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木塔》与《巫术师》的互文性研究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be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细读《乌木塔》与《巫术师》,不难发现,《乌木塔》中到处都有《巫术师》的影子,《乌木塔》在场景设置、人物塑造、多重主题表达等方面,对《巫术师》进行了降格模仿,两部作品在内涵与外延方面,形成了强烈的内在指涉性与互文性。这种强烈的内在指涉与互文,使得这两部作品前后呼应,相得益彰,将福尔斯小说推向新的高潮。
  关键词:互文性 异国情调 人物塑造 多重主题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乌木塔》是约翰·福尔斯中短篇小说集《乌木塔》(1974)的首篇,故事讲述了年轻艺术家、评论家戴维,来到科特庄园,对侨居法国的英裔老艺术家亨利进行专访。在此,他的艺术观惨遭亨利的无情批判,他与戴安娜的恋情也宣告失败。戴维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离开了庄园,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巫术师》是福尔斯的第二部小说,探讨了青少年内心深处的神秘、苦恼和欲望:尼古是一个涉世不深但又厌世的装模作样的存在主义者,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促使他只身来到希腊一个小岛上执教,孤独将初入异地的他推向了自杀的边缘,而牧羊女动人的歌声将他引入巫术师康奇斯的“神戏”中来。历经磨难的尼古,最终找到真正的自由和真实的自我,完成了走向成熟的蜕变。解读这两部作品,不难发现,《乌木塔》中到处都有《巫术师》的影子,《乌木塔》与《巫术师》形成了强烈的互文关系。
  二 浪漫的异国情调与开放的场景
  两部小说都涉及了一次到外国的旅行,颇具异国情调,《巫术师》中,尼古拉斯来到希腊执教:
  四天之后,我站在伊米托斯山上,俯瞰巨大的城市组合雅典—比雷埃夫斯,市区和郊区,建筑物切割得像无数骰子,散布在阿蒂克平原上。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时值夏末,水色纯蓝,岛屿呈淡浮石色。更远处,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山脉宁静地屹立在地平线上,周围是绵延的陆地和水域,十分壮观。
  涉世不深的尼古被美丽、浪漫的希腊深深吸引,整个小说场景从英国到希腊,最后又回到英国。《乌木塔》中戴维来到法国对亨利进行专访:“他立即喜欢上了这静谧的风景,果园已是硕果累累,枝干被修葺一新,吮吸着肥沃的给养。……最大的森林遗址之一就是布列塔尼,让人耳目一新:郁郁葱葱,树荫庇护的小路也因无尽的树木的间距而斑斑驳驳。”异域风情使戴维心旷神怡,他也为妻子珀斯的缺席而感到遗憾。该故事场景则从英国到法国,最后又回到英国。
  两部小说都有开放的场景:科特是位于古老森林里的古老庄园,处于被人们遗忘的角落,科特为人物提供了先于社会、历史的子宫。戴维到达科特庄园时,亨利以神秘的氛围迎接他的到来,同《巫术师》中康奇思的制造的神秘与未知如出一辙。戴维发现亨利的庄园未设防:虚掩的门闩一推就开了。亨利敞开的大门,如康奇思屋前坏掉的篱笆,对它的主人公而言,比所设想的要容易的多。正如康奇思在弗拉瑟斯山设置的神戏场景,整体反映了《巫术师》的意象,亨利在科特庄园的画,构成重要的、神秘经验的自觉体现,这正是戴维在亨利庄园的经历与收获。
  三 人物塑造
  智慧的老者都有参战的经历:康奇思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亨利曾经参加西班牙内战,参战经历使他们在政治和文艺方面有着过人的智慧。康奇思和亨利是讽刺的小说家代理人,两者都颠覆了作者的权威,他们代表并体现了福尔斯对艺术模式重要性的焦虑。康奇思的圣贤地位被削弱了,因他拒绝接受小说是艺术的一种潜在意义模式。亨利的孩子气以及波希米亚风格削弱了他的智者形象。而且,他不善言辞,简直不会说话。戴安娜必须将亨利的观点翻译给戴维,宛如用外语讲话一样。康奇思尽管不诚实且爱耍把戏,事实上传达了福氏的理念和价值观给读者。亨利尽管表面荒谬、缺少连贯,却代表了艺术的一个分支,它的精华,正是福尔斯所倡导的。
  年轻艺术青年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不足之处:尼古是一位假存在主义者和劣等诗人,生活奢侈,华而不实:“我得的是三等学位,却有一流的幻想:我是诗人。但是最没有诗意的是,我看透了一切,对生活,尤其是谋生,感到厌倦。我还太幼稚,不知道一切愤世嫉俗行为都是缺乏处世能力的表现,简而言之,就是一种无能……”戴维则是小有名气的画家、评论家,他的作品恪守抽象主义理念,与生活、现实、传统完全脱节:“从父母那儿继承的优秀的结构品质,使得他的作品在技术方面颇具准确性,在风格方面极其微妙。说白了,他的作品和墙面很搭配,这就是为什么他的作品卖的好的原因之一。”显然,戴维的作品只限于被卖掉,可以很好地装饰墙面,以打破墙面的单调。同时,他也为了生计写艺术评论,因而,当来到科特之后,他就有一种担心:“亨利还没有意识到他是个画家——确切地说,他是个什么样的画家——同时也是个艺术评论家。”
