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每年都会经历强度和历时不同的旱情,尤以2010年初百年一遇的旱灾为甚,旱灾的主要原因是2009年雨季推迟到来又提前结束造成的降雨量锐减。然而部分国家媒体却大肆渲染“中国环境威胁论”,认为中国在澜沧江修建水电站和水库导致下游湄公河地区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这是发生极端气候现象的主要原因。美国《外交政策》网站以“中国霸占水资源”为题,宣扬美国应聚焦湄公河流域以遏制中国的扩张。①美联社也对中国建水坝进行了无端指责。②报道片面引述联合国环境署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大肆修建水坝”对湄公河流域的未来构成了严重威胁,使“河水流量发生变化,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泰国《曼谷邮报》的一篇社论标题就是“中国大坝扼杀湄公河”。③针对这一系列舆论动向,中国方面及时作出了回应,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负面舆论影响。
一、“中国环境威胁论”传播的主要特点
1.“中国环境威胁论”是传统“中国威胁论”的新的表达方式
部分国家的媒体大肆炒作中国的投资开发导致湄公河流域自然灾害加剧。由于个别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中的不当行为,以及近年来旱情的异常严重程度,确实容易给不明真相的人造成“中国带来环境威胁”的错误印象。与传统的“中国威胁论”强调中国在安全上给国际社会带来威胁相似,“中国环境威胁论”试图将全世界的环境问题都归咎于中国的高速发展和海外扩张。“从对碳氢燃料资源掠夺性的威胁到对关税的操纵,还有非洲大象的消失……主要是在西方政界和媒体(不是公众舆论)内部出现了一种歇斯底里的反华论调。记者对独家新闻的需求,金钱对媒体的诱惑(妖魔化中国能增加报纸销量),反对共产主义的政治操纵,政府官员试图转移舆论对日常问题和经济萧条的注意力,大多数记者的极端无知,大部分非政府组织的过于天真,以及某些隐秘力量的共同策划,所有这些因素都对这波攻势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④由于中国的舆论影响力在这一地区仍显薄弱,而西方媒体和当地媒体又片面强调中国企业的投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中国环境威胁论”在当地群众中仍然有相当广阔的市场。
2.国外官方与民间舆论场分离
围绕着中国在湄公河上游修建水电站对下游的影响,湄公河流域国家形成了截然对立的两大舆论场。以民间组织和私营媒体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侧重于关注旱灾对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造成的显性或潜在的不利影响,并将这种不利影响归咎于中国;以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为代表的官方舆论场更加看重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并且重视水文、气象等资料的科学价值。这种官方与民间舆论场分离的情况增加了中国施加有效舆论影响的难度。
在湄公河流域国家活跃着大量的国际组织及NGO组织,他们多数有西方国家的政府或民间资金支持,并且与当地媒体保持密切的联系。这些国际组织和NGO组织对于当地媒体的话语倾向有一定的影响,二者共同构成了当地的民间舆论场,在民众当中有广泛的舆论影响力。泰国的环保组织认为严重的旱情至少部分的责任要归咎到中国。他们声称中国在澜沧江流域建造的一系列大坝加剧了干旱危机。设立在清迈的非营利性组织“暹罗的生命之河”呼吁泰国政府立即停止所有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水电站工程与河流开发。泰国媒体在煽动此种情绪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泰国《曼谷邮报》的一篇社论标题就是“中国大坝扼杀湄公河”。其他国际性的环保组织也在生物资源保护等问题上提出了不同意见。世界自然基金会老挝万象分部的渔业专家罗杰·莫洛特认为修建水库可能导致下游水位变化,影响湄公河野生巨型鲶鱼的回溯产卵。⑤
与之对立的是,无论是代表各国政府态度的湄公河委员会,还是下游国家的水利专家,都一再强调中国建水坝是对湄公河水量的有利调节。在2009年5月发布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委托亚洲理工研究院所做的《东南亚淡水危机评估》关于湄公河水资源问题的研究报告中,曾明确地指出:根据湄公河管理委员会专家提供的数据测算,中国澜沧江的水坝建成之后,将对湄公河的水量发生有利的变化。它能够减少目前洪水季节进入湄公河洪水量的17%,而在旱季可以增加当前进入湄公河流量的40%。⑥2010年3月5日湄公河委会员会发布的《湄公河干流低水位状况初步报告》再次指出:大旱是由气候变化及降水锐减所引起,而非上游建坝拦水所致。⑦同时中国政府也主动提供上游水电站的水文资料,并邀请湄公河委员会的四国代表实地视察澜沧江上各水电站。这一系列信息公开的做法都有助于湄公河流域国家官方舆论场对于中国的支持。
