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完善和建立计算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探索和研究。而实践教学考核方法的改革就是需要我们探索和研究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考核方法 改革与实践 综合课程    1考试方法的改革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实践教学的考试一般都采取笔试闭卷,或是上机
期刊
日前,笔者在单位举行的一次教研活动上,观摩了初中语文《木兰诗》一课。  《木兰诗》一课,执教者以朗读为主线,使学生在朗读中分析字、词、句子,在朗读中理解故事情节,在朗读中赏析人物形象,通过朗读理解《木兰诗》,通过朗读表现对《木兰诗》的理解。使朗读的过程成为学生对《木兰诗》的体验、理解、表现、创造和享受诗歌艺术美的过程。  整个课堂教学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下,在朗读中引导学生进行了分析、质疑、交流
期刊
摘要: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观念进行系统的观察、分析和反思,从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它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有其实施的可能性;反思性教学必须遵循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的原则;反思性教学可采用的方法有:写反思日记,课堂观察,调查问卷,录像,召开座谈会或面谈以及行动研究.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 中学英语教学 实现反思性教学的途径    1.引言    近年来,反思性教学受到西方应用
期刊
长期以来,老师认为作文难教,学生认为作文难写,已经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普遍问题。随着年级的增长,老师越来越辛苦,一套写作理论已重复得再无从讲起,大部分学生却越写越愁,越写假话、大话和空话越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的生活面狭窄,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另一方面是老师既定的目标值过高,也就是老师站在自己的高度来要求学生的作文,把儿童的心理强制趋向于成人心态,这必然使学生感觉力不从心,只能假话、大话、空话堆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十分强调汉语语法的讲解、传授与训练,花费大量的时间向学生传授语法知识,至于语法知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如何运用却被忽略了。这是我们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弊端,已为语文教学界所诟病。作为一种矫正,新课程改革则强调淡化语法教学,重视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这本是一种科学的语文教学观和学习观,然而我们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走得太远,将语法教学原本提倡的“淡”,换成了“
期刊
摘要: 在现代美术教学,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要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好素描,一是教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二是应有科的教学方法,使技法和理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关键词:素描教学 训练 表现 能力    一 、素描教学是基础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    不管什么风格的基础素描,它的基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对素描造型诸要素有不同的侧重而己。我认为在基础素
期刊
许多同学对作文怀有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爱是因为它的位置,希望得到高分女神的垂青以保坐稳语文这座江山,恨是因为一次次希望,一次次失望。爱之深、恨之切,惨淡的分数让人不禁长叹“作文想说爱你不容易”。针对此种情况,如何变被动“要我说”为主动“我要说”,变“挤牙膏似的单纯凑字数”为“幽情畅叙、才情迸发”?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注意作文的“软硬”两原则    硬原则便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每个学生都是涌动着的生命体,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然而,就每个个体而言,其经验世界又是独特的。因此,语文教学应牢固树立生命意识,注意开启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倡自主、自悟、自得,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努力让“文本”拓展开来,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学习场”,最大限度地彰显生命活力。根据新课标的基本教学理念,
期刊
素质教育是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的,以侧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体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研究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和首要目标。学校体
期刊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如何使数学课堂教学科学化,使其既能达到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教学要求,又让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内趋力去主动探索数学的奥秘、在课堂上学生都能“活”起来,体验解答数学习题过程中创造与挖掘不同的解题思路给自己带来成功的喜悦。这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