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做到极致就是非凡

来源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haoh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我的梦想并不是要当一名飞行员。当时部队招飞行员,我就去了。
  在整个大学阶段,有70%的人被淘汰,能够真正成为飞行员的大概只有30%。当时同学之间经常开玩笑:“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每天从早忙到晚,军政素质的训练、体能的训练、文化课程的学习、飞行技术的练习……如果一天不努力,可能今天我们还是同学,明天就不是了。
  我记得飞初教机时会在空中做各种各样的特技动作,很多学员都会中途选择放弃。为什么呢?风险太大,难度太大,飞一个小时回来,腿都是抖的。当时我就觉得我爱飞行,我要把飞行学好,我要做一名真正的飞行员。
  我第一次放单飞,也是我第一次执行任务。执行完任务回来,对正跑道准备着陆的时候,塔台指挥员告诉我:“拉升,复飞,通场。”我听到这样的指令,觉得很纳闷。指挥员告诉我,我的前轮没有放好,不能着陆。一圈,两圈……我在空中整整飞了六圈,油已经耗得差不多了,起落架仍然没有放好,但是飞机必须要落地。指挥员告诉了我操纵要领,让我结合自身的训练,准备着陆。离地50米、 30米、10米,飞机主轮接地了,但是前轮还是没有放好。飞机上当时有我、领航员和通信员。我清晰地看到,跑道两侧各种保障人员、消防车、救护车已经把半个跑道排满了。好在飞机最后平稳地停在了跑道上。
  虽然我们尽力训练了很多的特情,但当实际情况来临的时候,很多东西还是完全超出你的想象的。从那以后,每次检查飞机,我都会多看一眼,哪怕有一点点疑惑,我都会向机务维护人员询问。飞行不能有半点含糊,只有一丝不苟地把每一个动作做好,才能保证安全。
  2006年,我离开部队,转业到了四川航空。当时面临很多的困难:以前我们的飞机都是手动的、传统的飞机,但是我在四川航空飞的第一架飞机是空客飞机。它是非常先进的,很多都是电脑的,文字全是英文,还有一些运行规范,我们都不熟悉。有一次,教员教了我们一个单元的练习,我和我的同事都没有听懂。第二天老师问我们,我们说什么都懂。老师再讲了一遍。然后我们各自把老师讲的,不管懂还是不懂,全部记下来。晚上,我们俩就配合着,你一言我一语地探讨,结果第三天我们真的全会了。
  对于“5·14”事件,媒体问:“您是部队出来的,可能飞行技术比较好,是不是民航出来的,就不一定能够飞下来?”当然我并不否认,因为部队的训练锻炼了我的技术,锻炼了我顽强的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力。但是不管是民航还是部队,飞行的本质是没有变的,只是在运行方法、运行规章、运行程序上有很大的不同,只要你适应了它,只要你掌握了足够的飞行知识,有足够的技能和足够的积累,都可以顺利地飞行。
  飞行没有捷径可以走,飞行是一个慢慢积累、慢慢沉淀的过程。从重庆飞拉萨的航线,我一年飞了不下百次,所以我对这个飞行的过程非常熟悉,哪个点飞到什么位置了,哪个点要注意什么事项,我都能熟记于心。但是,每次我做飞行准备的时候,都会像飞第一次那样,为每一种“不安全的可能性”都做好应对准备。飞行看起来每天都是一样,飞的机型也一样,每天都是这么来回。实际上,每天都不一样。飞机上今天可能是120名旅客,明天可能是150名旅客;今天是晴天,明天是雨天,后天是刮风;今天我的副驾驶是这个人,明天我的副驾驶是另一个人。所有的一切都在变。只有掌握了这种不变中的变化,你才是真正的飞行员,你才能够保证大家的安全。
  其实每一个人都很平凡,就像我一样,如果没有“5·14”事件,大众不会认识我。所以我想说,只要你把自己的每一件事做好,脚踏实地,把平凡的工作做好了,就为以后的不平凡做好准备了。
  作为机长,制服上我是四道杠,副驾驶是三道杠,这多的一道杠,除了知识、技术、专业,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责任。
  就在“5·14”事件发生的头一天,我和我们公司一位同事被提问到一个问题:我们驾驶舱有逃生绳,逃生绳的长度是多少?当时由于我们在飞行中,没有去翻书,我们都不知道。这个事儿我一直记在心里,第二天早上,也就是5月14日,一大早我就想起,赶紧去翻书,还给我头一天飞行的同事发了一条信息:“逃生绳的长度是5.5米。”


  这个逃生绳的长度可能跟平时的操纵没有太多的关系,但是当危机来临的时候,它也许就会救了你。从飞机诞生开始,很多经验和教训都是从飞行事故中得来的。飞行事故中,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性,作为飞行员,我们都要百分之百地去努力、去应对。就像我们平时学的知识,实际上生活中真的用得很少,可能只用到了10%,但是那90%是用来干什么的?就是用来在别人都说不行的时候,你可以勇敢地说,我行!
