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皆祸害”?!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bin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在某网站上已建立两年半的论坛引起了舆论的关注,参与讨论的近两万人,大多数成员是“80后”、“90后”,论坛内容主要是陈述对家教的不满。他们的口号充满战斗性:我们不是不尽孝道,大多数成员是在与陌生人讨论自己的家庭教育问题;也不是简单的发泄,而是希望寻找解决的办法。我们只想生活得更好。在孝敬的前提下,也要抵御无知、无理取闹型的父母的束缚和戕害。
  应该说“父母皆祸害”只是一部分年轻网民的一种不健康、不成熟的情绪的表达。但是这个论坛争议的很多问题已经远远超越所谓“代沟”范畴,不是用简单的“换位思考”、“一代传一代”就可以解决的。
  
  不满一:棍棒出孝子
  很多参与论坛的网民讲述了父母、祖輩、其他家庭成员对自己的“体罚”和伴随而来的“辱骂、讽刺、羞辱、侵犯孩子隐私权”等冷暴力。这种心灵创伤一直延续到他们成年,严重损害了他们与家人的感情。
  一个24岁的男性网民说,他从来没有质疑过父母对他的爱,可是他从小都受到父母严重的体罚,每次都要被父亲打到出血为止,母亲则是“回避”、“教唆”的态度。他工作后,因为琐事,母亲还将他的胳膊挠得鲜血淋漓。
  已过而立之年的“左手”(网名)回忆了身为上海知青的父亲从小到大对他的打骂——“小打天天有,大打三六九”;铁衣架插入过头皮;冬天光脚在院子里罚站;因为偷偷吐掉一只饺子,父亲拿着皮鞭赶打他,又罚他跪了6个小时。如今在异乡工作的他很多年没有回家探亲,通电话时也不叫“爸爸妈妈”。
  
  不满二:父母一手安排的人生
  更让成年子女不满的,是父母精神上对子女的“控制”。一些父母把自己的理想、意愿强加于子女身上,粗暴干涉子女的求学、工作类型和地点、婚恋等问题,导致子女在生活习惯、财产支配、择偶、生育等一系列方面和父母发生冲突。
  
  不满三:共同语言少
  与一般“家庭纠纷”不同的是,“80后”子女与他们“50后”的父母最大矛盾集中在精神层面的隔膜。
  父母们有的只专注于工作;有的文化程度不高,接触新事物少,知识面不够广泛。在“80后”子女面前,他们之间可以交流的话题寥寥无几。加之多元文化给人们的价值取向带来的反差很大,儿女们服装打扮、饮食习惯、交友类型、对社会的评价等等和父母完全不一样。在子女眼中,父母是一群“僵化的国家教育机器的最末端执行者”,使他们“逃得掉沉闷无趣的小学,却永远也别想从父母那儿毕业”。
  在家庭关系上,父母对子女成年后远近亲疏感到失望和不解。在父母们看来,没有比家庭成员更重要的人了,而子女偏要在家庭聚会上早退去见网友,整天跟网友聊天,与他们却话不投机半句多。
  李工(网名)今年27岁,常常是下班后回到家里倒头就睡,在晚上八九点醒来后从冰箱里拿几根香肠充饥,然后玩电子游戏到天明。有时候他也想到父母屋里跟父母说几句话,但看着聚精会神看电视剧的父母,又不知道如何开口。
  教育学者指出,童年阴影和家庭教育造成的个人性格缺陷,会给子女身心健康、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困扰。虽然性格缺陷形成自有其主客观原因,不能简单地“归罪”于父母和家庭,但种种不良情绪最终会反馈回家庭。可悲的是,大多数家长对子女们在网络世界里对他们的抱怨一无所知。
  这个论坛反映的观点未必全部正确、合理,但也从年轻人的视角给中老年人、特别是对“50后”们与子女相处的方式给出了一些很直接的提醒。
  
