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卡已具媒体雏形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ua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7日,以“合作面对新传播革命”为主题的SSD产业联盟数字音乐传播论坛在北京新闻大厦召开,与此同时,SSD产业联盟音乐俱乐部也宣告成立。这是SSD卡第一次以新媒体形态参与到数字音乐传播领域。
  在这次论坛上,SSD产业联盟将继年初推出全球第一张东芝SSD唱片《沐尔 记住梦想》之后,面向全球发行第二张SSD唱片。与第一张不同的是,这张唱片更像一本“电子杂志”,因为它里面除了当红歌手“放肆小魔女”沐尔、前奥运冠军杨波、“搜狗超女”周奇奇的歌之外,还加入了学者贾勤的一部长篇小说以及诗人宗霆锋的一部诗集。
  由此,SD卡的新媒体形态日益凸显。
  
  SD卡全面介入生活
  
  实际上,在二月初,SSD传媒与一听音乐网的结盟,便宣告了SSD作为中国最大的数字音乐传播与发行平台的出现。
  “一听音乐网是中国最大的数字音乐传媒,每天有超过一百二十万的用户选择一听作为他们音乐生活的伴侣。一听音乐网丰富的音乐内容、权威的网友选择排行榜、优秀的网络互动电台共同构成了中国最有影响力的音乐垂直门户。”SSD传媒董事长何文说:“这是我们看好它的原因”。
  而一听音乐网总裁杜雪骞说:“你可以设想每年数千万片的SD记忆卡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传播模式,随着3G的开通,手机作为最强势的媒体平台已经水到渠成,而SD卡作为新兴的媒体介质在电脑、数码相机等终端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他认为:“最大的数字音乐传媒 + 颠覆性的音乐载体,这就是我们的竞争力,我们将在娱乐产业领域开发出更多的盈利模式和更大的利润空间,为音乐产业找到更有力的盈利突破点。”
  借助SD卡+互联网模式,SD卡完成了自己媒体属性的转变。
  何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SSD传媒是以SD记忆卡+互联网作为载体从而实现内容传播的新型数字媒体机构,发起人为深圳市盛世电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SSD传媒正在和各大唱片公司、互联网公司、软件公司、出版社等机构进行合作,将全面致力于软件、游戏、音乐、影视、图书等智慧产品的数字化出版与传播。
  作为移动终端的主要存储介质,SD记忆卡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快速普及,仅中国大陆市场每年消费的东芝、金士顿等品牌的SD记忆卡高达数千万张,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上升。在数码行业,SD卡正在迅速普及,已经成为目前的主流选择;在手机行业,随着3G的开通,手机作为最强势的手持娱乐媒体平台已经无可非议,SD卡将借助手机获得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在数字音像领域,电子数码播放电器将被这张小小的存储卡取代,将来只需在电视上插入SD卡即可, 据说全球第一款可视音箱已经在德国上市,只要插入SD卡就可以获得高品质的享受……在如此庞大的市场面前,SD卡的信息传播功能日益显现。
  
