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又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让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活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提倡探究式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这些都是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历史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标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营造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下面我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主性。
一、教育学生学会阅读
提到阅读,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读文学著作,其实学习历史同样需要阅读。一个人不可能终生依靠教师,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终身学习是时代的发展对每一个人提出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基本前提是学会阅读自学。
要教学生学会阅读教材。历史教科书的每一章节,知识的逻辑性非常强。教师可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并回答问题。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尝试让学生对课本进行独立阅读、思考、完成作业,进而对课本进行质疑、重组、超越,教师只充当点拨、修正的角色。
除了教材之外,可供学生阅读的历史书籍其实很多。在历史教学中,我鼓励学生阅读名人传记、地方史志,对于学生而言,要完全理解这些内容是不现实的,但读书的乐趣、历史修养的培养、正确的历史思想方法及独立思考的习惯,等等,往往都蕴涵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知识的增加,随着阅历的丰富,学生会逐渐体会到其中丰富的内涵,这将让学生感到历史不再“面目可憎”,愿学、乐学、会学,并受益终生。
二、鼓励学生共同探究,提出问题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要求学生加强合作,学会合作。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历史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要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研讨的问题情境,把教材中阐述的内容创造性地组织成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究发现的研究材料,让学生从中自主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至关重要。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实践,所获得的知识更有趣,更牢固,也懂得了凡事都应认真对待,不能人云亦云,要自己探个明白才能下结论。
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提问意识,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有疑问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对知识的探索才会更深入。在课堂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意识。我根据具体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类比、大胆猜想,提出具有置疑性、探究性或猜想性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大胆解决。我号召每一位同学积极思考其他同学所提出的问题,共同探索钻研。
三、把学习历史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
中学历史教学知识枯燥、乏味,如何在学生面前展示一个五彩缤纷的历史世界,把抽象、枯燥的历史变得生动有趣,让他们发自内心地爱历史,我认为关键是加强历史与生活的联系,把抽象陌生的历史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原型入手,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使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求。设计新颖的导入,注重体现新理念、新教法,让学生愉快地理解知识的重要性,在具体感受和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四、把练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历史练习的设计应为学生的发展和转变服务,练习题由统一规格向存在差异转变。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灵活运用多种练习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探索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的情感由“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化。
突出练习题的趣味性。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设计融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练习题,突出练习的层次性。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示性的变式练习再到独立性的思考练习。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历史练习的目的、内容、方法应该因人而异,练习要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参与学生练习过程或间接地参与学生练习过程,进行辅导评改。
整体关怀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练习评价功能重在开发学生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在评价方式上,新课程理念提倡多元评价(如诊断性评价、自我评价、集体评价等)的相互结合,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注重练习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我们必须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主性,让学生能够自愿地、快乐地学习历史。
一、教育学生学会阅读
提到阅读,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读文学著作,其实学习历史同样需要阅读。一个人不可能终生依靠教师,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终身学习是时代的发展对每一个人提出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基本前提是学会阅读自学。
要教学生学会阅读教材。历史教科书的每一章节,知识的逻辑性非常强。教师可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并回答问题。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尝试让学生对课本进行独立阅读、思考、完成作业,进而对课本进行质疑、重组、超越,教师只充当点拨、修正的角色。
除了教材之外,可供学生阅读的历史书籍其实很多。在历史教学中,我鼓励学生阅读名人传记、地方史志,对于学生而言,要完全理解这些内容是不现实的,但读书的乐趣、历史修养的培养、正确的历史思想方法及独立思考的习惯,等等,往往都蕴涵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知识的增加,随着阅历的丰富,学生会逐渐体会到其中丰富的内涵,这将让学生感到历史不再“面目可憎”,愿学、乐学、会学,并受益终生。
二、鼓励学生共同探究,提出问题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要求学生加强合作,学会合作。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历史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要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研讨的问题情境,把教材中阐述的内容创造性地组织成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究发现的研究材料,让学生从中自主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至关重要。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实践,所获得的知识更有趣,更牢固,也懂得了凡事都应认真对待,不能人云亦云,要自己探个明白才能下结论。
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提问意识,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有疑问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对知识的探索才会更深入。在课堂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意识。我根据具体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类比、大胆猜想,提出具有置疑性、探究性或猜想性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大胆解决。我号召每一位同学积极思考其他同学所提出的问题,共同探索钻研。
三、把学习历史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
中学历史教学知识枯燥、乏味,如何在学生面前展示一个五彩缤纷的历史世界,把抽象、枯燥的历史变得生动有趣,让他们发自内心地爱历史,我认为关键是加强历史与生活的联系,把抽象陌生的历史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原型入手,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使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求。设计新颖的导入,注重体现新理念、新教法,让学生愉快地理解知识的重要性,在具体感受和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四、把练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历史练习的设计应为学生的发展和转变服务,练习题由统一规格向存在差异转变。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灵活运用多种练习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探索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的情感由“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化。
突出练习题的趣味性。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设计融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练习题,突出练习的层次性。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示性的变式练习再到独立性的思考练习。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历史练习的目的、内容、方法应该因人而异,练习要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参与学生练习过程或间接地参与学生练习过程,进行辅导评改。
整体关怀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练习评价功能重在开发学生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在评价方式上,新课程理念提倡多元评价(如诊断性评价、自我评价、集体评价等)的相互结合,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注重练习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我们必须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主性,让学生能够自愿地、快乐地学习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