  智慧的老者对年轻文艺青年的道德教育与文艺理论指导是通过女性来完成的:康奇思通过莉莉和罗斯,让尼古将爱与性区分开来,引导尼古回到爱丽森身旁,当遭到她的拒绝时,他打了爱丽森,说明尼古一定程度上学会了爱,但学的不完善、不成熟。《乌木塔》中戴安娜是理想,安妮是现实。如莉莉一样,戴安娜是理想女人的代表,她能帮助戴维重塑他分裂的自我。戴安娜和安妮以裸体、裸泳使得戴维看到现实生活中干瘪的婚姻和没有希望的爱情,但最终戴维选择回归珀斯,珀斯如以前一样接纳他。失去机会与戴安娜建立性关系的戴维,不仅作为艺术家而且作为男人,被否决了通向自由之门的机会,同时也失去了与她交流的可能。
  四 多重主题
  《乌木塔》重温了《巫术师》的主题:在某种程度上,福尔斯想解密《巫术师》,该作中充满神秘,《乌木塔》是现实版的《巫术师》:“他能看到菲利克正在读的那本书的名字《巫术师》。他猜测这是一本占星术方面的书,她可能了解此方面的内容。但现在她突然向他笑了起来。”事实上,《乌木塔》传承了《巫术师》中说涉及的自由主题、两性关系、少者与多者等问题。
  1 自由主题
  最初,尼古认为性征服便是自由,他“结束私通关系,几乎同开始这种关系一样干净利索”,把“抛弃一个姑娘所带来的轻松感觉当成是对自由的热爱”。艾莉森的出现,使得尼古真实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爱,但当去希腊执教的机会青睐他时,他义无反顾地选择离开深爱他的艾莉森。历经康奇斯“神戏”洗礼的尼古终于明白:所谓的“性征服”是错误的自由,而他的自我放逐才是真正的自由。   《乌木塔》中仍然讨论了自由这一主题。虽然隐居山林,亨利却没有将自己与外在世界隔绝,他通过艺术家的“自我流放”摆脱了自我封闭的“乌木塔”。他的创作理念与自我、现实息息相关,他将“他感受到的画下来”。对前人的艺术传统,他采取扬弃的态度,“让真实的自我在再现艺术中自由奔放,让再现艺术重塑一个内在的自我”。正是亨利的“野性”让他真实的自我自由奔腾,让年近八旬的他永葆艺术青春。
  戴维则死守抽象派艺术理念,将艺术与现实、生活隔离,遁入“乌木塔”之中,不可自拔。他将自我禁锢在封闭的空间之内,放弃对表现主义的追求,最终必将走向自我幽闭,从而使自己的艺术创作深陷泥沼。他对真实的爱情望而止步,最终放弃了对戴安娜的追求,而回归毫无生机的现实生活之中,失去了享受艺术自由、生活自由的权利。
  2 两性关系
  女性被认为是客体,是一块需要被征服和利用的土地,她们被设计成等待骑士营救的、静止的客体。亨利对待戴安娜和安妮的方式,和康奇思对待莉莉和罗斯的方式如出一辙。而事实上,女性引导了男性。只不过,《巫术师》中女性成功地引导男性走上存在主义之路,而《乌木塔》中,这种引导以失败告终。
  《巫术师》中爱丽森成为引导尼古的第一人,她教会了尼古什么是爱:“我突然感到我们两个人是一体的,是一个人,如果她消失了,我会像失去半个自我一样。那是一种可怕的死的感觉,任何一个人,即使智力比我差,不像我那样专注于自己,也意识到那就是爱”。
  《乌木塔》中戴安娜的存在是为了救治戴维病态的自我,鼬鼠(老鼠、缪斯、戴安娜)象征着苏醒、再创造和统一。然而,朝戴维跑来的鼬鼠被误认为是老鼠:“一个介乎桔黄和棕黄之间的东西,一只老鼠,但有点太大了,蜿蜒行进,像一条蛇。”因为不理解鼬鼠的隐喻含义,戴维将它碾死:“是一只鼬鼠。他的一个车轮肯定直接碾压了它。它死了,被压碎了。只有头还幸免遇难。一双恶毒的小眼睛还在瞪着,一丝血迹从它嘴里往外淌,像一朵红花。”戴维杀死鼬鼠,因为他不理解她激发他创造力的功能。而杀死鼬鼠,就意味着杀死了戴安娜,意味着女性对男性的引导失败了。
  福尔斯故事中的女子与神秘、不为人知相联系,因而激发了主人公的想像力。这两个故事通过性迷失,关注了两性关系:尼古玩弄女性的生活模式是他内心堕落的症状,而对于性的不忠诚证明了戴维的不可救药。
  3 少者与多者
  《智者》中,福尔斯认为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派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将人类分为两种:拥有道德和智慧的精英,无思想而盲从的大众。前者为“少者”,后者为“多者”,双方构成了整个人类社会。个体内部就包含有少者和多者的特点,少者的特点在个体内部多一些就成为智者,而多者的特点多一些就可能成为大众。少者虽是社会精英,但这并不意味着少者能成为社会的领导力量;多者可能拒绝听从少者,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去听从。
  《巫术师》中康奇思通过设计、导演并出演神戏,对尼古进行肉体与心灵的洗礼,引导尼古学会爱别人,明白爱与性;《乌木塔》中亨利对戴维所持的抽象主义艺术观进行无情批驳,让他明白艺术反映现实且不应割裂传统的文艺创作理念,使得戴维得到了精神进化与洗礼。《巫术师》关注了艺术的潜文本水平,(尼古是失败的艺术家,康奇思是准艺术家),戴维和亨利是《巫术师》中申请人和巫术师的实践者:亨利是有声望的艺术家,戴维献身于二流的艺术水平,这暗示他的婚姻状况:没有激情,没有涟漪。而他的离开说明了少者对多者未引导成功。
  五 结语
