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散文特征 重构散文有效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l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体系中的“散文”指的是那些具有文学色彩,形象、情感、审美特点比较明显,又非小说、诗歌类的作品。既然属于文学作品,那么散文阅读教学就应该界定为一种审美阅读,而不是着眼于信息筛选和处理的信息式阅读。只有正确认识散文的艺术特征,并把这种认识迁移到教学中,才能提高散文教学的针对性及有效性。
  一、散文贵在处处有“我”。
  1.散文中有“我”的存在:正因为散文中有“我”的存在,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握每一位作者、每一篇散文情思的独特与深刻,切忌出现肤浅化、概念化、标签化的“主旨”。
  对于《背影》这样的经典作品,要破解文本,就要从文章的最后一段开始。这是文章的收穴之处,隐藏着《背影》之所以“好”的秘密,也蕴涵着《背影》文学经典性的最重要的潜质。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两方面体会。第一,在主题内容和思想上,朱自清虽“只是写实”,却真切地写出了父子之间的血缘关系,会有摩擦,也会有波折。由此可见,《背影》不像一般同类作品那样简单、浅显,即便失去了“纯情”,却收获了家庭、人生等多个角度的复合的厚重的体验。第二,只有发现了《背影》中轻易不露真容的“豹尾”,才能发现《背影》在艺术上的讲究与到位,即对文章结构、情感表达、语言选择等多方面的控制,这种控制是那样强大有力,又收放有度,浑然天成,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写《背影》其实用情极深、用力极猛,处处可见“我”的身世经历,“我”的情感所在。
  2.散文中没有主人公的问题:散文教学的关键不是抓人物,而是找到作者最想说的那句话。即便是叙事性散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也要有别于小说的人物分析。有的老师在对《背影》进行教学设计时确定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本文抓住人物形象在特写环境下的典型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手法。这些都是吃力不讨好的教学策略,属于小说教学的范畴。散文中的“我”是“我之情”“我之意”“我之志”——“我”之思想感受,只有抓住“我”之情感所在,才是散文教学的重点。
  二、现代散文越来越重视思想、理性、理趣。
  “情”是散文的命脉和魂魄。因此,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散文“思想”,不要止于简单抒情、议论,还要结合文中的“形象”来感染读者,体会其中的哲思。
  例如《囚绿》一文,作者用大量篇幅极言对绿之爱,为“囚绿”铺垫;接着用繁笔写“囚绿”之执著,最后却不得不放“放绿”。“放绿”部分是文章主题所在。有前两部分的恣情抒写,步步“放纵”,到这一部分文意逆转,猛然收住,不仅造成了文势的变化多姿,在主题的揭示上更是发人深省。“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珍重”一词,隐含了对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以及对光明与自由的珍惜与向往。
  三、精读文章,品味文章的语言。
  著名作家柯灵说过:散文的文字虽小道,却是探察内心的窗口。品味散文的语言,主要是品味散文的重点语句。把握关键句,对于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至关重要。
  1.重视文中反常的语言:散文中有些语言看似反常,实则含义深刻,我们一定要重视这样的反常性语言。例如《家》一文,作者把家分别比喻为“一只船”、“温暖的港湾”、“永远的彼岸”。这三个比喻层层递进,表达了家不僅是港湾,而且从人生的起始到终结来看,家还是永远的岸——它既是每个人登临人生世界的起步之岸,又是每个人离开现实人生的离别之岸。
  2.重视对文章结构有影响的语句:有重要代词的语句;运用修辞的语句;能揭示文章主旨、概括段意的语句等。因为这些语句在文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伊瓦什凯维奇的《草莓》一文,教学中要真正把握作者的构思之美,就要帮助学生抓住文中的重要语句。一是要抓住一些直接抒情的句子。如“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等。二是要抓住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三是要抓住在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如第2段中的“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这一句引发了联想,引起了下文。
  3.重视文章的结束语:很多散文都采用了“卒章显志”的写法,这样的语言是文章的神,要言不烦,以一驭万,如果说全文是“画龙”的话,那么这样的语言就是“点睛”。例如《废墟的召唤》的结束语:“为了什么呢?为了凭吊唁这一段凝固的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篇末点题,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悲剧,不要忘记现实的召唤,给读者留下了绵长的思索。
  四、抓线索,理文脉,理解作者情思。
  宋人陈师道认为:“读书如禹治水,知天下脉络。”就散文而言,线索最重要,材料是依赖线索展示的,思想是随线索发展的,事理是循线索演绎的。
