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械设备制造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机械制造离不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不仅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还有着优良的加工工艺性能,因此《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基础必修课。
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往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已不能适应当前的职业教学要求,教学模式、培养目标也不能满足产教结合的能力,教育教学质量较低,因此,职业教学内容改革,提高职业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目前大部分职校生源普遍存在文化课基础较差、有厌学情绪,《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又是一门机械类的专业基础课,知识抽象,难以理解,针对这种现象,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完善教学内容,强化技能训练,提高教学效果。
1 应用任务驱动法确定教学目标
应用任务教学法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把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在知识目标中要求学生掌握课堂内容知识,能力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情感目标确定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改变学生以往的记忆学习法,让学生有目标的去学习,去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整合所学各科知识,以学生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2 收集教学案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如讲金属材料的性能时,先让学生说出自己见过的金属材料的名称,如铁、铜、铝、银、金、钨等,并且说出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定义,以及金属材料五种力学性能,让学生自己比较以上金属的性能,应用性能指标来判断金属材料性能,教师收集知识案例激发教学兴趣,教师总结不同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同一种金属材料,在不同的条件下,其力学性能也是不同的,这些性能差异是由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所决定的,这样教师结合金属的晶体结构,体会金属晶格的类型,如体心立方晶格(钨、a-铁)、面心立方晶格(铝、铜、铅、r-铁)、密排六方晶格(锌)。
3 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任务目标
职业教育要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完成能力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组内学生讨论,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例如通过金属晶格的类型(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体会金属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影响,一般情况下,细晶粒金属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为了提高金属的力学性能,必须控制金属结晶后晶粒大小,分析金属结晶过程,得知金属晶粒大小取决于结晶时形核率与晶核长大速度,细化晶粒就要控制形核率及长大速度。
4 优化教学方法
以往学生在学习当中,由于学习目的性不强,热情不高,学习效果也不好,导致学习的能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是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突出了教学过程中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能够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正确定位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掌握知识的能力,接受知识的能力。应让机械类的专业课内容融合在一起,如《机械基础》、《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钳工工艺》、《焊工工艺》《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突出教学目标,强化技能,使学生反复练习,以教师讲授、演示,学生动手练习,打破枯燥的文字知识,学生通过多次动手操作,逐步提高学习兴趣,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发展,围绕“能力为中心、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由单向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来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必须全面深入分析课程特点、教学任务、教学过程。将课程知识与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定出学习任务,让教学内容为学习任务服务,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5 教学反思与建议
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制定符合学生教学内容的知识,精心设置教学计划,处理好专业知识的衔接,任务选定应多样化,学生以小组为单元完成任务。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轻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自信心的建立,和课堂知识的吸收和消化。加强学生情感因素的引导,只有让学生处在最佳情感条件下,学生学习上才会有兴趣、有信心。假如学生有自卑、焦虑、恐惧、担心、反感等因素困扰,哪还会有心情学习?教师应细致观察学生个体性格差异和情绪变化,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心里和情绪障碍,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因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职业素养,课后布置适量的作业及任务,教师认真批改作业,并做好记录,做好课后总结,充分发挥考试的能动性和实训考核的量化,加强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上充满信心,使职业学校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
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往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已不能适应当前的职业教学要求,教学模式、培养目标也不能满足产教结合的能力,教育教学质量较低,因此,职业教学内容改革,提高职业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目前大部分职校生源普遍存在文化课基础较差、有厌学情绪,《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又是一门机械类的专业基础课,知识抽象,难以理解,针对这种现象,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完善教学内容,强化技能训练,提高教学效果。
1 应用任务驱动法确定教学目标
应用任务教学法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把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在知识目标中要求学生掌握课堂内容知识,能力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情感目标确定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改变学生以往的记忆学习法,让学生有目标的去学习,去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整合所学各科知识,以学生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2 收集教学案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如讲金属材料的性能时,先让学生说出自己见过的金属材料的名称,如铁、铜、铝、银、金、钨等,并且说出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定义,以及金属材料五种力学性能,让学生自己比较以上金属的性能,应用性能指标来判断金属材料性能,教师收集知识案例激发教学兴趣,教师总结不同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同一种金属材料,在不同的条件下,其力学性能也是不同的,这些性能差异是由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所决定的,这样教师结合金属的晶体结构,体会金属晶格的类型,如体心立方晶格(钨、a-铁)、面心立方晶格(铝、铜、铅、r-铁)、密排六方晶格(锌)。
3 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任务目标
职业教育要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完成能力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组内学生讨论,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例如通过金属晶格的类型(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体会金属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影响,一般情况下,细晶粒金属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为了提高金属的力学性能,必须控制金属结晶后晶粒大小,分析金属结晶过程,得知金属晶粒大小取决于结晶时形核率与晶核长大速度,细化晶粒就要控制形核率及长大速度。
4 优化教学方法
以往学生在学习当中,由于学习目的性不强,热情不高,学习效果也不好,导致学习的能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是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突出了教学过程中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能够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正确定位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掌握知识的能力,接受知识的能力。应让机械类的专业课内容融合在一起,如《机械基础》、《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钳工工艺》、《焊工工艺》《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突出教学目标,强化技能,使学生反复练习,以教师讲授、演示,学生动手练习,打破枯燥的文字知识,学生通过多次动手操作,逐步提高学习兴趣,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发展,围绕“能力为中心、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由单向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来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必须全面深入分析课程特点、教学任务、教学过程。将课程知识与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定出学习任务,让教学内容为学习任务服务,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5 教学反思与建议
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制定符合学生教学内容的知识,精心设置教学计划,处理好专业知识的衔接,任务选定应多样化,学生以小组为单元完成任务。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轻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自信心的建立,和课堂知识的吸收和消化。加强学生情感因素的引导,只有让学生处在最佳情感条件下,学生学习上才会有兴趣、有信心。假如学生有自卑、焦虑、恐惧、担心、反感等因素困扰,哪还会有心情学习?教师应细致观察学生个体性格差异和情绪变化,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心里和情绪障碍,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因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职业素养,课后布置适量的作业及任务,教师认真批改作业,并做好记录,做好课后总结,充分发挥考试的能动性和实训考核的量化,加强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上充满信心,使职业学校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