  提醒一:不必这样“愚昧”地爱着孩子
  在很多“50后”父母看来,对儿女的爱,就是为他们的未来铺平道路。这些处于社会中间层的父母看到了社会竞争的残酷,常常一厢情愿地让子女削足适履式地去适应社会。而在儿女眼中,爱即放手,因为“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眼下,“50后”们又纷纷承担起即将成家立业的子女们最头疼的立足成本——房子。之后,他们又开始催促子女生孩子,热切地盼望能抚养第三代。
  他们一边伤心儿女顶撞长辈,一边武断地否定儿女的意见和建议;一边抱怨儿女不知道自立自强,一边又把儿女洗过的衣服再洗一遍,因为觉得儿女洗不干净;一边责怪儿女不知道谋生艰难,一边不让儿女自立门户,声明“我们仨永远在一起”。
  
  提醒二:需要创建民主的家庭关系
  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王东华针对此问题说,儿女的问题大多是由家庭问题造成的,虽然表现在儿女身上,但根子却在家长身上。家教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继承而不是创新,但“50后”父母面临着中国家庭教育传统的断裂和失承,导致他们更容易与子女们出现种种矛盾。
  在信息社会,父母与子女同步接触新鲜事物,但父母的接受能力与儿女相比相形见绌。父母难以再处处以师长自居、随意教育子女,有时甚至会降低在子女心目中的地位。
  《中国青年报》曾登过一封母亲的道歉信。母亲不让女儿看电视,女儿在盛怒之下说:“我讨厌你!”母亲在震惊的同时,也陷入冷静的思考。她公开道歉,希望做女儿的朋友。晚上,女儿面带愧色地说:“妈妈,其实我是最最爱你的!”
  可见,只有父母们意识到这种社会变迁对家庭代际关系的影响,改变传统观念并积极地创建民主的家庭关系,才能拥有一个相对和睦的代际沟通。
  
  提醒三:儿女说“不”也是一种沟通
  孔子曾提醒人们不能“愚孝”,说过“小棒则受,大棒则走,不陷父于不义”。家长管教成年子女本身没有错,但问题是要教会成年的子女对父母说“不”。
  演员李亚鹏的母亲在丧偶后变得非常依恋儿子,可李亚鹏忙于事业,没有办法满足母亲,母亲就常常对他抱怨。终于有一天,李亚鹏跟母亲有了一点小矛盾,而心理压力到了临界点,他跑到洗手间,摔东西,大哭。那天李亚鹏对母亲说:“你原本想退休了,和老伴孩子一起过晚年,但生活就是给了你这样一个变故。那怎么办呢?你还得坚强起来。你靠我是靠不住的。你的内心只能靠你自己才能重新充实起来。”这次“摊牌”式的谈话后,李亚鹏的母亲偶尔还会有一些情绪,但她已经从心理困境中走过来了。有时面对家庭矛盾,一味的和稀泥并不能解决问题,儿女要学会对家长说“不”,而家长也要学会接受儿女说“不”。
  在我们这个不断进步的时代,爱是一种能力,无论对于阅历丰富的长辈,还是挣扎打拼中的年轻一代,都需要从学会倾听对方做起,然后才是理解、接受、修正乃至妥协。
  (责编:孙展)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期刊
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陶小平名师工作室”研修、示范、辐射、引领的作用,致力于让名师工作室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站,更好地开辟教师发展提升之路,为区域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开展教研。工作室以“真味语文”的“八真”系列研究为抓手,着力培养“有修养”“有才干”“有思想”的青年教师,提高工作室研修员的备课能力、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学科知识拓展能力、行为分析与反思能力、合作研修能力、课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名师工作室是形成本地学科教学特色的研究基地,是培养本地优秀学科教师的培训学校,已成为国家教育部在国培活动中要求试用、推广的一种组织形式和活动形式。如何办好名师工作室,我们应怎样开展研究工作?  基本工作理念。不离实践:任何项目、任何话题的研究探讨,都要立足于教学实践;崇尚学术:要从学术研究的高度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教学与研究都要“脱俗”,不跟风,不玩花架子;着眼技能:教学研究与学术研究的目的都是为了
微月历  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  今年国家首次以立法形式确定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展示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维护和平的决心。  9月8日中秋节。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8月10日开通公款送月饼等“四风”问题举报窗。这是继“五一”前后开设“纠风”举报直通车之后,再次恢复周周通报,旨在还大家一个风清气正的节日。  9月10日是我国第30个教师节。  2014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带头践
期刊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自2003年~2007年,总共评选出1600多门国家精品课程,对高等院校“质量工程”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