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需要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的及时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课程的教学形态。利用探究性学习促进生成性教学,在探究中促进学生各种能力和情感的生成,创设适于学生成长的生态环境,无疑更能让不同禀赋的学生,通过教育教学过程,闪现人性、张扬个性、生发潜能。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对于新教材中探究实验的思考。
一、在探究过程中要敢放会收
在探究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教师预料之外的情况,而这些意外往往会拖延教学时间,甚至有可能造成教师的尴尬,所以很多教师尽量将整堂课设计得天衣无缝,不允许意外发生。而这样做的同时使原本丰富的教学过程成了线性的教学流程,封杀了教学中教师的机动空间,剥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进而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生成。而在生成性教学看来,课堂中的意外是必然的,并且为事物的多元化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因而抓住这些意外敢放会收是有效促进课堂生成的关键。
如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节中,有一个探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氧气的活动。学生用金鱼藻做实验,但是在探究过程中,有许多学生都观察不到复燃的现象。这时,学生就产生了疑问,光合作用到底能否产生氧气。笔者此时把探究成功的部分学生分到各个小组中去,让他们对其他同学进行同伴教育,分析和解决探究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实验方案,共同完成探究活动。认知个体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学生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二、进行二次探究
每次学生探究活动结束后都会产生更多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有的是关于实验操作本身的,有的是与实验结果相关的。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熟悉实验方法和操作,令一方面可以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如在《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一节中,完成探究光照或水对植物生存的影响活动后。笔者建议学生在课后进行二次探究:探究温度或土壤对植物生存的影响,并做好记录,课上交流。因为这个二次探究是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表格等,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在探究中也更加体会到了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生存的影响。生成性教学关注具体的教学过程。生成性教学对教学过程的关注,实际上是对教学过程中创造的关注,对学生发展的关注。通过这次探究活动,他们不仅对质壁分离的实验操作熟练了,探究能力提高了,更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合作的乐趣,形成了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探究时要寻找适当起点
有的探究实验所需知识距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太远,因而探究起来略显困难,这就需要教师重新选择,寻找适当起点。如,在教授《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一节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课前安排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分组进行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并分析萝h发生变化的原因。这样的设计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细胞的知识还没有接触,所以对植物吸水的原理比较难理解,而这个课前活动能让学生在探究中相互帮助,运用多种手段分析萝卜发生变化的原因。让学生从生活中来了解生物知识,拥有更广闊的探究空间,又避免了由于学生不具备相应的知识所造成的难题。
四、探究时也要注意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小所受的教育等的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在教学中,要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的发展,就必须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处理好教学中的统一要求与照顾个别差异矛盾的总体策略。记得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关郭靖学武功有过这样的描述:江南七怪教授郭靖学武多年,郭靖却毫无进展,而洪七公却在短时间内就教会了他盖世神功,这是为什么呢?主要还是他们的教授方法不同,江南七怪没有根据徒弟的个体特性而改进教授方法,只是一味地灌输武学知识,所以郭靖没能学成任何本领。由此笔者也深受启发,在探究时不能死守教材的探究活动,需要根据学生的特性设计不同的探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究中获得真知。例如,在教授《昆虫》一节时,笔者把观察蝗虫作为演示实验,而安排学生在课前准备自己熟悉的昆虫在课上进行观察。这样做是因为学生不一定都熟悉蝗虫,但是有可能有的学生熟悉其他昆虫,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学生对昆虫这部分知识掌握的情况不同而进行不同的探究活动,同时不同的探究活动也能够使学生容易归纳出昆虫的共性特点。
在生成性教学中,要求教师正视教学事件,对其不能压制,而应正视和利用。它将意外事件看作是教学过程中生成的一种有益的教学资源。探究的课堂会出现更多的不可预测的事件发生,因而只要教师及时地留意学生的变化,捕捉偶发的教育契机和智慧火花,就能让课堂变得生机涌动、趣意盎然。
(责任编辑 罗 艳)
一、在探究过程中要敢放会收
在探究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教师预料之外的情况,而这些意外往往会拖延教学时间,甚至有可能造成教师的尴尬,所以很多教师尽量将整堂课设计得天衣无缝,不允许意外发生。而这样做的同时使原本丰富的教学过程成了线性的教学流程,封杀了教学中教师的机动空间,剥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进而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生成。而在生成性教学看来,课堂中的意外是必然的,并且为事物的多元化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因而抓住这些意外敢放会收是有效促进课堂生成的关键。
如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节中,有一个探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氧气的活动。学生用金鱼藻做实验,但是在探究过程中,有许多学生都观察不到复燃的现象。这时,学生就产生了疑问,光合作用到底能否产生氧气。笔者此时把探究成功的部分学生分到各个小组中去,让他们对其他同学进行同伴教育,分析和解决探究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实验方案,共同完成探究活动。认知个体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学生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二、进行二次探究
每次学生探究活动结束后都会产生更多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有的是关于实验操作本身的,有的是与实验结果相关的。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熟悉实验方法和操作,令一方面可以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如在《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一节中,完成探究光照或水对植物生存的影响活动后。笔者建议学生在课后进行二次探究:探究温度或土壤对植物生存的影响,并做好记录,课上交流。因为这个二次探究是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表格等,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在探究中也更加体会到了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生存的影响。生成性教学关注具体的教学过程。生成性教学对教学过程的关注,实际上是对教学过程中创造的关注,对学生发展的关注。通过这次探究活动,他们不仅对质壁分离的实验操作熟练了,探究能力提高了,更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合作的乐趣,形成了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探究时要寻找适当起点
有的探究实验所需知识距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太远,因而探究起来略显困难,这就需要教师重新选择,寻找适当起点。如,在教授《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一节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课前安排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分组进行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并分析萝h发生变化的原因。这样的设计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细胞的知识还没有接触,所以对植物吸水的原理比较难理解,而这个课前活动能让学生在探究中相互帮助,运用多种手段分析萝卜发生变化的原因。让学生从生活中来了解生物知识,拥有更广闊的探究空间,又避免了由于学生不具备相应的知识所造成的难题。
四、探究时也要注意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小所受的教育等的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在教学中,要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的发展,就必须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处理好教学中的统一要求与照顾个别差异矛盾的总体策略。记得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关郭靖学武功有过这样的描述:江南七怪教授郭靖学武多年,郭靖却毫无进展,而洪七公却在短时间内就教会了他盖世神功,这是为什么呢?主要还是他们的教授方法不同,江南七怪没有根据徒弟的个体特性而改进教授方法,只是一味地灌输武学知识,所以郭靖没能学成任何本领。由此笔者也深受启发,在探究时不能死守教材的探究活动,需要根据学生的特性设计不同的探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究中获得真知。例如,在教授《昆虫》一节时,笔者把观察蝗虫作为演示实验,而安排学生在课前准备自己熟悉的昆虫在课上进行观察。这样做是因为学生不一定都熟悉蝗虫,但是有可能有的学生熟悉其他昆虫,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学生对昆虫这部分知识掌握的情况不同而进行不同的探究活动,同时不同的探究活动也能够使学生容易归纳出昆虫的共性特点。
在生成性教学中,要求教师正视教学事件,对其不能压制,而应正视和利用。它将意外事件看作是教学过程中生成的一种有益的教学资源。探究的课堂会出现更多的不可预测的事件发生,因而只要教师及时地留意学生的变化,捕捉偶发的教育契机和智慧火花,就能让课堂变得生机涌动、趣意盎然。
(责任编辑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