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立秋》取材于中国近代金融业山西平遥票号,将故事放置在民国初期这样一个历史剧变的时代,通过传统票号遭遇西方银行业的威胁,围绕传统与革新、理智与情感展开情节。故事中两条线索交叉并进,矛盾交织、命运抉择、意味深长。
关键词:传统与革新、诚信、个性解放、舞台风格。
中图分类号:I23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131-01
“为山西乃至全国奉献一个有美好观赏价值、深刻思考价值的舞台演出,是我年逾古稀来到山西和大家共同作战的目的,我愿意接受挑战!反映民国初年晋商命运的多场景历史话剧《立秋》,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激励三晋儿女续写历史辉煌。如果这部作品能起到一点点这样的作用,就无愧于党和人民培育了我,我特别希望今天的山西腾飞……”,这是75岁高龄的陈顒老师留在世界上最后的声音,毫无疑问,《立秋》做到了。
《立秋》主题厚重,对民族传统文化做出历史反思,批判继承。富甲一方、汇通天下几百年的山西票号何以岌岌可危?剧中以马洪翰为代表的“票号派”和以许凌翔为代表的“银行派”的争执,体现了传统与革新。马洪翰誓死捍卫丰德票号的牌子,维护的是祖宗事业与传统价值观,长期处于深宅大院的他走不出伦理的约束,抱残守缺的固执让他根本看不到世界的潮流,这决定了其悲剧命运的结局,“非不为,非不能为,而是天不让我为”的感慨和对刘邦《大风歌》的反复引用都强化了马洪翰“一代枭雄”的悲壮色彩。同时,剧中对于诚信意识的宣扬不能不引人注意、发人深省。守望本土文化,“诚信”的传承形态使其成为晋商文化的生命力和主心骨,丰德票号的祖训“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贯穿全剧,正是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写照。对于剧中人物的原型——毛洪翰,李宏龄曾写道:“今者机会已失,商运已衰,纵有旧时良策,亦枉托诸空言,惟耿耿于怀,终难自己,爰将等银行前后信件次第排列,俾阅者始知原委,知我票商之败,果天数乎,抑人事乎”。 《立秋》打破了以往影视剧作品停留在歌颂晋商创业的局限,走出历史观念,以现代眼光审阅晋商,使《立秋》具有了集艺术性、反思性、批判性于一体的成就,在中国话剧史中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个体自主选择的理解与宽容是《立秋》中着力表达的另一主题思想。马洪翰唯一的儿子不愿意继承祖业经营票号,随戏班唱戏一去不复返。他送去西洋留学预备将来助自己一臂之力的昌仁“背信弃义”成为国家银行筹备人员,还带回了自己的女友。他心爱的女儿在绣楼上苦等六年,遭情变痛苦不堪,最终选择离家出走远赴上海求学。于马洪翰,这些是他人生中的悲剧,于马江涛、瑶琴、许昌仁这些个体来说,这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是个性的解放,遵循自己心中的志向与理想,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做命运的主宰。拒绝缠脚、走下绣楼、外出求学这一系列借由瑶琴表达的女性个人意识觉醒与解放也是历史的必然。马江涛代表了封建家庭下一切身不由己的青年,他反抗了命运,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却只能背井离乡、不敢与父母相认,在今天,马江涛的例子仍具有现实意义,渴望走出父母庇护、逃脱家族继承人命运的“少爷小姐”们,会不会化无奈为力量,成为下一个马江涛?许昌仁与文菲小姐的自由恋爱、鼓励瑶琴走下绣楼去追逐幸福,又是一个层面的个性解放,他们代表着自由而崭新的未来,是剧作者理想的寄托。
《立秋》整体情调大气磅礴,却又不乏深沉蕴藉,舞台节奏灵动紧凑,细节处理亮点不断,该剧包含了丰富的晋文化,舞美设置上极具三晋特色,鎏檐峭壁、砖雕、木雕、绣楼,无一不体现着山西特色和时代特征。还有山西民谣,走西口的悲凉调子承载了多少历史的辛酸;各种民族乐器的融合,比如唢呐、二胡等等的运用更将气氛烘托到了极致。另外,孙子与爷爷的对白中,“我不吃烙饼,我要吃刀削面”“你真是个山西娃,就知道吃刀削面”这一应一答,点出了山西人的身份。该剧张力十足,归功于冲突不断的矛盾,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过渡十分自然,在“票号派”与“银行派”这一大矛盾下,家族内部的感情纠葛组成一个个小矛盾,支撑并推动大矛盾的架构,使整个剧情真实可感、灵动充实。矛盾不断、高潮迭起、扣人心弦、跌宕起伏是这部剧节奏紧凑、引人入胜的关键。
