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路径的创新研究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w4418848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无比珍贵的宝藏,凝聚并传承了数代人的知识与文化,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高校所具备的教育传播资源决定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非遗文化的保护、非遗事业的人才培育和社会服务。本文根据当下高校非遗传播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高校结合非遗传播的优势意义,依据此提出现阶段高校非遗传承创新的新路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资源;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139-002
  今年3月1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新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纤维艺术以及音乐教育3个专业,当前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视的深入,对一些专业传承人才的需求量也在增大。根据相关部门的研究,在“十二五”期间,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人次的缺口有十万人之多。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成为新设置的37个新专业之一,非遗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研究的背景下,非遗在高校的发展也应取得突破性的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网络的传播变得愈发火热,近年来一些有关非遗的产品、技术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不断地被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构成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关乎前人技术凝结的智慧的传播,也是当下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承。非遗的价值不在于物质本身,而是在于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记忆。非遗传播的兴起与普及,使宝贵的民间记忆和民间文化得以保留和发扬,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播的数字化、科技化趋势更加明显,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
  一、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路径的现状
  当前国内高校对于非遗的传承大多数是处于获知阶段,对于传承和发展的认识是欠缺的,有的仅是依托一些非遗的资源或技艺,给相关专业或者感兴趣的学生进行宣传、解读,很少意识到从学生主体出發,进行非遗相关的传承和教授。
  (一)图书馆资源路径
  高校的图书馆是一个强大的文化资源库,拥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文献资源、图书古籍等。国内高校图书馆一般是以图书文献或者纪录片存档的方式将各专业学科或高校所在地级市的文化非遗进行保护研究。这些高校的图书馆往往拥有比公共馆所更为先进的数字化设备、技术和人才这对于保护那些无形的、活态的、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大的优势。基于高校图书馆的特性,学校的非遗资源可以从那些有据可查的历史文献中去了解、进而学习传承和保护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时候也会脱离学生课堂,造成传承的不紧密。然而图书馆也给非遗传承提供帮助,如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也更能让我们了解所处地区的风土人情,在一定程度上使非遗传承的粘性更加强烈。
  (二)非遗的社团活动路径
  一般学校大多都有与非遗相关的社团组织。这些社团常常会有一些非遗的品牌活动,这些活动会教给学生们一些简单些的非遗工艺或者其他的。通过高校社团的传播可以将相关的非遗文化或知识得以很好的传播,甚至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加入高校非遗传播的活动中。教授这些工艺的往往都会是一些老师或手艺人,通过参与这些课程的学习既能学得知识、了解文化,还能和艺人接触感受他们身上那种特别的对文化的敬重与热爱。最后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加深我们对非遗的理解。但是高校社团式的非遗传承一般是以老师或手艺人牵头为主,基于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式的参加往往少之又少,这也给社团制的非遗传承带来问题。社团的传承往往伴随着学生毕业的退出,使得非遗传承的连续性不断受到挑战。
  (三)非遗社会实践活动路径
  有着非遗资源的地方高校往往在非遗传承人的培养、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也是现阶段国内高校依托学校传承非遗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现今的大学生只有走出校门深入民间对非遗传承人的生存状况、传承情况进行实地调研,深入基地对非遗文化进行亲自体验,才能让他们真正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神奇魅力。同时高校的社会实践获得的图片、音视频、文字则是非常珍贵的资料可以作为图书馆、文献资源收集库等整理的重要补充。高校实践活动的非遗还可以跟着学校的老师做调研,高校从事非遗调研的老师具备丰富的经验,可以知道实践活动的开展。与老艺人交流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亲身去接触也会有更多别样的感受。非遗的实践活动在各大高校的开展时间有限,往往在短期内的组织很少能够让学生全身心的融入和参与进来,为此这也是当下非遗传播的连续性不强的主要原因。
  二、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意义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人类活态文化,主要依赖于人的保护与传承。高校是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在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非遗结合高校的办学特色,使得高校特色教育有了载体,师生的教学质量获得了提升,学校文化加深了内涵,学校的发展插上了文化和创新的翅膀。
  (一)传播非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个体自身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而是以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再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没有人去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或传统文化会被不可避免地抛弃。非遗文化其本身就是不可再生的,一些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民间文艺礼仪、节庆文化遗产就正在消亡;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老艺人掌握的传统节目、剧目和表演技巧,得不到复排和传承,民间文化遗产逐渐瓦解、消亡或灭绝。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中国是有着丰厚历史的一个国家,几千年来,朝代的更迭、时代的变迁都少不了文化在其中发挥的助推作用。保护非遗,发扬非遗,也是为了给下一代,让他们知道,了解社会不仅技术的更替,还有一些像非遗这样多姿多彩的民间手艺散发着他们无与伦比的魅力,这样的传承也对发展和建设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有着推动作用。   (二)培养非遗人才
