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尤文图斯的250
前不久,“250”与尤文图斯产生了奇妙的联系,虽然在我国不少地方的俚语中,“250”这个数字有着某种特殊的意思,大概是说一个人傻头傻脑、愚昧无知,但尤文图斯这次的“250”却有着非凡的意义。10月8日,2012年欧洲杯预选赛C组在贝尔格莱德开始了一场引人注目的角逐,开场不到一分钟,效力于尤文图斯的中场球员马尔基西奥便首开纪录,虽然此战蓝衣军团没能取胜,却仍不失为一场历史性的比赛,因为马尔基西奥的进球是尤文图斯球员代表意大利队出战所打进的第250粒进球。而回溯一下过去,第一个为意大利国家队进球的尤文球员是出生于1899年的皮奥·费拉里斯,1921年5月5日,在安特卫普进行的意大利与比利时的友谊赛中,他打进第三球,帮助球队以3∶2获胜,也由此拉开了近一个世纪的尤文球员进球表演。如今,因为马尔基西奥的进球,尤文得以继续在球员进球榜上领跑,截至当轮欧洲杯预选赛结束,意甲三强中的另外两家国际米兰与AC米兰在这项记录中分别以204球与109球排名二、三位。在此一个月前,尤文图斯官网就登出了这样一则新闻:由于布冯、基耶利尼和皮尔洛等人的出场,目前尤文图斯的意大利国脚为国出战的总场数已经超过了2000场。据尤文官网报道,对阵法罗群岛和斯洛文尼亚的两场比赛,布冯、皮尔洛和基耶利尼全部出战,而马尔基西奥只参加了对斯洛文尼亚的比赛,算上这七人次为国出战,尤文图斯的意大利国脚为国参赛的次数达到了2005人次。更值得尤文球迷骄傲的是,在这项数据上,老对手国际米兰和AC米兰分别只有1362次和1195次,远远落后于斑马军团。虽然在欧洲各大赛事尤其是冠军联赛成绩的比拼中,“老妇人”处于下风,但在国家荣耀这一项,米兰双雄却望尘莫及。
数量是一个方面,在质量上,也就是对于国家队的重要程度方面,尤文图斯系仍旧是意大利的No.1。以对塞尔维亚的那场比赛为例,主教练普兰代利排出了“4312”阵型,布冯把守城门,而中后场几乎是全尤文班底,基耶利尼、博努奇、巴尔扎利几乎复制了本赛季的“斑马”后防线,马尔基西奥和皮尔洛则搭档中场。从历史上来看,尤文图斯一直都是意大利国脚的输送大户,上世纪90年代末斑马军团战绩彪炳时期自不待言,不论是由于球员实力还是有赖时任俱乐部总经理莫吉的人脉,总之尤文球员常常占据国家队的半壁江山是不争的事实。1934年意大利在本土第一次捧得世界杯,当时阵容中的尤文球员覆盖了蓝衣军团的三条线,包括门将孔比、后卫罗塞塔、中场费拉里、前锋奥尔西在内的六名球员都是主力;1978年在阿根廷世界杯上意大利人杀入了四强,这支蓝衣军团则有多达九名球员来自尤文图斯,包括佐夫、卡布里尼、真蒂莱、塔尔代利、贝特加等知名球员;1982年意大利在西班牙第三次捧得世界杯时,当时佐夫领衔的这支球队同样有六名来自尤文图斯的球员,其中保罗·罗西更成为了夺冠的最大功臣;即便在“电话门”爆发的2006年,里皮的阵容里依然有布冯、卡纳瓦罗、赞布罗塔、卡莫拉内西和皮耶罗等多名尤文图斯球员充当着重要角色。如今,随着孔蒂的球队在新赛季的崛起,尤文图斯球员在普兰代利的球队中扮演关键角色并不令人惊讶。博努奇、基耶利尼和马尔基西奥都处于当打之年,他们将在未来的数年中依然会是蓝衣军团的核心角色,佩佩、帕齐恩扎、贾切里尼、夸利亚雷拉和马特里也是国家队的常客。难怪《全体育》兴奋地表示“尤文图斯的复兴代表了意大利的复兴”。也许这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但尤文图斯的崛起无论对低潮期的意大利国家队还是意甲而言都是好事,毕竟,从历史上看,尤文兴,则意大利兴。
