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特殊情景分层教学的内涵、理论依据、推出背景。同时结合笔者的数学新课程教学实践,就特殊分层教学的遵循原则,教师的课堂策略,教学目标的分层、形成性评价的分层等方面作了相应探讨。
关键词:特殊分层教学;特殊班级;策略
特殊情景分层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知识的多少、能力水平的差异和发展方向的不同,把学生科学的分成几个各自水平相近、发展方向类似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与提高,直至达到目标,也称分组教学。
据教育家研究发现,儿童之间的智力和能力客观上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时,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加之走读生和住校生的学习方式差别,这使得班上学生水准更是参差不齐。
一、分层教学要坚持的原则
特殊情景分层教学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诸多方面可以起到至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如要达此效果,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详而述之如下几个方面。
1.水平相近原则。分层的依据是根据学生的学科成绩、能力以及发展方向进行分层。因为学生的能力、兴趣、发展倾向的多元性,可分为A、B、C三层。
2.隐蔽性原则。是指清楚掌握学生具体情况,但不向学生公布。不将其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这是因为,分层不是一种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终结性评价,其目的也不是一种对学生能力的测验,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尽量减少由于分层地学生造成的心理负担。
3.差别模糊原则。指对学生的分层划块是:“非固定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进行阶段性调节,做到“有进有出”、“能上能下”,其目的是如何始终把学生置于最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中。
4.积极激励原则。也就是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求等具体情况与学生谈心、交流,及时表扬激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的学习目标,以通过努力提高层次。这样有利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所有学生都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分层教学策略思考
马克思理论认为,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很大。教学分层方法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如想取得良好效果,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学目标分层。课堂教学目标是支配课堂教学进行的主线,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人教版教材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如:教科书中的习题分为基本技能,拓广探索两部分。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以学生实际水平出发,同时要体现大纲基本要求,可以分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类。
2.提问、设问要有层次性、针对性。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否让不同层面学生学有所得”。对于基础题总是先让C、B层学生回答,对于难度系数较高的问题则由A层学生回答这样就能使提问有普遍性、针对性;同时采用小组集体讨论并由C层学生回答的方式激励各组相互竞争,增强他们的信心;特别是C层学生有了优先回答的机会同时得到了同组学生的帮助,以及教师的肯定与表扬,激发他们对学好数学的信心,由于A层学生负责本组的讨论、学习并对C层学生的指导与帮助他们感到有压力不敢松懈,从面能达到较高教学目标。
3.技能训练和作业的分层。习题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课前准备题、基础题、提高题,其中提高题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又分为变式题和拓展题。一般情况下,A层学生由基础题到提高题练习。B层由基础提到尝试做提高题。C层学生由准备题到基础题,而提高题则对他们不作要求。
4.课后辅导分层。课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搞好分层教学重要的一环,也是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的有效措施:
(1) 加强C层辅导,促差转优。
(2)强化A(B)层辅导,促优拔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5.测试、评估分层。测试用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它具有达标、检测、矫正强化、层次反馈功能等。这是阶段评价各层学生认知结果和检验数学水平的主要方式。如考试应试分基础卷和能力卷,或试卷分为A, B卷,让学生有多次成功的机会,对分层考核在一个类型的学生,都应给予调动积极性的祝贺,使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
特殊分层教学的落脚点是建立在学生主体的基础上,只有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分层教学中就能事半功倍,各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听课、练习、作业测试等环节学习知识并在课堂上找到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同时结合六人学习小组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尤其是C层学生),进而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的愿望。最终无论从学习成绩还是从学生的发展来看,实验的效果都很好。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做好特殊分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意义重大。当然,实行特殊分层教学需要在自己数学教学中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让分层教学更趋科学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布布鲁姆.每个孩子都能学会掌握.1973.
[2]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2001.
(作者简介:崔 斌(1968.2-),男,重庆市酉阳县人,酉阳实验中学教师,中教一级职称。)
关键词:特殊分层教学;特殊班级;策略
特殊情景分层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知识的多少、能力水平的差异和发展方向的不同,把学生科学的分成几个各自水平相近、发展方向类似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与提高,直至达到目标,也称分组教学。
据教育家研究发现,儿童之间的智力和能力客观上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时,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加之走读生和住校生的学习方式差别,这使得班上学生水准更是参差不齐。
一、分层教学要坚持的原则
特殊情景分层教学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诸多方面可以起到至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如要达此效果,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详而述之如下几个方面。
1.水平相近原则。分层的依据是根据学生的学科成绩、能力以及发展方向进行分层。因为学生的能力、兴趣、发展倾向的多元性,可分为A、B、C三层。
2.隐蔽性原则。是指清楚掌握学生具体情况,但不向学生公布。不将其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这是因为,分层不是一种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终结性评价,其目的也不是一种对学生能力的测验,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尽量减少由于分层地学生造成的心理负担。
3.差别模糊原则。指对学生的分层划块是:“非固定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进行阶段性调节,做到“有进有出”、“能上能下”,其目的是如何始终把学生置于最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中。
4.积极激励原则。也就是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求等具体情况与学生谈心、交流,及时表扬激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的学习目标,以通过努力提高层次。这样有利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所有学生都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分层教学策略思考
马克思理论认为,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很大。教学分层方法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如想取得良好效果,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学目标分层。课堂教学目标是支配课堂教学进行的主线,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人教版教材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如:教科书中的习题分为基本技能,拓广探索两部分。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以学生实际水平出发,同时要体现大纲基本要求,可以分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类。
2.提问、设问要有层次性、针对性。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否让不同层面学生学有所得”。对于基础题总是先让C、B层学生回答,对于难度系数较高的问题则由A层学生回答这样就能使提问有普遍性、针对性;同时采用小组集体讨论并由C层学生回答的方式激励各组相互竞争,增强他们的信心;特别是C层学生有了优先回答的机会同时得到了同组学生的帮助,以及教师的肯定与表扬,激发他们对学好数学的信心,由于A层学生负责本组的讨论、学习并对C层学生的指导与帮助他们感到有压力不敢松懈,从面能达到较高教学目标。
3.技能训练和作业的分层。习题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课前准备题、基础题、提高题,其中提高题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又分为变式题和拓展题。一般情况下,A层学生由基础题到提高题练习。B层由基础提到尝试做提高题。C层学生由准备题到基础题,而提高题则对他们不作要求。
4.课后辅导分层。课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搞好分层教学重要的一环,也是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的有效措施:
(1) 加强C层辅导,促差转优。
(2)强化A(B)层辅导,促优拔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5.测试、评估分层。测试用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它具有达标、检测、矫正强化、层次反馈功能等。这是阶段评价各层学生认知结果和检验数学水平的主要方式。如考试应试分基础卷和能力卷,或试卷分为A, B卷,让学生有多次成功的机会,对分层考核在一个类型的学生,都应给予调动积极性的祝贺,使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
特殊分层教学的落脚点是建立在学生主体的基础上,只有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分层教学中就能事半功倍,各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听课、练习、作业测试等环节学习知识并在课堂上找到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同时结合六人学习小组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尤其是C层学生),进而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的愿望。最终无论从学习成绩还是从学生的发展来看,实验的效果都很好。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做好特殊分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意义重大。当然,实行特殊分层教学需要在自己数学教学中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让分层教学更趋科学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布布鲁姆.每个孩子都能学会掌握.1973.
[2]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2001.
(作者简介:崔 斌(1968.2-),男,重庆市酉阳县人,酉阳实验中学教师,中教一级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