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关于幸福感的报道频频见诸媒体。不少人疑惑:为什么现在社会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人们的幸福感却没有相应提高?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更优越了,却总是感受不到应有的快乐?
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走访了正在研究幸福课程的教育专家、浙江全能教育研究院院长王晓燕女士。
“幸福”问卷
王晓燕说,为了解当前人们的幸福观,她选取了各个年龄段、各个阶层的人做了关于幸福指数的调查。她的问题是这样设置的:“如果幸福总数是100分,你认为你已经得到了几分?”通过这个问题并不能获知对方的幸福观,但接下来的问题便很有趣了。“如果说你的幸福指数是80分,那么,没有得到的20分是什么呢?”通过这样的问答,迥然不同的幸福观跃然纸上。
一个私企老板的幸福观:幸福就是自由度。“我的幸福指数是80分,那20分是钱不够多,不能去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每天都要为如何养活公司的人而烦恼。在这一点上,或许我的幸福感还不如我的员工,虽然他每年挣3万元,而我每年可以赚30万元,但他们比我自由得多。”
一个外地到杭州打工者的幸福观:幸福就是理想的实现。“我的幸福指数只有20分,那丢掉的80分,40分是事业,我一直想自己创业,到现在还没有实现,另外40分是家庭,父亲生病,与女朋友又有矛盾,很心烦。”
一个知识型全职母亲的幸福观:幸福是一个过程,与不幸相伴。“幸福是一种过程,在战胜不幸中获得希望,这就是幸福的感觉,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获得自己的幸福。我的幸福指数只有50分,另外50分,我认为30分丢在无知,其实人许多的问题和困惑都可以从先人那儿找到答案,只是我们自己的迷茫无知才造成了忧愁和烦恼,另外20分在于不自信,不敢去尝试做一些事。”
王晓燕说,在调查中直接问人们什么是幸福时,人们往往一下子回答不上来,而通过幸福指数缺失的分析,每个人的幸福观其实都是非常明确的:幸福就是需要的满足。她讲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说她就“什么是幸福”的问题问过住校的10岁儿子,儿子回答说:“幸福就是睡大床”。她觉得很奇怪,就反问儿子:“那把大床让给你,爸爸妈妈睡小床怎么样?”儿子连忙答:“不,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睡在大床上才幸福。”原来,大床本身并不能带来幸福,而是儿子平时不住在家里,难得见到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便成了儿子最大的需求和愿望。
王晓燕认为,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人的幸福感其实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有关,与每个人自身的追求有关。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由低到高的几个层次:最低层次为生理需要,第二层次为安全需要,第三层次为爱和尊重需要;最高层次为自我实现需要。一般来说,满足了低层次的需要,人们便开始追求高一层次的需要。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没钱的人把拥有更多的钱、买更大的房子、享受更好的生活作为自己的幸福追求,而那些有钱的人却感受不到有钱的幸福,因为这一需要得到满足了,便有了新的需要,自然对原来需求的东西不在乎了。而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处于不同生存状态、不同追求境界的人具有不同的幸福感。
物欲和幸福
现在的社会,物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对金钱的追求也似乎越来越紧迫,这是否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呢?
