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符号意识强化数学思考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ygt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字母表示数,是发展学生符号意识、进行量化刻画的基础,同时也是从常量研究到变量研究的基础,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发现的重要过程。下面笔者就以“用字母表示数”教学为例,笔者从感知符号、理解符号、使用符号及体验符号等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渗透符号意识,强化数学思考。
  一、在情境中认识与感受符号,引发数学思考
  在“用字母表示数”例1的教学中,借助猜年龄、说年龄的情境,让学生认识和感受在数学中,经常用a、b、x、y等字母表示数,通过对字母赋值,从而实现从“某年”到“任何一年”的转化,由特殊推出一般。在讨论中,引发对字母所表示数的范围的思考,在思辨中,把握变中不变的数学思想。
  【教学片段1】
  师:猜猜看,李老师多大了?
  生:李老师有不少的白头发,我猜有50岁了。
  生:李老师跟我伯伯长得差不多,我猜有45岁了。
  师:同学们真会想,白头发像爷爷、像伯伯。如果李老师再给你透露个信息——李老师比咱们班上的小红同学大40岁,李老师的年龄是多少?
  生:小红同学今年11岁,李老师应该是51岁,即“11+40”岁。
  师:老师去年是几岁?明年呢?前年?你能依次写出小红1到10岁时,李老师的岁数吗?
  师:仔细观察上面小红与李老师的年龄,你又有何发现?
  生:小红的年龄+40=李老师的年龄。
  师:其中什么在变?什么不变?
  引导发现其中的关系:李老师的年龄随着小红年龄的变化而变化,但尽管如此,李老师与小红的年龄差40,总是不变的。
  师:谁能用一句话或一个式子简明地概括出上面李老师的年龄?
  生:a+40、b+40、x+40、y+40……(把字母看成是特定的未知量)
  师:a、b、x、y具体表示什么?可以是哪些数?可以是200吗?为什么?
  生:不可以是200,因为人的寿命是有限的,目前在印度发现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人,是130岁。
  师:以“a+40”为例,当a=15时,李老师的年龄是多少?
  生:a+40=15+40=55。
  在师生年龄的生活情境中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通过用一句话或者一个式子来表达出李老师的年龄,让学生从数学思考中自然地产生“用符号表示年龄——用字母表示数”的符号情境,初步感知数学符号的方便和简练。
  二、在比较中理解与掌握符号,促进数学思考
  数学符号是精确的、严谨的、可运算的,同时数学符号也具有一定的思维功能,它可以把数学思维变成可视的符号操作过程。在“用字母表示数”例3的教学,学生理解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及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的本领。为了加深理解、促进思考,教学中还专门安排了有关“a2”与“2a”情况的讨论和比较,理清特定数学符号的意义,即a2表示的是2个a相乘,而2a表示的是2个a相加。除此之外,也促进了学生对二者关系的认识,同时也在比较使用中加深了“=”“>”“<”等关系符号意义的理解。
  【教学片段2】
  师:a2表示的意义是什么?2a呢?
  生:a2=a×a,表示两个a相乘;2a=a×2=a+a,表示两个a相加。
  师:当a等于多少时,a2=2a,关系成立。a2>2a呢?a2<2a呢?
  生:当a=2时,a2=2a,关系成立。当a>2时,a2>2a,关系成立。当a<2时,a2<2a,关系成立。
  通过对比应用、讨论交流,进一步加深对a2这特定符号的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数学符号的理解过程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符号的本质特征,促进符号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也让学生在某些特定符号的使用中,体会到数学符号的特殊——精确性、严谨性和可运算性。当然,在这样的对比辨析中,既夯实了学生的数学符号基础知识,又促进了学生数学辩证思维的发展。
  三、在建模中使用与强化符号,发展数学思考
  “用字母表示数”例2教学中,通过“人在月球、地球上能举起的质量”的情境,引出数学问题,触动学生的数学思考。先经历实际数字的列表,再逐渐抽象得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6倍”的数学雏形,并以此来再次激发学生的符号意识,产生用字母表示“一个数=另一个数×6”的渴望,这样,让学生亲身经历了“生活情境—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符号”的一个螺旋上升的数学建模与符号强化的过程。
  在例3的运算定律的教学中,让学生用字母a、b、c来表示乘法分配律中的三个数,即(a+b)×c=a×c+b×c,同时将它与这条规律的文字叙述、数字实例等进行比较:一个特殊、一个一般;一个冗长、一个简洁。从中可见,用字母表示数的优势。这里我们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来给出乘法分配律的几何模型,引出数学的图形语言(图1)。让学生在图形、文字和符号等三种语言的对比与应用中感悟符号与体验符号,在数学模型的建构中、数学符号的使用中,强化学生的符号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四、在应用中体验与发展符号意识,深化数学思考
  通过问题解决来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使用符号,初步体会到使用符号能使得解决问题更加的简练便捷,在问题解决与符号使用中,充分体验和感受到符号的发展,如字母c既可以表示图形的周长,又能表示总价;字母a既表示正方形的边长,又能表示单价等。练习:像这样摆下去(如图2),摆n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在此,通过列表、观察,从中发现第一个正方形用4根后,每增加一个正方形,增加3根小棒,并且增加的正方形个数与正方形总个数相差1,那么n个正方形需要的小棒为“3n+1”。这时为了突出学生应用符号的意识,教师紧接着就提出了当n=12、20、21等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灵活应用“3n+1”这一公式符号。
  又如,练习:用a表示商品单价,x表示数量,c表示总价,分别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c=?摇?摇?摇?摇;a=?摇?摇?摇?摇;x=?摇?摇?摇?摇。这里也是先让学生有意识地来使用符号,用符号来表示总价、单价、数量的计算公式。在理解公式的基础上,接着又通过“如果每袋方便面1.50元,6元可以买几袋”等生活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再次体验、发展符号意识,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性与通用性。
