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斤成风与鬼斧神工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li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解说“斤”与“斧”这两个汉字字义的来龙去脉,从字形与字义的联系来看,“斤”与“斧”这两个字的字义很相近,一般说来,“斤”应该是“斧”类工具的总称,而“斧”应该是“斤”的一种。既然“斤”是“斧”类工具的总称,那么我们就先从“斤”字说起,然后再说到“斧”字,不妨从“运斤成风”和“鬼斧神工”这两个成语入手细细道来。
  一、运斤成风的“斤”
  汉语中有个成语叫“运斤成风”,又叫“郢匠挥斤”,语本出自《庄子·徐无鬼》:
  “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这样的:郢人就是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国都“郢”那个地方的人,传说楚国的郢都有一个人在自己的鼻尖上抹了一点像苍蝇翅膀大小的白粉,让一个叫“石”的匠人(称之为“匠石”)用斧头把它砍下来。这位“匠石”抡起带着呼呼风声的斧头砍下去,结果白粉完全除掉了,而鼻子却一点儿也没有受伤,郢人不仅脸色未变,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宋元君听说这事后,让匠石给自己再表演一次,匠石回答说:“我确实曾经砍过,但是能够让我施展技术的那个人如今已经死去很久了。”
  这是庄子路过惠施墓前讲的一则寓言,后因以“郢匠挥斤”或“运斤成风”来比喻纯熟、高超的技艺。庄子在这则寓言里,表达了对郢都人惠施的怀念。这则寓言同时还告诉我们,由于郢都人信赖“匠石”,才能让“匠石”削去自己鼻子尖上的污渍,并且在“匠石”的利斧挥动之下,面不改色心不跳。可见,对于“匠石”得以发挥卓越本领,信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斤”究竟为何物
  那么郢匠所挥的“斤”究竟为何物?一般认为“斤”就是斧头。其实仅就“斤”字本身而言,在上古时代至少可以指代六种器物:
  其一是农用击土工具,大致相当于今天农民所用的“镢头”;
  其二是平头平刃的“斤”,大致相当于今天农民所用的“锄头”;
  其三是砍伐木材用的“斤”,这才是今天人们所说的“斧头”;
  其四是加工木材的横刃的“斤”,大致相当于今天木匠所用的“锛子”;
  其五是加工木材的纵刃的“斤”,大致相当于今天木匠所用的“斧子”;
  其六是古代用作兵器的“斤”,古人又将其称之为“斧钺”。
  上文说的“郢匠”显然是个做木工活的工匠(木匠),他用的“斤”应该是上述的第四种或者第五种,是加工木材的“斤”;至于是横刃的锛子,还是纵刃的斧子,还有待于进一步求证。
  三、“斤”字的字形解读与造字本义
  上面是“斤”字的一些古字形:“斤”字的甲骨文为独体象形字,象镢头类的斫攫工具之形。第一个字形勾勒出镢头的头部轮廓之形;后两个甲骨文字形都像带有曲柄的镢头形状,镢头的头部画成箭头,表示其尖锐锋利。金文则省去曲柄,只画其头部的大体轮廓,字形已经不太像实物之形了;而小篆字形则与实物更加面目全非了。
  《说文·斤部》:“斤,斫木也。象形。”《说文》所释为动词义,意思是砍斫树木,与造字本义尚有差距。其造字本义应该是表示一种斫攫工具的名词义,也就是说,“斤”是一种尖头纵刃带有曲柄的镢头类的斫攫工具。
  四、“斤”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斤”字最初的意思应该是一种尖头纵刃弯柄的农用击土工具(类似于今天的镢头),还不属于兵器。用“斤”来击土,可以使田土疏松平整,以利耕作,例如《左传·哀公二十五年》中就有记载:“皆执利兵,无者执斤。”这里“无者执斤”的意思是手中没有兵器的人便拿上一把镢头参战,可见“斤”还不属于“利兵”一类的兵器。
  后来在此基础上又有了平头平刃的“斤”(类似于今天的锄头),用来砍斫植物的根部或者锄草,例如《国语·齐语》中就有记载:“恶金以铸锄、夷、斤……试诸壤土。”韦昭注:“斤,形似锄而小。”可见这种“斤”应该是一种短柄的平头锄。
  在这种平头锄的基础上,“斤”逐渐演变为木工用的“斤”,而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斤,斫木也。”许慎所说的“斤”应当是属于类似斧头的“斤”了。