采访中,王晓燕特别提到一个例子:一证券公司的老板说:“如果一个人能够想上班就上班,想睡觉就睡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该多好。”我说王晓燕回答道:“那不是很容易吗?你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完全可以做到的呀。”他回答:“那怎么行,我起码也得赚够一千万元才可以呀。”
这个案例令人想起另一个关于幸福指数的调查:据说年收入在3万元以内的人里,幸福指数的差别很大,3万元至10万元之间差别不大,再往上,又会呈现一定的差别。王晓燕说,从中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人都认为金钱或者说是物质对幸福的影响很大,所以很多人都拼命地赚钱,原来赚1万元的想赚3万元,赚了3万想赚10万,赚了10万又想赚100万、1000万。殊不知,其实人的生存幸福感对于物质的依赖是非常有限的,在年收入3万元以内的群体中,多一点钱和少一点钱,在当前很可能成为能否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差别;而到了3万元以上,可能只是吃得好坏、穿得贵廉之分而已了;超过了十几万元、几十万元,则涉及到非物质性的需要,比如去创业,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赢得更多的尊重等等。
“物质的满足是幸福的必要条件,但并不与幸福成正比。”王晓燕说,这与心理学上的“物质饱厌现象”相关。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单位发奖金,一开始或许人们期望得到1000元,可是1000元达到了,却并没有感到持久的快乐,反而想:要是能发2000元该多好呀,而真的涨到了2000元、3000元,甚至5000元、1万元,人们也还是不满足。因为物质是最容易使人感到“饱厌”的,一旦饱厌,便水涨船高,变为对物质的更高需求,永远难以满足。
这个道理就像吸鸦片一样,王晓燕说,所以有人认为:物质主义是快乐的鸦片,是幸福的泥潭。要想让自己获得更健康、更幸福、更和谐的生活,就要从物欲的泥潭中走出来,人对于物质的真正需要,说到底就是一张床、一餐饭、一个安身的房子,只要生存的基本条件满足了,大可以去追求精神的快乐,这样能获得更高的幸福感。
那么这样的观点,是不是就是我们平时常提到的“知足常乐”?
王晓燕说,这样看待也对,也不对。说“知足常乐”,并不是要人清心寡欲,而是指要减少那些超过自己能力和实际需要的欲望,欲望少小于能力,一个人就不能充分享受自身的价值,也未必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感;欲望大于能力,则心有余而力不足,就会产生痛苦无奈。而就生存条件来说,各人也有不同的需求,超过实际需要的物质追求,便会成为影响幸福感的贪欲。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要知足常乐。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虽然人对于物质的需求是有限的,但对于实践创造的需求是无限的,要将对物质的欲望转向更为积极、高尚的创造中去。所以,一些腰缠万贯的富豪虽然极尽奢华享受,但内心未必幸福;而一些过着清贫的物质生活的人,却为了自己的坚定目标幸福快乐地奋斗着,就是因为欲望所指的方向不同。
幸福的真谛
王晓燕认为,幸福其实是对因果关系的把握。幸福说到底是一个人对于自己生活状态的主观感受。同样的生活水平,有的人可能感觉很幸福,有的人却感觉很不幸,同样的事,有的人觉得很乐观,有的人却感到很悲观。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每个人对生活、对事情的归因不一样。很多人把自己不幸福的原因归因于钱不够多、权不够大,所以他就拼命地去赚钱、争权,结果钱赚多了、官当大了,却未必能增强幸福感;有很多女性,总认为自己年纪大了,青春不再,便想方设法把精力花在改善自己的容貌上,结果许多还是不能得到应有的幸福感。这便是归因的错误。
在善良的人眼里,别人也都是善良的,即使是遇到不平之事,也常常归因于自己的失误;若获得滴水之恩就会备感幸福,觉得应以涌泉相报;而在自私的人看来,别人也都是自私自利的,需时时防备才是,即使获取很多,也总是不知足,觉得一切都是自己该得的,这自然就难以感受到幸福。
