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百人规模学校”的七彩课程蓝图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in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教学理念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令人目不暇接。小班化教育已经成为小学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进一步确定了“夯实基础、整合课程、探索大小课、建设拓展课程群、建设高效课堂、进一步扩大学校课程自主权”等多项推进措施,形成了“百人规模学校的七彩课程”。
  【关键词】小班化教育;素质教育;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小班化教育已经成为小学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小班”由于班额小,便于因材施教,学生更多地享有教育资源,“小班教育”一度成为优质教育的代名词。然而,随着各县市区域内学校的布局调整,一些农村和山区出现了许多“百人规模学校”,“小班”教育却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成了“薄弱学校”的代名词。
  一、历史和现状分析
  (一)“百人规模学校”占比不小
  据嵊州市教育局统计,近年来办学规模在200人以下的小学数量逐年增加,2012年教育局统计显示,这类小学的数量占我市小学的35%,占农村完小总数的71%。
  出现这一现象,一是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心,近年农村新出生的孩子明显减少;二是很多农村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强,因此,他们千方百计把孩子带到城区读书;三是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还保留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或教学点,方便附近村里孩子上学。
  (二)“农村小班”面临教育尴尬
  1. 师资配备受“师生比”制约
  教育局规定,一所学校教师编制一般按照师生比25:1进行配置,一般不足200学生数的学校,配备约为8人,按每个年级开设9门课计算,一至六年级共54门学科,则每人需要任教5.4门课,教师平均周课时为20节以上,他们普遍感到教学压力过重。
  2. 师资质量受“地域性”影响
  “百人规模学校”由于“学生数”太少,造成师资配备不足,教师负担偏重,导致无法正常开展教研活动,教育质量低下;同时,由于这些学校生源不足,面临将来撤并还是保留的两难境地,学校的硬件设施也相对比较落后,师资培训力度不够,地方对学校的教育支持处于“边缘化”境地,可见,这些百人规模学校的“农村小班”教育质量明显受“学生数”牵制。
  自2013年省重点规划课题立项以来,为探索一条提高“百人规模学校”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由嵊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牵头,成立了“百人规模学校”共同体,开始了“百人规模学校”课程改革探索之旅。
  二、培养目标
  这些农村小班的孩子究竟缺什么?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他们更迫切需要的是家的感觉,是一份亲情,一份守望。为此,我们小班联盟通过多次研讨、论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学校课程进行了更加科学的设置:
  (一)传递温情
  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以日常生活细节为抓手,教师以实际行动让孩子体会到集体的温情;引导孩子能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尊师重道,学会传递温情;引导孩子孝敬父母长辈,在社会上懂得尊重和礼让,有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深化温情传递。使孩子能健康愉悦地成长。
  (二)夯实基础
  充分认识基础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本质,做好“基础教育”课堂,扎实开展国家课程,认真研究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开设的每一门课,以小班化教学为载体,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为孩子的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三)培养兴趣
  在扎实开展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教师特长,不断研究、开发校本课程,从道德、文化、体艺、综合实践素养等方面,面向全体学生,以自主选课的方式,开展丰富的兴趣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兴趣和特长。
  (四)提升亮点
  根据学生实际(社团活动和平时表现),不断发现亮点、特长,通过校级社团活动的方式,促使学生在自己感兴趣或者特长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得到个性化发展。
  三、学校课程体系
  (一)课程建设原则
  以夯实国家课程为基础,以学校实际情况为突破口,深化课程改革,构建基础扎实、个性鲜明,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
  1. 目标性原则——基于“健康、和谐、愉悦、优质”的核心理念,在进行成长要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目标的分层分类,将学校的办学目标及学生的发展目标切实地内化于课程之中。
  2. 传承性原则——在学校原有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固化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吸取课程管理中的有益经验等做法,在传承中不断寻求新突破。
  3. 多元性原则——在课程构建时,通过课程类型的多元化、课程资源的多元化、课程实施方式的多元化等来满足学生成长的多元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二)课程体系架构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总的目标要求是在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育评价,积极推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学校形成了课改总体思路:“调结构、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并进一步确定了“夯实基础、整合课程、探索大小课、建设拓展课程群、建设高效课堂、进一步扩大学校课程自主权”等多项措施,形成了“百人规模学校的七彩课程”。
  四、拓展性课程设计与实施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均有相应的拓展。
  拓展性课程由“学校固定开设科目”和“教师自主开设科目”两部分组成。每学年结束,由教师自主申报特长爱好,学校统筹,在新学年初列入“固定科目”或者“自主科目”,不受学科限制,时间为一学年。
  五、课程整合实施办法
  (一)固定课程的整合   以扎实开展国家课程为基础,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学校原有积淀,教师特长,生源情况等),对小部分国家课程进行了调整与整合。例如一年级数学课,国家课程标准每星期4课时,调整为3.5课时。具体措施是将“时钟的初步认识”和“元角分的认识”调整到三年级数学思维(实验)校本课程。
  (二)同一学科的整合
  1. 教材内容的整合。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认真研读整册教材,挖掘出可以整合的内容,探究整合的方法,有效进行内容整合。
  2. 教材与课外的整合。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集体研究讨论确定整合内容、整合途径,以补充教材的不足,拓展学生的知识和思维。
  3. 教学时间的整合。本学期从美术课教学开始实践尝试,两节美术课连上。
  (三)不同学科的整合
  1. 学科联动课。研究、挖掘各学科课程中的重叠部分,确定某一个主题,各学科教师联合上课,真正达到课程的有机整合。