  高校有很多掌握很丰富现代知识的年轻学生,他们的思维活跃,更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而非遗虽传统,但其相关的知识范畴、研究对象和关注点,都属于未曾接触的或者较为新鲜的内容。所以,一旦触发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热情,他们会将自身的知识积累和现代观念与非遗传承人强强联手,就会形成一批有生力、有活力非遗的传承和传播的队伍。非遗传承人的发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着非常积极、有效的推动和帮助作用。因为高校所具备的优良的师资,现代设计、管理等理念,以及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等硬件资源优势,对高校传承人来说,既能为他们技艺的提升助力良多,又能成为他们的思想指引和心灵慰藉,激发其创新灵感。高校可以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开展非遗传承人才培养计划,激励更多学生阶层的注目,一方面不仅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还可以深入学习非遗传承。
  三、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优化方案
  高校是人类文明与文化遗产的传习地,拥有雄厚的师资、前沿的理念、丰富的理论、先进的设备以及最富创造力的莘莘学子。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流动性特征,使其生存与发展需要有特定的环境与土壤。这就要求高校在“请进来”的同时,积极地“走出去”,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教学体系,以校内课程设置与校外实践基地为两个并重的教学载体,以专业教师与校外导师为理论与实践指导,使非遗高校传承实践基地成为一所没有围墙、没有束缚、承载历史、面向世界的非遗研究地、传承地、传播地、发扬地。
  (一)非遗知识的授课场景从实体拓展到线上
  传统的教学传播模式中教师仍是课堂、课时和授课方法的掌握者。为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高校可引入互联网、新媒体方式进行非遗文化的教学,将非遗知识传播形成了线上线下同时开展的新局面。首先,在课堂上,高校教师把非遗文化的传播转化为一个个具体项目融入整个教学过程。这种项目教学中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从仿真环境中学习非遗知识、了解非遗项目情况,有条件深入认识项目问题,学科概念或原理能与具体项目进行深度融合,并以小组教学形式开展学习研究。同时,实训教学法通过仿真模拟实际环境,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理解、熟悉、掌握原本很难参看的一手资料和影像。在互联网、新媒体极为普及的背景下,非遗文化传播类课程在设置上可较容易地将项目教学和实训教学相结合。
  其次,把非遺知识传播作为话题,在课堂之外影响学生。近年来,国内多数高校多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同时开展了诸多与非遗相关的讲座,如中国传媒大学王廷信教授应邀在线作学术报告——中国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与传播、“真丝彩缎话历史:绫罗绸缎锦解读”讲座等。在活动和讲座中同学们不仅近距离地接触非遗传承人,体验非遗文化,也将活动的信息和具体过程通过校园和社团的微信公众号传播、转发、点赞,形成一定时期同学热议的话题,为非遗的传播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最后,新媒体的文化传播方式层出不穷,教师可通过有效引导,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接受形式有机融合,极大增强相关内容的接受性、传播性、可读性。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和抖音等直播平台是非遗文化传播的渠道,不少学生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形式认识、传递非遗文化信息。在教学中,统计发现出部分专业的同学对短视频网站传播内容有不同选择,很多同学喜欢在抖音等APP上观看非遗传承人展示民俗技艺,不少同学将自己拍摄的非遗文化内容上传转发,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极易形成人人都是非遗传播自媒体的新趋势。
  (二)让学生成为非遗文化传播的预备队
  文旅部前部长雒树刚在2018年两会期间表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护要留存旧记忆,培养年轻人,并让它融入社会生活。在延续传承人口传心授的传统方法之外,非遗传播更呼吁专业的人才:他们既要具备文化素养,也需要提升媒介素养;他们既要掌握非遗的历史知识,又要对今天传播环境有充分的了解;他们既可以领略继承古典文化之美,也要有将文化通过传播媒介带出国门“走出去”的策略。
  当前国内各大高校的艺术、传播专业的毕业生,有条件、也有责任成为非遗文化的民间传播者。所以高校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在传媒、艺术类高校的多种形式的教学中传播非遗文化,不仅有益教学,让学生获得知识和美的陶冶,更有助于为非遗文化的记录保护、日常传播储备人才。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功能,在“互联网 ”背景下,充分将互联网带来的文化传播便利带入各种形式的教学,高校传播非遗文化方面仍有可开掘的作用。
  (三)携手地方共同建非遗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高校使命,也是高校发展的契机。依托高校与地方各自优势,强强联合,资源共享,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与校外非遗企业合作创办非遗校园传承实践基地,在基地模型构架、教学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开拓了一种高校与非遗保护企业“协同伙伴”“发展共赢”的实践教育基地新模式,为非遗的创新性传播和发展提高了一条新途径。
  高校可常年举办各类非遗为主题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展,为高校学子提供了第一场景展示平台,同时建立非遗作品展厅,收藏优秀展品,以展促学,成为非遗校园传承的重要教学内容。各类大赛也是非遗高校传播实践的教学内容之一,基地鼓励广大师生在竞赛中寻历史、展优势、找不足、求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展学互促、校地互动效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集体记忆,是历史积淀下来的宝贵民族财富。正确处理好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与非遗传承、培养工作的关系,使其能够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是当前各大高校需要思考的问题。高校应树立起持续推动“非遗进校园”常态化、规范化的理念,进而推动非遗文化在各大高校的创造性传承、创新性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课题号:2018SJZDI121)、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号:D/2018/01/03)、江苏省文化和旅游科研课题(课题号:20YB20)、2020年度江苏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述知.非遗传播视角下的媒体功能探索[J]传媒观察,2018(12):48-52