3.中国声音缺失导致话语权不对等
在涉及澜沧江—湄公河水坝的舆情处理上,中国政府比较重视通过外交途径和官方对话与湄公河流域国家进行官方沟通,但是由于在这些国家存在官方与民间舆论场割裂的情况,中国政府的意见表达很难有效传递给相关国家的普通民众。一方面,普通民众大多数从报纸和电视等媒体上接触到关于中国水坝的报道,而这些媒体往往采纳NGO组织的信源,他们提供的主要是中国水坝建设的负面信息;另一方面,中国与湄公河下游国家的人民和媒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方法,导致中国声音的缺失,进而使中国因为水坝建设而遭受的负面评价越来越严重。曾经多次参与湄公河流域相关会议的外交部官员也表示,外交部和各使馆每年都会有相应的外宣计划,但针对水坝建设这一议题的沟通和解释,都没有相应经验,而与当地媒体的沟通,也没有各NGO组织操作灵活。⑧
二、中国的应对策略
围绕着该流域水坝建设,部分国家媒体大肆渲染的“中国环境威胁论”绝没有仅仅停留在环境破坏的层面。中国需要作出全方位的应对,除了发展国家间战略互信与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规范国内企业海外投资行为等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举措,在舆论应对方面,中国主要采取了如下几种策略:
1.通过官方渠道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抢占舆论引导先机
面对日益严重的旱情,中国政府积极采取救灾措施,在国内塑造了政府高效、亲民的良好形象。而在国际上关于中国水坝对湄公河下游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的负面报道尚未成燎原之势之前,中国的宣传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一态势,在第一时间做出了有针对性的舆论引导措施。首先,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针对邻国对中国在跨境河流上修建水坝的不满意见做出了正面回应。外交部发言人阐述了中国政府在跨境河流开发利用问题上秉承的开发与保护并举的政策,并指出澜沧江开发对下游环境影响很小的结论是多方调查得出的一致意见。其次,中国驻相关国家使领馆主动与当地媒体沟通,传达中国的善意。中国驻泰国大使馆陈德海参赞主动召开说明会,邀请泰中两国记者50余人参加。陈德海表示,旱情是由于流域内降水量严重不足造成的,中国也是旱灾的受害者;中国愿与有关各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进行互惠互利的合作。⑨ 2.发布专业数据,增强论证可信度
在公众对专业数据普遍较为信任的情况下,及时公布政府、企业等不同渠道采集的水文数据,使之互相印证,有助于增强“上游大坝与下游旱情无关”这一论点的可信程度。澜沧江海事局和云南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公布了降水量、出入库水量、流域面积、径流量等水文数据,证明澜沧江上的大坝非但没有加重下游湄公河流域的旱情,而且还是调节汛枯两季水量的较好方式。⑩
3.利用第三方话语佐证己方观点
湄公河委员会(湄委会)国际合作与交流部官员素腊萨表示,2010年湄公河水位下降,主要是由于2010年旱季雨量过少和雨季过早结束,与中国在湄公河上游修建水坝无关。不只是老挝,亚洲很多地区包括中国西南地区也都遇到了旱情。而且中国首次与湄公河委员会分享其旱季的河流和大坝施工的信息,这本身就是上湄公河与下湄公河流域国家在增强区域合作方面取得的一项重要进展。作为湄委会的“对话伙伴”,中国每年都与湄委会举行会议,湄委会与中国的合作正不断向前推进。11
三、舆论应对的不足与改进
虽然在该流域水坝建设的舆论应对中,中国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及时、有效的举措,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西方媒体和当地舆论片面报道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但是受到宣传理念、媒体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这一舆论事件的应对中还是暴露了一些不足,有待通过观念和措施上的调整做出改进。
1.建立多元渠道,重视民间声音
由于传统外宣思想的制约,中国的外宣工作往往重视政府间的交流与沟通,着力于对官方舆论的影响,以期通过目标国政府来引导该国的民间舆论。在信息传播更加自由、社会个体日益原子化、意见表达愈发碎片化的今天,寄希望于在大一统的舆论场内毕其功于一役,几乎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东南亚国家与中国有着明显的文化与制度差异,仅就媒体发展而言,东南亚国家的民营媒体远比中国发达,在公众舆论中的影响力也远胜于中国的非官方媒体。即使像缅甸这样仍处于过渡时期的转型政府,都已经在2013年4月开放了报禁。中国的宣传部门必须正视这一现象,打破单纯依赖官方舆论的单一渠道,重视对民营媒体的舆论影响,并通过民营媒体引导当地民众对这一事件的看法,争取民众对中国的理解甚至是支持。
