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网络的时代,信息的时代。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都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通过对当前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分析,找到网络新时代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221-02
一、概述
21世纪的今天互联网就像神经和血管,延伸到社会肢体的各个部位。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是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特殊群体,因此成为受网络影响最深广的一族。一方面学生的视野大大地开阔了,学习资源极其便利丰富,另一方面隐匿在网络环境下的一些不良因素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强大冲击,这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1.开辟学习新渠道,提供新载体,丰富学习资源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以“两课”为主渠道,以课堂、报告、研讨会、校报刊物等形式进行,往往被限定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而网络具有交互性、及时性、互享性等特点,网络上海量的信息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只需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查询自己所需教育信息,既省时又省力。网上授课、远程教学、网上展览等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太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改变教学方式,增强交流沟通,提高学习效率
过去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是信息不对称,学生的意见想法不能及时反馈,学校、老师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从教师到学生的单一的“灌输式”,学生的学习效率极低。互联网正好弥补了这些缺陷,网络环境下可以采取交互沟通的方式,通过电子邮件、MSN、QQ或博客师生及时交流沟通。互联网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交流中不用公开真实身份,可以真正地敞开心扉,更有利于老师及时发现问题从而积极引导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有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开展。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网络对大学生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1)网络对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崇尚自由,张扬个性是大学生道德主体的主旋律,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他们可以摆脱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摆脱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和困扰,随心所欲地以各种身份发表自由言论,而且大多不需要承担任何的责任和义务,成为一个完全理想的自我。”所以,一些大学生的不道德现象和违法违纪行为时有发生。此外,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想渗透的主动性极强,尤其是西方国家通过网络技术对我国进行思想和文化以及政治信息的渗透,意图影响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动摇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
(2)網络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各种垃圾信息对自制力较弱的青年学生危害极大。许多高校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使得人与人之间直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大大减少,使情感疏远,人际关系冷漠。还有一些人陷于网络“淫秽色情”的泥沼不能自拔,这不仅大大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阻碍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及产生,而且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还会诱发各种心理问题和疾病,甚至导致犯罪。
(3)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许多学生上网时间过多,学习时间减少,上网做的是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网聊天,看电影,玩游戏,有些学生玩游戏到了痴迷的地步,通宵达旦地玩。因痴迷网络耽误学习导致高校大学生出现的补考、重修、留级、退学等现象屡见不鲜,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2.网络使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多是老师一支笔,一本书,一块黑板,实行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网络提供了全新的学习渠道,他们可以通过网上授课,远程教学网上浏览信息等方式进行,这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另外网络信息的多元化使学生很容易受错误信息的影响,如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停留在过去的单向“灌输”,缺乏师生的交流沟通,势必会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困境,带来严重的后果。
3.网络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严峻的挑战
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保守,不能正确看待和很好地接受网络这种新事物,对网络教学束手无策,’依旧采取传统的陈旧教育教学模式,以至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陷入被动落后的局面,大大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对策
(一)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提高对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网络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开展工作的工具和载体,还带来了新的工作途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与时俱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更新观念;提高对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和牢牢把握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加强传统道德文化教育
网络环境下,多种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给大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审时度势,用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教育当代大学生。信息时代,网络技术虽然取代了传统的技术,但传统社会一些基本的行为准则并不会过时。今天开放的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极易受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对大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有助于坚定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三)加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
1.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思路
“只有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社会历史的变化不断补充、改进、完善思想这个内置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才会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顺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摒弃传统的观念,认清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打破传统的单向式灌输教育。比如,在网络上以匿名的身份:通过博客、MSN、QQ、BBS等跟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网上互动,增强教学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教学效果。
2.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建设适应网络发展需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认真、深入学习科学理论,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多元的、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知识和能力。具备充分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应用能力,把网络媒体充分运用到教学中去。
(四)完善网络监督管理,加强网络立法工作
互联网上的信息往往鱼龙混杂,网络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必须把网络监督放在重要的位置。加强对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可以通过数据加密,安装“反毒”软件等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对学生的网络行为通过监控来规范,及时删去反动、黄色等不良信息,保证校园网络安全、有序地运行。
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完备的法律和管理体系来规范、引导互联网的发展和使用,大量网上行为处于既不受道德约束,又无规范可依的状态。”高校学生是网络社会的主群体,一方面,由于身心发展特点,极易步入网络犯罪的泥沼。另一方面,在网络环境下,由于缺乏法律保护,他们很容易成为网络犯罪的侵害对象。所以,应加快网络立法进程,为高校学生创造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以法律、规章的力量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毕明福,发挥网络优势加强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第1期
[2]朱彩萍,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J],甘肃理论学刊,2QD2(5):65
[3]朱建峰,论网络社会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
