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任何一对明星夫妇比王菲和李亚鹏更受人关注。2004、2005年,王菲告别、结婚、隐退、生女,一气呵成,踏踏实实过了4年家庭主妇的日子,继而上春晚、开个唱,隆重复出,为丈夫的电影演唱主题曲,每一步走来都随心所欲。李亚鹏则忙于嫣然天使基金事务和挣钱养家,顶着“天后丈夫”的压力和满世界口水操持事业,偶尔投资拍个电影。过日子、办慈善、再搞搞艺术,这就是两口子生活的主题。
接受杨澜的采访之前,王菲连续织了两条“围脖”,说自己实在很紧张,“满脑子都是杨澜一身白大褂手持听筒询问我的病情”,幸好有“蜜瓜”李亚鹏在一旁“大包大揽”,认真作答。
天后接受访问也会紧张,这多多少少有些出人意料。自从有了微博以后,王菲由一场演唱会只说三声“谢谢”的“女神”,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话多而嘴贫的“女神经病”。和郭德纲开玩笑,和方舟子掐架,不加V不认证也不再“惜字如金”,王菲离“菲迷”们的距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近过。
“女神有时,女神经病有时”,这是王菲对自己的总结。微博对她来说就是一个新的游戏方式,“游戏”又是她生命中的必备品,她手舞足蹈,乐此不疲。
此外,王菲还要忙着当妈妈,当主妇,全心全意操持一个家庭。现如今,她还要重出江湖。
而除了投资并主演《将爱情进行到底》电影版外,李亚鹏婚后的主要工作精力都放在了嫣然天使基金和投资赚钱上。被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包围着,同时扮演儿子、丈夫、父亲和继父的角色,对任何一个男人而言,这都是个不小的挑战,更何况,不是每个男人身边都会有一个王菲。
全职太太的鸡毛蒜皮
当全职太太四年,王菲不施粉黛在各大超市或商场里讨价还价、采购日常家庭用品的新闻和图片经常出现在各大媒体的娱乐版中。有人无限感慨,昔日舞台上不食人间烟火般的女神如今也是某个男人的家庭主妇了。琴棋书画诗酒花一步迈向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一百个人心中可能有一百个王菲,但没有一个会这么“家常”。
王菲是“主妇”,却干不了“煮妇”。结婚前,两人买了大大小小许多口锅,型号从可煎蛋到可炖汤,应有尽有。主妇叫嚣着“我要做饭”,可至今,这些崭新的锅依旧挂在厨房的墙上当漂亮摆设。主妇说话不算话的理由十分正当:“后来我吃素了,他们不吃素,我不能做肉啊!”
总去商场不方便,王菲就网购。买的东西太多,快递员一天上门好几趟,甚至好奇地询问家中的阿姨:“你们这儿是个公司吗?”
在家里,他们只乐意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工作上的事儿,人生上的事儿,太严肃,不爱讲。虽然对外发表“官方言论”的总是李亚鹏,可王菲私底下掌握着家中的“话语霸权”,总能把李亚鹏噎得说不出话来。如果生气了,李亚鹏会想,算了,人家歌都唱成这样了,咱就别说什么了吧。
当妈妈,王菲是个矛盾的综合体。没有压力,也没耐心,然而她责任心又很重。她其实是懒得陪同女儿去上那些野外看星星之类的自然探索课程的,可事实上,除了生病,王菲全去了。
和一般妈妈不同的是,王菲不和女儿谈人生,也不和她们玩大灰狼小白兔的游戏。大女儿童童如今已经进入青春期,正是满腹哲思、思索人生的时候,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字儿,俨然一位哲学家。小女儿则和她打成一片,如同姐妹俩一样瞎贫。在家里,大姐有哲理,二姐很淡定,王菲是老三,是小妹,没有“妈妈”的威严。
比起王菲的无所顾忌,李亚鹏在拿捏和大女儿童童之间的关系时,颇有些微妙。在王菲和李亚鹏还没有决定结婚之前,童童曾经单独问过李亚鹏:你会和我妈妈结婚吗?李亚鹏只能像对大人一样如实回答:可能会。成为一家人后,李亚鹏费尽心力将童童从国际学校转到国内的中学,也和王菲一起去参加她的家长会。
