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性是人的生理机制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的结果,是一个特殊的品质,是由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性格等成分构成的复杂的整合体。个性在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到能支配自己的行动和活动时才显现出来。个性在幼儿期尚未定型,存在着巨大的可塑性。但是最初的基础对以后的个性发展总有深刻影响,为孩子打下一份健康的个性基础,显然关系到其一生的生活质量。
《纲要》中提出: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首先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规律,心里装着目标、眼中有幼儿。这里所谈的个性是指兴趣、气质、性格、道德判断。
表现欲,是人类的基本欲望之一,是个人实现和展示自身价值的积极意念,它是孩子显露个性的最直接途径。孩子们的表现欲显得幼稚、盲目、冲动和外露。我们深有这样的体会:有的孩子上课积极举手发言;有的孩子能唱会跳,善于表演;有的孩子时常无故大喊大叫;有的孩子甚至动手打人等等。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对孩子的表现欲给予正确对待和引导,甚至有意无意加以扼杀,那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丧失孩子的自信心,从而影响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如果任由孩子放肆表现,同样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那么,如何张扬个性,正确对待孩子的表现欲呢?这就成了我们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就自己的探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造机会满足孩子的表现欲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的教育原则之一是“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这既强调了表现的重要,同时也表明了只有具备表现的“机会”这中介条件,才可能使表现欲望变成现实的表现行为,才可能发挥出表现的作用。当孩子们的表现欲以某种方式反映出来,教师要给予理解、关怀和适当的鼓励,即使不能使孩子们的表现欲付诸行动,教师也要表示赞赏、支持然后给予解释,绝不能对孩子们的表现欲置之不理、视而不见。
(一)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蒙台梭利强调指出,对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来说,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她说:“必须注意为儿童期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和一个适当的环境,这是一个绝对迫切的需要。”只有给儿童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才能开创一个教育的新纪元。教师应该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发展的心理环境,在那里,幼儿能得到自然发展,有助于幼儿创造自我和自我实现。师生之间要建立和谐的朋友关系,师生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进行互动,这时孩子的表现欲望会很自然地流露出来,就避免了很多孩子因为不自信而缩手缩脚。
(二)增强胆怯幼儿的自信,捕捉表现契机
胆怯的幼儿缺乏的就是自信,他们不敢在集体面前大声说话,有时一天都是默不作声,这样容易形成孩子孤僻的性格。久而久之,孩子就没有了表现的欲望,没有了表现的意识。因此,我们要注意给这些幼儿创造机会,捕捉他难得显露的闪光点,增强他的自信心。月月是个沉默寡言的女孩子,有时和她交流,她就是不说话,也不和同伴一起活动,喜欢坐在位置上。有一次,课间自由活动时,一个声音引起我的注意,月月在无心地念着三字经,我马上认真听她念,还真棒!于是我走过去问她:“月月,是谁教你的?”她有些难为情了,不吭声。我摸着她的头说“教教我吧!”。她很惊讶,我又趁机说:“我们请月月当我们的小老师吧”。平时不言不语的她真的当起了小老师,教孩子们念起了三字经。有了这次开端,激发了月月的自信,她开始和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变得愿意和别人交朋友了。由此我感悟到教师要帮助幼儿提高表现的勇气。当幼儿表现成功时,特别是对表现欲和表现能力低的幼儿,教师不仅要给予肯定的表扬,还可请大家用掌声鼓励;当幼儿表现不够理想时,要帮助他找出失败的原因,帮他树立信心, 鼓起再表现的勇气,满足幼儿的成就感。教师要注意为幼儿创设能充分表现自我和体验成功的机会和条件,帮助各种能力的幼儿都能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三)满足自信幼儿的表现欲
表现欲是儿童的一种情感因素,儿童越是高兴,表现欲就越是强烈。孩子在日常学习中,不管看到了什么新的事物,或者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都会迫不及待地想让人知道,以获得别人的评析、赞赏,求得心理上的满足。这种“表现欲”是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萌发而产生的,且会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而发展。自信幼儿的表现欲是比较强烈的,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满足这类幼儿的需要,多给予他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
二、引导和纠正幼儿的不良表现倾向
(一)温情感化恶作剧表现的幼儿
有的孩子天生精力旺盛,时常以大喊大叫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对待这种孩子,我们教师不仅要有爱心、耐心,还要有恒心。我班的小宇天生多动,不喜欢约束,上课不注意听,还总是惹祸。有时,在上课的时候,他大叫一声,众人都回头看他,他则得意洋洋;趁小朋友走路时伸出腿,绊人家摔一跤,他则哈哈大笑……针对这一情况,我经常找他谈心,抱抱他,亲亲他,让他感受亲昵行为的温暖;让小朋友和他做朋友,让他感受友情。我发现他爱劳动,就常请他帮助我做事情。他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表现逐渐好起来。