  2. 主题活动课。例如:结合校科技节、阅读节、艺术节、体育节等进行。开展“快乐星期三”综合实践活动,将班队、地方和活动课统一安排在周三下午,将一些可以整合的,而且需要大量活动时间的课程结合起来一起上。
  六、学业评价机制
  有什么样的评价导向,就会有什么样的课堂。对此,我们要明确以下导向:
  1. 个性化评价(使用七彩评价卡)。
  2. 活动式评价。以学校开展的星级评价为活动背景,开展不同的活动,如童话岛闯关活动,孩子们“读童话、说童话、写童话”,展示了自己的朗读能力,又通过边讲童话边表演的形式展示了想象和说话能力,老师用“成长足迹、成长寄语、成长印象”(等级、评语和照片)记录下了孩子的表现。
  3. 调查式评价。以调查表的形式,涉及“上课的纪律、喜欢的内容、同学的合作、掌握的技能、学习的成果”等内容。通过自评、同学评、老师评三方互动,既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评定了学习坊的开展情况。
  4. 模块式评价。采用模块式的评价方式,从几方面对学生进行等级评价。
  5. 档案式评价。每班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
  七、回顾与反思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教学理念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令人目不暇接。嵊州市小班教学联盟的老师们在研究中且行且思,期待着孩子们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
  “百人规模学校”在研究中成长,但是我们的课程还不够成熟,例如我们的综合实践课程,通过一次次有计划的活动,我们形成了一些零零散散的活动方案,离“课程”实在太远。但正是这些没有形成体系的“课程”,才是我们草根化的校本课程,正是这些课程,守望着孩子们的七彩童年,伴随孩子们幸福成长。
其他文献
今天早上,一回到学校,听到孩子们说:“老师,您辛苦了,祝您节日快乐。”一句短短的问候,使我感慨万千,从教以来的一幕幕,在我脑海中不断闪过。  93年,我和两个同学一起分配到新造镇一所小学。我们的校长做事爽快、果断。她问我:“你喜欢哪一科?”我说:“我数学的成绩一向很好,我想教数学。”但校长说:“现在你们三个,只有你一个是女性,我相信你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不如你教一年级的语文吧!”我说:“可以。” 
李耀宗,小学高级教师,现任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华东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顺德区督学。曾获“佛山市先进德育工作者”、“佛山市优秀辅导员”、“顺德区教书育人先进教师”等荣誉称号。  【摘 要】我国的教育管理面临着过严与过宽都影响教学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根源是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本文分析了其中原因,认为现有教育管理制度有其必要性也有弊端,引入以职业成就感为核心的激励机制可以增加学校教育管理效率。  【关键词
【摘 要】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聚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民俗文化,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激活课堂气氛有着促进的作用。深入发掘民俗文化资源,不但在内容上对语文教学资源做了有益的补充,而且在方式上,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师生的互动行为。如何把沙湾民俗文化校本课程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起来,可以从以下三方
三合一滑板车  骑、滑、推三合  ,无需工具,轻松转换。带孩子去操场、公园,这是不错的工具。路上由大人推行,到达目的地,卸下推行把手,孩子可以尽情玩耍,车多用,尽享亲子时光。  儿童平衡车  用于代步、运动、娱乐。孩子完全要靠自己滑行前进,有助于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是骑自行车前很好的过渡产品。可选择铝合金车架,轻量坚固;较低的跨高设计,更适合儿童骑行;实心胎,安全不爆胎,骑感稳定,更好地帮助孩子学
【摘 要】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对学生真心关爱,守望成长,睿智连接,才能和学生在心灵上一次次地触碰,才能一起成长。教育并不是立竿见影,但要细水长流,在沟通、理解、关爱的土壤下,用真心对待真心,用心灵触碰心灵。拥有了心灵对心灵的尊重,用爱和智慧托起教育的情感,学生才会向着光明前进。  【关键词】沟通;理解;关爱;成长  一、善于沟通,换位理解  面对孩子所犯下的“大错”,老师和家
【摘 要】“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学生的“错误”本身就是一种尝试和思维创新。对于这些“错误”教师必须准确辨别,及时筛选,选用相关策略,努力挖掘“错误”的潜在价值,因势利导地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纠错增值,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演绎我们精彩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教学;课堂教学;错误;教学新理念  教育专家成尚荣说:“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正是在‘
【摘 要】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近年来小学生在礼仪方面存在明显的缺失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对小学生礼仪缺失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小学生礼仪教育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生;礼仪缺失;对策分析  “国尚礼则昌,家尚礼
番禺区“研学后教”的春风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我先后到山东杜郎口中学和成都芳草小学学习,还多次听专家讲座,听一线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一次次培训、一次次讲座,让我如同蜜蜂一般博采众长,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实践,酿出香甜的教学之蜜。  伴随着自己和学生交往的生命历程,我欣慰地看着我的学生在我的教育下露出满足的笑容,那一张张灿烂笑容的背后是一个个刻骨铭心的故事……  故事一:“我要换组”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改
【摘 要】多媒体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于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现在,小学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媒体技术为小学数学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学习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本文就结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中的实践,谈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激发
【摘 要】在数学教育中,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内化了的数学知识、技能及情感体验,同时也是保证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想的必要前提。笔者从亲历学习过程、总结反思、实践探索等三个方面对积累和提升小学生数学活动经验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反思;实践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提出要把数学教学中的“双基”发展为“四基”,即除了“基本数学知识”和“数学基本技能”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