更为特殊的或许是小女儿。李嫣的手术情况不错,可就算在成年后,印记也不会完全消失。夫妻俩的态度心照不宣,“我觉得她真的很美,一点儿问题也没有。我们的心态是这样的,她会照存我们的心态。”小时候有了健康的心态,长大了以后当然不会有问题。李亚鹏用一种更“文艺”的方式表达了作为父亲的期盼:“别人给了她一个诧异的或者是惊奇的眼神的时候,她应该怎么办?我希望我的女儿可以给那个人一个微笑。”
互相尊重,不是谈恋爱谈出来的
其实,在患有先天性唇腭裂的女儿出生之前,王菲和李亚鹏有机会选择不把这个孩子生下来。“这个你怎么看?”“你什么意思,你还不想要吗?”“那好,明白了。”决定就是在这三句话中做出的,之后他们再也没有讨论过这个话题。
如果细细探讨,这件事似乎能延伸到对生命的态度,对命运的思索这样一系列“形而上”的严肃问题,可王菲的思路很简单:“我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我的信仰不允许我这样做。”
李亚鹏则做出了“深度”总结:“我确实觉得在我们女儿这个事情上面,虽然没有那么多的交流,但是我想在这样一件事情上,其实我们赢得了彼此的一种尊重。这种尊重不是谈恋爱谈出来的。”
同样不是谈恋爱谈出来的,还有嫣然天使基金。
嫣然天使基金的大部分工作都是李亚鹏在忙。李嫣出生后,也是李亚鹏先提出了基金这个设想。2006年11月,两人向中国红十字会提出申请,并捐款100万作为启动资金,成立了这个专门救助唇腭裂患儿的基金。2007年的第二届慈善晚宴上,嫣然天使基金的筹款额就达到了2029万元。截止2010年11月底,基金的救助手术已经达到了7490多例。
这些都是王菲所没有想到的。她从未预期过嫣然天使基金可能达到的成绩,比起做些有社会效益的“大事”,她原本是一个更愿意“独善其身”的人。她喜欢低调,不想张扬,更多在乎的是“个性”和自我感觉。可李亚鹏的计划让王菲的想法有了改变,“他做的这件事让我觉得有时候应该放下这些东西。你所谓的自尊或个性要放下,因为这对大众有利,对其他人有利。在这件事情上我学到了这个。”
很长一段时间,李亚鹏离娱乐圈很远。2009年,他带领基金的医疗队去西藏阿里地区,为34名唇腭裂儿童进行了成功的手术。而愿意通过“嫣然灵通卡”每个月捐献5元钱的人,则可以得到一张王菲没有公开发行过的公益歌曲CD。李亚鹏的勤力加上王菲的号召力,在“嫣然”的工作上,他们各尽其职。
可只要王菲的身份依然是“流行天后”,李亚鹏就依然是“天后身后的那个男人”。他们的婚姻永远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就在不久前,“嫣然”获得某个奖项时,主持人对李亚鹏的介绍词还是“王菲的丈夫”,搞得基金的执行总裁甚至有些委屈,而李亚鹏自己,大概已经习惯了。他说:“我是会为了家庭去调整我的人生目标和方向的。”
成功不是分析出来的
王菲的娱乐圈之路我们早就耳熟能详。小时候就是中央电视台银河少年艺术团的成员,15岁被北京的唱片公司选中,翻唱邓丽君出专辑,18岁放弃厦门大学的录取通知,移居香港,1989年签约新艺宝唱片公司,正式步入乐坛。在隐退之前,王菲拿遍了两岸三地所有重大奖项,“最受欢迎女歌手”、“叱咤乐坛女歌手”、“最受欢迎女歌星”,这些头衔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2010年复出巡回演唱会,最高票价达2500元,而北京五棵松可以容纳1.8万人的体育馆座无虚席。张学友、黎明、刘德华、郭富城、梁朝伟、杨千嬅、张惠妹……娱乐圈大名鼎鼎的人物都号称是她的粉丝。十多年来,华语乐坛实在找不出第二个人能与之抗衡。
王菲是如何成为今天的王菲的?如果百度一下“王菲”和“成功之路”这两个关键词,0.059秒内,搜索引擎会给你164000个答案。无数人试图解释她,有人分析她的音乐风格,认为她融合了摇滚精神、港台流行和邓丽君;有人分析她的商业包装和独特个性,认定她的一举一动皆有公关团队精心策划,巡回演出一票难求的状况,都是她背后商业团队的成功运作。可王菲自己说,他们都不对。
