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科技不断发展,加之计算机技术和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高校越来越关注计算机教育,尤其是在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方面。微课程,属于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依托现代化电教手段并结合课程特点,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下文针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微课程教学
引言:在新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已经成为如今人才必备的一种能力。在该种情况下,高校传统计算机课程基础部分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微课程教学模式,可以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在简短时间内详细深入的解读某个知识点,其大多是以音频、视频的形式呈现,时间在3-5分钟。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微课程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还可以实现保存和再现教学内容。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班级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时间分配,利用微课程模式,有效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一、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和学生个性化需求不相符
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若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设计与个性化的教学过程,是难以实现高效教学的,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灵活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学习需求[1]。最近几年,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大部分高校都没有针对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能力的培训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师们的数字化教学能力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中,没有关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协作学习能力,设计内容单一枯燥,无法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此外,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依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分专业个性化教学,导致教学环境与组织形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
(二)教学评价体系、方法无法有效反映学生综合能力
目前,大部分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与考核形式都是期末统一测试,通过测试结果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2]。但是,因为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容量较大,知识点较多,考试成绩仅可以反映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概况,无法体现出掌握具体某知识点的情况。在该种教学评价模式下,即便学生考试分数相同,在不同知识点的应用水平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还容易使学生形成平时不学习、期末突击学习的问题,一味的对考试通过率进行追求,难以有效激发学生日常学习的欲望,难以有效提升学生计算机能力和信息素养。
二、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
(一)微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第一,课前自主学习。在课前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教学内容,提供给学生有效的学习资源,并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与实验目标,进而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微课程网络平台中,学生可以结合本专业的学习需求与学习任务,对教师上传的微课程视频选择性观看,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练习任务,与此同时利用学习交流平台,和教师、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沟通,进而实现课前自主学习[3]。
第二,课中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重要手段,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在课前,教师应完成教学设计工作,掌握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情况,在课堂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反馈评价学生课前练习情况。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分小组分层次的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成果交流以及讨论探索,进而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相关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第三,课后复习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主要包括传授知识和内化知识这两个环节,在课堂中教师完成知识传授,在课后学生通过作业与实践操作练习完成知识转化。从中可以看出,课后复习巩固尤为重要,教师需要结合教学活动完成情况,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并且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业分享、学习测试评价、互相总结分析,进而使学生可以进一步内化知识点。
(二)微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要点
第一,设计学习内容导读。实际上,微课程教学模式就是对课堂的一种延伸,因此教师在设计学习内容导读时需要注重分析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根据教学任务需求,对学习内容进行分层确定[4]。并且,教师需要设计灵活的学习目标,把主要知识点呈现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此同时,需要注重深度与广度方面的设计,保证问题递进性与不层次性,明确知识要点和学习任务以及操作步骤,使学生可以通过对微课程观看后,提出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方法。例如,在讲解word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动画形式的微课程,视频中有两个员工给领导汇报工作情况,一个员工利用表格数据汇报,另一个员工没有利用表格,结果第一个员工得到了肯定和重用,第二个员工被解雇了。动画播放结束后,画面出现两个问题:成功的员工在汇报中制作的表格是几列几行的表格?应该如何制作该表格?在问题的引导下,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自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效果。
第二,设计协作学习活动。在该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关键知识点、典型案例录制成为微视频,把每个操作步骤进行详细讲解,以供学生自由进行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个性化需求,设计不同主题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并汇报和分享学习成果,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质疑与共同讨论,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创新意识与思维水平[5]。例如,在“表格的创建”教学中,教师可以制作微课程,其中包括表格创建命令、行数列数设置等知识点,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班级男生和女生上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的表格。
第三,设计综合评价测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多层次的操作练习,指引学生结合自身的情况挑选相应练习,通过练习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检测。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分组学习任务,通过学生小组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综合性评价学生学习情况,进而有效提升学生计算机水平和信息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微课程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和水平,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但是,现阶段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不利于学生信息素养和技术水平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正确认识微课程教学的价值,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多种形式教学手段,灵活利用微课程教学模式,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问题、活动,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肖楠.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分析[J].知识经济,2020(12):108+110.
[2]崔萌,郭东林,孙嘉恺.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4):115-116.
[3]任娟.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分析[J].才智,2018(28):20.
[4]孙海涛.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数码设计,2018,7(01):173-174.
[5]李文崇.高校計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12):112-113.