国家队身后的豪门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身后,都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而一支成功的国家队背后,则有着一家豪门俱乐部支撑。这话一点也不假,以11月的欧洲各国国家队名单为例,意大利这次又召入了14名尤文球员;而在9月的几场国际比赛日中,拜仁的8名球员和巴塞罗那的9名球员也分别得到了德国队和西班牙队的召唤,更夸张的是,就连本赛季随巴萨B队征战西乙的小将蒙托亚也获得了机会,这两支国家队正是豪门支持痕迹和效果最明显的。拿德国队来说,勒夫沿袭了在拜仁取得成功的“4231”战术,诺伊尔、拉姆、施魏因斯泰格、戈麦斯和小博阿滕等人的重要程度与在俱乐部时无二。这一点上,西班牙就更加明显了,除了没有梅西外,其他怎么看都是照搬巴萨。2010年南非世界杯决赛,西班牙国家队11名首发球员中便有多达7人来自巴萨。西班牙国家队主教练、前皇马主帅德尔博斯克应该感到庆幸,他选择了以皇马死敌为班底组建国家队,在西班牙国家队参加南非世界杯的23人名单中,共有8人来自巴萨,而皇马球员只有5人。同样,在当时德国队的23人名单中,也有8人来自拜仁,以至于在德国队淘汰阿根廷杀入世界杯半决赛后,德国媒体骄傲地说:“拜仁慕尼黑,世界杯最佳俱乐部!”这样“赤裸裸”的表达,更是将豪门造国家队推上了前台。
巴萨和拜仁虽然“一统”国家队,却略有不同,前者完全依靠拉马西亚青训,只有比利亚这一个“外来户”;而拜仁则秉承着所谓“买空德甲”的理念,将联赛中涌现出来的明星一网打尽。拜仁贡献的国脚,几乎都是由小球会起步,在“德甲好莱坞”经受住了磨练的“成品”。这样做一方面确实影响到了德甲联赛的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却也为国家队进行了提前的磨练,君不见除了波多尔斯基外,施劳德拉夫、托比亚斯·劳等一众当年的新星正是由于没有经受住拜仁的锤炼,方而退出主流舞台,如果不是拜仁这个极端“苛刻”的大熔炉,恐怕只能在大赛上才能看出来他们究竟有没有能力承担起日耳曼战车的职责了,而到那时可能就为时晚矣。最终获得世界杯亚军的荷兰,虽然23名球员效力于16家不同的俱乐部,但他们中的11人,均是出自阿贾克斯青训营或成名于阿贾克斯的,如果再算上具有埃因霍温血统的球员,荷兰全队能够例外的也只有寥寥数人了。“公司化运作的俱乐部,正在从国家队人才摇篮的角色中蜕化出来,成为全球化的足球公司。”英国伯恩矛斯大学专门从事足球投资研究的著名教授布赖恩·斯图尔杰斯如是说。如今,在世界足坛,豪门俱乐部正在以同样的方式,改变国家队的行事方式——那些更愿意和能够“投靠”某一家俱乐部的国家队,往往能够在世界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一个国家队主要由一两家俱乐部的球员组成,他们未必是百战百胜的,但确实更容易走向成功。不论你愿不愿意承认,这就是事实,俱乐部的气质是会统一传染给每一名球员的,而豪门的气质则是成功。
