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半个世纪前喝喝茶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sorr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鼓浪屿,一个浪漫的小岛。此次去发现小岛上多了好几家咖啡屋,名字都很美,很现代,像娜雅,像hi天堂,和小岛上一座座欧式风格的建筑搭在一起,很精致,让人流连。不过,去过鼓浪屿的人也一定都不会忘记,从轮渡下船后沿着海边的鹿礁路慢慢地散步,快到尽头的117号——鼓浪屿上唯一的一家茶馆——老至诚茶膳坊。
  套用时下几个比较通俗的词汇形容这座别墅式的小店——古色古香、别具特色。大门上的红木牌匾应该算是如今鼓浪屿上最传统的招牌了。就连茶馆的名字“老至诚茶膳坊”也很有中国特点。据说和老板家族在漳州开的一家百年老药店有关。我们去的时候,店里的电视正放着关于老至诚百年老药店的专题片,老板骄傲地说是CCTV跑到漳州去制作的。
  这家别墅式的小茶馆正对着大海,有上下两层,进门左手边是一排高高的柜台,有精致的雕花,让人感觉似乎又回到了过去。想象着掌柜们站在那吆喝生意时的场景,很有趣。茶桌、茶椅皆为明式红木家具,桌上摆着成套的功夫茶用具。最特别的是,茶馆四周靠墙的红木玻璃橱里,陈列着许多古旧器皿。天花板上还悬挂着几杆大秤,把整个空间装饰得很古朴、传统。
  老板说,会来他店里喝茶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朋友,还有就是海外华侨和一些外国游客。在越来越小资的鼓浪屿上,坚守着这份坚持是一件很不易的事情,然而老板的脸上却始终透着激动的神情。“来这喝茶的人都很喜欢我这些宝贝呢,喝着茶听我说说这些宝贝的故事,可开心了。”一边说,一边拿起了身边的宝贝,热情地和我们介绍着……
  扁形的烧开水的茶壶,可以调节通风量大小的炉子汕头风炉,宜兴紫砂制成的孟臣罐,还有铜制的消防水枪、古旧的暖风扇、还能唱歌的留声机,就连锁着玻璃柜的锁头和钥匙都是老式的……
  想当年,鼓浪屿上的别墅都是外国的领事馆,或是大户人家的私家花园,遗留下来的东西在当时可都是很先进很别致的呢。不过这些古董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部分也都被现代人遗弃。闽南人过年有除旧迎新的习俗。许多破旧的东西就都被当废品扔了。“老至诚”的老板就是趁这个时候。“抢救”回这些他眼中的诸多宝贝。
  锈迹斑斑的铜壶、泛黄的瓷碗茶盏,半个多世纪前鼓浪屿上的人们用的这些居家用品。很容易让人怀念,这也正是这家小茶馆与众不同之处。不单吸引年轻朋友好奇的心,更留住了长辈们的回忆,我们手中的相机更是忍不住爱上了这些宝贝。
  夏日的时候吹着海风,喝着地道的闽南功夫茶,顺道研究把玩着这些古旧器物,更是别有一番享受。特别是对一些海外侨胞和老一辈的人来说,这些勾起他们记忆的老旧物品和充满家乡味道的茶香,正是他们喜欢来这家店坐坐的原因吧。
其他文献
复闻杯盖冷香,熟香细长,深吸一口,徐兄把盖子紧握在手,细细觅去,叹从未想过,此香气如此迷人,花香、果香皆不是,真乃佳缘,若不是开会也不会来此,也不会相遇,更品不到这样的好茶。  来杭州开会,因长路漫漫,甚觉疲倦,是夜将寝。此时同室方到,自称姓徐。徐兄尚未吃饭,开门便日。饮茶否?饮茶吧!不禁睡意全无。心想。想不到在这儿遇到好饮之人了。  徐兄自报家门,原来是福建闽南一带人氏,特别喜欢的是漳平水仙茶。
期刊
看照片里的何一心,板寸头,笑容很少,严肃的外表让人有些徒生敬畏。可第一次约见采访,他迎面走来,一张挂满笑容的脸却立马让人放下了所有的防备。在他福州的办公室里一起喝茶聊天,静静地听他用略带沙哑的厚重嗓音讲述自己和武夷山的故事,能深刻体会到他粗犷的外表背后,流露出的一份豪爽和精细。  这才是真实的何一心,他以独特的发展眼光,凭借着过人的胆识与豪气,只用了短短7年时间,让“星愿”一跃成为武夷岩茶的第一品
期刊
