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菜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zh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缸,一大口;菜,一大堆;盐,一大包。
  一位汉子,一名少年。
  初冬温暖的阳光照耀着这整洁的农家小院,照耀着这人、这缸、这菜、这盐。
  漢子开口道:“今儿个你要做我的助手。”
  少年回答道:“好!”
  那少年便是三四十年前的我,那汉子是我的父亲。
  天蓝得近乎透明,已经连续几日都是晴好。这样美好的日子里踩腌菜,是父亲早就计划好的。大缸已洗涮干净,菜已晾晒得恰到好处,盐已准备充足,只等父亲一声令下——开踩。
  在三四十年前,这是农家最常见最热闹的场景之一,还有就是打年糕、杀年猪、车塘捕鱼等。腌菜,农家寒冬腊月里的必备菜。天寒地冻、大雪封门,鹅毛一般的雪,芦花一般的雪,蒲公英带绒毛种子一般的雪在空中飞舞。母亲从大缸里摸出几棵腌菜,敲开池塘的冰面,清洗干净,切成丝,再用猪油一炒,能佐以一日三餐。如果配以肉丝,那就成了高档菜了。更妙的是过年期间的“炒三冬”,雪白的荸荠,鲜嫩的冬笋,酸爽的腌菜,天衣无缝地组合,色、香、味俱佳,是无上的美味。这菜平时是吃不到的,一是农家的节俭,二是食材的搭配。
  踩制腌菜,第一要素是菜,父亲早早地种上了几畦。菜有两种,一是高脚白菜,有着宽而厚实的菜梗;二是雪里蕻,有着孔雀羽毛一般的菜叶。它们在父亲的侍弄下,长得碧绿葱翠。薄霜过后,白菜开始入味,炒起来吃有一点甜丝丝的味道。这时候就可以将它们砍倒,在阳光里晾晒。村子里的篱笆上、院墙上、晒谷场上都是菜的身影。两三个日头照过,菜叶蔫瘪了,菜梗起皱了,但还没有完全失去水分,就要进行第二步了。
  这重中之重的第二步就是“踩”。祖辈流传下来的话说,只有男人的汗脚踩出来的菜才好吃。现在想来应该是男人力气大的原因吧。每年都是父亲踩,因为他是汗脚。洗干净的缸搬进了院子里的小屋,我帮着搬菜。父亲小心地在缸底码上一层菜,再均匀地撒上一层盐。开始用力地踩起来,父亲在里面顺时针地转几圈,再逆时针地转几圈。踩腌菜是体力活儿,必须每一棵都要踩实了。父亲不时地“一二一”或“嗨哟嗨哟”地给自己喊着加油的号子,“嗨哟嗨哟”的号子声特别振奋人心。
  一层薄薄的菜汁出现在菜上面时,这层菜就算是踩熟了。父亲将我搬过来的菜再铺上一层,再撒上盐,开始第二轮踩制。如此循环,我搬菜、父亲铺菜、撒盐、踩制,直到大缸里菜满。父亲已是满头大汗,虽然中间父亲坐在缸边的长凳上休息过几次。父亲常说:“踩菜,好比挑着重担走上十几里地。要是游山玩水地走上十几里,那菜肯定不好吃。”父亲又拿来削好的竹片,在菜上面呈“井”字形放好,再压上洗干净的大石头,这几块大石头已经压了多年的腌菜,光滑发亮。父亲笑着说:“这也算是传家宝了。”
  随后只须等待时间的魔力了。几天过后,盐水已经完全盖住了菜,还微微泛起泡,这是菜在盐水的作用下开始发酵,原本青绿色的菜叶菜梗开始慢慢显出黄色,还要等上一段时间,等到菜完全发酵好,就可以食用了。早餐新米熬的白粥,配上爽脆的腌白菜,每个人都吃得满嘴生香,特别是小孩子嘴里发出“哧溜、哧溜”的声,好像吃什么山珍海味似的。
  记住,腌菜的美味是踩出来的。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一  26年前的呻吟,至今还弥漫在衰草遍地的空旷的老宅院。你用瓦刀、刮泥板和汗水换来的院落,还留着你爽朗的笑声。你是稼穑的好手,早早学会了耩地,18 岁就当上生产队长,指挥着百十号社员披星戴月,耕耘着风,播种着雨。你只读了高小,却写得一手好字。你一心供儿女读书,知道方块字比金子还宝贵!在太阳升到正午炽烈的时候,你被一团乌云盖住了光芒,你极力想挣脱乌云的羁绊,因为你还有许多事要做。乌云越聚越多,儿女
期刊
自从女儿开始学声乐,不通音律的我也不得不接触古典音乐,偶尔被动地听一些艺术歌曲和歌剧片段,记不住曲目是经常的事。  记得多年前,一家人首次欣赏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时,有一处情节特别难以忘怀,主人公安迪在典狱长办公室整理资料时,发现了歌剧唱片,正好旁边有一台留声机,他禁不住对艺术之美的渴望与冲动,冒着不可预知的巨大风险播放了唱片,让狱中所有的犯人都能分享来自天籁的润泽,也许那就是所谓精神的自由。女儿
