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片幻灯到图片电影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1985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中国名片”,人们会想到很多名词:长城、四大发明、姚明、李娜……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带有中国印记的名词也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上的大屏幕上,先后有几家机构都曾经在这里播放过他们认为的“中国名片”。无论是名人的罗列还是艺术化的中国传统文化,无疑都是大家心中的中国名片。
  2011年8月1日,由中国新华社承担的大型国家形象纪录片工程《中国名片》在纽约时代广场播出,在展现中国主要城市和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的过程中,完成了一个从图片幻灯到图片电影全新的尝试。
  缘起
  《中国名片》这部纪录片,从名字上听来就是关于勾画中国脸谱的一部作品,事实上,它也是由新华社承担的一部大型国家形象纪录片工程,用浓墨重彩般的镜头语言描绘中国的主要城市和中国的世界遗产。但这样一部有着浓厚“官方”背景的作品,透过影像中浓浓的人文情感,展现着创作者对于中国、对于城市、对于整个民族的热爱,这一切都源于这部作品的纪实风格。
  从2011年5月份开始,《上海》和《杭州》已经摄制完成,《上海》已经在8月份播出,《杭州》也已经制作完毕,准备播出。接下来,摄制组要进行西安、拉萨、香港、台北等城市的制作拍摄。《中国名片》系列将以此为主线,扩大拍摄50—100个特色的中国城市。
  这样一部纪录片能直观代表中国,以民族民俗为根本,向世人介绍今天真实的、美好的、不美好的、个性鲜明的中国。新华社在纽约时报广场上有一块“中国屏”,《上海》已经率先在这个引人注目的地方播放了,中国而第一张名片已经递出。
  而通过跟主创人员的接触,我们再次深入地了解到《中国名片》背后的故事。
  何谓中国名片
  可以说,《中国名片》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和开端。中国的形象在国际上来说,经历了几次变化。最初的中国名片是张艺谋镜头下的黄土地和红高粱,色彩鲜明的让人透不过气,画面中充斥的泥土的气息和巩俐那大气豪放的脸孔让外国人第一次有了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的认识。但是国人并不认同,在经历了黑蓝灰的阶段后,中国人开始对自身有了新的认同。所以那些外国人眼中封闭、压抑的中国腔调并不是中国人眼中的自身。于是,中国人开始努力把光鲜的一面作为自己的名片发放了出去。但是外国人一开始很难接受这种已经颠覆了他们脑海中的中国形象。
  在经历了奥运会、世博会后的中国,亟需一张真实的、鲜活的、不畏惧、不回避、负责任的中国名片。于是,在现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时任新华社副总编辑兼摄影部主任王瑶的亲自策划和实施下,《中国名片》终于问世。没有名人和熟悉的脸孔,没有煽情的语言文字,也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演员,就是随机的采访和普通市民的脸孔,构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中国名片》。有些镜头没有特意的布光,没有刻意的安排,不介意“脏乱差”,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自信的中国,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城市和环境。
  所谓的形象,不是打造出来了,而是自然而然地流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上海》中,那个推开窗,穿着旗袍的老太太,就是上海本地的老阿姨,不用听她说,也能听出来是一口吴侬软语。《杭州》中,雨中的行人,漫步在湖边,那种烟雨蒙蒙的情调,就是杭州的街景,那份清晰的辨识度,不是别的地方能够看出来的。
  “外地人看着美,本地人看着像”,这就是《中国名片》所要达到的目的。新旧交替的图片不断的在镜头中变换和延展,时而清晰,时而迷蒙的调调,老人的笑脸,街角的小吃,雪中的情侣,大概能让上海和杭州在外的游子一下子勾起思乡的情愫吧。
  被修正的电影概念
  前新华社华盛顿分社摄影记者、《中国名片》系列电影监制吕明响告诉我们,在拍摄的过程中,尽管自己和大部分成员一样都是摄影记者出身,但在拍摄的过程中,大家也都转换思维,开始一种全新的尝试。
  《中国名片》的导演郜南是新华社摄影记者出身,也做过图片编辑,终审签稿人,更“在职研”了导演硕士,编过剧本,导过电视剧,因此在影片的创作上,顺理成章地形成一种电影的创作手法。在整个影片的创意阶段,郜南导演决定采用大量的纪实摄影作品进行还原,这既源于新华社对于“真实”不懈追求的传统,又出于导演本人对于电影影像的才华与创造性的发挥。郜南认为,纪实摄影作品的真实性和生动性是无可替代的,是专业演员无法演绎的,因此他一直在强调纪实的图片电影。
