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翻译在中医术语英译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angel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医术语是中医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如何准确、恰当地将其英译对中医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零翻译作为一种逆向式翻译策略,能够最佳化地突破中医术语英译中的难译、不可译、文化缺失等问题,合理恰当地运用零翻译有助于解决中医术语英译面临的诸多问题。文章以中医典籍《伤寒论》中的术语英译为例,探讨零翻译在中医术语英译中的应用。
  【關键词】零翻译;中医术语英译;伤寒论
  【作者简介】朱成成,右江民族医学院国际语言文化教育学院。
  【基金项目】右江民族医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零翻译策略下的中医术语英译研究——《伤寒杂病论》为例”(项目编号:yy2020sk008)。
  中医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以独特的医理和诊疗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尤其是在抗击全球性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中医以其辨证论治、多靶点干预的独特优势,在救治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医英译是中医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途径,本文将以《伤寒论》中的术语英译为例,探析零翻译在中医术语英译中的应用原则和翻译方法,以期助力中医文化更好地对外交流和传播。
  一、零翻译及其适用性
  零翻译的概念由邱懋如教授在讨论语言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时提出,他认为,尽管不同语言之间存在文化、词汇以及表达方式等差异,但语言之间深层结构是共同的,这就为语际翻译提供了可能性,而零翻译作为实现这种可能性的手段,是翻译理论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邱懋如先生将零翻译定义为“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出源语中的词语”,他指出这一定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为了调整句法结构而进行的省译,其二是为了语义对等而将源语词汇进行音译或移译。刘明东将零翻译分为绝对零翻译和相对零翻译,前者的实现手段为省译和移译两种,而后者包括音译、音义兼译、补偿、象译、直译加注、归化等。李家春认为,零翻译可以细分为缩略语零翻译、词语零翻译、语句零翻译和语篇零翻译。
  现在,零翻译已被广泛运用到了各个领域的文本翻译中,尤其是科技术语、文化负载词、商标及广告文本的翻译难题。中医是中国特有的一门医学体系,中医术语体现着中医文化对病理、病证、人体生理等方面独到的认识,诸如阴阳、气等中医术语在西医中无对应语,在英译时必然会遇到词汇空缺、语义不对等等问题。零翻译是一种逆向式翻译策略,其音译、音义兼译、直译加注等翻译方法可有效地解决中医术语英译难题,在中医术语英译中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二、零翻译的应用原则
  运用零翻译进行中医术语英译时必须要遵循明确的原则——忠实原则。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出翻译的三个标准“信、达、雅”,所谓“信”就是指译文在内容上要忠实原文。中医术语具有一词多义的特点,因此在英译实践活动时,要正确分析术语的真正含义,避免误译。例如,“阴阳”的国际统一标准译文为“yinyang”或“yin and yang”,而在“生于阴者,得之饮食起居,阴阳喜怒”这一句子中,“阴阳”实际上指的是“性生活”,因此,切不可随意应用零翻译将其按常规音译,而应译为sexual activity。 此外,中医中的一些病名能在西医中找到对等表达,如鬼脸疮指的就是面部盘状红斑性狼疮(facial lupus crythematosus discoides),若一味强调民族特色而将其音译或直译加注,就是乱译。
  运用零翻译进行中医术语英译时需要遵循的另一原则是效果为先原则。要明确中医术语英译的目的是对外交流和传播,不能因过度强调特色而将中医孤立起来。例如,西方现代医学上的心、肝、脾、肺、肾是解剖概念,而在中医文化中更多的是功能概念,二者的内涵意义不完全对等,但若将这些术语分别音译为Xin,Gan,Pi,Fei,Shen也是没必要的。信息的传播包括信息的解释和接受两个过程,即信息的解码。在中医术语英译和对外传播过程中,如果因为不必要的额外信息使译文的语码复杂,就会加大目的语读者的信息解码难度,从而影响对外交流和传播效果。
  三、零翻译在中医术语英译中的的应用
  根据现代翻译理论,按照中英两种语言的词汇在内涵意义上的对应程度,可将其分为基本对应、部分对应、不对应三类。在进行中医术语英译研究时,所讨论的重点是后两者的翻译方法,而所涉及的零翻译方法主要是音译、音义兼译、直译加注。
  1.音译。音译是指用近似的语音翻译另一种语言的词汇。对于独具民族文化和语言特色的术语,在将其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时,一般采用原词照借或音译的方式。《伤寒论》中的中医核心概念、中药方剂、穴位等术语包含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语言特色,音译法可解决文化空缺所带来的翻译困难,最大化地保留源语中的信息,为中医文化交流和对外传播服务。