还拿2010年南非世界杯为例,这一次的意大利充当了反面的典型,其本国联赛当时最成功的俱乐部,并未为国家队贡献足够优秀的球员——没有一名球员来自意甲冠军国际米兰,当时的尤文图斯和AC米兰虽是国家队球员输出大户,却在联赛中被国米死死压制,国家队并不能体现联赛的最高水准,显然是意大利人折戟沉沙的主要原因。巴西和阿根廷虽然拥有众多的足球天才,但他们却难免给人一盘散沙的印象,巴西队23名球员来自18家不同的俱乐部,而阿根廷的23名球员,则来自20家不同的俱乐部。最终,巴西和阿根廷都输给了“团队足球”。由于国内联赛水平不高,巴阿两国顶级球员只能远赴欧洲效力,可另一方面,两支球队的核心卡卡和梅西都效力西甲,而国家队中在西甲踢球的球员却寥寥无几,一干“角色球员”身上带着的都是意甲、德甲的痕迹,如此不合拍,不失败也难。国家队球员在单一俱乐部的集中度,则反映了国家队对球员资源的配置能力,球员在俱乐部的“重合度”越高,便越能在国家队起到事半功倍的加成效果。
俱乐部的反对声
能够成为本国国家队输出大户固然是一家俱乐部的荣耀,看看尤文图斯大张旗鼓的“宣传”便可见一斑,这当然是俱乐部声望和人气的重要体现,可另一方面,球员被大肆征调,也影响了俱乐部的成绩,最著名的便是那个引起全球恐慌的“FIFA病毒”。在职业足球比赛强度、密度日渐增加的现在,国家队和俱乐部在用人上必然产生冲突,球员在国家队比赛中滋生的伤病和疲劳,进而影响俱乐部成绩,被戏谑地称为“FIFA病毒”。国际足联(FIFA)规定了一些国际比赛日,在这些日子里,要求各足球俱乐部,无条件放行球员回国参加国家队比赛。球员参加国际比赛,需要长途飞行、比赛、倒时差等等,容易造成疲劳。更严重的是,这些球员在国际比赛中,可能会受伤,因此,国际比赛日之后回到俱乐部的这些国脚,往往表现低迷。这种现象,便被称为中了“FIFA病毒”。
对于国脚输出大户而言,这一点更加明显,几乎每一次国际比赛日结束之后,国脚大户们都得走一走神,在9月初的国际比赛日结束后的一轮西甲联赛中,巴塞罗那便爆冷被皇家社会逼平;而经历了10月份的两场欧洲杯预选赛,尤文图斯球员全无击败AC米兰时的状态,分别被弱旅基耶沃和本赛季成绩不佳的热那亚逼平。于是,在前不久于日内瓦举办的欧洲俱乐部峰会上,拥有菲尔·琼斯、鲁尼、费迪南德、阿什利·扬和韦尔贝克等数名英格兰代表队主力或边缘球员的曼联俱乐部就率先发难,其CEO吉尔呼吁国际足联和欧洲足联缩短国家队赛程:“大家都希望国际比赛赛程安排能以两年为一个周期,每年不超过六个国际比赛日,这样才能协调好国家队与俱乐部之间的利益冲突。”频繁的国家队比赛让输出国脚众多的豪门球会受累不浅,然而为这些国脚发薪水的俱乐部却在此问题上没有绝对的话语权,兼任欧洲俱乐部联盟主席的拜仁董事会主席鲁梅尼格,同样对此深恶痛绝,他在与会期间特别强调了俱乐部应获得相关决策权:“大家一致认为,在相关部门作出重大决定之时,涉及俱乐部理应参与其中。我们的目标是解决问题,不仅为俱乐部,更为了足球这项运动。”在上世纪80年代,欧洲杯决赛圈只有8支球队,1996年扩军至16支,2016年参赛队将达到24支;世界杯决赛圈参赛球队也由从前的16支增加到目前的32支。追逐商业利益的背后,不仅为比赛观赏性下降埋下隐患,原本简单的预选赛也随之变得复杂无比、且时间跨度极大。欧洲俱乐部联盟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发出上述号召,另外代表们还提议球员代表国家队出战受伤、该国足协理应承担损失,俱乐部在其中是否手握决策权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是国家荣誉与国民、舆论的关注,一方面是俱乐部成绩和投入产出比,该如何选择,确实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前不久,“250”与尤文图斯产生了奇妙的联系,虽然在我国不少地方的俚语中,“250”这个数字有着某种特殊的意思,大概是说一个人傻头傻脑、愚昧无知,但尤文图斯这次的“250”却有着非凡的意义。