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财政管理制度和行政制度不断变革,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出现了诸如与会计制度不适应、风险规避较少等现象。本文通过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应对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应对建议
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首先是一个对财务账务的控制工作,其次还是一个对单位内部财务的监管作用,最后还应该是单位整体内部控制中重要的一环。财务管理主要由前期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后期预算评估这三个阶段组成。传统观念的财务与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的变革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财务管理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理念,同时这二者是不可分离的。目前我国的行政制度与财政管理制度发生了许多变革,随之而来也带来很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现象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与会计制度不匹配
目前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所使用的财务管理制度是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改革变化而来,这是与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相适应的体现之一。但是现在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实际的执行和管理中出现不适应的现象,而且在制度上的覆盖还未达到全方位,因此财务管理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结合现状进行改进修正。虽然经历多次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但是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现在使用的会计制度依然按照传统的会计方式方法和规范来进行的,极大地影响财务管理中会计工作的效率与结果,进而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效能,因此滞后的会计制度与目前的财务管理制度不相匹配的使用,将会造成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最终影响事业单位的内部运行和内部控制管理。
(二)降风险力度不足
财务管理的风险来源较多,其中以支付风险、核算风险、管理风险和投资风险这四种为主要表现形式。目前对于普遍的事业单位而言,各种风险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监督环节的风险意识不足导致各部门的监督力度不大,对支出资金的审查没有形成完整成熟的规章流程,导致资金流失风险提高;二是监督体制的不健全导致在整个财务管理中没有一套与之配套的完善监督体系,无法实现预算执行的监控与提供后期预算评估的真实反馈;三是财务核算与财务监督的脱节,使得后者的工作容易流于形式,而前者的实际状况更多是通过会计人员核算记账,导致财会人员的工作仅仅停留在账务层面,对单位企业的资金动向和活动缺乏掌控,同时财务监督的工作又与单位经济活动息息相关,因此,二者的工作就会出现脱节现象,最终形成管理风险。这些制度上的不足会直接或间接地带来财务管理的风险性,要降低风险则必须要改进以上出现的问题。
(三)前期编制预算不够严谨,资金使用缺乏精准
编制预算是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期部分,也是基础部分,事业单位的所有财政支出与收入都首先要按照各部门的预算编制来执行。而实际上,大部分的单位都容易忽视预算编制工作,将重点偏移至预算执行过程中,或者在编制预算中不够严谨,使得项目预算分支不明确以及科学依据不足,导致在执行时产生误差,同时也容易对员工造成不严谨的财务影响,出现各种执行力度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单位的编制预算不严谨导致资金使用不到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二是在预算支出中的专项与基本支出概念不清晰,往往出现基本支出的漏洞由原本专项支出的预算来填补,不仅扰乱财务管理工作,还造成与原预算编制不对应,使预算支出存在不专款专用的现象;三是在编制预算时许多单位没有管理意识,财务人员只是注重拨款预算分配,却很少同时注重拨款管理工作,使得预算绩效难以提升。以上种种现象都会导致预算执行缺乏精准,容易出现预算评估中资金流失现象,因此前期的预算编制必须引起各财政部门的重视,要与预算执行共同结合来展开工作。
(四)财务人员工作意识薄弱,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足,工作出现脱节现象
在大部分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的理念依然存在着偏差,许多传统观念中财务是由会计人员来执行,管理则是由管理人员来执行,二者几乎没有双向联系。许多财务管理相关人员的管理意识较薄弱,会计工作人员仅仅将目光放至单位的各种账务活动或者审计工作,对单位的整体经济流动缺乏一个整体的了解与掌控,因此无法对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各种建议,也很少主动承担其他管理工作。同时由于市场的发展,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提高了,不仅要求具有基本的专业管理能力,还要有部分市场分析、风险分析的能力。然而目前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业务能力都参差不齐,业务能力较好经历丰富的管理人员往往是工作时间较长员工,但是缺少后续的学习培训导致他们对市场风险分析和财政知识掌握不足,无法跟上时代的变化。有一定学习能力的新员工则往往由于工作时间较短显得业务能力较薄弱。两者的观念意识不能统一的时候,就会导致财务与管理工作相脱节,降低财务管理的效率,减少单位的经济效益。
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结合会计制度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由于目前的会计制度仍然以传统方式为基础,而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较快,本文认为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时结合目前的会计制度可以有效改善财务管理的工作氛围。而财务管理制度与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也不可分隔,因此,首先应该建立内部管理牵制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岗位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同时秉承内部管理不相容职责不分离的原则,加强各部门的工作联系形成整体的财务管理流程;其次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还应该适时废除陈旧的开支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新的开支标准及细则,同时规范各个环节的凭证审查制度,才能从整体上规范整个审查批报流程工作。