  刘熙在《释名·释用器》中进一步解释道:“斤,谨也。板广不可得削,又有节,则用此斤之,所以详谨令平,灭斧迹也。”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斤”的功用是用来细加工(谨也),由于木板很宽,不便于削平,又有节疤,就先用“斤”来加工一下(“斤之”的“斤”已经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其目的是使其细微处变得平整,除去先前用斧头砍下的粗糙痕迹。
  可见这种用途的“斤”并不完全等于斧头,它与斧头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它的作用是用来“灭斧迹”的,它大概相当于后来木匠所用的“锛子”。
  《孟子·梁惠王上》中又有记载:“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杨伯峻在《孟子译注》一书中说:“‘斤’是‘斧’的一种。”其实《孟子》这句中的“斧”与“斤”应该还是有区别的。清·王筠在《说文句读》中说:“斤之刃横,斧之刃纵,其用与镢相似,不与刀锯相似。”
  后来,在这种木工加工木材的“斤”和入山林砍伐木材的“斤”的基础上,进一步模仿这种平刃的“斤”制造成兵器的“斤”(斧钺),这正如清代王筠《说文释例》中所解释的:“斤即兵也,故兵亦从斤。”又如:“斧之用为直劈,斤之用为横断也。”(周纬《中国兵器史稿》)
  “斤”有时可以用作动词,意思是砍削,例如上文提到的:“板广不可得削,又有节,则用此斤之”(刘熙《释名·释用器》)。又如:“不斤不斧”(皮日休《河桥赋》)。
  再后来,由于有了“斤币”与“刀币”,“斤”又可用作指称货币的单位。在此基础上,“斤”又进一步引申为表重量的量词:旧制1斤为16两;现在市制1斤为10两,公制1斤为0.5公斤或500克。   根据上面对“斤”字的字义演变规律的梳理,现将“斤”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五、含有“斤”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再来说说含有“斤”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斤”字在常用成语中保留最多的文化含义是用做木工工具的“斤”(斧头)和用作量词的“斤”。
  上文谈到的“运斤成风”这个成语,“斤”就是斧头,“运”是挥动的意思,表示快速灵敏地挥动斧头,以至于形成风声作响的效果,令人称奇,借以比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还有一个成语叫“鲁斤燕削”,说的是鲁国制造的“削”(小刀)和燕国制造的“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果易地生产,在鲁国造“斤”而在燕国制“削”(此即为“鲁斤燕削”),质量就都不会优良,借以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的水平。
  现在用到“斤”字的成语有“半斤八两”和“斤斤计较”。按旧制八两就是半斤,因此半斤与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斤斤计较”这一成语出自《诗经·周颂·清庙之什》的第九篇《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诗句中的“斤斤”并非用作量词,而是明察的意思,意谓从成康时代起,拥有了天下,表现出英明善察的好眼光。
  明于此,当我们今天在说几斤几两或者公斤、市斤这些抽象意义的时候,可别忘了“斤”字自古以来可是实实在在的原始工具;对于其中的每一种意思,我们都还是需要斤斤计较、细细明察才行。
  以上文字解说了“斤”字,从中可知“斤”字有一项主要意义就是“斧头”,以下就来说说跟“斤”有关的“斧”字。
  六、鬼斧神工的“斧”
  汉语中有个成语叫“鬼斧神工”,关于这个成语的典故原本出自《庄子·达生》,原文是这样的:
  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齐:通“斋”)以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枝:通“肢”)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