2.分化传播对象,争取舆论同盟
在湄公河开发问题上,流域内各国并非是铁板一块,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并希望尽可能实现本国的利益最大化。中国在上游修建水库,势必会对下游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对不同国家来说又是不尽相同的。中国采取不同的水库运行方式都会各有利弊,如果蓄清排浑会导致下游洪水期与枯水期水位变化加剧,如果拦洪济枯会导致下游洪水期与枯水期水位均衡化,处于上下游的国家在不同方案下所获利益会产生差异,自然会出现分化。
中国并非要刻意制造矛盾,而是在具体的舆情应对上利用各方可能存在的分歧,分化敌方阵营,争取舆论同盟,减轻舆论应对压力,把握舆论主动权。
3.加强信息公开,赢得充分信任
当今时代,政府信息公开逐渐成为潮流,一个公开透明的政府才能在更大程度上赢得国内民众的支持和国际社会的信任。中国第一次主动向湄公河委员会披露了漫湾和景洪电站在旱季的水文信息,并邀请湄公河委员会的四国代表实地视察澜沧江上各水电站,这已经迈出了信息公开的第一步。然而,过于局限的信息公开反而有可能加剧外界的无端猜测,从而抵消主动公开的正面效果。以水库运行资料为例,既然中方已经提供了漫湾和景洪两个规模较小的水库的运行资料,如果不是涉及核心机密,也可以考虑逐步公开更多水库的资料。否则,可能引发外界对于大型水库用途、对下游的实际影响等方面的质疑。如果迫于质疑声不得不公开,其效果就远逊于合理范围内的主动公开。
四、结语
在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减弱,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对人类社会威胁日益加剧的趋势下,“中国环境威胁论”是传统“中国威胁论”在环境保护领域内的新的延伸。生态环境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环境问题不仅关乎国内人民的生存状态,更由于环境问题的超地域性而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巨大影响,从而给他国留下攻讦的口实。“中国环境威胁论”在一个新的维度上损害着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国家利益。
“中国环境威胁论”将中国看作是全球范围的环境污染威胁和能源威胁。而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作为“中国环境威胁论”的主要制造者,之所以大肆宣传这一论调,不仅是出于对本国环境安全的担忧,更主要的是为了逃避或转嫁环境治理的国际责任,同时争夺有限的能源资源,最终达到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12“中国环境威胁论”的愈演愈烈离不开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的传播,但是“中国环境威胁论”的盛行又绝不仅仅是舆论引导的结果,国家利益、外交博弈、制度冲突、意识形态碰撞等等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对这种新形式的“中国威胁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面对媒体炒作的舆论话题,我们必须给予及时而恰当的回应。回应的途径可以多种多样,方式应当灵活多变,实现民间与官方的良性互动,必要时也可以借助外媒或者外国专家学者等第三方来作出回应。这种回应的主要目的不在于一定要改变对方的观念,而是缩小、抵消其言论的负面影响,为国际舆论的受众提供另一种声音,传达另一类事实,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注释」
①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10/08/23/chinas_water_grab.
②http://www.hydropower.org.cn/info/shownews.asp?newsid=1053.
③http://discovery.163.com/10/0319/10/624OQG4V000125LI.html.
④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6/01/content_11466636.htm. 转引自孙嗣:《中国对湄公河流域国家直接投资面临的环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5月,第41页。
⑤http://discovery.163.com/10/0319/10/624OQG4V000125LI.html.
⑥http://www.hydropower.org.cn/info/shownews.asp?newsid=2745.
