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模式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应用

来源 :格言·校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mia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当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校本课程的开发。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校本课程既起到补充作用,又能够让国家的课程意志能够以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以及课程载体呈现给学生。从课程改革到现在的数十年里,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所开发的校本课程用不计其数来形容也不过分,但是分析其中一些校本课程,就可以发现其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说有一些校本课程实际上就是一些资料的堆砌,而有一些校本课程虽然在资料上具有前后逻辑性,但是并不具有實际运用的价值,其中的原因则在于这些校本课程忽视了情境要素。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斯蒂尔贝克,曾经提出了课程开发的情境模式,这一模式特别强调要根据学生所处的具体情境也就是学校情境,去构建校本课程。这一思路对于当前的校本课程开发而言,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在面向小学生的时候,能够运用情境模式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那校本课程与学生之间就会有更高的契合度,校本课程也能更好地发挥开阔学生眼界、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笔者结合所在地区的地域特征,开展了以“水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力图让学生在这一课程的实施之下真正实现“水润童心 梦想启航”。现就笔者的研究思路与历程,谈谈一些收获。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境模式价值发掘
  基于情境模式进行“水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既是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境模式的认同,也是考虑到笔者所在地区的实际。笔者所在学校地处江苏启东,是东海、黄海、长江的交汇之处,有着内容丰富的“水文化”。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认识,比如中国有上善若水之说,中国的文化载体当中,水也是不可或缺的,水既是文学的载体,又是美学的载体。选择以“水文化”为主题,符合学校的地域特点,同时也与学校的校园文化、校园精神密切相关。在以“水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遵循情境模式的要求,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各种河流以及独特的江海资源,尤其是家乡的水所带来的民风习俗,最终所期待的是学生养成性格自然若水、成才自由若水、活动自主若水的样态,同时期待学生能够像水一样海纳百川,像水一样至善至行。
  从课程开发的模式选择角度来看,选择情境模式进行“水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无疑是恰当的。这是因为:
  其一,以“水文化”为主题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必然意味着学生要对家乡的水进行感知,根据学习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学生的感知通道只可能是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由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环境所限,不可能在课程资源开发与课程实施的过程当中,让学生走出校园去看水——就算是出去看水,也不可能看到家乡所有的水,因此效率最高的方法就是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当中去认识水,并在这个过程中感知文化。
  其二,从小学生学习特点的角度来看,要让学生领略到文化,除了必须有载体之外,学生对这些载体的加工还必须在一定的情境当中完成。只有有了情境,小学生才能发挥其擅长形象思维的特点,并用自己的形象思维去加工情境当中与“水文化”相关的素材,有了成功的思维加工之后,学生才能领略到“水文化”的精髓所在。
  认识到这两点原因,在“水文化”课程开发过程当中,情境模式的运用也就有了更大的空间。
  二、“水文化”课程开发中的情境模式运用
  “水文化”的课程开发,最关键的就是借助于学生身边的与水相关的素材,去给学生创设情境——这个情境必须是学生熟悉的情境,尤其是切入口,应当是学生熟悉的与水相关的素材所创设的情境。考虑到这一点,笔者首先选择了启东的特产——水产。启东地区的水产包括河道水产、长江水产、黄海水产、东海水产等等,多年以来与水打交道的民风习俗当中,有赶海、捉蟛蜞、吕四渔家号子等,再结合启东的老街文化,于是就可以创设出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情境当中的素材可以分为三大类——这些类别的素材在呈现的时候可以借助于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在整合这些素材并制作情境载体的时候,还可以借助于字幕,画外音以及音乐,等等;当然从课程载体的角度来看,最主要的形式还是文本和图片形式。具体阐述如下:
  一是与水直接相关的素材,这些素材有的是笔者或课题组的其他成员自己拍摄的,有的是在家长的帮助下提供的,也有的来自网络。在创设这一视觉情境的时候,关键的是素材的整合,文本素材必须是图文并茂,文字必须通俗易懂,文字与图片之间必须高度协调。
  二是与水间接相关的素材。这些素材主要是学生所生活的区域长期累积下来的文化载体,比如吕四渔港文化就是一种丰富的地域文化,这种文化是吕四地区渔民长期以来累积下来的,对于学生而言往往也是耳熟能详的,当把这些素材提供给学生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有一种亲切感。这里特别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原本只是在生活中、在家庭里出现的一些素材,一旦在学校、在课堂上出现,对于小学生而言既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又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在这种兴趣的驱动之下,他们往往会对这些素材进行更加深入的加工,由于不同学生所了解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思维加工的时候还会积极地互动,于是也就会出现学生真正走入情境的过程。
  三是学生在情境当中对“水文化”的理解。情境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素材的,对本课题而言,情境是手段,而对“水文化”的理解是目的。从学习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让学生在情境当中建构起对“水文化”的认识,既是传承,又是创新:传承的是情境素材带来的直接认识,创新的是在传统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属于学生自己的认识。