(二)矫正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欲
有些孩子,他的表现欲极强,以自我为中心,无论什么活动中,他们都要有表现的机会,否则就不开心,并以不听讲、发出哀叹声来向老师表示自己的不满,甚至做出过激的行为。对孩子这样行为要采取说理,教育引导的方法,矫正他们的行为。
三、家园配合培养健康的表现欲
正因为有了自我表现欲,许多事情人们才会主动去完成,去实现,才有了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孩子们是未来,是希望,我们必须求得家长的配合,精心培养孩子们的表现欲,让他们将来长大成材后在各行各业中大显身手,我们的祖国才能不断创造辉煌。
(一)提供内向幼儿当小主人的机会
一些孩子面对陌生人时显得拘谨、腼腆。这时候家长往往认为孩子很乖。当有客人第一次到家里来,父母只是向客人介绍家里成年人,而往往忽略孩子。这种现象反映了我们大多数父母的思想,没有把孩子看成是—个独立的个体,而当成自己的附属品。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分子,是小主人。对于这样的孩子更不可以在客人面前忽视他们的存在。把孩子介绍给客人,这样可以使孩子不觉得受到冷落,大人们交谈,如果不需要孩子回避,就尽量让他参加。平时要让孩子有机会多与外界接触,多与人交往,以减少看见生人时的陌生感。教育孩子懂得迎来送往的文明礼貌。家里有客人来时,让孩子与客人接触,学会称呼、问好、招待,使孩子懂得一些待客之道。从而创造更可能多的给孩子表现自己的机会。
(二)宽严适度的教育外向幼儿
外向型的幼儿家长平时要注意宽言适度地管教孩子。这类孩子喜欢“人来疯”。 一旦客人来访,父母放松对孩子的管束,孩子便“疯”起来。客人还往往夸奖孩子或与之嬉戏,此时,家长又显得比较宽容,不会当着客人的面训斥孩子。孩子察觉到这种变化,利用这“天赐良机”来解放自己,补充平时玩的不足。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在客人走后要和孩子很好的沟通,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是不合适的,给客人不喜欢的感觉等。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宽严要适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表现欲与性格特点有关,性格外向的儿童胆子大,表现外显;性格内向的儿童胆子小,表现内隐。我们教师必须注意观察了解孩子属于哪类性格,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对他们的表现欲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外向型的儿童,不可任其表现欲无限度膨胀,热衷于自我表现,以免滋生虚荣心理;对内向型的儿童,则应激发其表现欲,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的才能、展示风采,让他们在实践中品尝到自我表现的乐趣,增强表现欲。
总之,只有充分认识、利用和发展幼儿的表现欲,使幼儿的表现欲更加旺盛,才能把表现能量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把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让孩子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促进幼儿个性化的发展。
《纲要》中提出: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首先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规律,心里装着目标、眼中有幼儿。这里所谈的个性是指兴趣、气质、性格、道德判断。
表现欲,是人类的基本欲望之一,是个人实现和展示自身价值的积极意念,它是孩子显露个性的最直接途径。孩子们的表现欲显得幼稚、盲目、冲动和外露。我们深有这样的体会:有的孩子上课积极举手发言;有的孩子能唱会跳,善于表演;有的孩子时常无故大喊大叫;有的孩子甚至动手打人等等。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对孩子的表现欲给予正确对待和引导,甚至有意无意加以扼杀,那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丧失孩子的自信心,从而影响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如果任由孩子放肆表现,同样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那么,如何张扬个性,正确对待孩子的表现欲呢?这就成了我们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就自己的探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造机会满足孩子的表现欲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的教育原则之一是“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这既强调了表现的重要,同时也表明了只有具备表现的“机会”这中介条件,才可能使表现欲望变成现实的表现行为,才可能发挥出表现的作用。当孩子们的表现欲以某种方式反映出来,教师要给予理解、关怀和适当的鼓励,即使不能使孩子们的表现欲付诸行动,教师也要表示赞赏、支持然后给予解释,绝不能对孩子们的表现欲置之不理、视而不见。
(一)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蒙台梭利强调指出,对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来说,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她说:“必须注意为儿童期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和一个适当的环境,这是一个绝对迫切的需要。”只有给儿童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才能开创一个教育的新纪元。教师应该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发展的心理环境,在那里,幼儿能得到自然发展,有助于幼儿创造自我和自我实现。师生之间要建立和谐的朋友关系,师生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进行互动,这时孩子的表现欲望会很自然地流露出来,就避免了很多孩子因为不自信而缩手缩脚。