10月8日,2012年欧洲杯预选赛C组在贝尔格莱德开始了一场引人注目的角逐,开场不到一分钟,效力于尤文图斯的中场球员马尔基西奥便首开纪录,虽然此战蓝衣军团没能取胜,却仍不失为一场历史性的比赛,因为马尔基西奥的进球是尤文图斯球员代表意大利队出战所打进的第250粒进球。而回溯一下过去,第一个为意大利国家队进球的尤文球员是出生于1899年的皮奥·费拉里斯,1921年5月5日,在安特卫普进行的意大利与比利时的友谊赛中,他打进第三球,帮助球队以3∶2获胜,也由此拉开了近一个世纪的尤文球员进球表演。如今,因为马尔基西奥的进球,尤文得以继续在球员进球榜上领跑,截至当轮欧洲杯预选赛结束,意甲三强中的另外两家国际米兰与AC米兰在这项记录中分别以204球与109球排名二、三位。在此一个月前,尤文图斯官网就登出了这样一则新闻:由于布冯、基耶利尼和皮尔洛等人的出场,目前尤文图斯的意大利国脚为国出战的总场数已经超过了2000场。据尤文官网报道,对阵法罗群岛和斯洛文尼亚的两场比赛,布冯、皮尔洛和基耶利尼全部出战,而马尔基西奥只参加了对斯洛文尼亚的比赛,算上这七人次为国出战,尤文图斯的意大利国脚为国参赛的次数达到了2005人次。更值得尤文球迷骄傲的是,在这项数据上,老对手国际米兰和AC米兰分别只有1362次和1195次,远远落后于斑马军团。虽然在欧洲各大赛事尤其是冠军联赛成绩的比拼中,“老妇人”处于下风,但在国家荣耀这一项,米兰双雄却望尘莫及。
数量是一个方面,在质量上,也就是对于国家队的重要程度方面,尤文图斯系仍旧是意大利的No.1。以对塞尔维亚的那场比赛为例,主教练普兰代利排出了“4312”阵型,布冯把守城门,而中后场几乎是全尤文班底,基耶利尼、博努奇、巴尔扎利几乎复制了本赛季的“斑马”后防线,马尔基西奥和皮尔洛则搭档中场。从历史上来看,尤文图斯一直都是意大利国脚的输送大户,上世纪90年代末斑马军团战绩彪炳时期自不待言,不论是由于球员实力还是有赖时任俱乐部总经理莫吉的人脉,总之尤文球员常常占据国家队的半壁江山是不争的事实。1934年意大利在本土第一次捧得世界杯,当时阵容中的尤文球员覆盖了蓝衣军团的三条线,包括门将孔比、后卫罗塞塔、中场费拉里、前锋奥尔西在内的六名球员都是主力;1978年在阿根廷世界杯上意大利人杀入了四强,这支蓝衣军团则有多达九名球员来自尤文图斯,包括佐夫、卡布里尼、真蒂莱、塔尔代利、贝特加等知名球员;1982年意大利在西班牙第三次捧得世界杯时,当时佐夫领衔的这支球队同样有六名来自尤文图斯的球员,其中保罗·罗西更成为了夺冠的最大功臣;即便在“电话门”爆发的2006年,里皮的阵容里依然有布冯、卡纳瓦罗、赞布罗塔、卡莫拉内西和皮耶罗等多名尤文图斯球员充当着重要角色。如今,随着孔蒂的球队在新赛季的崛起,尤文图斯球员在普兰代利的球队中扮演关键角色并不令人惊讶。博努奇、基耶利尼和马尔基西奥都处于当打之年,他们将在未来的数年中依然会是蓝衣军团的核心角色,佩佩、帕齐恩扎、贾切里尼、夸利亚雷拉和马特里也是国家队的常客。难怪《全体育》兴奋地表示“尤文图斯的复兴代表了意大利的复兴”。也许这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但尤文图斯的崛起无论对低潮期的意大利国家队还是意甲而言都是好事,毕竟,从历史上看,尤文兴,则意大利兴。
