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业并不神秘,只要敢想,只要去做,有谁不可以?
2004年9月,当曾经打造了高端财经访谈节目《对话》的王利芬赴美研究之际,她或许没有想到,一年多后她居然会以一档真人秀节目重回中国市场。这档模仿美国《The Apprentice》(“学徒”,又译“飞黄腾达”)节目创意的《赢在中国》,恰好结合了高端财经访谈和真人秀两类节目的优长,将成功企业家和普通创业者汇聚在一个平台,在监管者加强对真人秀节目管制的大环境中异军突起。
时至2007年末,第三届《赢在中国》创业大赛已进行到中盘,除了怀揣激情和梦想的参赛者,众多海外媒体也给予特别关注。曾任两届美国政府经济顾问的约翰•拉特里奇(John Rutledge)亲临《赢在中国》后,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说“唐纳德•川普,你应该要有危机感了”。唐纳德•川普(Donald John Trump)是一位有着“曼哈顿之王”称号的地产商,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正是《学徒》的创办人。
我们不能将美国人的“溢美之词”完全当真,但“赢在中国”这一词组正在被广泛接受和认可,乃至成为一个有巨大指向性的符号。中国台湾首富、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曾在其博客中以“十年变局:机会在中国,赢在中国”为题撰文,他预言,未来十年,创业的机会,创业赢的机会都将更多的出现在中国。
生逢其时
《赢在中国》目前的成功绝非偶然。当2006年春天节目启动时,中国正处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创业、创新成为这个时代最响亮的词句,为企业积累财富、为国家贡献税收、为社会创造就业成为这个时代精神深处的需求,创业者、企业家成为这个时代被推崇的英雄。
在2006年初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提法上升到国家站略的高度,而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也首次提出要“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并“明确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与大战略相适应的是,相关政策和法规也在陆续制定和完善之中。
在这一大背景下,创业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每一个普通人都看到了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切实可能性。自2004年来轮番推出的各种财富排行榜则为燃起的创业火苗加上了一把干柴,刨出其中的炒作成分和有关计算方法的争论,胡润及其同行们在客观上激起了普通大众创造和拥有财富的潜在欲望。
《赢在中国》适时诞生,将此前似乎只在暗涌的大潮呈现在公众眼前,迎合了国人的心理诉求。这一节目几乎去除了所有准入门槛,人人机会均等,没有学历、性别、籍贯的限制,只要你拥有创业激情和商业才干,就有最后胜出的机会,当然,惟一的前提是年满18岁。
中国传媒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谢进川向《创业邦》记者分析道,“目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保障压力很大,《赢在中国》通过仪式化的元素,从精神刺激的角度宣传创业精神,解决了个人的自我保障的问题,导向十分正确,而且是十分及时的。”
有谁不可以?
《赢在中国》展示了中国创业大潮的一个截面,而在事实上,从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确立之始,创业精神在一代代人的心中就愈烧愈旺,并有着自身鲜明的时代烙印。
与改革开放最早发端于农村不无关系,新中国第一代创业企业家以乡镇企业家为代表,他们在政策的夹缝中顽强生存;而在1984年前后,随着国家对科学技术的日益重视,科研院所的职工纷纷创立企业,联想、方正、四通都在这一阶段萌生;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后,一批国家机关干部和研究机构人员纷纷下海,先后创办了嘉德拍卖和泰康人寿的陈东升将自己所属的这一拨创业者称之为“92派”,其出现表明此前的社会主流人物开始认可商业的价值;随着1990年代末互联网的兴起,创业更进一步向草根阶层扩散,终成为不可阻遏的大潮。
纵观《赢在中国》的参赛选手,从年逾六旬的老者到不满二十的后生,从土生土长的农民到在国外学习成长的“海归”,背景差异巨大的人们站在了同一个舞台上。这无疑是一场极具反差感、容易造出戏剧冲突效果的秀,但也的确反映了基本事实——如今的中国,创业机会到处都是,它告诉人们:创业并不神秘,只要敢想,只要去做,有谁不可以?