  SD卡初现媒体雏形
  
  在SD新媒体属性日益凸显的大势所趋下,一个新的名词出现在公众视野,这就是SSD产业联盟。同时,以东芝SD闪存卡为载体的全球第一张SSD唱片发行上市。与以往的SD记忆卡完全不同,这张卡里载入了当红歌手沐尔的几首主打歌曲。这张出版50万张,预计销售半年的新型唱片,一个月之后便告销罄。
  以此为标志,SD卡实现了从存储卡到载体的转变。
  SSD的商业模式就是将SD卡以及SD卡为代表的电子存储的介质作为电子载体,赋予其新的内容提供方式,相应地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内容,同时借助目前的互联网手段,除了卡本身提供增值服务外,还希望在网站上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SSD产业联盟由深圳市盛世电通科技有限公司发起,其形态就是联合更多的内容提供商比如唱片公司,以及下游的企业,还有那些需要将电子载体作为加载内容的厂商,共同做内容增值服务的事情,可以理解为SD卡+X,目前这个X仅是唱片,以后还会有图书、杂志、广告、游戏等等。这样一来小小的SD卡就承载了丰富的信息,顾客买一张SD卡插上之后就会看到预先加载在卡里面的丰富信息。我国目前有4.5亿手机用户,伴随着3G的开通,SD卡将和手机一起迎来一个高速增长的消费市场,这么一个庞大的用户基数,SD卡加载的信息传播将会非常广阔,SD卡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有潜力、高速成长的媒体。
  当然严格来说媒体的内容消费是消费者最关注、最实用、最核心的内容体验。内容有三个指标,内容丰富性、信息有效性和权威性,也就是对于舆论、对于权威性的把握。从这个角度来讲,只能说SD卡现在初具媒体雏形 ,要成为真正有影响力的媒体必须在功能上进一步延伸和媒体特性上进一步优化,但这只是时间的问题,从技术、内容等其他各个方面来看,已经不存在障碍。
其他文献
与电视业的高调繁华、网络业的胜利凯歌和广播业的逆市上扬相比,2006年的中国报业相对寂静。报业广告增幅仍旧较低,报业竞争更加惨烈,来自网络等其他媒体冲击愈发明显。没有掌声和鲜花,远离浮华和荣耀,表面平静的报业市场背后却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而又艰难的转型。从盲目焦虑到理性反思,从保守地盘到超越创新,从仓促迎战到主动出击,报人正在走向成熟。    一、“节约型”经营,“战略防御”时代的必然选项    2
期刊
3日 据《美联社》报道,一直以宽版面、多文字为主要外观特征的美国《华尔街日报》,将从2007年初起实行“瘦身”。新版报纸的版面宽度将比旧版减少约7.6厘米,同时,还将加入更多的色彩和图片元素,预计改版行动将从2007年1月2日起正式实施。这一举措有望每年节省1800万美元的开支。  6日 中国记协首次与外国新闻机构合作评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与俄罗斯新闻中心共同设立的“俄罗斯年中文报道新闻奖
期刊
电视频道的运营与管理,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尤其是当下电视频道品牌化的战略背景,又赋予了它以新的语意内涵,并产生了运营思路的突破、管理模式的嬗变等一系列量的提升与质的飞跃。处于品牌化进程中的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就是一个生动的案例。得益于深度的挖掘和广度的拓展,使资源、生产与市场在品牌战略下形成了一条充满活力的产业链,推动频道在良性循环中稳定有序地前行。    一、 资源——战略规划与市场定位   
期刊
2006年9月6日,《长江日报》推出新增栏目“长江视点”。至2007年1月6日,4个月共发稿46篇。综观46篇报道,可以从中把握这一栏目的品牌意识和运作思路,及其“力求将事关国计民生的新闻做深做透,以集聚读者的注意力,增强舆论引导力”新闻理念的实践。    一、不以时效性新闻为要,而是以关注问题、关注新闻事件的纵深开发为主,此举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新闻同质化。在信息共享时代的今天,独家新闻越来越难实
期刊
1月5日翻开《人民日报》《国际周刊》版,被一则新闻的标题紧紧吸引住了,题为《不看电视报纸,只为避硝烟》,先是感到怪怪的,怎么看不看电视报纸与避战争硝烟有何关系呢?细看内容,才知道原来是近年来中东战火连绵、硝烟不断,以致电视、报纸上充斥过多的血腥味,读者耳濡目染的都是血腥的画面与内容,因此埃及不少民众包括知识分子都不愿看报、看电视,最多通过广播来了解某些新闻。记者随意采访了经常去买报的摊主伊哈桑,通
期刊
“为烈士寻亲”是2006年里一个让很多人为之感动的话题。特别是《武汉晚报》策划的“为烈士寻亲”系列专题报道,给广大民众留下了深刻印记。追踪报道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为烈士寻亲”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回访烈士家属,策划太原清明节公祭等系列活动,开展春节慰问烈士家属公益活动……整个系列专题贯穿于苦与乐、情与泪之间。苦中有乐,乐中饱苦;因情落泪,因泪动情。寻亲报道向人们演绎着跨越时空的责任与感动。    案例始
期刊
翟树杰简介:  1976年12月走进军营。历任战士、新闻干事、中央电视台驻总参记者站站长等职。1995年转业,加盟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在“焦点访谈”记者二组从事记者、编导工作。2001年初出任“焦点访谈”记者机动组制片人。任军事记者期间制作了大量新闻及专题节目,其中《中国蓝盔》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996年——1998年先后有《金穗,你在哪里》、《让光明洒满人间》等5个节目获新闻评论部金奖。
期刊
在新闻信息中,除了新闻事实信息之外,还存在着新闻情感信息。面对新闻情感信息,“新闻”概念应该重新界定。    一、新闻情感信息是附着于新闻事实信息之上而又有别于新闻事实信息的另类信息    由于情感、情绪、感情在内涵上有诸多重合之处,也鉴于使用上的习惯,笔者使用“情感”一词来描述人特有的心理感受,并采纳学术界对其概念较为通行的解释,即情感是指人们对于客观事物产生的心理体验。  情感的特点,一是带有
期刊
1日    据《光明日报》报道,由中国记协主办、新华网承办的中华新闻传媒网(www.zgjx.cn,简称“中国记协网”)1日正式开通。中华新闻传媒网是中国记协在国际互联网上为全国新闻界提供在线服务的综合平台,设有要闻区、热点专题、记协之窗、维权服务等18个栏目。    3日    据新华电,广电总局日前要求,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地区,必须保留至少6套模拟频道,转播中央、省和当地电视台的主要
期刊
在2月7日召开的陕西省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李堂堂副省长强调,陕西省新闻出版业要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出版产业升级。省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董旭阳作了题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打造全省新闻出版产业新格局》的工作报告。  李堂堂充分肯定了去年全省新闻出版工作取得的成绩,对今年的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全省新闻出版业要通过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新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