  “我们在选择图片的时候,没有刻意回避什么,甚至对解放前老建筑上的‘中央银行’字样也不避讳,并进行了同一建筑的新旧对比,这更体现我们对于历史的尊重,”郜南导演淡淡地说着。这些对于历史的尊重和突破性的创作,确实我们没有想到的。
  在没有看影片之前,很多人的印象都是停留在幻灯的概念中。但是实际的看了《中国名片》之后,这种想法被完全的颠覆和推翻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全新的拍摄方式。导演虽然是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出身,但是这次的纪录片,却完全是运用电影的语言和手法来摄制完成的。影像的记录和静止的图片天衣无缝的融合,这种在电影特技中常见的手法在纪录片中却是一次另类的突破。
  有一组印象很深的镜头,著名摄影师张望的摄影作品《过堂》是一组静谧而出色的摄影作品,镜头中,僧人们的闲适和安逸让人有种出尘的安静感。在《中国名片》的《杭州》中,导演把一组僧人们动态的影像最终定格在一幅摄影作品中,突然的由动到静,让人有种莫名的感动。
  “电影是每秒24张图片组成的,电视是每秒钟25祯图片组成的。理解了这个就理解了影视的本质,”郜南导演的这席话揭示了影视的本质,也不难看出这种把图片和影视结合的思路诞生的路线。而影像到图片的定格,加上动画的效果,都是摄制人员背后的付出,比如还原一张照片的拍摄角度,并融合进视频,这种精准程度直接决定了这段影像衔接的效果。所以说,从图片到影像,从静止到流动,这是一个思维的改变和进步。纪录片里面能都渗透电影的元素,这大概是《中国名片》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也是因为现在的图片技术发展才可能完成的,因为在胶片时代,摄影家留存的都是底片,而连起来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就会产生划痕,数量跟不上,后期剪辑软件也跟不上,因此不容易做成‘图片电影’,而如今,摄影的普及使之成为可能。另外,作为镜头的黏合剂,我们还拍摄了大量视频镜头,视频部分全部都是使用艾丽莎或RED EPIC这样的电影设备。”说起自己四十多人的剧组,郜南导演充满了创作的激情。   确实全新的数字影像技术带来了全新的电影拍摄手法,“现阶段,图片摄影人的思维需要改变了,现在更可以是一个讲究动态‘决定时段’的时候了。”郜南导演认为,正因为数字化的改变,让《中国名片》的拍摄过程可以完全采用电影技术手法,这时候在拍摄时不但拍摄需要进行电影创意,而且在后期创作时,也要有大量的技术手段进行加工。尽管是大量使用图片,但每一个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衔接变化都需要按照电影的方式进行构思,巧妙的组接。“说到底,只要是技术能达到的都不是问题,关键是创作者的想法,一定是符合时代的,进步的。”郜南导演采用全新的手法,也是为了告诉更多的同行,不该墨守成规,要有一颗不断前进的心。
  图片电影的技巧
  《中国名片》中没有解说词,全凭着画面来展示,几百张的照片、静态的人物、表情、色彩、景物、虚无缥缈的人声、孩童咿呀的歌谣、长亭外古道边、春季到来绿满窗、晨钟暮鼓、月下雷峰塔,日出日落、花开花谢、喜怒哀乐、断桥残雪、这就是这部纪录片的全部。你说技术?不是那些生硬的技术名词。在《中国名片》这部片子里面,所谓的技术,就是如何从细枝末节和眼角眉梢来展示一个城市的风骨和性格。
  作为剪辑师,李一冉的这把剪刀让这两部片子从棱角分明变得柔和和妩媚起来。江南的精巧和温婉就这样一点点呈现在观众面前。上海的多元和国际化也就这么一点点大气磅礴起来。看这两部片子的时候,我脑海中呈现的都是一个个熟悉的词汇,这些词汇借着图片和画面的变换一个个蹦出来,但是奇怪的地方在于,虽然是词汇的迸发,却始终都是和谐和通畅的。可见,这两部片子中所呈现的就是中国人脑海中的中国。那份熟悉的、亲切的感觉是无论身处何地都能透过毛孔感知。
  历史美丽的横断面
  《中国名片》中大量采用的图片中,展现了历时一百年的中国,将自摄影进入中国以来的画面都展现在眼前。这就像一个历史和横截面,图片将一百年前的中国留给当前的我们,而《中国名片》却将今天的中国留给今后的世界。“也许再过一百年,还会有人再做一版《中国名片》,那一定是融合了过去两百年的变化,我相信更加有内涵,”郜南导演慢慢地说。在他看来,重要的不是作品形式,而是作品中反映的时代和人物的气质,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有生命力。“一个个城市拍下来,是对中国文化进行梳理的一个个尝试,也是我们创作者自我修行的过程,”郜南导演补充道。
  中国人的爱国不是激进的口号,而是嘴巴里的味道,胃袋里的固执,耳朵里的舒畅和眼睛中的熟悉。是每个细枝末节中都散发着的,带有地域性的区别,又带有中国人共同性的那份情感。中国人感知自己是客观而又自嘲的,当你作为一个外国人的时候,你不可以嘲笑我们街头的混乱,你只能感叹中国形式的景色多娇,你不能厌恶餐馆里的喧嚣,你只能赞美食物的味道。中国人是个复杂的人群,“中国名片”是个复合的头衔。《中国名片》的诞生,让人期待而因由这些真实影像带来的真切记忆,也是我们眼中最美的中国。
其他文献
本次我们来聊一聊如何添加背景音乐,从而更好地烘托电影气氛。全新设计的FCP X增加了很多更实用的功能,使得添加音乐更容易,也更符合工业制作流程中,使用合法的版权。  1.首先我们用左右箭头移动剪辑帧头,到需要添加背景音乐效果的地方。然后点击画面左上方的“音乐符号”来开启音乐素材库。  2.然后点击下面的文件夹图标,就可以显示所有在你本地储存的ilife中的音乐,它会按照本地itunes中的音乐类型