正因为人的幸福与个体自身的感悟有关,所以幸福的心灵便成了幸福感的源泉。王晓燕认为,幸福的真谛在于爱和自由,自由是对个体而言,一个人只有让自己的主体需求得到充分释放,让自己的价值能力得到充分展现,才有内在的真正的幸福感。而爱是对社会群体而言,人生活在社会中,时刻与人发生各种关系,只有感受到人之间的安全、尊重和关爱,才能“享受”幸福。而有了爱,就有了包容,有了感恩、有了珍惜;有了自由,就有了健康、有了独立、有了创造。
王晓燕用幸福树的方式形象地阐释对幸福的理解:幸福以爱为种子,以物质条件为水分,以健康身心为阳光,以自由为杆,以珍惜为叶、以包容为花、以创造为果,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借助于实践活动才得以茁壮成长。总之,幸福是用心去爱、幸福是释放自己,幸福是珍惜现在,幸福是包容一切,幸福就是把每一分钟当作永远,把永远变为每一个实实在在的一分钟。
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走访了正在研究幸福课程的教育专家、浙江全能教育研究院院长王晓燕女士。
“幸福”问卷
王晓燕说,为了解当前人们的幸福观,她选取了各个年龄段、各个阶层的人做了关于幸福指数的调查。她的问题是这样设置的:“如果幸福总数是100分,你认为你已经得到了几分?”通过这个问题并不能获知对方的幸福观,但接下来的问题便很有趣了。“如果说你的幸福指数是80分,那么,没有得到的20分是什么呢?”通过这样的问答,迥然不同的幸福观跃然纸上。
一个私企老板的幸福观:幸福就是自由度。“我的幸福指数是80分,那20分是钱不够多,不能去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每天都要为如何养活公司的人而烦恼。在这一点上,或许我的幸福感还不如我的员工,虽然他每年挣3万元,而我每年可以赚30万元,但他们比我自由得多。”
一个外地到杭州打工者的幸福观:幸福就是理想的实现。“我的幸福指数只有20分,那丢掉的80分,40分是事业,我一直想自己创业,到现在还没有实现,另外40分是家庭,父亲生病,与女朋友又有矛盾,很心烦。”
一个知识型全职母亲的幸福观:幸福是一个过程,与不幸相伴。“幸福是一种过程,在战胜不幸中获得希望,这就是幸福的感觉,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获得自己的幸福。我的幸福指数只有50分,另外50分,我认为30分丢在无知,其实人许多的问题和困惑都可以从先人那儿找到答案,只是我们自己的迷茫无知才造成了忧愁和烦恼,另外20分在于不自信,不敢去尝试做一些事。”
王晓燕说,在调查中直接问人们什么是幸福时,人们往往一下子回答不上来,而通过幸福指数缺失的分析,每个人的幸福观其实都是非常明确的:幸福就是需要的满足。她讲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说她就“什么是幸福”的问题问过住校的10岁儿子,儿子回答说:“幸福就是睡大床”。她觉得很奇怪,就反问儿子:“那把大床让给你,爸爸妈妈睡小床怎么样?”儿子连忙答:“不,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睡在大床上才幸福。”原来,大床本身并不能带来幸福,而是儿子平时不住在家里,难得见到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便成了儿子最大的需求和愿望。
王晓燕认为,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人的幸福感其实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有关,与每个人自身的追求有关。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由低到高的几个层次:最低层次为生理需要,第二层次为安全需要,第三层次为爱和尊重需要;最高层次为自我实现需要。一般来说,满足了低层次的需要,人们便开始追求高一层次的需要。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没钱的人把拥有更多的钱、买更大的房子、享受更好的生活作为自己的幸福追求,而那些有钱的人却感受不到有钱的幸福,因为这一需要得到满足了,便有了新的需要,自然对原来需求的东西不在乎了。而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处于不同生存状态、不同追求境界的人具有不同的幸福感。
物欲和幸福
现在的社会,物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对金钱的追求也似乎越来越紧迫,这是否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呢?