(二)加强降低风险措施和资金管理
关于加强降低风险措施和资金管理,本文认为:1,通过加强会计核算工作,不仅对流动资产有相关的管理记录,还应对固定资产的转让、购进、增值管理有严格的审查核算,同时也能使得会计人员对单位的资产和经济活动有更多的了解,降低财务管理中的管理风险;2,可以通过建立财务预警制度,结合风险评估系统,加强风险预算的刚性,降低整体的财务风险;还可以在预算编制时对各项专项支出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义,使各个项目的支出资金有固定的保证,实现专款专用,降低支出风险;3,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确定好风险控制的目标,通过对财政核算、资金管理、预算监督、项目实施等过程的严格规范实现风险控制的展开工作,才能进一步对风险控制目标进行确定和评估;4,加强全员的风险控制意识,加强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监管制度和力度,才能有效制定更多的降低风险措施。
(三)重视预算编制工作,严格规范单位收支
首先要在编制预算时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将单位所有部门所有项目的收支细则都进行考虑,实现预算的真实有效性,同时要求各部门人员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支出进行项目的资金安排,避免超支和浪费,如果的确有其他情况不可避免地需要超支,则应该按照财务管理流程进行严格的审查与报批;其次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时应当结合各个部门的项目计划,合理安排,减少部门对专项支出与基本支出的不规范使用,同时应该制定严格的监督制度,在执行预算过程中对单位各部门实施监控,通过制度来规范单位的收支。
(四)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
1.提高财务工作意识。对整个财务队伍的建设无论是从科学财务观念,还是从树立风险意识、内部控制意识等方面,都要对财务管理进行科学的宣传与培训,在系统内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进而展开管理工作;
2.开展专业水平培训。可以增加财务人员继续学习机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培育,提高他们财务管理、风险分析等专业水平能力;
3.提升会计专业能力。一方面在上岗前应当明确队伍人才要求,另一方应该适当增加上岗入职培训,这样才能提高专业人员对会计审查核算工作的效率;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除了通过监管制度的约束之外,适当的激励机制更能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積极性和能动性,营造良好的财务管理工作氛围,提高单位的经济运行效益。
参考文献:
[1]刘一范,王辰光.浅谈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1,(06):171.
[2]罗小明.浅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0,(24):50.
作者简介:吴洁贞,佛山市南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应对建议
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首先是一个对财务账务的控制工作,其次还是一个对单位内部财务的监管作用,最后还应该是单位整体内部控制中重要的一环。财务管理主要由前期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后期预算评估这三个阶段组成。传统观念的财务与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的变革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财务管理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理念,同时这二者是不可分离的。目前我国的行政制度与财政管理制度发生了许多变革,随之而来也带来很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现象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与会计制度不匹配
目前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所使用的财务管理制度是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改革变化而来,这是与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相适应的体现之一。但是现在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实际的执行和管理中出现不适应的现象,而且在制度上的覆盖还未达到全方位,因此财务管理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结合现状进行改进修正。虽然经历多次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但是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现在使用的会计制度依然按照传统的会计方式方法和规范来进行的,极大地影响财务管理中会计工作的效率与结果,进而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效能,因此滞后的会计制度与目前的财务管理制度不相匹配的使用,将会造成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最终影响事业单位的内部运行和内部控制管理。
(二)降风险力度不足
财务管理的风险来源较多,其中以支付风险、核算风险、管理风险和投资风险这四种为主要表现形式。目前对于普遍的事业单位而言,各种风险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监督环节的风险意识不足导致各部门的监督力度不大,对支出资金的审查没有形成完整成熟的规章流程,导致资金流失风险提高;二是监督体制的不健全导致在整个财务管理中没有一套与之配套的完善监督体系,无法实现预算执行的监控与提供后期预算评估的真实反馈;三是财务核算与财务监督的脱节,使得后者的工作容易流于形式,而前者的实际状况更多是通过会计人员核算记账,导致财会人员的工作仅仅停留在账务层面,对单位企业的资金动向和活动缺乏掌控,同时财务监督的工作又与单位经济活动息息相关,因此,二者的工作就会出现脱节现象,最终形成管理风险。这些制度上的不足会直接或间接地带来财务管理的风险性,要降低风险则必须要改进以上出现的问题。