[4]黄发芬,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第9页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221-02
一、概述
21世纪的今天互联网就像神经和血管,延伸到社会肢体的各个部位。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是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特殊群体,因此成为受网络影响最深广的一族。一方面学生的视野大大地开阔了,学习资源极其便利丰富,另一方面隐匿在网络环境下的一些不良因素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强大冲击,这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1.开辟学习新渠道,提供新载体,丰富学习资源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以“两课”为主渠道,以课堂、报告、研讨会、校报刊物等形式进行,往往被限定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而网络具有交互性、及时性、互享性等特点,网络上海量的信息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只需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查询自己所需教育信息,既省时又省力。网上授课、远程教学、网上展览等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太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改变教学方式,增强交流沟通,提高学习效率
过去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是信息不对称,学生的意见想法不能及时反馈,学校、老师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从教师到学生的单一的“灌输式”,学生的学习效率极低。互联网正好弥补了这些缺陷,网络环境下可以采取交互沟通的方式,通过电子邮件、MSN、QQ或博客师生及时交流沟通。互联网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交流中不用公开真实身份,可以真正地敞开心扉,更有利于老师及时发现问题从而积极引导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有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开展。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网络对大学生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1)网络对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崇尚自由,张扬个性是大学生道德主体的主旋律,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他们可以摆脱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摆脱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和困扰,随心所欲地以各种身份发表自由言论,而且大多不需要承担任何的责任和义务,成为一个完全理想的自我。”所以,一些大学生的不道德现象和违法违纪行为时有发生。此外,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想渗透的主动性极强,尤其是西方国家通过网络技术对我国进行思想和文化以及政治信息的渗透,意图影响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动摇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
(2)網络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各种垃圾信息对自制力较弱的青年学生危害极大。许多高校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使得人与人之间直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大大减少,使情感疏远,人际关系冷漠。还有一些人陷于网络“淫秽色情”的泥沼不能自拔,这不仅大大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阻碍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及产生,而且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还会诱发各种心理问题和疾病,甚至导致犯罪。
(3)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许多学生上网时间过多,学习时间减少,上网做的是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网聊天,看电影,玩游戏,有些学生玩游戏到了痴迷的地步,通宵达旦地玩。因痴迷网络耽误学习导致高校大学生出现的补考、重修、留级、退学等现象屡见不鲜,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2.网络使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多是老师一支笔,一本书,一块黑板,实行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网络提供了全新的学习渠道,他们可以通过网上授课,远程教学网上浏览信息等方式进行,这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另外网络信息的多元化使学生很容易受错误信息的影响,如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停留在过去的单向“灌输”,缺乏师生的交流沟通,势必会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困境,带来严重的后果。
3.网络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严峻的挑战
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保守,不能正确看待和很好地接受网络这种新事物,对网络教学束手无策,’依旧采取传统的陈旧教育教学模式,以至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陷入被动落后的局面,大大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对策
(一)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提高对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网络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开展工作的工具和载体,还带来了新的工作途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与时俱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更新观念;提高对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和牢牢把握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加强传统道德文化教育
网络环境下,多种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给大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审时度势,用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教育当代大学生。信息时代,网络技术虽然取代了传统的技术,但传统社会一些基本的行为准则并不会过时。今天开放的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极易受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对大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有助于坚定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三)加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
1.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思路
“只有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社会历史的变化不断补充、改进、完善思想这个内置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才会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顺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摒弃传统的观念,认清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打破传统的单向式灌输教育。比如,在网络上以匿名的身份:通过博客、MSN、QQ、BBS等跟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网上互动,增强教学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教学效果。
2.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建设适应网络发展需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认真、深入学习科学理论,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多元的、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知识和能力。具备充分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应用能力,把网络媒体充分运用到教学中去。
(四)完善网络监督管理,加强网络立法工作
互联网上的信息往往鱼龙混杂,网络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必须把网络监督放在重要的位置。加强对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可以通过数据加密,安装“反毒”软件等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对学生的网络行为通过监控来规范,及时删去反动、黄色等不良信息,保证校园网络安全、有序地运行。
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完备的法律和管理体系来规范、引导互联网的发展和使用,大量网上行为处于既不受道德约束,又无规范可依的状态。”高校学生是网络社会的主群体,一方面,由于身心发展特点,极易步入网络犯罪的泥沼。另一方面,在网络环境下,由于缺乏法律保护,他们很容易成为网络犯罪的侵害对象。所以,应加快网络立法进程,为高校学生创造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以法律、规章的力量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毕明福,发挥网络优势加强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第1期
[2]朱彩萍,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J],甘肃理论学刊,2QD2(5):65
[3]朱建峰,论网络社会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
[4]黄发芬,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第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