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洗涤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让人们能够健康、清洁地生活,然而生活洗涤剂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对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生活洗涤剂会同生活污水一并排出,且在进入环境前没有或很少经过处理,因而造成水体的污染。在生活中,我们应当尽量减少使用生活洗涤剂,避免滥用,同时注意安全使用。
关键词: 生活洗涤剂;水体;表面活性剂;磷酸盐;水体富营养化
一、 引言
生活洗涤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保证人们健康、清洁地生活,然而生活洗涤剂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对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生活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主要分两类:一类是肥皂或是香皂,另一类是合成洗涤剂[2]。在合成洗涤剂中,洗衣粉大概占到三分之二,液体类洗涤剂占三分之一。
二、去污原理
生活洗涤剂的去污原理在于生活洗涤剂和含有污垢的衣物一同投入到介质中后,洗涤剂能够溶解到介质中,而后将目标物润湿,从而将污垢溶解,最终使污垢脱离衣物表面存于介质之中。随后污垢能够随水而去,得到洁净的衣物。当然,污垢也可能从介质中重新回到衣物表面。
三、生活洗涤剂对水体的影响
在人们日常洗涤结束后,污垢将随着污水一同排入到下水道中,進入江河湖海,成为水中污染物的一员。当水体中含有生活洗涤剂时,水体的表面常常会出现泡沫,阻碍水体和空气的接触,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将低于一般值,同时,生活洗涤剂本身还会消耗一定的溶解氧,因而该情况下水体中的好氧生物常得不到足够的氧量后死去。生活洗涤剂中的洗衣粉中常常还有磷,磷是一种高效的助洗剂,含磷的洗衣粉能够有效分解衣物中的污垢[3]。而当含磷洗衣粉被用于清洗衣物后,随水排出的磷会使得进入的水体磷含量升高,水质呈现富营养化,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由于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将会大量生长,水体中氧含量逐渐下降,水内生物也会因为氧量的不足而死去,水体逐渐变臭[4]。
四、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洗涤剂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生活洗涤剂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然而生活洗涤剂的使用也对水体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污染。我们应当合理使用洗涤剂,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生活洗涤剂的滥用。
参考文献:
[1] 贤惠. 生活洗涤剂与健康[J]. 健身科学, 2009(9):52-53.
[2] 吴茂英, 李堃宝. 表面活性剂污染及其治理研究进展[J]. 自然杂志, 2002(3):138-141.
[3] 杜小旺, 马长英. 关于含磷洗衣粉对水污染的现状分析[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21(3):46-49.
[4] 秦巧燕, 朱建强. 磷的环境效应及水生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石油/农学旬刊, 2009, 6(4):53-57.
关键词: 生活洗涤剂;水体;表面活性剂;磷酸盐;水体富营养化
一、 引言
生活洗涤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保证人们健康、清洁地生活,然而生活洗涤剂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对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生活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主要分两类:一类是肥皂或是香皂,另一类是合成洗涤剂[2]。在合成洗涤剂中,洗衣粉大概占到三分之二,液体类洗涤剂占三分之一。
二、去污原理
生活洗涤剂的去污原理在于生活洗涤剂和含有污垢的衣物一同投入到介质中后,洗涤剂能够溶解到介质中,而后将目标物润湿,从而将污垢溶解,最终使污垢脱离衣物表面存于介质之中。随后污垢能够随水而去,得到洁净的衣物。当然,污垢也可能从介质中重新回到衣物表面。
三、生活洗涤剂对水体的影响
在人们日常洗涤结束后,污垢将随着污水一同排入到下水道中,進入江河湖海,成为水中污染物的一员。当水体中含有生活洗涤剂时,水体的表面常常会出现泡沫,阻碍水体和空气的接触,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将低于一般值,同时,生活洗涤剂本身还会消耗一定的溶解氧,因而该情况下水体中的好氧生物常得不到足够的氧量后死去。生活洗涤剂中的洗衣粉中常常还有磷,磷是一种高效的助洗剂,含磷的洗衣粉能够有效分解衣物中的污垢[3]。而当含磷洗衣粉被用于清洗衣物后,随水排出的磷会使得进入的水体磷含量升高,水质呈现富营养化,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由于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将会大量生长,水体中氧含量逐渐下降,水内生物也会因为氧量的不足而死去,水体逐渐变臭[4]。
四、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洗涤剂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生活洗涤剂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然而生活洗涤剂的使用也对水体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污染。我们应当合理使用洗涤剂,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生活洗涤剂的滥用。
参考文献:
[1] 贤惠. 生活洗涤剂与健康[J]. 健身科学, 2009(9):52-53.
[2] 吴茂英, 李堃宝. 表面活性剂污染及其治理研究进展[J]. 自然杂志, 2002(3):138-141.
[3] 杜小旺, 马长英. 关于含磷洗衣粉对水污染的现状分析[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21(3):46-49.
[4] 秦巧燕, 朱建强. 磷的环境效应及水生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石油/农学旬刊, 2009, 6(4):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