  [2]梅娜,陈小娟.“抖音”短视频进行非遗传播的模式研究[J]新闻前哨,2019(05):28-29
  [3]宁峰,侯景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策略研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6,37(01):26-31
  [4]杨铮.基于校企合作的跨学科非遗传播课程建设研究——以南通蓝印花布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7(30):227-228
  [5]朱润,冯晓娟.“非遗”高校传承实践基地的建设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11):270-273
  [6]于凤静,王文权.场景重构:5G非遗传播要素的嬗变与影响[J]当代传播,2020(02):107-109
  [7]陈平.非物质文化遗产蓝皮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5)[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5
  [8]高健,葛子豪.高校品牌校园文化美育功能的哲理与实践——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J].汉字文化,2020(22):169-171
其他文献
摘要:文化自信是传递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前提,而英语专业人才是我们对外交流的重要成员。本文通过简述培养英语专业人才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分析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对培养英语专业人才文化自信的措施提出了一定的建议,为英语专业人才的精神发展和思想塑造提供了相对应的方法。关键词:文化自信;英语专业人才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085-0021.引言在党
摘要:在与时代需要技能人才的大环境下,本文以车削加工中最常用的“车削外圆、端面”为例,对在普通车床上加工的要求,加工过程和方法、测量、注意事项等方面做出详细的讲解和论述。关键词:外圆;端面;车削中图分类号:TG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113-002车削加工是机械工人所具备的基本能力,普通车削加工是学好数控车床的第一步,也是机械加工专业学生必需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正面对严重的雨洪管理危机。合理的植物景观设计,有利于生态、功能、景观全方位一体化海绵城市建设。本文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植物选择、植物种植场景进行了归纳。植物选择时应综合考虑抗逆性、耐淹性、抗污染性和观赏性;植物种植场景主要包括雨水花园、绿色屋顶、植草沟、下沉式绿地、生态停车场。进一步论述了居民生活(商业活动)区、工业区、江河滩涂区的植物配置。关键词:海绵城市;景观植
摘要: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逐步得到重视,“课程思政”作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土木类专业特点,从课程内容及专业精神等方面探讨了土木类专业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过程,并且分析了“课程思政”的价值导向及后续建设方向。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高等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143-002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政教
摘要:在复杂的决策环境中,群体决策因通常要优于个体决策而备受研究者关注。然而在群体决策的研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功能失调行为,平等偏差即是其中一种。本文采用实验法考察领导者角色对于平等偏差的影响作用,探究在无领导者和有领导者两种条件下是否会出现平等偏差。结果表明在无领导者条件下,平等偏差是存在的;但在有领导条件下,平等偏差得到了抑制。关键词:平等偏差;领导者角色;群体决策中图分类号:C93
摘要: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学习存在学习效率较低、学习质量不高、自主学习能力明显缺失的现象。基于此,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大学生在线学习中的影响因素,从自主学习内生动力、学习环境、教学模式三方面着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提出大学生在线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关键词:在线学习;自主学习;学习策略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国的重要举措,意识形态教育尤为重要。本研究对思政元素如何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路径探索,提出“四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服务我国创新型大国战略实施。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四位一体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129-002一、引言课程思政是高校进
摘要:陈叔宝文学集团创作群体庞大,存诗较多,以陈叔宝即位前后的身份变化可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即位前以太子身份组织的东宫文学集团和即位后以帝王身份组织的狎客文学集团。本文主要对集团存诗相对较多的江总、徐陵、周弘正、顾野王、陆琼等人进行介绍和论析。关键词:陈代文学;陈叔宝;文学集团;江总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130-002南朝陈代文学发展到
摘要: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因其特殊性,单一的在线教学难以保证疫情特殊时期的实践教学质量。应根据实践教学各环节以及时间紧迫性等特点,灵活采取调整教学计划、加強校企合作、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手段等加以应对,以满足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需要。因此有必要加强校内实验室、虚拟实验平台建设和加强校企合作,做好各种实践基地建设。关键词: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应对策略;疫情中图分类号:G641
摘要: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地方高校青年师资队伍建设,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在分析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普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中省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西部地方高校实际,大学应从师德师风、教师培養与发展、评价改革等方面推进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关键词:新时代、地方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21)6-096-002“十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