为什么演唱会上只说三声“谢谢”?不是为了巩固冰山女神的形象,而实在是因为想不出有什么可说的。所有想说的话都在音乐之中,说多了,破坏整体气氛,太做作,自己受不了,更怕台下观众受不了。
为什么隐退?“希望你们忘了我”不是炒作,是因为厌倦了,没灵感了。
在2010年演唱会上,她看上去冷酷而淡定。可实际上,她紧张,连声音都发抖,唱到第三首歌以后才好一些。
小时候,妈妈不让她参加唱歌活动,她就自己唱自己玩,自给自足,随心所欲。长大以后,她还是这样。王菲的每一步路,每一次决定,自己也说不清楚:“我分析不出特别具体一二三。我就是那种感觉。”最后,她也只能说:“我只是按照我的兴趣来,我觉得这可能就是运气。”
至于她跌宕起伏的感情生活,窦唯、谢霆锋、李亚鹏,哪一次都是倾心相爱,无关其他。
分析来分析去,你简直只能说王菲歌唱得太好而运气也太好。
王菲自己稀里糊涂的时候,李亚鹏作了总结:“我觉得是因为成功了,所以出现了很多分析。绝不是因为那些分析才有一个成功。”王菲听罢,拍着李亚鹏:“对,你说得太好了。”
接受采访时,李亚鹏说自己最爱的王菲的歌其实是那首《传奇》,因为这让他想起了他们见面的“那一眼”,让他有些潸然,心情还有点复杂。而王菲,则用“挺踏实、挺安逸、挺充实”来形容他们五年的家庭生活。
李亚鹏许久没有拍电影了,甚至一度有传说他要“息影”。2011年2月上映的《将爱情进行到底》无疑成了情人节档期中最热门的影片,王菲和陈奕迅合唱的主题曲《因为爱情》尽管调子有些高,也风靡一时。
对于现在的王菲而言,“爱情”这样“一刹那,小火花”般的东西时时刻刻都存在,但激情确实不会长久。比起杨铮和文慧的将“爱情”进行到底,她要的,是将“爱”进行到底。那是一种比“爱情”更博大而现实的东西,存在于夫妻、父女、母女乃至整个家庭关系之中。
编辑 毛若苓(内容来自《杨澜访谈录》2011年王菲李亚鹏专访)
接受杨澜的采访之前,王菲连续织了两条“围脖”,说自己实在很紧张,“满脑子都是杨澜一身白大褂手持听筒询问我的病情”,幸好有“蜜瓜”李亚鹏在一旁“大包大揽”,认真作答。
天后接受访问也会紧张,这多多少少有些出人意料。自从有了微博以后,王菲由一场演唱会只说三声“谢谢”的“女神”,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话多而嘴贫的“女神经病”。和郭德纲开玩笑,和方舟子掐架,不加V不认证也不再“惜字如金”,王菲离“菲迷”们的距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近过。
“女神有时,女神经病有时”,这是王菲对自己的总结。微博对她来说就是一个新的游戏方式,“游戏”又是她生命中的必备品,她手舞足蹈,乐此不疲。
此外,王菲还要忙着当妈妈,当主妇,全心全意操持一个家庭。现如今,她还要重出江湖。
而除了投资并主演《将爱情进行到底》电影版外,李亚鹏婚后的主要工作精力都放在了嫣然天使基金和投资赚钱上。被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包围着,同时扮演儿子、丈夫、父亲和继父的角色,对任何一个男人而言,这都是个不小的挑战,更何况,不是每个男人身边都会有一个王菲。
全职太太的鸡毛蒜皮
当全职太太四年,王菲不施粉黛在各大超市或商场里讨价还价、采购日常家庭用品的新闻和图片经常出现在各大媒体的娱乐版中。有人无限感慨,昔日舞台上不食人间烟火般的女神如今也是某个男人的家庭主妇了。琴棋书画诗酒花一步迈向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一百个人心中可能有一百个王菲,但没有一个会这么“家常”。
王菲是“主妇”,却干不了“煮妇”。结婚前,两人买了大大小小许多口锅,型号从可煎蛋到可炖汤,应有尽有。主妇叫嚣着“我要做饭”,可至今,这些崭新的锅依旧挂在厨房的墙上当漂亮摆设。主妇说话不算话的理由十分正当:“后来我吃素了,他们不吃素,我不能做肉啊!”