期刊
提到索尼NEX系列的影像设备,这几年可谓战功卓绝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从微单照相机到高端的FS700,都可以看到NEX系列设备的表现,围绕着E卡口镜头的纵线联系,索尼正在打造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DV—DC融合格局。  很高兴在NEX的产品线上我们又看到了新成员,索尼NEX—EA50摄像机,它延续了索尼摄像机的优良血统,使用可更换镜头设计,及手持、肩扛快速转换的操控设计,在2012年BIRTV展会上一
期刊
在纪录片拍摄人物的时候,我们很多情况下拍摄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多个人,乃至一群人。无论何种情况,此前介绍的基本用光技巧不会变,但是在具体情况下又有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特定的一些技巧,本次侧重介绍双人照明和多人照明,便于我们全方面地在多人物情况下掌握用光技巧。  双人照明  双人拍摄是纪录片最常见的照明方式,一般来说有两人对坐或者站立交谈式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可能使用一台、两台甚至三台摄影机同时
期刊
过去很多高端MV拍摄使用电影胶片,如今数字电影摄影机成为MV拍摄的重要机型,对于低成本制作的MV同样可以通过目前的大画幅单反相机或者Super 35mm成像器的摄像机进行拍摄。本文简单提示如何利用手持型摄像机让画面具有电影影调效果,这对于广大工作室工作的摄像师来说有所提示和参考。  DV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影调和电影胶片的画面影调有很大的差别。人们为了追求电影的画质,会在后期编辑时通过调色,得到我们理
期刊
和影视制作爱好者相关的热点其实很简单:新机器、新技术、新作品。经过了CCBN展会和佳能EOS C300交流会的“洗礼”,又一次地体会到了追热点的快乐,新机器拿在手里的快乐无法言语。    佳能EOS C300的发布带来的震撼余温未降,在上海佳能EOS 5DMark III也已经发布,更多的视频拍摄画幅,更加方便的视频拍摄操控,佳能似乎在EOS MOVIE(使用佳能EOS系列产品拍摄出的电影短片的统
期刊
2012年8月初,我们BTV纪实高清频道新视听摄制组来到了青岛,历经了半年的辛苦拍摄,我们已经完成了十三个节气短片制作。这次来到青岛的主要拍摄目的是完成第十四个节气——处暑的前期拍摄。《二十四节气》系列短片在经过了前几个月的磨合期,现在已经将其内容定位在节气物候特征展示、时令民俗、节气的变化与国人衣食住行的关系这三大板块中。现代人如今很少去观察自然环境与生活的关系,甚至是生活本身我们也已经变得漠不
期刊
中国的大学往往个性鲜明,最直观体现在其人文和学术领域,因为“影像”,这些个性则显得尤其突出:北京大学的“微电影”旗帜迎风招展;中国传媒大学的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扛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北京师范大学的大学生电影节做得风生水起……与这些相比,清华大学的“清影工作室”倒是跟清华给人一贯的风格很契合,有着置身事外的淡然和脚踏实地地沉默,既不激进,也不旗帜鲜明,既来之则认真对待之,倒也真是符合“清影”二字。
期刊
在欧洲杯、奥运会以及各类激烈的高速运动的体育赛事电视转播中,当精彩的画面一闪而过,观众觉得没有看过瘾的时候,电视画面都会适时的重播,并在一些关键时间点上回放慢动作,让观众享受到那运动的力与美。在很多影视作品中,你也会发现当在一些悲壮、感人、打动人心的情绪段落,常常会出现慢动作,那种把时间放大延长后的动作与表情,让观众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令人回味无穷。本篇就会为您揭示慢动作的基本原理,推荐一
期刊
《艺术家》:用无声向电影致敬   法国影片《艺术家》恰到好处地配在了两个相互衔接又难分难舍的朴素故事上,让影片的形式和内容显得表里如一、相得益彰。一个故事是纪录片性质的,讲述了早期电影从默片走向有声片的故事,它让我们感慨电影在100多年的时间里,借助技术手段的层出不穷而如虎添翼般迅猛发展的历史。这个故事的时代背景,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部黑白默片的形式极为一致,而这个表面上的电影升级换代的故事所套着的
期刊
相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无论贫富贵贱,婚礼总是值得铭记一生的珍贵时刻。但是数十年后,捧花早已凋零,婚纱泛黄蒙尘,婚礼蛋糕也消失不见。拿什么去唤醒回忆?光阴无情,唯有影像长存。  但婚礼摄像现在的市场行业不容乐观,整个婚庆摄像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危机。昂贵的设备投资,高强度的视频拍摄任务,高额运营成本、长时间的后期制作周期,低价格的服务回报已经成为行业内的通病。  在这样的前景下,由爱·视界影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