作为《赢在中国》的创办者和总制片人,王利芬表示,这是一个电视节目,更是一次创业者的集体跋涉。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建教授认为,“《赢在中国》把成功的创业者,和要创业的人通过一个平台结合起来,让创业者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引导创业者的正确行为,这是很难得的。”
梨子要自己吃
很多选手都明白这样近距离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53岁的农民选手门传喜就尽可能抓住每一次节目录制现场的发言机会向评委俞敏洪(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和史玉柱(巨人网络董事长)求教,“你们一定要帮助我确定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他参加《赢在中国》学到的一个最让他惊讶的词。
而“我学会……”则是所有选手最频繁使用的句式,已经走下舞台的前两届五强选手仍习惯这样表达,最直观的证明就是,他们中间很多人的创办企业的发展战略、商业模式因为这段参赛经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但创业很难靠“教”去“学会”,创业者遇到的问题千差万别,谁又能一一给出解决之道呢?毛泽东曾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亲自去尝试一下。史玉柱称,作为评委,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告诉选手,但这并不能保证他们不犯错误或者少犯错误,只希望起到一点辅助作用,“你可能要吃5个梨子才能尝到它的滋味,现在我告诉了你,你可能只吃3个梨就知道了。”他强调说,“最重要的是,还是需要自己去咬一口。”
与“教”相比,《赢在中国》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唤醒”了创业者的思维,告诉他们路在哪里,该行动了。有论者以“始惊-次醉-终狂”三个阶段来概括这些选手参加《赢在中国》的心路历程:“始惊”就是他们从那些优秀企业家的评点中发现自己创业中的缺点和不足;“次醉”就是对那些优秀企业家创业理念的信服;“终狂”就是下决心一定要将创业之路走下去。第二届五强选手张华感受很深,“我现在太缺时间了,要抓紧时间,加大步伐推动公司发展,不能等着别人。”
狂热背后的冷静
尽管《赢在中国》只是一场商战模拟秀,但绝大多数获胜选手依然认为,这种方式还是能够测试出许多要素的。比如,选手在面对一个问题时,看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能力等,因为场上很多情况下是本能反应,所以能反映一个选手在现实环境中面对问题的反应模式和综合能力。比如“沙盘演练”环节,被有些选手认为是“最系统、最难的商业游戏,由此可以推断设计者缜密的系统和逻辑。”
这些在创业综合素质测试中胜出的选手,大多都在实践中已经开始了创业之路,在狂热比赛的背后,对于创业都有着自己冷静而独到的认识。在第二赛季冠军李书文看来,创业首先要找到对的次序,就是“先人后事”,做任何事之前,先要看是哪些人在做。他还总结出一些失败企业的共同点:第一,老板太“能干”,不是真能干,而是事事都插手,这会抑制手下专业人士的发挥和积极性;第二,老板太抠,不懂得分享,自己吃肉,手下却汤都喝不上;第三,老板不诚信,对员工的承诺不能兑现;第四,老板缺乏远大理想,鼠目寸光。
第一赛季第四名任春雷则给很多热情高涨的创业者泼了瓢凉水,他告诫说,创业刚开始的时候,好事容易变成坏事,因为大家激情很高,容易眼高手低;而且创业要有长期吃苦的准备,走不下去的时候,耐力就是实力,“如果你耐力不行,那就是实力不行。”
在第一赛季亚军周宇看来,对于创业者的考验,首先是有没有眼光,到底能不能发现真正的需求,消费者是否接受你的产品和服务;其次,切入市场的机会是否准确;第三,能否越挫越勇。他认为,创业成功其实是一种偶然,而失败是一种必然,“如果我失败,我会反思我为什么失败。我愿意在一个团队里把原因找到,然后把最快的改正方法找到,并不断地坚持。假如这件事我失败,我以后再做时下的力气比今天更大。”
奔跑的瞪羚
毋庸讳言,这些参赛选手创办的企业眼下大多规模很小,往往被人忽视或看轻,但是哪一家行业巨头不是从零开始的呢?
在非洲的大草原上,有一种动物叫瞪羚,它们体态很小,但是善于奔跑和跳跃。与体态庞大的“大象级”巨头企业相比,业界形象的将高成长中小企业成为“瞪羚企业”。一个地区的“瞪羚企业”数量越多,表明这一地区的创新活力越强,发展速度越快。我们眼中的众多创业企业不正是这样一群“瞪羚”吗?他们在不断奔跑并壮大。行者路远,行者更有大未来。
“我来了,我看了,我赢了”。2000年前,凯撒大帝远征埃及,一举克敌,一战定鼎,大笔一挥写下了这句话,作为传回罗马的捷报。不管是已经走下《赢在中国》舞台的选手,还是留在舞台上的选手,以他们为代表的千千万万中国创业者也正在喊出这样的口号。
《赢在中国》还在继续,“瞪羚”们的创业之路也一刻未停。高建教授如此评价这一节目,“《赢在中国》有深远意义,不能光看当前,它在呼唤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对创业的追求,对成功创业者的尊敬,对创业文化的强化,中国现在形成这样一个氛围,是十分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