总去商场不方便,王菲就网购。买的东西太多,快递员一天上门好几趟,甚至好奇地询问家中的阿姨:“你们这儿是个公司吗?”
在家里,他们只乐意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工作上的事儿,人生上的事儿,太严肃,不爱讲。虽然对外发表“官方言论”的总是李亚鹏,可王菲私底下掌握着家中的“话语霸权”,总能把李亚鹏噎得说不出话来。如果生气了,李亚鹏会想,算了,人家歌都唱成这样了,咱就别说什么了吧。
当妈妈,王菲是个矛盾的综合体。没有压力,也没耐心,然而她责任心又很重。她其实是懒得陪同女儿去上那些野外看星星之类的自然探索课程的,可事实上,除了生病,王菲全去了。
和一般妈妈不同的是,王菲不和女儿谈人生,也不和她们玩大灰狼小白兔的游戏。大女儿童童如今已经进入青春期,正是满腹哲思、思索人生的时候,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字儿,俨然一位哲学家。小女儿则和她打成一片,如同姐妹俩一样瞎贫。在家里,大姐有哲理,二姐很淡定,王菲是老三,是小妹,没有“妈妈”的威严。
比起王菲的无所顾忌,李亚鹏在拿捏和大女儿童童之间的关系时,颇有些微妙。在王菲和李亚鹏还没有决定结婚之前,童童曾经单独问过李亚鹏:你会和我妈妈结婚吗?李亚鹏只能像对大人一样如实回答:可能会。成为一家人后,李亚鹏费尽心力将童童从国际学校转到国内的中学,也和王菲一起去参加她的家长会。
更为特殊的或许是小女儿。李嫣的手术情况不错,可就算在成年后,印记也不会完全消失。夫妻俩的态度心照不宣,“我觉得她真的很美,一点儿问题也没有。我们的心态是这样的,她会照存我们的心态。”小时候有了健康的心态,长大了以后当然不会有问题。李亚鹏用一种更“文艺”的方式表达了作为父亲的期盼:“别人给了她一个诧异的或者是惊奇的眼神的时候,她应该怎么办?我希望我的女儿可以给那个人一个微笑。”
互相尊重,不是谈恋爱谈出来的
其实,在患有先天性唇腭裂的女儿出生之前,王菲和李亚鹏有机会选择不把这个孩子生下来。“这个你怎么看?”“你什么意思,你还不想要吗?”“那好,明白了。”决定就是在这三句话中做出的,之后他们再也没有讨论过这个话题。
如果细细探讨,这件事似乎能延伸到对生命的态度,对命运的思索这样一系列“形而上”的严肃问题,可王菲的思路很简单:“我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我的信仰不允许我这样做。”
李亚鹏则做出了“深度”总结:“我确实觉得在我们女儿这个事情上面,虽然没有那么多的交流,但是我想在这样一件事情上,其实我们赢得了彼此的一种尊重。这种尊重不是谈恋爱谈出来的。”
同样不是谈恋爱谈出来的,还有嫣然天使基金。
嫣然天使基金的大部分工作都是李亚鹏在忙。李嫣出生后,也是李亚鹏先提出了基金这个设想。2006年11月,两人向中国红十字会提出申请,并捐款100万作为启动资金,成立了这个专门救助唇腭裂患儿的基金。2007年的第二届慈善晚宴上,嫣然天使基金的筹款额就达到了2029万元。截止2010年11月底,基金的救助手术已经达到了7490多例。
这些都是王菲所没有想到的。她从未预期过嫣然天使基金可能达到的成绩,比起做些有社会效益的“大事”,她原本是一个更愿意“独善其身”的人。她喜欢低调,不想张扬,更多在乎的是“个性”和自我感觉。可李亚鹏的计划让王菲的想法有了改变,“他做的这件事让我觉得有时候应该放下这些东西。你所谓的自尊或个性要放下,因为这对大众有利,对其他人有利。在这件事情上我学到了这个。”
很长一段时间,李亚鹏离娱乐圈很远。2009年,他带领基金的医疗队去西藏阿里地区,为34名唇腭裂儿童进行了成功的手术。而愿意通过“嫣然灵通卡”每个月捐献5元钱的人,则可以得到一张王菲没有公开发行过的公益歌曲CD。李亚鹏的勤力加上王菲的号召力,在“嫣然”的工作上,他们各尽其职。