(二)增强胆怯幼儿的自信,捕捉表现契机
胆怯的幼儿缺乏的就是自信,他们不敢在集体面前大声说话,有时一天都是默不作声,这样容易形成孩子孤僻的性格。久而久之,孩子就没有了表现的欲望,没有了表现的意识。因此,我们要注意给这些幼儿创造机会,捕捉他难得显露的闪光点,增强他的自信心。月月是个沉默寡言的女孩子,有时和她交流,她就是不说话,也不和同伴一起活动,喜欢坐在位置上。有一次,课间自由活动时,一个声音引起我的注意,月月在无心地念着三字经,我马上认真听她念,还真棒!于是我走过去问她:“月月,是谁教你的?”她有些难为情了,不吭声。我摸着她的头说“教教我吧!”。她很惊讶,我又趁机说:“我们请月月当我们的小老师吧”。平时不言不语的她真的当起了小老师,教孩子们念起了三字经。有了这次开端,激发了月月的自信,她开始和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变得愿意和别人交朋友了。由此我感悟到教师要帮助幼儿提高表现的勇气。当幼儿表现成功时,特别是对表现欲和表现能力低的幼儿,教师不仅要给予肯定的表扬,还可请大家用掌声鼓励;当幼儿表现不够理想时,要帮助他找出失败的原因,帮他树立信心, 鼓起再表现的勇气,满足幼儿的成就感。教师要注意为幼儿创设能充分表现自我和体验成功的机会和条件,帮助各种能力的幼儿都能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三)满足自信幼儿的表现欲
表现欲是儿童的一种情感因素,儿童越是高兴,表现欲就越是强烈。孩子在日常学习中,不管看到了什么新的事物,或者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都会迫不及待地想让人知道,以获得别人的评析、赞赏,求得心理上的满足。这种“表现欲”是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萌发而产生的,且会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而发展。自信幼儿的表现欲是比较强烈的,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满足这类幼儿的需要,多给予他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
二、引导和纠正幼儿的不良表现倾向
(一)温情感化恶作剧表现的幼儿
有的孩子天生精力旺盛,时常以大喊大叫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对待这种孩子,我们教师不仅要有爱心、耐心,还要有恒心。我班的小宇天生多动,不喜欢约束,上课不注意听,还总是惹祸。有时,在上课的时候,他大叫一声,众人都回头看他,他则得意洋洋;趁小朋友走路时伸出腿,绊人家摔一跤,他则哈哈大笑……针对这一情况,我经常找他谈心,抱抱他,亲亲他,让他感受亲昵行为的温暖;让小朋友和他做朋友,让他感受友情。我发现他爱劳动,就常请他帮助我做事情。他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表现逐渐好起来。
(二)矫正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欲
有些孩子,他的表现欲极强,以自我为中心,无论什么活动中,他们都要有表现的机会,否则就不开心,并以不听讲、发出哀叹声来向老师表示自己的不满,甚至做出过激的行为。对孩子这样行为要采取说理,教育引导的方法,矫正他们的行为。
三、家园配合培养健康的表现欲
正因为有了自我表现欲,许多事情人们才会主动去完成,去实现,才有了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孩子们是未来,是希望,我们必须求得家长的配合,精心培养孩子们的表现欲,让他们将来长大成材后在各行各业中大显身手,我们的祖国才能不断创造辉煌。
(一)提供内向幼儿当小主人的机会
一些孩子面对陌生人时显得拘谨、腼腆。这时候家长往往认为孩子很乖。当有客人第一次到家里来,父母只是向客人介绍家里成年人,而往往忽略孩子。这种现象反映了我们大多数父母的思想,没有把孩子看成是—个独立的个体,而当成自己的附属品。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分子,是小主人。对于这样的孩子更不可以在客人面前忽视他们的存在。把孩子介绍给客人,这样可以使孩子不觉得受到冷落,大人们交谈,如果不需要孩子回避,就尽量让他参加。平时要让孩子有机会多与外界接触,多与人交往,以减少看见生人时的陌生感。教育孩子懂得迎来送往的文明礼貌。家里有客人来时,让孩子与客人接触,学会称呼、问好、招待,使孩子懂得一些待客之道。从而创造更可能多的给孩子表现自己的机会。
(二)宽严适度的教育外向幼儿
外向型的幼儿家长平时要注意宽言适度地管教孩子。这类孩子喜欢“人来疯”。 一旦客人来访,父母放松对孩子的管束,孩子便“疯”起来。客人还往往夸奖孩子或与之嬉戏,此时,家长又显得比较宽容,不会当着客人的面训斥孩子。孩子察觉到这种变化,利用这“天赐良机”来解放自己,补充平时玩的不足。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在客人走后要和孩子很好的沟通,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是不合适的,给客人不喜欢的感觉等。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宽严要适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表现欲与性格特点有关,性格外向的儿童胆子大,表现外显;性格内向的儿童胆子小,表现内隐。我们教师必须注意观察了解孩子属于哪类性格,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对他们的表现欲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外向型的儿童,不可任其表现欲无限度膨胀,热衷于自我表现,以免滋生虚荣心理;对内向型的儿童,则应激发其表现欲,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的才能、展示风采,让他们在实践中品尝到自我表现的乐趣,增强表现欲。
总之,只有充分认识、利用和发展幼儿的表现欲,使幼儿的表现欲更加旺盛,才能把表现能量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把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让孩子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促进幼儿个性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