作者简介:
刘琳 (1974.7-)女 ,汉族,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大学学历 ,实验师。
(菏泽学院计算机学院 山东 菏泽 274000)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微课程教学
引言:在新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已经成为如今人才必备的一种能力。在该种情况下,高校传统计算机课程基础部分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微课程教学模式,可以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在简短时间内详细深入的解读某个知识点,其大多是以音频、视频的形式呈现,时间在3-5分钟。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微课程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还可以实现保存和再现教学内容。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班级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时间分配,利用微课程模式,有效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一、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和学生个性化需求不相符
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若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设计与个性化的教学过程,是难以实现高效教学的,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灵活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学习需求[1]。最近几年,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大部分高校都没有针对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能力的培训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师们的数字化教学能力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中,没有关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协作学习能力,设计内容单一枯燥,无法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此外,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依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分专业个性化教学,导致教学环境与组织形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
(二)教学评价体系、方法无法有效反映学生综合能力
目前,大部分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与考核形式都是期末统一测试,通过测试结果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2]。但是,因为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容量较大,知识点较多,考试成绩仅可以反映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概况,无法体现出掌握具体某知识点的情况。在该种教学评价模式下,即便学生考试分数相同,在不同知识点的应用水平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还容易使学生形成平时不学习、期末突击学习的问题,一味的对考试通过率进行追求,难以有效激发学生日常学习的欲望,难以有效提升学生计算机能力和信息素养。
二、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
(一)微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第一,课前自主学习。在课前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教学内容,提供给学生有效的学习资源,并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与实验目标,进而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微课程网络平台中,学生可以结合本专业的学习需求与学习任务,对教师上传的微课程视频选择性观看,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练习任务,与此同时利用学习交流平台,和教师、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沟通,进而实现课前自主学习[3]。
第二,课中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重要手段,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在课前,教师应完成教学设计工作,掌握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情况,在课堂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反馈评价学生课前练习情况。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分小组分层次的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成果交流以及讨论探索,进而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相关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第三,课后复习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主要包括传授知识和内化知识这两个环节,在课堂中教师完成知识传授,在课后学生通过作业与实践操作练习完成知识转化。从中可以看出,课后复习巩固尤为重要,教师需要结合教学活动完成情况,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并且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业分享、学习测试评价、互相总结分析,进而使学生可以进一步内化知识点。
(二)微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要点
第一,设计学习内容导读。实际上,微课程教学模式就是对课堂的一种延伸,因此教师在设计学习内容导读时需要注重分析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根据教学任务需求,对学习内容进行分层确定[4]。并且,教师需要设计灵活的学习目标,把主要知识点呈现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此同时,需要注重深度与广度方面的设计,保证问题递进性与不层次性,明确知识要点和学习任务以及操作步骤,使学生可以通过对微课程观看后,提出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方法。例如,在讲解word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动画形式的微课程,视频中有两个员工给领导汇报工作情况,一个员工利用表格数据汇报,另一个员工没有利用表格,结果第一个员工得到了肯定和重用,第二个员工被解雇了。动画播放结束后,画面出现两个问题:成功的员工在汇报中制作的表格是几列几行的表格?应该如何制作该表格?在问题的引导下,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自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效果。
第二,设计协作学习活动。在该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关键知识点、典型案例录制成为微视频,把每个操作步骤进行详细讲解,以供学生自由进行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个性化需求,设计不同主题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并汇报和分享学习成果,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质疑与共同讨论,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创新意识与思维水平[5]。例如,在“表格的创建”教学中,教师可以制作微课程,其中包括表格创建命令、行数列数设置等知识点,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班级男生和女生上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的表格。
第三,设计综合评价测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多层次的操作练习,指引学生结合自身的情况挑选相应练习,通过练习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检测。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分组学习任务,通过学生小组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综合性评价学生学习情况,进而有效提升学生计算机水平和信息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微课程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和水平,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但是,现阶段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不利于学生信息素养和技术水平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正确认识微课程教学的价值,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多种形式教学手段,灵活利用微课程教学模式,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问题、活动,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肖楠.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分析[J].知识经济,2020(12):108+110.
[2]崔萌,郭东林,孙嘉恺.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4):115-116.
[3]任娟.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分析[J].才智,2018(28):20.
[4]孙海涛.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数码设计,2018,7(01):173-174.
[5]李文崇.高校計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12):112-113.
作者简介:
刘琳 (1974.7-)女 ,汉族,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大学学历 ,实验师。
(菏泽学院计算机学院 山东 菏泽 27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