剧作者的良苦用心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立秋”的双重意蕴,它首先是一个时间概念,是自然气候由热转凉的转折点,在这里,“立秋”关联着历史兴衰,寓意着晋商由繁盛转向没落的深层含义,同时,“立秋”在山西人的风俗中,是个祭祖的日子,这又涉及到了祖宗与后代、传统与现代的历史对话,而剧情的发展与这就息息相关。二是首尾呼应,“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一叶落而知秋,片片黄叶萧萧而下,莫非“立秋”的节气会给这个家族带来凋敝的预示?对于这个山西大院,观众产生了一个疑问。情节展开,一切了然,最终危机虽然度过,但风光已是不再,数百年的晋商辉煌,留给人的是不尽的思索。“后来呢……后来呢……”孩子的声声追问叩击观众心扉,时光随四季变化流逝,留给我们的是不尽的思考,追忆山西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苦生活,先人辉煌的晋商天下,思考民族精神中我们丢掉了什么,是否应以史为鉴、居安思危。《立秋》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感官的享受,更是思想反省的冲击。
就此剧不足来看,仅以一己私见发表一点看法。将遭挤兑、二老板许凌翔反水、召开股东大会、儿女婚变、听戏遇江涛等这一系列大事件,挤在“立秋”这短短一天中,时间上不合理。戏剧意蕴的多重是导演努力靠近的方向,然而“票号派”与“银行派”的矛盾、马洪翰与许凌翔的兄弟情谊、瑶琴的婚姻悲剧、许昌仁与文菲、太太与许凌翔的故事……这驳杂的线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主题的凸显,分散了观众注意力,使整个剧略显冗杂凌乱,矛盾不够集中。另外,老太太最后关头拿出的“金钥匙”解构了悲剧意识,似乎不合情理和剧情发展,显得牵强生硬,淡化了该剧的反思性和批判力,扭转悲剧性质,让观众难以接受,况且票号衰败、国家社会解体都是历史必然,这最后一搏对于挽救大局、根治现状没有意义,所以我认为是画蛇添足了。
总之,瑕不掩瑜,七年半时间,《立秋》剧组六百场的演出奇迹就足以担起“中国话剧史上的里程碑”这一荣誉。
关键词:传统与革新、诚信、个性解放、舞台风格。
中图分类号:I23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131-01
“为山西乃至全国奉献一个有美好观赏价值、深刻思考价值的舞台演出,是我年逾古稀来到山西和大家共同作战的目的,我愿意接受挑战!反映民国初年晋商命运的多场景历史话剧《立秋》,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激励三晋儿女续写历史辉煌。如果这部作品能起到一点点这样的作用,就无愧于党和人民培育了我,我特别希望今天的山西腾飞……”,这是75岁高龄的陈顒老师留在世界上最后的声音,毫无疑问,《立秋》做到了。
《立秋》主题厚重,对民族传统文化做出历史反思,批判继承。富甲一方、汇通天下几百年的山西票号何以岌岌可危?剧中以马洪翰为代表的“票号派”和以许凌翔为代表的“银行派”的争执,体现了传统与革新。马洪翰誓死捍卫丰德票号的牌子,维护的是祖宗事业与传统价值观,长期处于深宅大院的他走不出伦理的约束,抱残守缺的固执让他根本看不到世界的潮流,这决定了其悲剧命运的结局,“非不为,非不能为,而是天不让我为”的感慨和对刘邦《大风歌》的反复引用都强化了马洪翰“一代枭雄”的悲壮色彩。同时,剧中对于诚信意识的宣扬不能不引人注意、发人深省。守望本土文化,“诚信”的传承形态使其成为晋商文化的生命力和主心骨,丰德票号的祖训“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贯穿全剧,正是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写照。对于剧中人物的原型——毛洪翰,李宏龄曾写道:“今者机会已失,商运已衰,纵有旧时良策,亦枉托诸空言,惟耿耿于怀,终难自己,爰将等银行前后信件次第排列,俾阅者始知原委,知我票商之败,果天数乎,抑人事乎”。 《立秋》打破了以往影视剧作品停留在歌颂晋商创业的局限,走出历史观念,以现代眼光审阅晋商,使《立秋》具有了集艺术性、反思性、批判性于一体的成就,在中国话剧史中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个体自主选择的理解与宽容是《立秋》中着力表达的另一主题思想。