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构建了15个区域经济评价指标,借助于统计分析软件SPSS,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统计方法,将山西省的119个县(市)分为了五类,从县域层面上分析了山西省2010年的经济差异。最后根据分析结果为缩小山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及更好实现中央提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提出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1.选题背景与意义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探索促进特定区域而不是某一企业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措施。因此,要对山西省各地市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就需要选取适当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影响经济发展的各项因素,找出决定经济发展状况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及其变动趋势。
2.指标体系构建
在科学性、可操作性、针对性和可比性原则的指导下,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选取了以下15个测度指标,来作为衡量各区域之间经济差异的标准:(1)国内生产总值GDP(X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X2):这是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指标。(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12)、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4):这是反映区域的资本积累水平的指标。(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X11)、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X6):该指标大体上能够反映区域内人口的实际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进而反映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情况。(4)财政收入(X13)、人均财政收入(X3)、财政支出(X14)、人均财政支出(X9):该指标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5)农民人均年纯收入(X8):该指标是反映区域人口实际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6)工业总产值(X15)、人均工业总产值(X10):该指标反映区域的工业化水平。(7)城市化水平(X5)(%)=城镇居民总数/地区人口数:该指标是反映区域发展潜力的人文发展指标。(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X7)(%):该指标反映区域的市场化水平。
3.实证分析
3.1 数据的选取
为了准确地对山西省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做出评价,本文依据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选取2015年山西省各县(市)的15个指标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中所有参与计算的数据均为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值。因此有些县(市)得分为负数,说明此县(市)在某个方面欠发展。
3.2 因子分析
运行SPSS19.0对标准化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总方差分解表,如表1所示。
根据特征根大于1,累计贡献率大于80%的原则,结合上表,选出了四个主成分,可得出相关矩阵的前四个特征值分别为=6.463,=2.949,=1.437,=1.378,相应的贡献率分别为:43.087% 、19.657%、9.577%和9.189%,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1.51%,这说明这4个主成分能够解释原始8个指标变量大部分信息。采用主成分法提取因子,使用最大方差法旋转,经3次迭代收敛得到,表中给出了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可以看出经旋转后负荷系数已经明显向两级分化了。根据原始变量的含义可以对四个公因子进行命名。
我们将综合得分作为山西省119个县(市)的经济实力评价标准,由上表可以看出: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实力水平极不平衡,地域差异性显著,所有县(市)中,有45个县(市)的综合实力得分大于0,其余在平均水平以下。各县(市)之间的经济实力大小差别较大,综合实力评价值最高的是小店区,评价值为2.55235,而最低的广灵县仅为-0.72848,前者是后者的三倍多。
3.3 聚类分析
在上述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将样本县(市)的四个公因子得分乘以各自贡献率作为聚类变量进行分层聚类来划分县(市)经济实力类型。根据聚类分析结果,本文把山西省各县(市)经济发展状况分为六类,结果如下:
第一类:小店区、迎泽区、城区(长)、城区(晋)、城区(大);
第二类:城区(阳);
4.结果分析
通过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可以发现,山西省的各城市经济发展一直以来都缺乏平衡性,故造成了各地区城市竞争力的显著差异。由于长期以来全省一直以资源大省自居,过分偏重于工业的发展,使得在这种产业结构下存在的产业通常产业链比较短,且集中度很低,科技含量不足,再者由于对资源的过分依赖,加之长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使得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应该在保证现有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帮助经济落后地区提高经濟城市竞争力水平,与此同时还应该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改变各地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Gujarat D.N.Basic Econometrics[M],4thed,Mcgraw-Hill,1995
[2]胡鞍钢.中国地区差别报告[M].第一版.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3]魏后凯.论我国区域收入差异的变动格局[J].经济研究,1992,(4):61-65
作者简介:
张馨元(1990-),女,汉,学历:山西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央银行与宏观调控
关键词:区域经济;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1.选题背景与意义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探索促进特定区域而不是某一企业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措施。因此,要对山西省各地市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就需要选取适当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影响经济发展的各项因素,找出决定经济发展状况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及其变动趋势。
2.指标体系构建
在科学性、可操作性、针对性和可比性原则的指导下,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选取了以下15个测度指标,来作为衡量各区域之间经济差异的标准:(1)国内生产总值GDP(X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X2):这是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指标。(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12)、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4):这是反映区域的资本积累水平的指标。(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X11)、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X6):该指标大体上能够反映区域内人口的实际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进而反映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情况。(4)财政收入(X13)、人均财政收入(X3)、财政支出(X14)、人均财政支出(X9):该指标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5)农民人均年纯收入(X8):该指标是反映区域人口实际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6)工业总产值(X15)、人均工业总产值(X10):该指标反映区域的工业化水平。(7)城市化水平(X5)(%)=城镇居民总数/地区人口数:该指标是反映区域发展潜力的人文发展指标。(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X7)(%):该指标反映区域的市场化水平。
3.实证分析
3.1 数据的选取
为了准确地对山西省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做出评价,本文依据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选取2015年山西省各县(市)的15个指标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中所有参与计算的数据均为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值。因此有些县(市)得分为负数,说明此县(市)在某个方面欠发展。
3.2 因子分析
运行SPSS19.0对标准化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总方差分解表,如表1所示。
根据特征根大于1,累计贡献率大于80%的原则,结合上表,选出了四个主成分,可得出相关矩阵的前四个特征值分别为=6.463,=2.949,=1.437,=1.378,相应的贡献率分别为:43.087% 、19.657%、9.577%和9.189%,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1.51%,这说明这4个主成分能够解释原始8个指标变量大部分信息。采用主成分法提取因子,使用最大方差法旋转,经3次迭代收敛得到,表中给出了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可以看出经旋转后负荷系数已经明显向两级分化了。根据原始变量的含义可以对四个公因子进行命名。
我们将综合得分作为山西省119个县(市)的经济实力评价标准,由上表可以看出: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实力水平极不平衡,地域差异性显著,所有县(市)中,有45个县(市)的综合实力得分大于0,其余在平均水平以下。各县(市)之间的经济实力大小差别较大,综合实力评价值最高的是小店区,评价值为2.55235,而最低的广灵县仅为-0.72848,前者是后者的三倍多。
3.3 聚类分析
在上述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将样本县(市)的四个公因子得分乘以各自贡献率作为聚类变量进行分层聚类来划分县(市)经济实力类型。根据聚类分析结果,本文把山西省各县(市)经济发展状况分为六类,结果如下:
第一类:小店区、迎泽区、城区(长)、城区(晋)、城区(大);
第二类:城区(阳);
4.结果分析
通过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可以发现,山西省的各城市经济发展一直以来都缺乏平衡性,故造成了各地区城市竞争力的显著差异。由于长期以来全省一直以资源大省自居,过分偏重于工业的发展,使得在这种产业结构下存在的产业通常产业链比较短,且集中度很低,科技含量不足,再者由于对资源的过分依赖,加之长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使得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应该在保证现有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帮助经济落后地区提高经濟城市竞争力水平,与此同时还应该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改变各地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Gujarat D.N.Basic Econometrics[M],4thed,Mcgraw-Hill,1995
[2]胡鞍钢.中国地区差别报告[M].第一版.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3]魏后凯.论我国区域收入差异的变动格局[J].经济研究,1992,(4):61-65
作者简介:
张馨元(1990-),女,汉,学历:山西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央银行与宏观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