可只要王菲的身份依然是“流行天后”,李亚鹏就依然是“天后身后的那个男人”。他们的婚姻永远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就在不久前,“嫣然”获得某个奖项时,主持人对李亚鹏的介绍词还是“王菲的丈夫”,搞得基金的执行总裁甚至有些委屈,而李亚鹏自己,大概已经习惯了。他说:“我是会为了家庭去调整我的人生目标和方向的。”
成功不是分析出来的
王菲的娱乐圈之路我们早就耳熟能详。小时候就是中央电视台银河少年艺术团的成员,15岁被北京的唱片公司选中,翻唱邓丽君出专辑,18岁放弃厦门大学的录取通知,移居香港,1989年签约新艺宝唱片公司,正式步入乐坛。在隐退之前,王菲拿遍了两岸三地所有重大奖项,“最受欢迎女歌手”、“叱咤乐坛女歌手”、“最受欢迎女歌星”,这些头衔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2010年复出巡回演唱会,最高票价达2500元,而北京五棵松可以容纳1.8万人的体育馆座无虚席。张学友、黎明、刘德华、郭富城、梁朝伟、杨千嬅、张惠妹……娱乐圈大名鼎鼎的人物都号称是她的粉丝。十多年来,华语乐坛实在找不出第二个人能与之抗衡。
王菲是如何成为今天的王菲的?如果百度一下“王菲”和“成功之路”这两个关键词,0.059秒内,搜索引擎会给你164000个答案。无数人试图解释她,有人分析她的音乐风格,认为她融合了摇滚精神、港台流行和邓丽君;有人分析她的商业包装和独特个性,认定她的一举一动皆有公关团队精心策划,巡回演出一票难求的状况,都是她背后商业团队的成功运作。可王菲自己说,他们都不对。
为什么演唱会上只说三声“谢谢”?不是为了巩固冰山女神的形象,而实在是因为想不出有什么可说的。所有想说的话都在音乐之中,说多了,破坏整体气氛,太做作,自己受不了,更怕台下观众受不了。
为什么隐退?“希望你们忘了我”不是炒作,是因为厌倦了,没灵感了。
在2010年演唱会上,她看上去冷酷而淡定。可实际上,她紧张,连声音都发抖,唱到第三首歌以后才好一些。
小时候,妈妈不让她参加唱歌活动,她就自己唱自己玩,自给自足,随心所欲。长大以后,她还是这样。王菲的每一步路,每一次决定,自己也说不清楚:“我分析不出特别具体一二三。我就是那种感觉。”最后,她也只能说:“我只是按照我的兴趣来,我觉得这可能就是运气。”
至于她跌宕起伏的感情生活,窦唯、谢霆锋、李亚鹏,哪一次都是倾心相爱,无关其他。
分析来分析去,你简直只能说王菲歌唱得太好而运气也太好。
王菲自己稀里糊涂的时候,李亚鹏作了总结:“我觉得是因为成功了,所以出现了很多分析。绝不是因为那些分析才有一个成功。”王菲听罢,拍着李亚鹏:“对,你说得太好了。”
接受采访时,李亚鹏说自己最爱的王菲的歌其实是那首《传奇》,因为这让他想起了他们见面的“那一眼”,让他有些潸然,心情还有点复杂。而王菲,则用“挺踏实、挺安逸、挺充实”来形容他们五年的家庭生活。
李亚鹏许久没有拍电影了,甚至一度有传说他要“息影”。2011年2月上映的《将爱情进行到底》无疑成了情人节档期中最热门的影片,王菲和陈奕迅合唱的主题曲《因为爱情》尽管调子有些高,也风靡一时。
对于现在的王菲而言,“爱情”这样“一刹那,小火花”般的东西时时刻刻都存在,但激情确实不会长久。比起杨铮和文慧的将“爱情”进行到底,她要的,是将“爱”进行到底。那是一种比“爱情”更博大而现实的东西,存在于夫妻、父女、母女乃至整个家庭关系之中。
编辑 毛若苓(内容来自《杨澜访谈录》2011年王菲李亚鹏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