  “艺术家的生命是作品的一部分,伟大的艺术需要伟大的冒险和巨大的牺牲。”艺术家必须能冒险,用毕生来做出牺牲,来进行自我探索与自我发现。《巫术师》中的悖论与戴维的处境极其相似,正如康奇思危险的上帝游戏,最终证明是对尼古有益,而不是有害的。这种对戴维的已有生活、婚姻、舒适的自我形象的威胁,亦是如此,促成了他个人与艺术的成长。《乌木塔》证明了戴维的存在主义失败,而不是他的道德胜利。尼古作为参与者加入康奇思的神戏之中,而戴维却没有将亨利经验付诸实践的勇气。
  注: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英国成长小说发展史(2012-ZD-065)和青年项目:福尔斯小说艺术研究(2012-QN-40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约翰·福尔斯,陈安全译:《巫术师》,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2] Fowles,John.The Ebony Tower.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75.
  [3] Conradi,Peter.John Fowles.London and NewYork:Methuen,1982.
  [4] Lynne S.Veith,“The Re-Humanization of Art:Pictorial Aesthetics in John Fowles’s The Ebony Tower and Daniel Martin,”Modern Fiction Studies 37(No.2 1992).
  [5] 张合龙:《后现代语境中的自我——约翰·福尔斯小说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6] Fowles,John.The Aristos:A Self-Portrait in Ideas.Boston:Little Brown,1965.
  [7] Loveday,Simon.The Romances of John Fowles.London:Macmillan Press,1985.
  作者简介:赵晓晓,女,1980—,河南辉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育,工作单位: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当钢铁战线广大职工超额完成钢铁工业第七个五年计划,并以新的战斗姿态阔步跨入本世纪最后十年的时候,1991年全国冶金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为整个九十年代钢铁工业的发展指明了
约翰·契佛以敏锐的洞察力、犀利冷峻的笔触与极富现代主义色彩的表现形式向读者揭示了光鲜的生活表象下,个体追求的所谓的幸福感的虚幻性,以及由此而来的精神上的困境与危机
激光在医用生物工程学中的进步显著,并涉及许多方面的应用。利用激光和内窥镜的癌诊断治疗方法日益成熟。利用光敏物质和内窥镜激光的光动力学疗法(PDT:Photodynamictherapy
目的国产32磷玻璃微球(32P-GMS)治疗肝癌疗效观察。方法经度股动脉穿刺,导管选择性插管至肝动脉灌注32P-GMS超液化碘油混悬液,治疗原发性肝癌32例;转移性肝癌14例;随机对照组原发性肝
1993年10月26日至30日在南昌钢铁厂召开了华东第二届炼铁学术会议,通过交流对我们触动很大,一致认为必须针对江西炼铁的行业现状,果断采取措施,迅速改变江西炼铁的落后面貌
穆丽尔·斯帕克是战后著名女作家,她对现代小说的影响深刻而持久,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驾驶席》是她神秘小说的代表作。故事以驾驶席为象征,寓意主
肝癌的发生和发展是多种遗传改变的累积造成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iccellularcarcinoma,HCC)的发生、发展与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有关。MTS1/p16是新发现的多重抑癌基因(multipletumoursuppressor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
胸壁软组织肿瘤较少见,CT对胸壁肿瘤可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依据,它可消除周围组织的重叠影,明确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近年我们诊断13例,均经临床手术或
茶品,即二十四茶品、茶道。据说陆羽所造茶器,凡二十四事。茶道也为人道也。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如何从小小的茶壶中去体悟宇宙的奥秘、如何从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技术监督局和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的报告,号召学习武汉钢铁公司走“质量效益型”企业发展道路。这不仅是对武钢,也是对全国冶金战线的巨大鼓舞和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