  这段话的大意是这样的:春秋时期,鲁国有个技艺特别高超的工匠(“梓”是周时工匠称谓,主造笋鐻、饮器及射侯者),名叫“庆”,人称“梓庆”。他能制作各种精巧的木器,人们看了都非常佩服。有一次,他用木头雕成一个鐻():那是一个悬挂钟鼓的架子,上面刻有鸟兽等精美图案,它的外形美观,花纹精细,见到它的人都特别惊奇,不敢相信这是人工能够做得出来的,而好像是出于鬼神之手。见到这个“鐻”之后,鲁国的君主也连声喊绝,特地问梓庆说:“你是用什么法术制作出来的?”梓庆回答说:“我是一个普通的做工之人,哪里有什么法术?尽管如此,我还是有我的诀窍的。”于是梓庆便接着说:“在制作之前,我必先斋戒,聚精会神,心中没有杂念。斋戒到三日,就不想借此获得什么赏赐或者封官了;斋戒到五日,就更不敢怀有非分的钻营之心了,而是忘掉名利,集中心思考虑怎么才能制作好它;斋戒到七日,就连自己四肢的形态都忘了。当达到这种境界的时候,在我的眼里已不存在公室和朝廷了,我的内心高度专一(巧专),外物的扰乱则完全消失(外骨:骨通“滑”,“滑”是乱的意思)。然后再到山林去仔细观察各种木料的质地,找到外形体态跟“鐻”最相合的木材。与此同时,心目中对鐻(悬挂钟鼓的架子)有一个具体的形象,这业已形成的“鐻”的形象便呈现在我的眼前,然后再动手加工制作,加工制作时,把所有的心血都凝聚在这上面,心里只想着“鐻”,避免主观成见,不是这样我就停止不做。经过这样的专心致志地精雕细刻,就可以制成精细的“鐻”了。用我木工的纯真本性融合木料的自然天性,制成的器物被疑为神鬼工夫的原因恐怕也就出于这一点吧。
  君主听了,才明白了这“鐻”(悬挂钟鼓的架子)之所以像经过神工鬼斧制作得那样好的缘故。由这个典故可知,要凝聚心血,聚精会神,方具鬼斧神工之效。
  七、班门弄斧的“斧”
  其实,上文的“鬼斧神工”这个成语尽管运用了“斧”字,但典故中并不含有“斧”。真正使用“斧”字本义的成语应该是“班门弄斧”。
  在此前我们讲到“斤”字时曾经提到,郢人是一个操斧能手,而鲁班更是一个操斧大师。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善于制作精巧器具,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成语便是“班门弄斧”。
  “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早在唐朝就有雏形了。文学家柳宗元在《王氏伯仲唱和诗序》中就有这样一句:“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意思是说,在鲁班和另一个操斧能手郢人的门前表现用斧子的本事,脸皮也太厚了,太没有自知之明了。
  那么鲁班所用的“斧”又为何物呢?当然应该是加工木材的纵刃的斧子或者横刃的锛子了。不过,“斧”字除了作为木工用的“斧子”的意义之外,还有其他更为丰富的内涵。
  八、“斧”字的字形解读与造字本义
  从上面的“斧”(父)字的一些古文字字形可以看出:甲骨文1和甲骨文2均为独体象形字,甲骨文1像斧钺之形,甲骨文2象手持石斧之形(左边的竖画代表斧柄,右边的符号为甲骨文的侧面手形),手持斧具之人即为“父”,这就是“父”字的造字本义。第三个与第四个字形为小篆,小篆的“斧”为上下结构,上部的符号是“父”,在它的下面又添加了用作形旁的表意构件“斤”(因为“斤”就是斧头,可以表意),让上面的“父”兼表意兼表音,于是就变成了“从斤父声”的形声字了;而小篆“父”(第四个字形)的构字原理则与甲骨文的“父”一脉相承。
  “斧”字的造字本义应为斧头,是用来砍东西的工具,大多用来砍树木,古代也可用来作兵器。《说文·斤部》:“斧,斫也。从斤父声。”而另一方面,“斧”的本字又可以是“父”,“父”的造字本义其实也是斧头,只不过是突出了以手持斧的形象而已。《说文·又部》:“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许慎的《说文》对“父”的解义,将字形解为“从又举杖”(“又”就是侧面手形)。“从又举杖”是父权的象征,因此它的意义是父亲,这已经是后代的引申义了,不是字形所蕴含的本义(本义应为“象手持石斧之形”)。   九、“斧”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斧”是古代重要的砍斫器具,原始社会末期的“斧”是用石材做成的,后来才有了青铜斧和铁质的斧。“斧”字的初文是“父”,后来“父”的造字本义用后起的形声字“斧”来表示,而“父”字则引申为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因为手持石斧从事野外劳动或者与敌人作战的人都是成年男子。再后来则成为对亲生父亲以及与父亲同辈男子的称呼,而“斧”字则取代了“父”字的造字本义。