⑦http://www.chinapower.com.cn/newsarticle/1085/new1085007.asp.
⑧http://www.chinapower.com.cn/newsarticle/1085/new1085007.asp.
⑨http://www.chinanews.com/gj/news/2010/03-12/2164988.shtml.
⑩http://www.ah.xinhuanet.com/news/2010-03/31/content_19389117.htm.
11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1380/16469110.html.
12张盼盼:《“中国环境威胁论”评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4月,第35页。
一、“中国环境威胁论”传播的主要特点
1.“中国环境威胁论”是传统“中国威胁论”的新的表达方式
部分国家的媒体大肆炒作中国的投资开发导致湄公河流域自然灾害加剧。由于个别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中的不当行为,以及近年来旱情的异常严重程度,确实容易给不明真相的人造成“中国带来环境威胁”的错误印象。与传统的“中国威胁论”强调中国在安全上给国际社会带来威胁相似,“中国环境威胁论”试图将全世界的环境问题都归咎于中国的高速发展和海外扩张。“从对碳氢燃料资源掠夺性的威胁到对关税的操纵,还有非洲大象的消失……主要是在西方政界和媒体(不是公众舆论)内部出现了一种歇斯底里的反华论调。记者对独家新闻的需求,金钱对媒体的诱惑(妖魔化中国能增加报纸销量),反对共产主义的政治操纵,政府官员试图转移舆论对日常问题和经济萧条的注意力,大多数记者的极端无知,大部分非政府组织的过于天真,以及某些隐秘力量的共同策划,所有这些因素都对这波攻势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④由于中国的舆论影响力在这一地区仍显薄弱,而西方媒体和当地媒体又片面强调中国企业的投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中国环境威胁论”在当地群众中仍然有相当广阔的市场。
2.国外官方与民间舆论场分离
围绕着中国在湄公河上游修建水电站对下游的影响,湄公河流域国家形成了截然对立的两大舆论场。以民间组织和私营媒体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侧重于关注旱灾对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造成的显性或潜在的不利影响,并将这种不利影响归咎于中国;以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为代表的官方舆论场更加看重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并且重视水文、气象等资料的科学价值。这种官方与民间舆论场分离的情况增加了中国施加有效舆论影响的难度。
在湄公河流域国家活跃着大量的国际组织及NGO组织,他们多数有西方国家的政府或民间资金支持,并且与当地媒体保持密切的联系。这些国际组织和NGO组织对于当地媒体的话语倾向有一定的影响,二者共同构成了当地的民间舆论场,在民众当中有广泛的舆论影响力。泰国的环保组织认为严重的旱情至少部分的责任要归咎到中国。他们声称中国在澜沧江流域建造的一系列大坝加剧了干旱危机。设立在清迈的非营利性组织“暹罗的生命之河”呼吁泰国政府立即停止所有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水电站工程与河流开发。泰国媒体在煽动此种情绪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泰国《曼谷邮报》的一篇社论标题就是“中国大坝扼杀湄公河”。其他国际性的环保组织也在生物资源保护等问题上提出了不同意见。世界自然基金会老挝万象分部的渔业专家罗杰·莫洛特认为修建水库可能导致下游水位变化,影响湄公河野生巨型鲶鱼的回溯产卵。⑤
与之对立的是,无论是代表各国政府态度的湄公河委员会,还是下游国家的水利专家,都一再强调中国建水坝是对湄公河水量的有利调节。在2009年5月发布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委托亚洲理工研究院所做的《东南亚淡水危机评估》关于湄公河水资源问题的研究报告中,曾明确地指出:根据湄公河管理委员会专家提供的数据测算,中国澜沧江的水坝建成之后,将对湄公河的水量发生有利的变化。它能够减少目前洪水季节进入湄公河洪水量的17%,而在旱季可以增加当前进入湄公河流量的40%。⑥2010年3月5日湄公河委会员会发布的《湄公河干流低水位状况初步报告》再次指出:大旱是由气候变化及降水锐减所引起,而非上游建坝拦水所致。⑦同时中国政府也主动提供上游水电站的水文资料,并邀请湄公河委员会的四国代表实地视察澜沧江上各水电站。这一系列信息公开的做法都有助于湄公河流域国家官方舆论场对于中国的支持。
3.中国声音缺失导致话语权不对等
