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血清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疗效及对泪膜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临床合理用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自体血清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疗效及对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6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市中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试验组采用自体血清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4周后泪膜功能指标[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Ⅰ(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治疗前、治疗1周、2周、3周、4周后干眼症状评分,治疗1周、4周后角膜知觉,治疗前、治疗4周后炎性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χ~2=4.522,P=0.033);治疗4周后,2组BUT及SⅠt均长于治疗前,F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BUT及SⅠt均长于对照组,F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1周、2周、3周后,2组干眼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4周后,试验组干眼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眼症状评分高于治疗前及试验组(P<0.05或P<0.01);治疗1周、4周后,试验组角膜知觉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4周后,2组CRP、TNF-ɑ及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自体血清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泪膜指标,对干眼症状的恢复有积极作用,还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荐。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适合精神病患者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公式。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我院就诊的精神病患者6236例,以实际测定LDL-C为标准,比较F公式和M公式与实际测定LDL-C的相关性、差值百分率、一致性;以2021年室内质控数据比较两种公式测量不精密度,以2020、2021两年脂类室间质评(EQA)数据比较两种公式正确度,从而选择出更适合精神病患者的LDL-C计
期刊
干眼是一类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泪膜稳态失衡为特点的眼表疾病,同时伴有泪膜不稳定、泪液渗透压升高、眼表炎性损伤以及眼表神经感觉异常导致的眼表症状。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视频终端普及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干眼已成为临床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视觉健康和生活质量,且发病有逐年增高和年轻化的趋势。虽然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和人工晶状体设计的不断进步,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接受并取得了满
期刊
目的 分析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报告 1975年至 1999年 11月 6 44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采用肝切除治疗的术式、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本组治疗方式中合并的肝切除率为 5 2 % ;6 44例中 ,6 2 9%经历过 1~ 5次手术 ,其中 2 0 5 %合并不同类型的胆肠吻合。肝切除术式 :左外叶切除 378例 (5 8 7% ) ;左半肝切除 132例 (2 0 5
期刊
在聚丙烯(PP)原料中添加除味剂LDV1040,通过熔融加工工艺制得改性PP颗粒。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改性前后PP颗粒的微观形貌,对改性前后的PP颗粒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并测试不同LDV1040质量分数对PP颗粒气味等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甲醛含量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PP原料中添加除味剂LDV1040,可制得低气味、热稳定性好的PP颗粒。
期刊
通过研究原始物料混配方式和改性物料后处理过程,实现低挥发性有机物(VOC)、低气味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果表明,相比于物料的直接混合造粒过程,可以通过调整聚丙烯与助剂(如抗氧剂、除味剂等)、填料、色母等分步混合方式,有效改进气味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造粒后的溶剂萃取脱挥处理方法,不仅保持了改性物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同时可以有效地脱除物料表面、浅层及孔道内的残余气味小分子,加速气味分子向物料表面迁移
期刊
报纸
目的 研究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 IPL)照射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导致的干眼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43例75眼睑板腺功能障碍所导致的干眼症患者,分成观察组37眼及对照组38眼,观察组给予IPL照射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对照组给予睑板腺按摩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 d、1周、2周和1个月眼表疾病指数问卷评分(ocular surface disease i
期刊
介绍了车用聚丙烯的气味组成,主要是小分子类的烷烃、醛、醇、酮、酯类等物质,其气味来源与聚丙烯粉料、助剂以及加工过程有关。为满足汽车内饰件对气味等级的需求,需要从聚丙烯的生产控制、助剂体系优化、改进加工过程、使用气味吸附剂等方面进行技术改进,最终降低车用聚丙烯的气味。
期刊
以丙烯为原料,采用间歇液相本体工艺,通过筛选主催化剂/丙烯比例,然后筛选合适的除味剂和抗氧剂,以及添加合适比例的除味剂和抗氧剂,控制合适的设备加工温度,改善了普通聚丙烯纤维料分子量分布宽、高气味、易降解的缺点,成功制备出了低气味聚丙烯纤维专用料。文中分析了制备低气味聚丙烯纤维专用料时,主催化剂/丙烯比例、除味剂种类、抗氧剂种类及其加入量对产品的影响。筛选出当聚合条件CS-1催化剂/原料丙烯为1.5
期刊
随着工业生产活动的激增,作为化石燃料燃烧产物之一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已经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为有效应对温室效应和能源危机,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经济价值的化工原料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甲酸是二氧化碳减排的主要产品,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大量应用。同时,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技术可在室温和常压下应用,被认为是较简单和较温和的转化策略。近年来,基于氧化铟(In2O3)电化学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得到了大量研究,但提高零价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