  据此可知,“斧”字的造字本义为斧头,斧头最初应该是伐木工具,例如《诗经·齐风·南山》中就有记载:“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又如《孟子·梁惠王上》所云:“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两个语境中的“斧”都是斧头的意思,前一句的意思是:怎样才能剖开作为薪柴的树木呢?没有斧头那是不能够办到的;后一句的意思是:手持斧头的伐木者如果能根据树木生长的规律进入山林砍伐(不乱砍滥伐)的话,那么山中的林木我们是用不完的。
  后来“斧”又用作木匠加工木材的工具,例如前文提到的“班门弄斧”、“鬼斧神工”等成语中的“斧”。
  而且,“斧”同时又是一种战争兵器或杀人刑具,例如《诗经·豳风·破斧》所记载的:“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这里的“斧”指的是兵器;又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中所云:“愿请玺,复以治邺。不当,请伏斧质之罪。”这里的“斧”指的是刑具,质是铁砧,杀人时,置人于铁砧上,以斧斫之。
  后来“斧”又可以引申为表示白与黑相间的斧形图案,以表示吉祥,因为“斧”可斩除邪恶,且与“福”字谐音,例如《尔雅·释器》中所记载的:“斧谓之黼”(“斧”就是“黼”,而“黼”是古人衣服上的吉祥图案),又如《礼记·檀弓上》所云:“加斧于椁上”(在棺椁上涂绘表示吉祥的“斧”形图案)。
  “斧”字还可引申出动词义,意思是砍斫,即用斧子劈、砍或破开,例如《聊斋志异》中所云:“公怒,斧其门。”这句话中的“斧”名词活用作动词,“斧其门”就是用斧头劈开他的门。
  根据上面对“斧”字的字义演变规律的梳理,现将“斧”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十、含有“斧”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最后说说含有“斧”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因为表示父辈意义的字,后来已经写作了“父”,于是“斧”字在常用成语中保留最多的文化含义,便是专门用作砍伐工具的“斧”和用作兵器或刑具的“斧”了。
  其一是指砍伐的工具,例如:“班门弄斧”意指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语见宋代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还有一个“鬼斧神工”的意思则是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一样,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一般的人力所能达到的。
  其二是指战争的兵器,例如:“大刀阔斧”原指使用阔大的刀斧砍杀敌人,后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还有一个“破斧缺斨”,“斧”和“斨”(qiāng)都泛指兵器。语本出自《诗经·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后来便用“破斧缺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其三是指杀人的刑具,例如:成语“不避斧钺”中的“斧钺”是指古代的刑具,形容烈士忠义不屈。语见《汉书·赵充国传》:“愚臣伏计孰甚,不敢避斧钺之诛,昧死陈愚,唯陛下省察。”还有一个“斧钺汤镬”,“斧钺”指用刑具的斧钺将犯人砍死,“汤镬”指把犯人投入滚水的大锅中煮死,借以泛指各种酷刑。
  综上可见,当我们今天在说“班门弄斧”或者“大刀阔斧”的时候,除了将其理解为生产工具或战争兵器之外,是否可曾想到过它的最初字形,还会跟男性长辈(甚至于它就是“父亲”的本字)或者吉祥图案有关呢?原来,我们的父辈最初就是持斧劳作的男子呀,而这“斧”又可以斩除邪恶,并且“斧”字又与“福”字谐音——难怪它会表示吉祥之意。行文至此,诸位对这“鬼斧神工”的“斧”字如果还有什么异议,可一定要不吝“斧正”啊!因为在各位达人面前,我的这篇文字说不定也是在“班门弄斧”呢!