  在那之前,我没有仔细想过生命的意义。
  在那之后,我觉得我对生命真的有了一些了解。我觉得人活着就有一切。生命,或者说活着的意义,就是让别人感觉你的存在,当别人都感觉你不存在的时候,你的生命的意义和高度就会大打折扣。当我回到家,我的邻居,见到我以后一直说谢谢。我的手机里来了很多不知名的短信,他们都在关心我。要知道,很多人在关心你的时候,你真的会感觉很幸福。这时候,你的心是热的。
  编辑/谭馨
其他文献
折一支杨柳,便会有“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情围绕在身边。  品一杯香茗,就能感受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独特意境。  原来,生活无处不是诗,而我就生活在诗情之中。  低落时,有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学习不努力时,耳旁会响起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问题解不出来时,有陆
期刊
如果人生是一场漫漫无期的旅行,那么,我希望你可以用一朵花来做导游。  我有一个邻居,养了很多盆花。每天早上,他都会一边浇花一边哼着韵味十足的京剧,乐此不疲。有一天我问:“你总是美滋滋的,天天有喜事吗?”他笑着说:“你看看,这花儿又美又欢喜,让我每天都生活在春天里,能不乐吗?”  你看,一朵花可以在大清早就钓出你的快乐。  看着他种下的花开得姹紫嫣红,我也不禁愉悦起来。回想起每次他给花浇水时幸福的模
期刊
在清风徐徐的四月踏上海南这片热土,彼时花儿争艳的气息还在空气里飘浮,我跟随渡轮横渡琼州海峡,最终踏上这座魂牵梦萦的岛屿。  自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这片土地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荒芜之地建设成如今物产丰富的宝岛,从街边一隅的书店里淘到的各种老照片就可以窥见一斑。海南的年轻,是深入血脉、植入骨髓的。在前往旅舍的路上,我随手招了一辆载客电瓶车。电瓶车轻快地穿梭在这座风情满满的城市间,热情的大哥向我讲述
期刊
在童话故事里,一辆金黄的南瓜马车,是行驶在午夜的梦幻,是仙女为灰姑娘准备的,能载着她走进另一个不一样的美丽世界。多少凡夫俗子,也盼望一个有南瓜马车的午夜,可以换上童话里的水晶鞋。而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偏偏是南瓜可以幻化为一辆梦幻马车?  也许是因为,南瓜一般在春末夏初的时候种植,它们小时候没经历过霜冻和冷雨,旺盛的青春期,又碰上一年之中最好的灿烂艳阳,在秋日的昼夜温差下,静静地凝练着属于自己的甘甜,
期刊
蔷薇去了很远的地方。走的那天,微风掀动她的裙裾。  她乘着斑驳的绿皮火车,轻踏每一寸时光。坐在车窗前,看山看水,看每一处花开。由晨至暮,永不停息。月朗星稀,玉兔已来捣药,亲爱的姑娘已入梦乡。  至那日一别后,再无相见。姑娘在很远的地方,我看不到她如今的模样。去年埋存的那坛旧雪,不知今年酿成了何种滋味。我们附庸风雅,也学古人采露埋雪。  姑娘写了很长的信,信纸幽谧地闪着蔷薇花的光。她说在异乡遇见温暖
期刊
2019年10月,浙江省教育厅联合省内14个部门联合起草了《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份被称为“减负33条”的方案提出:小学生到晚上9点、初中生到晚上10点还未能完成家庭作业的,“可以拒绝完成剩余的作业”。其他还有“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标要求”“小学三至六年级所有学科均不得组织期中考试”“初中不得组织月考和周周清考试”“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
期刊
/1/  卓颯的目光一一扫过他们,最终停留在她的身上。他朝着她的方向,张开五指,将手缓缓举过头顶。  人群瞬间沸腾了,他们痴迷地望着卓飒沐浴着阳光的小平头,像是看着一颗随时可以喷射出礼花的彩蛋。卓飒感受着群众的呼声,觉得每一缕吹过他的风都带着浓烈的英雄气息。  跳高的杆子又被升高了五厘米。两米,比保持了三十年的校纪录足足高了十五厘米。助跑,起跳,扭腰……每一个动作都干净利落。卓飒脸上游刃有余的表情
期刊
很遗憾,我没有闪亮的大眼睛。我的眼睛很小,小到无法想象的程度。什么?你要问我小眼睛给我带来了什么烦恼?我可没兴趣说这些,如果可以的话,你问问李荣浩吧。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去闺蜜家玩,我们躺在床上看电视。她妈进来了几次,每次都是欲言又止的样子。终于,在第四次进来的时候,她妈开口了,小声说:“怎么不把电视关了?你同学睡着了,小心吵到她。”我真的很无奈,因为我没睡啊,我只是看上去像睡了而已。  类似
期刊
[知趣]  问:周围的“猫奴”越来越多,有的女生在任何场合看到猫,都会一惊一乍。我也喜欢猫,对它毫无抵抗力。猫是怎么被驯化成如今这么讨喜的样子?  答:不是人类驯化了猫,而是猫驯化了人类。人类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驯化了很多动物,猪狗牛羊,但猫绝对是最特殊的存在。几千年前,猫主动进入人类的生活,潜入人类的村庄,在村落中的垃圾和粮库里寻找食物。它们和人类打交道的目的就是获取食物。  为了混口饭吃,猫把
期刊
读者说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班里在传看一本名为《长安梦》的小说,我也看了,非常喜欢。再瞅瞅作者,哇,是高源!作为《中学生百科》的忠实读者,我不能不产生联想啊。写《长安梦》的高源,是“高见”这个专栏的高源吗?原谅我就是这么敏感,啊,不对,应该说敏锐才对。虽然我知道地球上叫高源的人可能很多,但还是要麻烦编辑帮忙核实一下。(丁梦)  编辑说  世界很大,但也很小;地球上叫高源的人不知道多不多,但既是《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