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拓展,丰富诗歌感知的有效路径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f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古诗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很多教师常常会通过拓展资源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类群性文本的阅读。为此,古诗教学的拓展需要从诗词内容、教学目的等多个角度展开,做到内容精简、目的明了。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觉得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丰富学生感知诗歌的有效路径。
  一、助解,在认知障碍时拓展
  古诗是诗人内心世界和人生经历的表现,更是诗人即时心境的体现。因此,在古诗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了解诗歌内在的认知背景,否则不仅不能准确洞察诗歌的本意,甚至还可能引发南辕北辙的尴尬。
  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了自己因为官军收取河南河北之后“喜欲狂”的表现,但为什么会如此?当下的学生是难以理解的,教师就可以相机补充关于“安史之乱”的资料:在战争中,普通百姓都遭受空前磨难,城镇建设和地区经济也惨遭破坏,很多地方直接变为废墟。诗人杜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举家逃到了四川,还曾经被敌军俘虏,经历一场艰辛磨难和生离死别……及时补充这些资源,不仅增加了历史性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将这些资源看成是诗人如此表现的原因,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古诗的历史久远,无论是语言习惯还是所描写的内容都会对学生的理解造成障碍,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紧扣认知的疑难处进行拓展,从而对理解诗意、体悟诗境、感知语言形成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归纳,在解读意象时拓展
  在古典诗词的创作中,诗人常常借助于不同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在情感,因此托物言志就成为了一种极为常见的写作方法。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古诗中较为典型的事物展开解读,并在拓展中强化学生的认知体验。
  比如,教学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教师就抓住这首诗中最为典型的“红杏”这一意象展开教学,并相机拓展了众多描写“杏花”的诗句,比如“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然后再通过多媒体出示了杏花的图片,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在理解中统整,从而提炼出“红杏”所裹挟的盎然春意和勃发生机。在学生对“红杏”这一意象形成了深入地把握之后,教师就可以据此展开合理地想象:那既然连红杏都被挤了出来,那“满园春色”究竟是怎样的呢?学生既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想象和对比,也能够更好地促进语文核心能力地发展。
  在诗歌创作中,意象是主观情趣和客观事物彼此碰撞的结晶,是解读诗歌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教师就需要以意象为突破口,引领学生朝着诗歌的内核迈入。
  三、碰撞,在情感体悟时拓展
  古诗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我们不仅要了解诗歌大意,更需要体悟蕴藏在文字背后的价值意蕴。其实,每一首古诗中都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喷发点,有的情感含蓄,有的直抒胸臆……但要想真正地体悟诗歌的内在意蕴,就必须要作出适度地拓展,才能真正揣摩其中蕴藏的深情。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是一首典型的客居他乡的孤寂思乡之作,教师就可以紧扣诗眼“愁”字进行拓展:首先,补充了《夜雨题寒山寺》《泊枫桥》《宿枫桥》三首古诗,围绕着诗歌中的“钟声”进行探究,体悟诗人运用钟声巧妙抒情的表达手法;其次,紧扣思乡常用的“月”字进行拓展,从李白的《静夜思》到杜甫的《春望》,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到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感受皎洁柔美的月色中所蕴含的浓郁思乡之情。为此,教师再次聚焦在这首《枫桥夜泊》中,让学生从“钟声”“月色”的视角再次潜入到古诗内蕴的世界中,将学生内在的思想之愁激发起来,丰富并强化了学生的认知体验。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就是抓住诗歌中的情感迸发点,对资源和认知进行拓展和延伸,巧妙地利用同类古诗中的相关资源进行拓展,以情激情,将古诗的学习上升到一个全新的价值体验中。
  四、迁移,在实践运用时拓展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诗歌作为我国悠久灿烂文化中的瑰宝,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写作方法和艺术价值,值得学生在写作时迁移模仿,因此,教师就在迁移运用时进行拓展,为学生实践表达迁移。
  如教学刘禹锡的《望洞庭》时,诗人连续运用“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螺”两个比喻展现了洞庭湖的美景。很多学生难以一下子感知诗歌中比喻手法的精妙所在,教师就为学生进行了两个层面地拓展:第一层面,拓展了描写洞庭湖的优美语段,为学生找准洞庭湖的特点提供了抓手和资源;第二层面,拓展了运用比喻手法的古诗,如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建构古诗运用对比策略的表达特征。为此,教师就可以尝试引导学生从古诗作品中吸收写作方法,并相机进行实践迁移,达成学以致用的表达效果。
  古詩承载着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文体。阅读教学只有真正掌握古诗内在特质,并结合研制的教学目标,合理地围绕教学重点进行拓展训练,才能借助多方资源,实现对古诗的多维度解读,提升古诗教学的整体性效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225000)
其他文献
一边是自身被作品深深感动,一边是学生对文本极度冷漠;一边是教师喋喋不休,一边是学生昏昏欲睡……语文课中那种令人陶醉的情愫在我们的教学中渐行渐远,这是语文教学的尴尬和困境。要想走出困境,要想回归语文原本的情怀,我想我们应该重拾语文味,让学生重感语文的乐趣,从中体味母语中的人文情怀。  一、潜心会文——语文课的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泌乳素腺瘤在功能性垂体腺瘤中为最常见类型,传统外科治疗已达到共识,但对大型乃至巨大型侵袭性腺瘤的处理仍是神经外科难题之一,垂体肿瘤直径在4cm以上,侵袭邻近结构,泌乳素
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是识字教学,《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识字教学要改进方法,提高质量。要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学过的字,力求在语言训练中反复运用,把识字和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在识字的过程中重视写字的指导,把识字和写字结合起来。
一种“新型剪叉式手动移动升降平台”由中建八局安装一公司的白天海研制成功。这种手动移动升降平台在剪叉活动构件组成的铰链平行四杆机构的水平对角上安装滑轮组,使受力状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精神卫生已经被认为是衡量一个人全面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准^[1]。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精神卫生立法。自1838年世界上第一部《精神卫生法》诞生以来,至今已有120
持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作为各种原因导致的终末期肾病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和
语文知识及其学科教学自带“流量”,原本就有“审美教育”的优势特点和实际功能。在“核心素养”观大背景下,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审美教育作出了更新规划,并且提出了更高的发展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税源管理模式,随着其改革的逐步推进,探求如何建立适应这一管理模式下的督察内审模式,对国税系统督察内审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诵读优秀的古诗词,注意在诵读的过程中加深体验,体会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歌的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我在教学中尝试运用整合归纳的方式,让学生将若干古诗词放在一起展开赏析,鼓励学生运用比较的方式辅助鉴赏,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感受古诗词之美。  一、主题相同,风格不同  小学阶段所收录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创作背景也有所不同,但是
政府性债务审计,是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府性债务审计覆盖面广、时间紧、政策性强、,因此,如何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债务审计工作,是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