  三、情境模式在课程开发中的应用总结
  通过以上的课程开发实践,可以发现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坚持运用情境模式,对于小学生而言是非常适切的。小学生擅长于形象思维方式,而形象思维必须借助于表象才能进行,表象从哪里来呢?当然是从学生的经验当中来。对于“水文化”的课程实施而言,学生又不可能有太多的生活经验,那最好的做法就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当中获得经验,有了这样的经验作为支撑,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清晰的对象。
  笔者所在学校所处的地区,与“水文化”相关的资源非常丰富,将“水文化”以校本课程的形式传递给学生,本质上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教学。无论是对于传统课程而言,还是对于校本课程而言,情境模式运用的价值都是不言而喻的,面向小学生的校本课程开发,要紧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并让情境在其中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和促进作用。
  根据笔者的研究,其中还有一些值得概括的是:像“水文化”这样的校本课程,其自身比较抽象,“水文化”的概念不可能直接传递给小学生,只可能让他们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去体验、去感悟,因此体验与感悟的过程,决定了“水文化”校本课程实施的最终效果,这就意味着情境在这样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不可或缺,运用情境模式来开发像“水文化”这样的校本课程,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综上所述,情境模式在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用情境将学生吸引到校本课程当中来,让学生在情境当中感悟校本课程的价值,应当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
其他文献
人体可分三部:曰头,曰干,曰肢。头中有脑,为运动知觉之本。外有耳目口鼻。耳司听,目司视,鼻司呼吸,口司饮食言语。自颈至腹为干,内有脏腑,所以消化食物,运行气血。两手两足为肢,以手做事,以足行路。此全体之功用也。  ◆注释  司:职掌,主管。  ◆译文  人的身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头、躯干、四肢。头中有大脑,是运动和知觉的根本。头的外部有耳朵、眼睛、嘴、鼻子。耳朵的作用是听,眼睛的作用是看,鼻子的作
期刊
云:浮云无根,漂泊不定,用來比喻离家远行、四海为家的游子。如这首诗中所写的“浮云游子意”。  浮云蔽日,使天色阴沉,因此浮云也比喻遮蔽事实、真相的某种外部力量。  浮云瞬息万变,所以也比喻变化的快速,如白云苍狗。
期刊
我想好了:把信放在镜子上,  要不——放在针线筐里。  可是真糟糕,我这会儿还不知道:  该写些什么,从哪儿说起。  “亲爱的妈妈,”  我含着笔头,  使劲地想啊想,  空白的大纸在等着我的字行。  “今天是你的节日,我祝你——”  “你”字的头一个字母要大写。  瞧,我已经有了第二行!  快把下面的字写上:  “幸福”,“幸”字先写一小横,  “和健康!”——可再往下,不会啦!  脑子里乱哄哄
期刊
伴随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填鸭式”教学方式正逐渐被摒弃。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需重视课堂提问方式的应用,实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调动,课堂提问方式的灵活应用也成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项重要渠道。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实现科学有效课堂问题的设计。本文即围绕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探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应用价值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应用课堂提问的价值
期刊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你的周围充斥着各种声音,有美妙的歌声,鸟鸣声,也有令人讨厌的车的喇叭声,有来自大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也有笑声哭声读书声,请以“声音”为话题,展开想象,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要求:1.题目自拟;2.真情实感;3.语言流利,书写规范;4.字数不少于400字  范文评析  枯叶之音  考生  岁月轮转,四季变化,转眼间,又到了一年的秋天了。望着窗外片片飘落的枯叶,我心
期刊
《哇啦哇啦报》消息,信不信由你  每只动物都有户口,而蝙蝠却没有,因此别的动物都不把它当“自己人”,谁也不搭理它。  蝙蝠想,老这样混下去可不行,生活起来很不方便,还是得办一个正儿八经的户口才行。  蝙蝠张开翅膀从山洞里飞了出来,遇见一只小麻雀,它笑嘻嘻地向小麻雀打招呼:“喂,小兄弟,请问鸟户口登记处在哪里?”  小麻雀觉得有些奇怪,问它:“你打听这个地方干什么?”  蝙蝠说:“我想去办理户口。”
期刊
古人祭祀时会用到礼器。青铜器是礼器,玉器也是礼器。古人为何要用玉做礼器呢?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玉石呢?  在甲骨文中,“玉”有两种写法——和,一种繁复、一种简单,样子都有点儿像香喷喷的烤串。当然,“玉”不是肉串,古人这样造字,参考的是玉佩的样子——不同的玉石用繩子穿起来,佩戴在身上。所以,甲骨文的“玉”是一串玉石。从金文 直至小篆 ,“玉”字中的一竖不再出头,才变成与“王”相似的形体。  玉石洁白美
期刊
从第一本《吵吵闹闹的甲虫班》面市,到现在的《无穷无尽的幼虫们》,热热闹闹的《酷虫学校》作为国内首部原创昆虫科普故事系列叢书,已经走过10个年头。它给我们带来了超有趣、超可爱、超爆笑的昆虫科普故事,让害怕虫子的我们都变成铁杆昆虫迷,让被高楼大厦禁锢的我们回归大自然怀抱!  这里不仅有好看的故事,还有对大自然、对生命力的敬畏心,也有团结友爱的班集体,更有让我们对虫子世界里竞争话题引发的思考。  拿奖拿
期刊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对绘画、书法、篆刻、诗词无所不通,特别是在山水画方面有卓越成就。除了在艺术界深得敬仰和追捧,他在对待朋友和做人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真诚和谦逊,也同样被人尊敬。  徐悲鸿与赵望云都是张大千的好友,二人也都以擅长画马而闻名。徐悲鸿的名声却始终比赵望云大,赵望云有些不服气。一天,赵望云单独问张大千:“人家都说徐悲鸿画马比我画得好,你说说我们俩到底谁画得好?”张
期刊
“昨天屎壳郎同学说,把牛粪粉末撒到水中搅拌后加入若干羊粪粒,就能做成珍珠粪茶了。我问他若干羊粪是多少粒,结果他就呆住不动了,可能我的话伤了他的心。他不会再来找我了。”土鳖同学已经唠叨一早晨了,坐在他旁边的黄蜂同学实在受不了了,于是便说道:“你的话不是伤了他的心,是伤了他的大脑。你为什么不去甲虫班找他呢?”  “不行,他们班在收购土鳖,我会被当成药材卖掉。”土鳖郁闷地答道。  “对了,我怎么没想到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