国家队身后的豪门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身后,都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而一支成功的国家队背后,则有着一家豪门俱乐部支撑。这话一点也不假,以11月的欧洲各国国家队名单为例,意大利这次又召入了14名尤文球员;而在9月的几场国际比赛日中,拜仁的8名球员和巴塞罗那的9名球员也分别得到了德国队和西班牙队的召唤,更夸张的是,就连本赛季随巴萨B队征战西乙的小将蒙托亚也获得了机会,这两支国家队正是豪门支持痕迹和效果最明显的。拿德国队来说,勒夫沿袭了在拜仁取得成功的“4231”战术,诺伊尔、拉姆、施魏因斯泰格、戈麦斯和小博阿滕等人的重要程度与在俱乐部时无二。这一点上,西班牙就更加明显了,除了没有梅西外,其他怎么看都是照搬巴萨。2010年南非世界杯决赛,西班牙国家队11名首发球员中便有多达7人来自巴萨。西班牙国家队主教练、前皇马主帅德尔博斯克应该感到庆幸,他选择了以皇马死敌为班底组建国家队,在西班牙国家队参加南非世界杯的23人名单中,共有8人来自巴萨,而皇马球员只有5人。同样,在当时德国队的23人名单中,也有8人来自拜仁,以至于在德国队淘汰阿根廷杀入世界杯半决赛后,德国媒体骄傲地说:“拜仁慕尼黑,世界杯最佳俱乐部!”这样“赤裸裸”的表达,更是将豪门造国家队推上了前台。
巴萨和拜仁虽然“一统”国家队,却略有不同,前者完全依靠拉马西亚青训,只有比利亚这一个“外来户”;而拜仁则秉承着所谓“买空德甲”的理念,将联赛中涌现出来的明星一网打尽。拜仁贡献的国脚,几乎都是由小球会起步,在“德甲好莱坞”经受住了磨练的“成品”。这样做一方面确实影响到了德甲联赛的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却也为国家队进行了提前的磨练,君不见除了波多尔斯基外,施劳德拉夫、托比亚斯·劳等一众当年的新星正是由于没有经受住拜仁的锤炼,方而退出主流舞台,如果不是拜仁这个极端“苛刻”的大熔炉,恐怕只能在大赛上才能看出来他们究竟有没有能力承担起日耳曼战车的职责了,而到那时可能就为时晚矣。最终获得世界杯亚军的荷兰,虽然23名球员效力于16家不同的俱乐部,但他们中的11人,均是出自阿贾克斯青训营或成名于阿贾克斯的,如果再算上具有埃因霍温血统的球员,荷兰全队能够例外的也只有寥寥数人了。“公司化运作的俱乐部,正在从国家队人才摇篮的角色中蜕化出来,成为全球化的足球公司。”英国伯恩矛斯大学专门从事足球投资研究的著名教授布赖恩·斯图尔杰斯如是说。如今,在世界足坛,豪门俱乐部正在以同样的方式,改变国家队的行事方式——那些更愿意和能够“投靠”某一家俱乐部的国家队,往往能够在世界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一个国家队主要由一两家俱乐部的球员组成,他们未必是百战百胜的,但确实更容易走向成功。不论你愿不愿意承认,这就是事实,俱乐部的气质是会统一传染给每一名球员的,而豪门的气质则是成功。
