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宁蒗地区普米族酒依赖流行病学调查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ji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云南宁蒗地区普米族酒依赖患病率及特点。

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使用简明国际精神病访谈(the MINI-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调查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普米族542人的饮酒情况。

结果

普米族男性、女性和整个样本人群饮酒率分别为37.3%、13.6%和22.5%,男性与女性饮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310,P<0.01),男性高于女性。普米族酒依赖时点患病率4.8%(95%CI=3.0%~6.6%),标化率3.3%。男性和女性酒依赖时点患病率分别为9.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13,P<0.01),男性高于女性。普米族21~30岁年龄段酒依赖患病率为6.1%,51~60岁年龄段为8.6%。酒依赖合并抑郁症1例,惊恐障碍1例,失眠症5例。

结论

宁蒗地区普米族酒依赖患病率较高,酒依赖成为该地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针对本地区人群开展防治工作。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全球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发生了重要变化,缺血性心脏病由第四位上升到第一位,而缺血性心脏病中致死性最强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近几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现在医学证明微
观察电针"百会"、"肾俞"、"太溪"穴对快速老化SAMP8小鼠学习记忆、脑组织Aβ蛋白及胰岛素降解酶(IDE)表达的影响。方法8月龄SAMR1和SAMP8小鼠电针"百会"、"肾俞"、"太溪"穴,连续8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测学习记忆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观察小鼠额叶皮层脑组织内Aβ和IDE的分布和表达。结果与正常老化SAMR1小鼠相比,模型组SAMP8小鼠额叶皮
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蒙医模式化护理的必要性,为患者选择最好的护理模式。方法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蒙医模
心房利钠肽(ANP)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心房颤动心房纤维化的重要因素,前者抑制心房纤维化进程,后者促进心房纤维化进程,二者均可以用来预测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后的恢复情况。
物质使用障碍是复杂的慢性脑疾病,涉及神经生物、心理和社会多方面因素。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人机交互技术,能让使用者沉浸于人造虚拟环境中,对物质使用障碍者的渴求进行干预。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在物质使用障碍领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回顾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物质依赖治疗评估中的应用,希望为其将来在物质使用障碍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目的分析网络版计算机化的认知行为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CBT)在我国上线一年的运行情况,探讨CCBT在中国人群中使用的有效性。方法收集使用者的资料,对脱落率、人口学和疾病特征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使用者选择的项目不同分为焦虑组(897人),抑郁组(674人),失眠组(313人),强迫组(229人)。焦虑组与抑郁组分别采用焦虑自评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有效防治心肌损伤所致心室重构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心肌损伤的修复程度是影响患者转归的关键因素,其中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炎症反应有较深入的研究,然而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色氨酸羟化酶2(TPH2)基因多态性(rs4570625,rs11178997)和5-羟色胺1A受体(5-HT1A)基因多态性(rs878567,rs1364043,rs6265)的交互作用与抑郁症的关联性。方法本研究提取288例抑郁症患者和288名健康对照的DNA,运用单碱基延伸SNP分型技术(SNaPshot)检测SNP位点基因型。使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MDR)分析基因间
目的探讨不同群体对具体自杀行为原因的判断有何不同。方法共120例自杀未遂和151例自杀死亡案例纳入本研究。每个案例都有一位同吃住家属和一位其他亲友接受访谈,自杀未遂者本人也接受访谈。访谈中要求受访者(自杀未遂者、家属、其他亲友)独立对该自杀行为发生原因进行判断,并评估案例对象实施自杀行为前1年的生活事件和前1个月的抑郁症状。结果自杀组家属有31.2%将自杀行为归因于躯体疾病,15.6%归因于家庭纠
遗传性主动脉疾病以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瘤/夹层为特征,可发生于马凡综合征、Loeys-Dietz综合征、血管型Ehlers-Danlos综合征、家族性胸主动脉瘤/夹层等多种疾病,其共同特点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