  目前,《伤寒论》中诸如阴阳、气等中医哲学类术语皆采用音译进行翻译,且已在国际上被广泛接受。而《伤寒论》中有一些中医术语还未能有统一的标准翻译,以“温病”为例,Wiseman将其直译为warm disease,虽然这一翻译在结构上具有较好的回译性,但会使目的语读者一头雾水,无法对这一术语的内涵有准确的认知,因此,不妨将其音译为“Wenbing”,但这一翻译未在国际上成为标准翻译之前,为了让目的语读者快速获得准确的信息,需要加注释说明,因此可以将其译为Wenbing (acute febrile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fever, thirst and no aversion to cold)。同理,奔豚、霍乱等术语也可用音译加注进行翻译,从而获得较好的对外交流效果。
  此外,《伤寒论》中含有许多中医药方剂术语,如以功效命名的术语、以所含药材命名的术语,以及既包含药材又包含功效的术语等。其中,对于以功效命名的术语若采用意译法翻译,存在译文过长的问题,违背科技文本翻译的简洁性原则,因此,最好采用音译加注法翻译,如调胃承气汤可译为Tiaowei Chengqi Decoction (decoction for regulating the stomach and harmonizing qi)。对于以所含药材命名的术语,传统上是使用拉丁语或英语进行直译,但为了更好地统一方剂类术语的翻译标准并保留其源语言的语音特点,这部分术语也可采用音译法处理,并在其后用药材的拉丁语或英语对应语进行加注,如甘草干姜汤方可译为Gancao Ganjiang Decoction (licorice and dry ginger)。而对于既包含药材又包含功效的术语,音译加注更加适用。若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译文较为繁琐,不利于其对外传播;若采用直译法则会使目的语读者不知所云,亦会丢失源语在结构上的特色,因此音译加注之法效果最佳,如茯苓四逆汤可译为Fuling Sini Decoction (poria decoction for resolving four kinds of adverseness)。   2. 音义兼译。音义兼译是指在将一个词汇译成英语时,采用一半音译一半意译的翻译方法。以“五脏六腑”为例,早期,人们根据脏器的结构特点,将其译为five solid organs and six hollow organs,但这一译法并不准确,经过中医翻译者的不断探索,将其采用音译兼译方法译为five zang-organs and six fu-organs,这一译法保留了中医的特色,且通过organ一词,便于读者对这一术语的理解。
  目前国际上“气”的统一译法是音译为qi,而在《伤寒论》中,与“气”相关的术语一般可用零翻译中的音义兼译方法进行翻译,如将“营气”译为nutrient qi,将“卫气”译为defense qi,将“胃气”译为stomach qi,从而实現文化层面、语义层面的忠实于原文。
  此外,在《伤寒论》中有众多与“阴、阳”相关的术语和表达,这些中医术语根据需要亦可采用音义兼译进行翻译。《伤寒论》中有“三阳三阴”的概念,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最初这些术语皆采用完全音译的方法进行翻译,如将厥阴译为Jueyin。《伤寒论》第326条记载“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据此可知厥阴病的症候为口渴,气逆上冲心胸等,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的交流,在翻译时应根据其内涵意义,采用音义兼译的方法将其译为Reverting Yin disease。
  3. 直译加注。直译是按照源文本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直接对应翻译的一种翻译方法。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其中,一般意义上的“目的”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即译文在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中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交际功能。中医术语英译的目的是对外交流和传播,而单纯的直译往往使目的语读者不知所云,很难准确清晰地理解中医术语的内涵意义,译文的交际功能无法实现。鉴于此,需要在直译的基础上加上注释,使译文所传达的信息清晰明了,达到良好的交际目的。《伤寒论》中有许多描述病症的术语,其中有些术语内涵意义复杂,在英译时需要进行加注说明才能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例如,“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睡眠,鼻息必鼾,语言难出”中的“自汗出”可直译为spontaneous sweating。“自汗出”为阳明热盛迫津液外泄,是病态性的自动出汗,因此为了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此术语,应进行必要的加注说明,将其直译加注译为spontaneous sweating (sweating that occurs in the absence of any treatment)。
  四、结语
  中医术语具有独特的修辞、语义、结构特点,零翻译作为一种逆向式翻译策略,能够通过多种翻译方法有效地解决中医术语英译中遇到的翻译难题。但在当前中医术语英译标准不统一、同一术语多种译文并存的情况下,在应用零翻译进行中医术语英译时,应时刻秉着“忠实于原文”和“效果为先”的应用原则,综合考虑术语的结构、文化内涵、科技性文体的体现等方面,合理地选择零翻译方法,从而助力中医术语英译国际标准化的推进。
  参考文献:
  [1]邱懋如.可译性及零翻译[J].中国翻译,2001,22(1):24-27.