采访中,王晓燕特别提到一个例子:一证券公司的老板说:“如果一个人能够想上班就上班,想睡觉就睡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该多好。”我说王晓燕回答道:“那不是很容易吗?你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完全可以做到的呀。”他回答:“那怎么行,我起码也得赚够一千万元才可以呀。”
这个案例令人想起另一个关于幸福指数的调查:据说年收入在3万元以内的人里,幸福指数的差别很大,3万元至10万元之间差别不大,再往上,又会呈现一定的差别。王晓燕说,从中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人都认为金钱或者说是物质对幸福的影响很大,所以很多人都拼命地赚钱,原来赚1万元的想赚3万元,赚了3万想赚10万,赚了10万又想赚100万、1000万。殊不知,其实人的生存幸福感对于物质的依赖是非常有限的,在年收入3万元以内的群体中,多一点钱和少一点钱,在当前很可能成为能否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差别;而到了3万元以上,可能只是吃得好坏、穿得贵廉之分而已了;超过了十几万元、几十万元,则涉及到非物质性的需要,比如去创业,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赢得更多的尊重等等。
“物质的满足是幸福的必要条件,但并不与幸福成正比。”王晓燕说,这与心理学上的“物质饱厌现象”相关。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单位发奖金,一开始或许人们期望得到1000元,可是1000元达到了,却并没有感到持久的快乐,反而想:要是能发2000元该多好呀,而真的涨到了2000元、3000元,甚至5000元、1万元,人们也还是不满足。因为物质是最容易使人感到“饱厌”的,一旦饱厌,便水涨船高,变为对物质的更高需求,永远难以满足。
这个道理就像吸鸦片一样,王晓燕说,所以有人认为:物质主义是快乐的鸦片,是幸福的泥潭。要想让自己获得更健康、更幸福、更和谐的生活,就要从物欲的泥潭中走出来,人对于物质的真正需要,说到底就是一张床、一餐饭、一个安身的房子,只要生存的基本条件满足了,大可以去追求精神的快乐,这样能获得更高的幸福感。
那么这样的观点,是不是就是我们平时常提到的“知足常乐”?
王晓燕说,这样看待也对,也不对。说“知足常乐”,并不是要人清心寡欲,而是指要减少那些超过自己能力和实际需要的欲望,欲望少小于能力,一个人就不能充分享受自身的价值,也未必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感;欲望大于能力,则心有余而力不足,就会产生痛苦无奈。而就生存条件来说,各人也有不同的需求,超过实际需要的物质追求,便会成为影响幸福感的贪欲。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要知足常乐。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虽然人对于物质的需求是有限的,但对于实践创造的需求是无限的,要将对物质的欲望转向更为积极、高尚的创造中去。所以,一些腰缠万贯的富豪虽然极尽奢华享受,但内心未必幸福;而一些过着清贫的物质生活的人,却为了自己的坚定目标幸福快乐地奋斗着,就是因为欲望所指的方向不同。
幸福的真谛
王晓燕认为,幸福其实是对因果关系的把握。幸福说到底是一个人对于自己生活状态的主观感受。同样的生活水平,有的人可能感觉很幸福,有的人却感觉很不幸,同样的事,有的人觉得很乐观,有的人却感到很悲观。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每个人对生活、对事情的归因不一样。很多人把自己不幸福的原因归因于钱不够多、权不够大,所以他就拼命地去赚钱、争权,结果钱赚多了、官当大了,却未必能增强幸福感;有很多女性,总认为自己年纪大了,青春不再,便想方设法把精力花在改善自己的容貌上,结果许多还是不能得到应有的幸福感。这便是归因的错误。
在善良的人眼里,别人也都是善良的,即使是遇到不平之事,也常常归因于自己的失误;若获得滴水之恩就会备感幸福,觉得应以涌泉相报;而在自私的人看来,别人也都是自私自利的,需时时防备才是,即使获取很多,也总是不知足,觉得一切都是自己该得的,这自然就难以感受到幸福。
正因为人的幸福与个体自身的感悟有关,所以幸福的心灵便成了幸福感的源泉。王晓燕认为,幸福的真谛在于爱和自由,自由是对个体而言,一个人只有让自己的主体需求得到充分释放,让自己的价值能力得到充分展现,才有内在的真正的幸福感。而爱是对社会群体而言,人生活在社会中,时刻与人发生各种关系,只有感受到人之间的安全、尊重和关爱,才能“享受”幸福。而有了爱,就有了包容,有了感恩、有了珍惜;有了自由,就有了健康、有了独立、有了创造。
王晓燕用幸福树的方式形象地阐释对幸福的理解:幸福以爱为种子,以物质条件为水分,以健康身心为阳光,以自由为杆,以珍惜为叶、以包容为花、以创造为果,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借助于实践活动才得以茁壮成长。总之,幸福是用心去爱、幸福是释放自己,幸福是珍惜现在,幸福是包容一切,幸福就是把每一分钟当作永远,把永远变为每一个实实在在的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