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上、中游地区史前稻-旱混作农业模式的形成、发展与区域差异

来源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x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旱混作是淮河上、中游地区史前农业发展的基本模式.现有资料显示,该模式在淮河上游地区最早出现于7.8~7.0ka BP的裴李岗文化中晚期,且至迟在5.0~4.0ka BP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成为淮河上、中游地区普遍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然而,对于该农业生产模式在淮河上游地区出现后的发展过程,淮河中游地区的早期农业类型及其发展过程与淮河上游地区是否存在区域差异等问题,目前皆不清楚.本文利用浮选法和淀粉粒分析方法,对淮河上、中游地区不同地域和不同阶段的8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炭化及微体植物遗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淮河上游稻-旱混作的农业模式自新石器时代中期后段(8.0~7.0ka BP)在裴李岗文化区出现后,经历了新石器时代晚期(6.8~5.0ka BP)的快速发展阶段,至新石器时代末期(5.0~4.0ka BP)完全确立了该模式在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与上游地区不同的是,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8.5~6.8ka BP)的原始农业为单一的稻作农业模式,但至新石器时代末期同样形成了稻-旱混作的农业模式.此外,分析结果还显示,淮河上、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虽然同属稻-旱混作的农业模式,但水稻与粟、黍在这一模式内部结构中的地位在上述两个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该研究结果对了解淮河上、中游地区史前农业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新石器时代气候环境变化与文化变迁背景下的人类适应方式等问题有重要科学意义.
其他文献
【正】 中央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重大宏观调控措施,基本稳定了市场,市场需求过旺的势头也基本得到控制。根据市场的变化轨迹和国家目前已经
学会阅读,才能生存,才能发展.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期刊
<正> 曾经一度被冷落的艰苦奋斗的传统,现在又理直气壮地提了出来,并在江泽民同志的国庆讲话中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而被肯定。本文试图从发扬艰苦奋斗与控制
城市轨道在建设的过程中,既有受电弓网与接触网的类型都比较多,两者之间存在很多的问题,在进行网络改进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制定一个完善的系统标准,在进行系
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对文化作品有不同的需求。随着文化传播方式日益多样化,忠于原著能更广泛地满足国外读者的阅读需求,是当今跨文化环境对中国典籍英译作品的需求。通过对吴
土地资源是农村最重要的资源,对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土地管理出现的问题不解决,就会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阻碍。做好土地管理工作,处理好土地与人的关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外部环境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学生管理工作思路也亟待调整。文章分析了传统学生管理工作的局限性,并重新界定创业意识导向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具
【正】 农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产业,我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对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农业基础,提高人民生活有很大影响。因此,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全面发
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资源。合理开发、科学利用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当前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背景下,实施最严
教研工作对于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引导教师围绕自身所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