  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也是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有着丰富的教学素材和生活素材,教师应该善于捕获、挖掘各种教学资源,把符号情境的创设、符号意义的理解,以及符号的使用等结合起来,在充分激发学生对符号的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做到活学活用,同时不断地引发、发展、深化学生的数学思考。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钟宅民族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王彬)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 认识14个生字,指导书写2个生字。  2. 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自选商场的购物方式,体会它给购物的人们带来的便利。  3.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乐趣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的14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初步学习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凭借自己的经验认识更多的字,了解更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第一学段口语交际教学目标有六条,涉及听话、说话、口语交际三个方面。这一学段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主要体现了口语交际起始阶段的基础性,听说、交际训练内容的综合性及目标指向的多维性。所以,第一学段的口语交际教学重在把握好课标,创设交际情境,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打好倾听、表达、应对的基础。  一、课标定调,把握口语交际的主旋律  俗话说:“良
期刊
“品德与社会”在课程建设中,特别强调要“有效整合和利用校内资源”。近年来,我校创建了“红色之源”“客家之源”“闽人之源”“成长之源”“校史之源”“文化之源”等“六源”文化,如何将这些“源”文化中的许多图片、文字、音像材料融入品德教学,活化校内资源,提升品德课程的教学实效,成为了我校每一位品德教师思考探索的主题。  三明市片区教研活动曾在我校举办,我校教师执教《我的责任》(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期刊
自2011年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引起了人们高度的重视,王崧舟老师多次在不同场合高举“语用”大旗——《回归本体__指向语用》《语境视野下的“语用”教学》等讲座深入人心。那么怎样有效落实“语用”教学,真正落实“语用”的语文课堂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以王老师的《孔子游春》一课作为范例,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教学片段1】  师:故事的一开
期刊
关于学生几何概念发展与学习的研究,范希尔的几何思维水平是有着广泛影响的。范希尔的几何思维水平既可用于诊断学生的几何思维水平,也可用于教学活动的设计。一线教师认识和理解范希尔的几何思维水平,有利于在几何教学中组织有效教学活动,更好地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范希尔几何思维水平分为五个等级,而小学生只能达到前三个等级。现结合前三个等级以“直线、射线和角”的教学为例,具体说一说范希尔几何思维水平在几何教学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部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如今在语文课堂,关注“语用”已是大家的共同话题。但如何在起始年段从识字、学词、朗读、说话等方面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强化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呢
期刊
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低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少,词汇量贫乏,在言语表达时常常会词不达意,但他们的模仿能力、记忆能力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我们要根据这一特点,充分利用文质兼美、脉络清晰、语言优美的教材,落实低年级的“语用”训练,夯实学生语言表达的基础。  一、品用典型词语,丰富词语积累  词语积累,不仅要读准词语,会写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能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灵活
期刊
【教学片段1】关注学生认知起点,评点中打破固有思维习惯  师:从你们最熟悉的年龄入手[磁贴:学生的年龄(岁)],你们几岁啦?(取学生年龄均值——10岁)  师:你们亲爱的数学老师[磁贴:老师的年龄(岁)],她比你们大32岁,她几岁了?  师:明年你11岁了,你们老师多大?(生板书:11+32=43)如果你们12岁了,你们老师多大?(生板书:12+32=44)  师:我知道,你们都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来
期刊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是,现今习作教学中,随处可见的却是一篇篇苍白空洞的作品。不少学生谈“作”色变,平时“自己想写作文”或“试着自己写写话”的学生少之又少,更谈不上“乐写”与“写好”。其实,在小学习作教学中不妨换个思路,巧借沟通心理学,把相关理论与方式方法,投射到习作教学中予以运用,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巧用“人际沟通”,重视口语交际  沟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是受不了孤独的,是
期刊
因材施教指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适合的教育,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因材施教是有效地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实施因材施教以达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深入解读学生——因材施教的前提  1.读懂学生的气质特点。气质是比较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征。每个人的气质都有其所长,也有其所短。如,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