还拿2010年南非世界杯为例,这一次的意大利充当了反面的典型,其本国联赛当时最成功的俱乐部,并未为国家队贡献足够优秀的球员——没有一名球员来自意甲冠军国际米兰,当时的尤文图斯和AC米兰虽是国家队球员输出大户,却在联赛中被国米死死压制,国家队并不能体现联赛的最高水准,显然是意大利人折戟沉沙的主要原因。巴西和阿根廷虽然拥有众多的足球天才,但他们却难免给人一盘散沙的印象,巴西队23名球员来自18家不同的俱乐部,而阿根廷的23名球员,则来自20家不同的俱乐部。最终,巴西和阿根廷都输给了“团队足球”。由于国内联赛水平不高,巴阿两国顶级球员只能远赴欧洲效力,可另一方面,两支球队的核心卡卡和梅西都效力西甲,而国家队中在西甲踢球的球员却寥寥无几,一干“角色球员”身上带着的都是意甲、德甲的痕迹,如此不合拍,不失败也难。国家队球员在单一俱乐部的集中度,则反映了国家队对球员资源的配置能力,球员在俱乐部的“重合度”越高,便越能在国家队起到事半功倍的加成效果。
俱乐部的反对声
能够成为本国国家队输出大户固然是一家俱乐部的荣耀,看看尤文图斯大张旗鼓的“宣传”便可见一斑,这当然是俱乐部声望和人气的重要体现,可另一方面,球员被大肆征调,也影响了俱乐部的成绩,最著名的便是那个引起全球恐慌的“FIFA病毒”。在职业足球比赛强度、密度日渐增加的现在,国家队和俱乐部在用人上必然产生冲突,球员在国家队比赛中滋生的伤病和疲劳,进而影响俱乐部成绩,被戏谑地称为“FIFA病毒”。国际足联(FIFA)规定了一些国际比赛日,在这些日子里,要求各足球俱乐部,无条件放行球员回国参加国家队比赛。球员参加国际比赛,需要长途飞行、比赛、倒时差等等,容易造成疲劳。更严重的是,这些球员在国际比赛中,可能会受伤,因此,国际比赛日之后回到俱乐部的这些国脚,往往表现低迷。这种现象,便被称为中了“FIFA病毒”。
对于国脚输出大户而言,这一点更加明显,几乎每一次国际比赛日结束之后,国脚大户们都得走一走神,在9月初的国际比赛日结束后的一轮西甲联赛中,巴塞罗那便爆冷被皇家社会逼平;而经历了10月份的两场欧洲杯预选赛,尤文图斯球员全无击败AC米兰时的状态,分别被弱旅基耶沃和本赛季成绩不佳的热那亚逼平。于是,在前不久于日内瓦举办的欧洲俱乐部峰会上,拥有菲尔·琼斯、鲁尼、费迪南德、阿什利·扬和韦尔贝克等数名英格兰代表队主力或边缘球员的曼联俱乐部就率先发难,其CEO吉尔呼吁国际足联和欧洲足联缩短国家队赛程:“大家都希望国际比赛赛程安排能以两年为一个周期,每年不超过六个国际比赛日,这样才能协调好国家队与俱乐部之间的利益冲突。”频繁的国家队比赛让输出国脚众多的豪门球会受累不浅,然而为这些国脚发薪水的俱乐部却在此问题上没有绝对的话语权,兼任欧洲俱乐部联盟主席的拜仁董事会主席鲁梅尼格,同样对此深恶痛绝,他在与会期间特别强调了俱乐部应获得相关决策权:“大家一致认为,在相关部门作出重大决定之时,涉及俱乐部理应参与其中。我们的目标是解决问题,不仅为俱乐部,更为了足球这项运动。”在上世纪80年代,欧洲杯决赛圈只有8支球队,1996年扩军至16支,2016年参赛队将达到24支;世界杯决赛圈参赛球队也由从前的16支增加到目前的32支。追逐商业利益的背后,不仅为比赛观赏性下降埋下隐患,原本简单的预选赛也随之变得复杂无比、且时间跨度极大。欧洲俱乐部联盟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发出上述号召,另外代表们还提议球员代表国家队出战受伤、该国足协理应承担损失,俱乐部在其中是否手握决策权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是国家荣誉与国民、舆论的关注,一方面是俱乐部成绩和投入产出比,该如何选择,确实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