马洪翰唯一的儿子不愿意继承祖业经营票号,随戏班唱戏一去不复返。他送去西洋留学预备将来助自己一臂之力的昌仁“背信弃义”成为国家银行筹备人员,还带回了自己的女友。他心爱的女儿在绣楼上苦等六年,遭情变痛苦不堪,最终选择离家出走远赴上海求学。于马洪翰,这些是他人生中的悲剧,于马江涛、瑶琴、许昌仁这些个体来说,这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是个性的解放,遵循自己心中的志向与理想,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做命运的主宰。拒绝缠脚、走下绣楼、外出求学这一系列借由瑶琴表达的女性个人意识觉醒与解放也是历史的必然。马江涛代表了封建家庭下一切身不由己的青年,他反抗了命运,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却只能背井离乡、不敢与父母相认,在今天,马江涛的例子仍具有现实意义,渴望走出父母庇护、逃脱家族继承人命运的“少爷小姐”们,会不会化无奈为力量,成为下一个马江涛?许昌仁与文菲小姐的自由恋爱、鼓励瑶琴走下绣楼去追逐幸福,又是一个层面的个性解放,他们代表着自由而崭新的未来,是剧作者理想的寄托。
《立秋》整体情调大气磅礴,却又不乏深沉蕴藉,舞台节奏灵动紧凑,细节处理亮点不断,该剧包含了丰富的晋文化,舞美设置上极具三晋特色,鎏檐峭壁、砖雕、木雕、绣楼,无一不体现着山西特色和时代特征。还有山西民谣,走西口的悲凉调子承载了多少历史的辛酸;各种民族乐器的融合,比如唢呐、二胡等等的运用更将气氛烘托到了极致。另外,孙子与爷爷的对白中,“我不吃烙饼,我要吃刀削面”“你真是个山西娃,就知道吃刀削面”这一应一答,点出了山西人的身份。该剧张力十足,归功于冲突不断的矛盾,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过渡十分自然,在“票号派”与“银行派”这一大矛盾下,家族内部的感情纠葛组成一个个小矛盾,支撑并推动大矛盾的架构,使整个剧情真实可感、灵动充实。矛盾不断、高潮迭起、扣人心弦、跌宕起伏是这部剧节奏紧凑、引人入胜的关键。
剧作者的良苦用心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立秋”的双重意蕴,它首先是一个时间概念,是自然气候由热转凉的转折点,在这里,“立秋”关联着历史兴衰,寓意着晋商由繁盛转向没落的深层含义,同时,“立秋”在山西人的风俗中,是个祭祖的日子,这又涉及到了祖宗与后代、传统与现代的历史对话,而剧情的发展与这就息息相关。二是首尾呼应,“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一叶落而知秋,片片黄叶萧萧而下,莫非“立秋”的节气会给这个家族带来凋敝的预示?对于这个山西大院,观众产生了一个疑问。情节展开,一切了然,最终危机虽然度过,但风光已是不再,数百年的晋商辉煌,留给人的是不尽的思索。“后来呢……后来呢……”孩子的声声追问叩击观众心扉,时光随四季变化流逝,留给我们的是不尽的思考,追忆山西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苦生活,先人辉煌的晋商天下,思考民族精神中我们丢掉了什么,是否应以史为鉴、居安思危。《立秋》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感官的享受,更是思想反省的冲击。
就此剧不足来看,仅以一己私见发表一点看法。将遭挤兑、二老板许凌翔反水、召开股东大会、儿女婚变、听戏遇江涛等这一系列大事件,挤在“立秋”这短短一天中,时间上不合理。戏剧意蕴的多重是导演努力靠近的方向,然而“票号派”与“银行派”的矛盾、马洪翰与许凌翔的兄弟情谊、瑶琴的婚姻悲剧、许昌仁与文菲、太太与许凌翔的故事……这驳杂的线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主题的凸显,分散了观众注意力,使整个剧略显冗杂凌乱,矛盾不够集中。另外,老太太最后关头拿出的“金钥匙”解构了悲剧意识,似乎不合情理和剧情发展,显得牵强生硬,淡化了该剧的反思性和批判力,扭转悲剧性质,让观众难以接受,况且票号衰败、国家社会解体都是历史必然,这最后一搏对于挽救大局、根治现状没有意义,所以我认为是画蛇添足了。
总之,瑕不掩瑜,七年半时间,《立秋》剧组六百场的演出奇迹就足以担起“中国话剧史上的里程碑”这一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