期刊
上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农村没有电视,更没有电脑,文化娱乐活动不多,听广播,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和精神生活的不二选择。  小广播是个方方正正的木头匣子,里面扣着一只大小和外形都像大号海碗的小喇叭。广播是有线的,市县区通往各公社大队的广播线路由各级广播放大站统一设计、布置、栽杆、架线。为了省事,广播线也常会搭在电话线杆上。各家的小广播有两根细铁丝,一根由广播站牵来的广播线连接信号,接收
期刊
六月初九,子夜,在异乡。  夜深人静,坐在21 层的阳台上赏月。虽然,这夜色不似家鄉的夜晚那般温情,也没家乡的天空那样布满星星,更没有家乡的夜晚更有味道。所幸今晚有月光,总是多了点儿诗情和念想。  记得在家乡,春天晚上,我和宝儿在小区走着走着,他突然手指天空:“看,月亮!看,北斗星!”他侧头问我:“你看见了吗?”生怕我漏失这美好的景象。于是,我们就开始看月亮,找星星,开始唱:月亮走我也走……  从
期刊
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年,妹妹在北碚读“3+2”学校,供养两个大学生,势必让这个农村家庭像负重前行的牛车遭遇厉风暴雪一般,困难无法想象。况且,我还是父母抱来的娃,被淘汰也是很自然的事!  高考后那些日子,家里一句“不读了”像一堵厚厚的没有缝隙的高墙,让我的心情暗黑到了极点。  那时家里养了两头牛,小赚几个钱后,敏感的父亲发现这是一条致富之路,于是不断地往家里牵回大牛、小牛。这十几头牛的眼睛一睁,就
期刊
老家面对三岳。放下尘世的烦嚣,到三岳吹一吹风,提神醒脑,这,未尝不是旅途中的一大享受。  秋日,县作协一班文友,相约三岳采风。三岳位于怀集蓝钟镇,与县城相距50公里。那天,天色爽朗,蓝天无尘。我们在县城驱车直往,沿途欢声笑语,清风送爽。公路两旁,错落的楼房迎来送往。金黄色的田涛,洋溢着收获的喜气。眼前,一条白色的巨龙不时映入眼帘,那是穿越怀集的贵广高铁。一路上,它陪伴着我们穿山越岭,为我们的旅途增
期刊
我一脚跨进月牙门。  她看见我来,尴尬地微笑着,很不自然的那一种,有点儿僵。看得出,她很久很久没有笑过了,大概是从先生田常过世以来,得有五年了吧,也许她都快忘记怎么笑了。  她从屋里取出一壶茶,是她自己采制的手工茶,透过围墙可见,这茶就长在后山,层层叠叠绿透了山顶。简单交代几句,吴非就转身做面条去了。我拉开凳子坐下,烧了一壶水,兀自沏起茶来。阳光从遮阳棚顶上的一个破洞泄下来,投射到杯子里,金黄的茶
期刊
我小时候住在柳林高山地区,经常有雪,第一场雪下过后,背阴的地方,雪一直化不完,直到春暖花开。  那时候的雪很大,“好大的坨坨,像筛糠一样”。柳林人口中的“筛糠”,和词典中的“筛糠”不完全一样,主要是形容人冻得浑身打战。柳林山高,冬天没有青草喂猪,要提前从山上捡回枯落的猕猴桃叶、葛藤叶等,晒干揉碎,筛了备用。各家各户备有几种筛子。罗筛很细,筛面粉;细筛子,眼儿比米粒儿还小很多,筛玉米面;粗筛子,眼儿
期刊
20多年前,我在县里棉织厂的织布车间做挡车工,她呢,是纺纱车间的,很漂亮,我不知道她最后招了谁做上门女婿。我只在棉织厂做了一年多,就离开了,很多年没有再见过她。没想到,搬新家后第一次去菜市场,我一眼就将她认了出来。我站在墙角一隅偷偷地看她,越看越恍惚,甚至一度不确定那是不是她。是大家公认的厂花。  很多男孩儿追她,但都半途而废,因为她家无男丁,她有个条件就是男方必须入赘。这就成了很难逾越的鸿沟,不
期刊
好像蚯蚓一样,冰凉感爬过你肚脯上的皮肤,钻人一个个空洞洞的毛孔,“嘶呀,嘶呀”,白雾一团团盛开。  看不出色彩的鲜艳被无限放大,脑际一片恐惧。就像一伸手,你就能够到低垂下来的一两串冰葡萄似的,死神变得那么的触手可及,可以听见他微微发颤的呼吸声,可以触摸到他的鼻翼上齐刷刷列队出发的寒毛们,还有一星两星三星的汗珠,我们的鼻翼所能感应到的,那些个被倒逼出来的冰凉感。我见过黑暗中的葡萄树,两三棵,三五棵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