  作者:四川省“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普及基地”教授
其他文献
摘 要:晚清以降,钟山书院异动、变迁不断,进入了波折起伏的变革阶段。钟山书院一度在门东开辟新址,不久又回迁至城内原址,其各项制度的运作实态,如经费、考课、祭祀、藏书、刻书等,均有异于清中期之处。随着内外形势突变,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更加深化,钟山书院的学术流变也在不断推进。19世纪末20世纪初,书院改革进入高潮,钟山书院最终被改为江南高等学堂。晚清钟山书院的变革历程不仅说明了其影响力,还反映出传统
期刊
我与枣庄先生是同时代人,都是进入新时期以后进入学术界的。1979年暑假,我在成都市和平街(原骆公祠街)四川省图书馆特藏部书库古籍阅览室查阅苏轼乌台诗案资料,于此与枣庄相识。他告诉我关于乌台诗案需读三种书——《东坡乌台诗案》《诗谳》和《眉山诗案广证》。我甚佩服他于文献资料之熟悉。此后我们一同报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同作为助理研究员被录取,但随即四川大学中文系杨明照先生请枣庄回去主持编注《苏轼全集》,我则
期刊
摘 要:鲁迅先生在《呐喊》和《彷徨》中塑造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采用了不同的艺术手法。刻画吕纬甫、魏连殳等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往往直接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着力表现精神的痛苦,形成浓郁的悲剧氛围。刻画封建卫道士和下层封建知识分子两类形象,虽同样采用由外而内的透视手法,但前一类形象具讽刺喜剧特色,而后一类形象则体现了喜剧因素与悲剧因素融合的特征。  关键词:悲剧;喜剧;透视法;悲喜剧融合  反映从清末
期刊
摘 要:北宋前期,没有在南方驻防禁军骑兵。宋仁宗时期广南西路发生侬智高事变,岭南骚动。宋朝臣间在是否“用骑”的问题上发生争论,狄青率西北骑兵南下,“终以马胜”。宋朝君臣对南方是否适用骑兵有了新的认识,开始在南方驻防新建的“有马雄略”军,有马厢军也有增多。受到感染,一些少数族群也要求学习马战。在某种程度上,侬智高事变的平定成为宋朝在南方“用骑”上的一个“转机”,这在宋代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
期刊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对李白的一句评价,而靠了众多与这句诗意思相仿的评价,李白当之无愧坐拥了“酒仙”的称号,以至于想到李白,许多人会首先想到醉卧云端的一幅画面。而说到杜甫,自然就是“贫病老丑”,一副伤神忧国的形骸,加上潦倒,人们是不常把他和酒做直接联系的。而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却指出,杜甫嗜酒终身,且至少不下于李白。这样的说法依据又何在呢?  依照郭沫若
期刊
1966年冬,阳翰笙被康生、江青之流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秘密关押在秦城监狱。后来他因病情严重,在周恩来关怀下转至公安部医院治疗,随后继续被监禁,直至1975年7月出狱,但仍受监视。此时,中国大地乌云翻滚,“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狂潮正冲向全民敬爱的周总理。念及總理的安危,阳翰笙忧心如焚,赋诗道:  九死难酬报国心,缠绵病榻见精神。  周公岂惧流言毁,千古中华一巨人。  这赞誉,代表了全国人
期刊
摘 要:关于最早的四川乡土文学,学术界一贯的认识是以沙汀、艾芜、李劼人等为代表的,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作家的作品,其中沙汀发表于1935年的《丁跛公》被公认为是四川第一篇文学史意义上的乡土小说。我发现川籍作家林如稷发表于1923年9月6日的短篇小说《太平镇》,无论从其反应的地理环境,还是方言、民俗都可以断定小说所写的就是四川省资中县的太平镇。作者借鉴了西方写实的手法,以1911年的四川保路运动
期刊
摘 要:川西北岷江上游藏羌地区广泛存在带有“卍”字的符号。这种具有太阳崇拜与生殖崇拜意义的文化符号在甘肃、青海地区马家窑文化中也大量出现。由此推知,在原始社会后期,西北氐羌先民已逐渐向今四川阿坝地区迁徙。  关键词:岷江上游;“卍”与“十”字;马家窑文化;太阳崇拜  “古羌源流与马家窑文化”是一个让人感兴趣的历史话题,也是一个不乏当代意义的现实话题。本文以川西北岷江上游地区民族文化符号“卍”或“卐
期刊
摘 要:川剧是四川民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民俗文化表现形式。自19世纪末开始,由于社会剧变、城镇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出现,其商业性质渐浓。随着20世纪初开始的社会变革,川剧亦在改良的进程中承担起改造社会风气的使命,从而与茶馆逐渐形成 “鱼水关系”。成都的三庆会与悦来茶园即是鲜活的实证。  关键词:戏曲改良运动;川剧;悦来茶园  悦来茶园是成都最早建立的一批新式茶园之一。清朝覆灭后,原本在老郎庙表演的川剧艺
期刊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欧洲小国卢森堡展厅留住了参观者的脚步。那图片、造型展示的青翠高山、茂密的森林、神秘的古堡、优美的峡谷确乎与展区提示“亦小亦美”相符,说它是“袖珍王国”也不为过。因为这些年来,它被世界旅游者普遍赞誉为“天然公园”,“欧洲的绿色心脏”。卢森堡虽小,还是世界的“钢铁王国”。  从困境中奋发崛起  下午从巴黎出发,车往东面行驶,地势渐高,进入丘陵地带。植被茂密,深蓝、浅绿、深褐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