在涉及澜沧江—湄公河水坝的舆情处理上,中国政府比较重视通过外交途径和官方对话与湄公河流域国家进行官方沟通,但是由于在这些国家存在官方与民间舆论场割裂的情况,中国政府的意见表达很难有效传递给相关国家的普通民众。一方面,普通民众大多数从报纸和电视等媒体上接触到关于中国水坝的报道,而这些媒体往往采纳NGO组织的信源,他们提供的主要是中国水坝建设的负面信息;另一方面,中国与湄公河下游国家的人民和媒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方法,导致中国声音的缺失,进而使中国因为水坝建设而遭受的负面评价越来越严重。曾经多次参与湄公河流域相关会议的外交部官员也表示,外交部和各使馆每年都会有相应的外宣计划,但针对水坝建设这一议题的沟通和解释,都没有相应经验,而与当地媒体的沟通,也没有各NGO组织操作灵活。⑧
二、中国的应对策略
围绕着该流域水坝建设,部分国家媒体大肆渲染的“中国环境威胁论”绝没有仅仅停留在环境破坏的层面。中国需要作出全方位的应对,除了发展国家间战略互信与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规范国内企业海外投资行为等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举措,在舆论应对方面,中国主要采取了如下几种策略:
1.通过官方渠道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抢占舆论引导先机
面对日益严重的旱情,中国政府积极采取救灾措施,在国内塑造了政府高效、亲民的良好形象。而在国际上关于中国水坝对湄公河下游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的负面报道尚未成燎原之势之前,中国的宣传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一态势,在第一时间做出了有针对性的舆论引导措施。首先,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针对邻国对中国在跨境河流上修建水坝的不满意见做出了正面回应。外交部发言人阐述了中国政府在跨境河流开发利用问题上秉承的开发与保护并举的政策,并指出澜沧江开发对下游环境影响很小的结论是多方调查得出的一致意见。其次,中国驻相关国家使领馆主动与当地媒体沟通,传达中国的善意。中国驻泰国大使馆陈德海参赞主动召开说明会,邀请泰中两国记者50余人参加。陈德海表示,旱情是由于流域内降水量严重不足造成的,中国也是旱灾的受害者;中国愿与有关各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进行互惠互利的合作。⑨ 2.发布专业数据,增强论证可信度
在公众对专业数据普遍较为信任的情况下,及时公布政府、企业等不同渠道采集的水文数据,使之互相印证,有助于增强“上游大坝与下游旱情无关”这一论点的可信程度。澜沧江海事局和云南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公布了降水量、出入库水量、流域面积、径流量等水文数据,证明澜沧江上的大坝非但没有加重下游湄公河流域的旱情,而且还是调节汛枯两季水量的较好方式。⑩
3.利用第三方话语佐证己方观点
湄公河委员会(湄委会)国际合作与交流部官员素腊萨表示,2010年湄公河水位下降,主要是由于2010年旱季雨量过少和雨季过早结束,与中国在湄公河上游修建水坝无关。不只是老挝,亚洲很多地区包括中国西南地区也都遇到了旱情。而且中国首次与湄公河委员会分享其旱季的河流和大坝施工的信息,这本身就是上湄公河与下湄公河流域国家在增强区域合作方面取得的一项重要进展。作为湄委会的“对话伙伴”,中国每年都与湄委会举行会议,湄委会与中国的合作正不断向前推进。11
三、舆论应对的不足与改进
虽然在该流域水坝建设的舆论应对中,中国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及时、有效的举措,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西方媒体和当地舆论片面报道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但是受到宣传理念、媒体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这一舆论事件的应对中还是暴露了一些不足,有待通过观念和措施上的调整做出改进。
1.建立多元渠道,重视民间声音
由于传统外宣思想的制约,中国的外宣工作往往重视政府间的交流与沟通,着力于对官方舆论的影响,以期通过目标国政府来引导该国的民间舆论。在信息传播更加自由、社会个体日益原子化、意见表达愈发碎片化的今天,寄希望于在大一统的舆论场内毕其功于一役,几乎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东南亚国家与中国有着明显的文化与制度差异,仅就媒体发展而言,东南亚国家的民营媒体远比中国发达,在公众舆论中的影响力也远胜于中国的非官方媒体。即使像缅甸这样仍处于过渡时期的转型政府,都已经在2013年4月开放了报禁。中国的宣传部门必须正视这一现象,打破单纯依赖官方舆论的单一渠道,重视对民营媒体的舆论影响,并通过民营媒体引导当地民众对这一事件的看法,争取民众对中国的理解甚至是支持。
2.分化传播对象,争取舆论同盟
在湄公河开发问题上,流域内各国并非是铁板一块,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并希望尽可能实现本国的利益最大化。中国在上游修建水库,势必会对下游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对不同国家来说又是不尽相同的。中国采取不同的水库运行方式都会各有利弊,如果蓄清排浑会导致下游洪水期与枯水期水位变化加剧,如果拦洪济枯会导致下游洪水期与枯水期水位均衡化,处于上下游的国家在不同方案下所获利益会产生差异,自然会出现分化。