玄米茶在日本和韩国很是风靡,爱喝玄米茶的人很多。多年来玄米茶一直高居办公茶排行榜第一位。除了其独特的香气与滋味,人们认为,每日饮用玄米茶可迅速减肥。这几年,在国内,一些日本和韩国料理店中也常常使用玄米茶招待客人。可以看到,北京、上海等地玄米茶也渐渐流行了起来。  当前,国内越来越多的绿茶厂家也加入生产玄米茶的队伍当中,我们随机选择了浙江千岛玉叶的玄米茶作为鉴评,这是他们在2007年开发的新产品。 
期刊
美丽的西湖之畔,垂柳依依,落花纷飞。  凡是来过这个城市的人们,不管短暂或长久,都始终如一地喜欢上这里。从避难的皇帝直到寻找幸福的平民。  西湖畔龙井村,千年茶事,灵隐香,缠绻着那些悠扬的故事以及绵绵的茶韵,使人们在这片温柔的故乡,不知道身在何处,清醒抑或是沉醉?  用上人间天堂最好的水,用上龙井村落最香的茶,细细浸润,是人间四月暖暖的春光。    独语西子湖    在杭城住得久了,茶喝得久了,便
期刊
有人说过“茗事之为雅,情与趣则缺一不可”。佳茗还需佳器衬,陆羽《茶经》记载的茶器物什就有28种之多,陆羽非常重视茶器,还亲自设计了风炉;宋代爱茶人苏轼也很重视茶器,并自制了提梁壶,寻水煮茶,自烹自吟: “松风竹炉,提壶相呼……”。  但今天,我们喝茶爱茶,把更多的情感投入在茶上,却对炭火与茶釜(煮水器)等茶器不很在意,茶器的概念简单到只有盖碗和紫砂壶。风炉提壶,寻水烹茶的日子似乎变得那么遥不可及
期刊
就茶界来说,全国茶馆最多的城市,成都应是首户。而茶馆里,品饮变化较快的,应是上海。何也?因为上海从旧时开始,就是一个新新世界,“租界”的西方品饮文化从旧时起,就不断地冲击着比较传统的中式品饮文化。如果说。上世纪初的上海滩咖啡飘香,代表着那时的西方品饮文化对中式品饮文化的冲击,那么,新世纪初的茶咖,是这个冲击的继续。说准确点。是国人改良了西方品饮文化为中用。把咖茶改成了茶咖。  所谓茶咖。就是往茶里
期刊
佛学院,本是个紧张又严肃的地方。闲暇是没有的,而禅堂的“用功”,也不是人人皆可“心空及第”的。为了调节紧张严肃的情绪和难得要领的“用功”。我决定用“禅茶”了,取之于茶用之于道。教务处被征用了。先是乒乒乓乓地打扫了一番。又摆些花儿,又在对面屋内的电脑上备了茶乐《听壶》,加上茶道必备的法器:引罄、香炉、止静牌,正儿八经的一场佛事。一切准备就绪,饮茶就在这一独门小院中正式演绎了。  小门的铁栅上挂了个大
期刊
就饮品而言,大体上在西方,咖啡是人生的重要组成;在东方。自然就非茶莫属。一般人对咖啡的想象,多半是浪漫温馨,是灵感的泉源,充满人文色彩。那茶呢?除了具实用性的解渴消暑、提神醒脑之外,亦可作为消除烦恼、澄清思绪、怡情养性的饮品。显然,茶的世界比咖啡国度更为宽广。  现代茶文化的发展,体现于茶席布置或茶席设计上,亦逐渐在实用性之余,开始讲究并融入更多的人文、艺术审美情趣。其中,将饮茶活动置于自然或类自
期刊
公元2008年3月11日13时。我国著名茶文化学者凯亚先生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里悄无声息地走了,享年79岁。  家人取出凯亚的遗嘱,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不设灵堂,不搞发布,不举行遗体告别”之类文字,以及他死后“把骨灰撒在雨花台和中山陵的茶园里,福建武夷山的茶园里”等等字眼。另外,还有前几天交给妻子未完成的有关《中日茶文化交流史》读评系列文章清样……当时在场的医生和所有人眼睛都红了,一位医生
期刊
有人收藏字画,还有人收藏鞋袜,我喜欢收藏云南茶。  收藏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东西本身具有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如限量版鞋袜和绝版书籍;一种是收藏者只为自己喜欢。我朋友小兰。集数千枚纽扣于一柜,开柜即见五彩缤纷,大小各异如千眼观音。  云南是个茶之宝地。我经常在红土地行走,免不了结识几位茶农,攀爬几座茶山,品饮一些或浓郁或寡淡的茶汤。如此寒来暑往,积累了些许经验——平时眼神迷惘如僧入定,一旦看到某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