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寓意诠释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c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福克纳著名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内容分析,揭示了小说标题的隐含之意。作者以凝练的笔触、独特的结构,成功地塑造了爱米丽·格里尔森(Emily Grison)这个艺术典型。爱米丽作为悲剧性人物,在悲剧环境中作的悲剧性选择——为了追求爱情而敢于毁灭的勇气,震撼人心、值得敬佩。
  关键词:爱米丽极至的爱情玫瑰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世界驰名的小说家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一向以长篇小说震撼世人。其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则让我们看到他的另一面:精确、凝练,清晰直接而又不失神秘,以及南方式的略带忧伤的品质。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以凝练的笔触、独特的结构成功地塑造了爱米丽·格里尔森(Emily Grison)这个艺术典型。有意思的是,这篇小说题名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但在小说中,通篇没有提到玫瑰花,也没有人献花给爱米丽。这谜一样的篇名似乎暗藏着福克纳的深意。也许,揭示这一篇名的象征内涵要比诠释小说内容本身来得更富有挑战性?也许,在这篇名的隐喻中,福克纳故意深藏着他秘而不宣的隐衷?
  
  一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是福克纳1930年4月发表的,被誉为其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故事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县的杰弗生镇,分为五小部分:第一部分从爱米丽的去世倒叙开始,讲述她在世时,年轻一代的镇长官员上门追税的风波;第二部分叙述她曾不顾邻居反对,拒绝处理从她家地窖中冒出的臭味的事件与她父亲的死;第三部分是爱米丽与荷马·巴伦的恋情和买毒药的事;第四部分关于爱米丽的老年生活及她的去世;第五部分始于两个堂姐妹和镇上的人们来为爱米丽举行葬礼,最后在她为自己布置的新房中发现荷马·巴伦的腐尸终止。
  表面上看,这五部分杂乱无章地纠集在一起,时序来回颠倒,故事悬念迭出,但福克纳正是通过这种非传统的叙述手法,迫使读者注意故事的有关时间的主题,运用回忆来描写爱米丽·格里尔森神秘的一生,讲述了一位被剥夺了与他人建立正常人际关系的妇女,如何逃避现实以至于精神失常的故事,表现了新旧南方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
  
  二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女主人公爱米丽·格里尔森小姐长得矮小肥胖,“看上去胀鼓鼓的,犹如长期泡在死水里的青白的死尸”。这样一位其貌不扬终身未嫁的女人,以及它的一副极端固执死板高傲的脾气——沉默寡言,凡人不理,我行我素,如何能成为美国南方文化传统的崇高象征呢?细想想,福克纳所列举的爱米丽小姐的壮举,无非是不向镇里纳税达四十年之久;平日端出与真实家境不符的高贵虚架子;不识好歹,把因她父亲去世前来慰问的邻居们一律拒之门外;还在三十多岁时,找了一个在镇里人看来地位低下的北方佬当情人,大模大样一起在街上兜风散步,令镇里人感到耻辱。显然这些都不足以使爱米丽小姐成为那个南方小镇的一座精神丰碑。
  事实上,对爱米丽小姐的古怪脾气百思不解的邻居们,只是想到爱米丽小姐的姑妈是一个疯子后,这才容忍了她。如果说爱米丽小姐有什么非凡之举,那就是她对爱的一种近似于畸形的执着和捍卫,不惜用凶杀来表达极至的爱情。吸引了福克纳的,也许正是爱米丽作为悲剧性人物在悲剧环境中作的悲剧性选择。
  福克纳写这个故事的用意非常清楚:能使一个谋杀故事成为伟大艺术作品的,是对人的激情的非凡的充分表达。因为在现代西方诗学看来,激情是通向诗意的巅峰——崇高的桥梁。福克纳笔下的爱米丽小姐通过凶杀,即通过极度强烈的诗人激情,而进入了一个绝对主观的世界。细想之下,福克纳可能暗示了爱米丽小姐一生的顶点,正是在她杀人的时刻实现的。对于福克纳的艺术世界来说,作为激情的最充分、最极致的表达,爱米丽小姐的谋杀超越了世俗的罪恶观念从而构成了美学的崇高。