中国并非要刻意制造矛盾,而是在具体的舆情应对上利用各方可能存在的分歧,分化敌方阵营,争取舆论同盟,减轻舆论应对压力,把握舆论主动权。
3.加强信息公开,赢得充分信任
当今时代,政府信息公开逐渐成为潮流,一个公开透明的政府才能在更大程度上赢得国内民众的支持和国际社会的信任。中国第一次主动向湄公河委员会披露了漫湾和景洪电站在旱季的水文信息,并邀请湄公河委员会的四国代表实地视察澜沧江上各水电站,这已经迈出了信息公开的第一步。然而,过于局限的信息公开反而有可能加剧外界的无端猜测,从而抵消主动公开的正面效果。以水库运行资料为例,既然中方已经提供了漫湾和景洪两个规模较小的水库的运行资料,如果不是涉及核心机密,也可以考虑逐步公开更多水库的资料。否则,可能引发外界对于大型水库用途、对下游的实际影响等方面的质疑。如果迫于质疑声不得不公开,其效果就远逊于合理范围内的主动公开。
四、结语
在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减弱,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对人类社会威胁日益加剧的趋势下,“中国环境威胁论”是传统“中国威胁论”在环境保护领域内的新的延伸。生态环境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环境问题不仅关乎国内人民的生存状态,更由于环境问题的超地域性而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巨大影响,从而给他国留下攻讦的口实。“中国环境威胁论”在一个新的维度上损害着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国家利益。
“中国环境威胁论”将中国看作是全球范围的环境污染威胁和能源威胁。而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作为“中国环境威胁论”的主要制造者,之所以大肆宣传这一论调,不仅是出于对本国环境安全的担忧,更主要的是为了逃避或转嫁环境治理的国际责任,同时争夺有限的能源资源,最终达到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12“中国环境威胁论”的愈演愈烈离不开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的传播,但是“中国环境威胁论”的盛行又绝不仅仅是舆论引导的结果,国家利益、外交博弈、制度冲突、意识形态碰撞等等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因素交织在一起,对这种新形式的“中国威胁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面对媒体炒作的舆论话题,我们必须给予及时而恰当的回应。回应的途径可以多种多样,方式应当灵活多变,实现民间与官方的良性互动,必要时也可以借助外媒或者外国专家学者等第三方来作出回应。这种回应的主要目的不在于一定要改变对方的观念,而是缩小、抵消其言论的负面影响,为国际舆论的受众提供另一种声音,传达另一类事实,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注释」
①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10/08/23/chinas_water_grab.
②http://www.hydropower.org.cn/info/shownews.asp?newsid=1053.
③http://discovery.163.com/10/0319/10/624OQG4V000125LI.html.
④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6/01/content_11466636.htm. 转引自孙嗣:《中国对湄公河流域国家直接投资面临的环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5月,第41页。
⑤http://discovery.163.com/10/0319/10/624OQG4V000125LI.html.
⑥http://www.hydropower.org.cn/info/shownews.asp?newsid=2745.
⑦http://www.chinapower.com.cn/newsarticle/1085/new1085007.asp.
⑧http://www.chinapower.com.cn/newsarticle/1085/new1085007.asp.
⑨http://www.chinanews.com/gj/news/2010/03-12/2164988.shtml.
⑩http://www.ah.xinhuanet.com/news/2010-03/31/content_19389117.htm.
11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1380/16469110.html.
12张盼盼:《“中国环境威胁论”评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4月,第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