(三)前期编制预算不够严谨,资金使用缺乏精准
编制预算是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期部分,也是基础部分,事业单位的所有财政支出与收入都首先要按照各部门的预算编制来执行。而实际上,大部分的单位都容易忽视预算编制工作,将重点偏移至预算执行过程中,或者在编制预算中不够严谨,使得项目预算分支不明确以及科学依据不足,导致在执行时产生误差,同时也容易对员工造成不严谨的财务影响,出现各种执行力度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单位的编制预算不严谨导致资金使用不到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二是在预算支出中的专项与基本支出概念不清晰,往往出现基本支出的漏洞由原本专项支出的预算来填补,不仅扰乱财务管理工作,还造成与原预算编制不对应,使预算支出存在不专款专用的现象;三是在编制预算时许多单位没有管理意识,财务人员只是注重拨款预算分配,却很少同时注重拨款管理工作,使得预算绩效难以提升。以上种种现象都会导致预算执行缺乏精准,容易出现预算评估中资金流失现象,因此前期的预算编制必须引起各财政部门的重视,要与预算执行共同结合来展开工作。
(四)财务人员工作意识薄弱,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足,工作出现脱节现象
在大部分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的理念依然存在着偏差,许多传统观念中财务是由会计人员来执行,管理则是由管理人员来执行,二者几乎没有双向联系。许多财务管理相关人员的管理意识较薄弱,会计工作人员仅仅将目光放至单位的各种账务活动或者审计工作,对单位的整体经济流动缺乏一个整体的了解与掌控,因此无法对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各种建议,也很少主动承担其他管理工作。同时由于市场的发展,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提高了,不仅要求具有基本的专业管理能力,还要有部分市场分析、风险分析的能力。然而目前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业务能力都参差不齐,业务能力较好经历丰富的管理人员往往是工作时间较长员工,但是缺少后续的学习培训导致他们对市场风险分析和财政知识掌握不足,无法跟上时代的变化。有一定学习能力的新员工则往往由于工作时间较短显得业务能力较薄弱。两者的观念意识不能统一的时候,就会导致财务与管理工作相脱节,降低财务管理的效率,减少单位的经济效益。
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结合会计制度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由于目前的会计制度仍然以传统方式为基础,而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较快,本文认为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时结合目前的会计制度可以有效改善财务管理的工作氛围。而财务管理制度与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也不可分隔,因此,首先应该建立内部管理牵制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岗位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同时秉承内部管理不相容职责不分离的原则,加强各部门的工作联系形成整体的财务管理流程;其次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还应该适时废除陈旧的开支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新的开支标准及细则,同时规范各个环节的凭证审查制度,才能从整体上规范整个审查批报流程工作。
(二)加强降低风险措施和资金管理
关于加强降低风险措施和资金管理,本文认为:1,通过加强会计核算工作,不仅对流动资产有相关的管理记录,还应对固定资产的转让、购进、增值管理有严格的审查核算,同时也能使得会计人员对单位的资产和经济活动有更多的了解,降低财务管理中的管理风险;2,可以通过建立财务预警制度,结合风险评估系统,加强风险预算的刚性,降低整体的财务风险;还可以在预算编制时对各项专项支出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义,使各个项目的支出资金有固定的保证,实现专款专用,降低支出风险;3,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确定好风险控制的目标,通过对财政核算、资金管理、预算监督、项目实施等过程的严格规范实现风险控制的展开工作,才能进一步对风险控制目标进行确定和评估;4,加强全员的风险控制意识,加强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监管制度和力度,才能有效制定更多的降低风险措施。
(三)重视预算编制工作,严格规范单位收支
首先要在编制预算时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将单位所有部门所有项目的收支细则都进行考虑,实现预算的真实有效性,同时要求各部门人员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支出进行项目的资金安排,避免超支和浪费,如果的确有其他情况不可避免地需要超支,则应该按照财务管理流程进行严格的审查与报批;其次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时应当结合各个部门的项目计划,合理安排,减少部门对专项支出与基本支出的不规范使用,同时应该制定严格的监督制度,在执行预算过程中对单位各部门实施监控,通过制度来规范单位的收支。
(四)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
1.提高财务工作意识。对整个财务队伍的建设无论是从科学财务观念,还是从树立风险意识、内部控制意识等方面,都要对财务管理进行科学的宣传与培训,在系统内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进而展开管理工作;
2.开展专业水平培训。可以增加财务人员继续学习机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培育,提高他们财务管理、风险分析等专业水平能力;
3.提升会计专业能力。一方面在上岗前应当明确队伍人才要求,另一方应该适当增加上岗入职培训,这样才能提高专业人员对会计审查核算工作的效率;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除了通过监管制度的约束之外,适当的激励机制更能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積极性和能动性,营造良好的财务管理工作氛围,提高单位的经济运行效益。
参考文献:
[1]刘一范,王辰光.浅谈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1,(06):171.
[2]罗小明.浅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0,(24):50.
作者简介:吴洁贞,佛山市南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