  写人叙事类散文,所叙事情虽不完整,但总有一定的情节性,因此应当从情节方面寻找线索。例如《永久的悔》一文,通过记叙“永久的悔”的具体内容:家庭的基本情况,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及母亲的艰苦生活三方面,达到扣题——作者后悔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结果造成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结果。
  写景状物类散文,或寄情于景,或托物言志,物象和情感在文中总是具体可感的,所以抒情散文的线索可以从面面展开的层次或从作者与借托物之间的关系方面寻找。例如《白杨礼赞》一文,要引导学生明白本文赞树的目的是赞人,但不直接说,而是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采用含蓄的形式用白杨树表现对北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纵横决荡、誓死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紧密团结、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的讴歌。
  议论哲理类散文讲究观点和材料的关系,阅读时要注意分析推理过程和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注意画出各段的中心句,从而了解作者思维流程中的每一个凝聚点。例如《更浩瀚的海洋》一文,作者用七个相同的行文思路,为读者描绘了七个场面和在其中活动的七个人物。作者在描述每一种人后,都用“我”和“我的心”的对话,对那种人进行否定,并以“不配看见我的身体”为理由,继续理想之所追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中描绘的七种人生状态进行归纳、讨论,体会作者执著追求理想境地的精神品格。
  总而言之,散文的阅读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当然,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整体把握,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特意识、鉴赏意识、语言意识,使学生读出兴趣,读出文化。
其他文献
新一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是空前的。课程改革势不可挡,高中政治课教师必须积极地投入课改中。  1.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就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独特性,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将理论逻辑与生
目的:分析脊柱骨折患者接受后入路内固定术治疗后对于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36例脊柱骨折患者,对比治疗前后脊柱椎体变化情况,记录并
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要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充分利用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经过几年的努力探索,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型,基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两种入路射频靶点消融联合臭氧盘内外注射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5月到2019年6月间到我院就诊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
研究目的:探讨1-[4-(2,3-二氢-6-丙氧基)苯并吡喃]亚胺基-3-[3-(4-甲基哌嗪-1-基)丙基]-2,4-咪唑二酮(以下称“CPUY11018”)在Caco-2单层细胞吸收模型中转运特点及在beagle犬体
摘 要: 认知隐喻观认为,人的思维是隐喻的,隐喻是人的基本认知手段。本文从认知隐喻观角度考察儿歌中的隐喻。得出的结论是,隐喻在儿歌中大量存在,儿童的思维是隐喻的。因为儿童的泛灵心理,儿歌充满拟人隐喻,又因为幼儿所掌握的词汇量不够,词类单一,所以儿歌中的隐喻多为名词性隐喻和动词性隐喻。  关键词: 儿歌 隐喻 儿童认知心理  儿歌是供婴幼儿听、赏、念、唱的歌谣。它们或滋生于民间文学的土壤,口耳相授,
文章对摄影艺术和音乐艺术,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联系进行了简要分析.
本文以《爱情公寓》这部国产情景喜剧为例,通过研究幽默的根源及其分类和功能,探讨了幽默性语言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This paper takes “Love Apartment” as a case st
目的:探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应用于生化检验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级140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掷币法分为两组,各70名学员,对照组70名学
摘 要: “宪法究竟是什么?”这一备受宪法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一定程度地决定宪法的体系构建和宪法的实现。作者认为,可以综合评价目前各种宪法内涵的界定方式,从宪法的根源——商品经济发展产物,宪法的实质——权力与权利妥协的产物及宪法基本内容——国家、公民及相互关系等三个相互联系范畴中归纳出宪法的实质和内涵。  关键词: 宪法 根源 实质 内容 范畴  一、宪法定义  宪法内涵的科学界定一直以来都是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