  [2]刘明东.零翻译漫谈[J].中国科技翻译,2002(1):30-34.
  [3]李家春.零翻译类型研究[J].外语学刊,2013(3):95-99.
  [4]李婷.探索零翻译在中医术语翻译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 2018(12):158-159.
  [5]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9.
其他文献
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学校不但传承文化,同时也是新文化的“生发源。而学校的历史传承正是文化创新的基石与起点。[1]李公朴小学原名古方小学,毗邻李公朴先生故居,仰先生“爱国、民主、进步”之精神,“自动、自学、自问、自治”之民主教育理念,以“勤、诚、真”为校训,希冀让师生“沐浴教育的民主,享受民主的教育”。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积极加入常州市公民意识教育实验校行列,以公民意识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培育新时代的
上虞市谢塘镇小:    故事有情节,又有具体形象的生活内涵,一方面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故事中得到启发。而作为第七艺术的影视作品,兼视与听、时与空、动与静、表现和再现于一身,如果我们把世界上最好的影视故事(世界上最好的影片都包含着人类的文明成果)融入到我们的品德课程中,那对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形式。    一、每月欣赏一个影视故事    优秀电影是人生多棱镜,
摘 要 学校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管理者理性选择路径的过程。只有正确把握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关系,寻求系统的理论指导,把学校德育置于时代的背景下去寻找提升学校德育水平的路径,才能获得成功。  关 键 词 德育理论与实践;大德育;华山中学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5)01-0012-03  笔者所在的华山中学位于南疆小城库尔勒市,隶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
循序渐进原则  认知发展是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过程,学科体系也存在逻辑系统。孩子的发展,包括习惯培养、道德发展和学科学习,都要遵循一定的顺序性。  故事分享:杳杳的志向  杳杳幼儿时,有时想当画家,有时又想当科学家。梦想,让她拥有了无比幸福的生活。  杲杲小学跳级之后,杳杳也想跳。考虑到杳杳当时的学习能力没有优势,我就说:“你知识面广,喜欢看书,以后可以当作家,作家不一定就要跳级。”此后,杳杳
2014年10月16日-18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局、江苏省邗江中学、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研究”课题组承办的“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年会”在江苏省邗江中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班主任老师和从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专家、学者共享了此次盛会。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中国教育
自信是人们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不可或缺的心理因素,也是一个人取得成功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广东二师附属初中前身是一所农村中学,生源单一,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自信:多数学生不敢当众大声说话,才艺比赛活动鲜有报名,课堂也时常“静悄悄”;教师也因学校综合办学成绩不佳而感觉低人三分,缺乏工作热情。  基于此,学校通过设置“我是附中好身手”系列活动课程,尊重学生差异,让每一个师生都体验成功
一、高三心育导师制的提出  国内外心育实践研究表明,心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和技术,还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各国通过心育实践,已经探索出了多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如,我国有教育辅导式、四结合式、五结合式、六结合式、系统式等,国外则有发展性辅导式、辅导—目的性行为式、辅导—心理教育式、辅导—全员服务式等[1]。近几年,国内已有一些高中,如南京市第一中学、深圳中学、北京八十中等学校进行了导师制的有效
苏霍姆林斯基曾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美丽可爱,却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因此,我常常想,在大多数的时间里,我们对学生的所作所为,都是用我们的所感所想去做评价,而不做深层次的理解,不去触摸孩子那一颗颗稚嫩的心。因而,我们对孩子的举动常有曲解,使他们的美好愿望渐趋泯灭,最终失去前进的动力。学生是一本本“活书”
实践中常会有这种现象: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往往只是浮于表面,无法给予学生深层次的触动,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是猫和老鼠一样,“猫”在的时候,“老鼠”们很乖巧,“猫”不在的时候,“老鼠”们就变成了“老虎”。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    [案例一]  一次午自习上,发生了这样一幕:  周(一班干部):大家好!今天老师不舒服,中午的自习课由我管理。  生:切,怎么又是你?(起哄)  周:(用尺子拍
重德是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传统。要是有人问,老师是干什么的?“传道授业解惑”,国人会脱口而出。这句话中,“传道”排在了“授业”“解惑”前面,成了教师最重要的责任。重德的理念,教师认同,社会认可,孩子习惯,千百年来一代代流传下来,便成了传统。  斗转星移,人类历史进入了“地球村”时代。随着古老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程度不断加深,二千多年前“礼崩乐坏”的一幕似乎重现了。为应对危机,在“德育为首”“德育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