  爱米丽的个性冲突、所作所为源于她南方古老而辉煌的家庭背景,福克纳用神秘、暗语、象征等写作方法来揭示爱米丽是南方腐朽传统的象征。在小说中,福克纳虽然猛烈抨击了爱米丽身上的传统观念,一再批评爱米丽的“无法接近”和“怪僻乖张”,但对她悲惨的一生又给予了极大的同情,明确指出她的“无法逃避”和无法出走,而生存下去的希望竟来自本也属于传统的“昔日的荣耀”,在那里人们才能找到“不朽的力量”。
  爱米丽最终选择了与世隔绝的活死人般的生活,但她的内心何曾熄灭过生的希望?她那立在窗前如神龛中雕像一般注视窗外的身影着实让人心痛,而这种心痛决不仅仅为了她一个人。对她在恶劣环境下仍然渴望过正常人生活的勇气和顽强的人性,福克纳深表敬意,为此他真诚地向爱米丽献上了一朵“玫瑰”。
  爱米丽的悲剧是爱情的悲剧,对于造成悲剧的原因,人们是无法改变的。爱米丽大胆追求爱情的顽强精神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尽管她企图以死亡来征服时间和爱情的做法极为荒唐,但她这样做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她的结局值得人们怜惜,她的精神应当受到尊敬。因此爱米丽死后,人们慨叹她没有获得爱情的一生,钦佩她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精神,于是向她献上一朵象征爱情的玫瑰作为补偿,也是对她的哀悼,这是合乎情理的。
  由此看来,虽然通篇故事没有献上玫瑰的情节,却是紧紧围绕着爱米丽的爱情悲剧展开的。对于爱米丽这样一个被家庭和社会扭曲的人,无论读者对她的看法如何,作为一个南方作家,福克纳把爱米丽视为美国南方传统的代表,对她的爱情悲剧寄予深切的同情,向她献上象征爱情的玫瑰,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参考文献:
  [1] 福克纳,杨岂深译:《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阅读与欣赏》,1995年第6期。
  [2] 朱春玲:《威廉·福克纳和他的〈献给爱米丽的玫瑰〉》。
  作者简介:陈军宏,女,1967—,河南省郑州市人,华中科技大学在读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应用语言学,工作单位: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其他文献
“在肿瘤发生的早期,很多形态学影像检查尚未发现机体异常改变时,PET/CT检查即成为对肿瘤提前‘报警’的侦察兵,会早早拉响肿瘤警报!”国家中西医结合肿瘤重点学科主任、南京
陈女士是一家外企的销售经理,去年10月份,一次洗澡时无意中发现自己左侧乳房有一个包块,陈女士向闺中密友王女士倾诉,王女士说有可能是乳腺增生,不必太紧张,过一阵子就会好的
话语基调理论研究已经为广大学者所接受和认同,并广泛用于话语分析领域。本文笔者从话语基调理论的权力、接触和情感三个变量的角度对埃德加.爱伦.坡的著名诗歌《乌鸦》进行
《德伯家的苔丝》这部作品描写了小说里的主人公苔丝生活的时代是在19世纪80年代的英国。此时英国资本主义经济不仅在都市中长足发展,而且大规模的经营方式在农村也开始萌芽(
在这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第七届中国青岛海洋节”在山东省青岛市水族馆正式拉开了帷幕.本次海洋节是一次海洋生物的盛会,与以往不同的是,参加这次大会的嘉宾全部都是在防癌抗
一日,我正在看门诊,我家的邻居,张老伯的儿子来找我,显得异常焦急。问他有什么事情他也不说,我只好让他在候诊室等候,待我看完了病人再叫他。等我看完了所有的病人,他才进来,
1.味觉迟钝:少量多餐,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增加食物的色泽和香味,并避免可能引起异味的某些蛋白质食物。 2.口干:出现于头颈部放疗之后,由于唾液腺分泌减少所致。可增加多汁
劳伦斯的代表作品《恋爱中的女人》是其三部曲之一,也是劳伦斯自认为技巧最圆熟的长篇作品。本文试图在酷儿理论的统照下,界定作品中两位男性主人公伯金和杰拉德之间感情的性
《素芭》是泰戈尔的名篇,写一个印度哑女的命运悲剧。她因哑被父母“骗”嫁给异乡的一位男子,最终的结局,泰翁点得很含蓄,因此我在授课时让学生做了一次续写练习。 “Supabe
2014年以来,为确保节假日期间旅客的“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目标的实现,郑州铁路局调度所采取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本文全面总结了这些措施及其成效,为进一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