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屋建瓴,与时俱进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v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试题分析报告
  
  2008年湖南高考数学试卷紧扣2008年《考试大纲》,对高考的热点、难点和重点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总的印象是文科波澜不惊,理科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文、理科均能高屋建瓴,把握主次,抓住关键,平稳过渡文科与理科前面小题一般,理科大题前三道简单,后三个比较难,主要是计算量大,解析几何计算量大,尤其突出2008年湖南文科题与07年湖南文科题比较,对数学的基本概念的理解,要求更高了,整体思维量更大了除了个别题目看起来比较新颖,大部分的题目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问题学生似曾相识,但是因为计算量大的原因,学生未必能得到多少分理科相对来说比2007年难度要大一些,文科还是不难的,感觉还是比较适中,在08年的试卷中,选择题和填空题,尤其是选择题,文理的差距比较大理科考生会感到理科试卷相对比较难,但是文科试卷就没有特别的难,应该说还是在意料之中的,体现了文理的差别偏难,偏怪,无从下手的题没有向量、函数和立体几何中角的问题,不等式等考查难度和数量增加了
  2008年湖南高考数学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全面考查,同时又强调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注重对平面向量、概率与统计、导数应用等新知识的考查,而且是与其它知识交汇考查在试题的设计上,进行了一些创新尝试比如理科第10题、第15题、文科第15题都是一个对能力要求较高的题,理科第10题与文科第15题与时俱进,均是创新题,把取整函数和组合公式以及函数的单调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同时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是一道考查能力的好题理科第15题第1小问是对第2小问的提示,体现了做题的梯度,给人以猜想归纳的空间,做题过程中用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恰到好处地把数列、概率、数学归纳法等知识巧妙地融合到一起,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理科第20题是一道存在性问题,先定义“相关弦”,再进行知识迁移,与抛物线知识、二次函数知识综合运用,在第1小问中,巧妙地利用两式相减,设而不求的方法求得斜率第2小问,利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来探讨存在性问题,这道题把高中要掌握的主要知识点和常用解题方法进行了整合,是一道不错的题,美中不足的是计算量太大,从而造成本题得分率低理科第19题是考生常见题,2003年考过同种类型,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基础知识,以及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综合运用三角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解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关键是把题设条件转化为三角形中的已知元素,然后解三角形求之利用正、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问题一般与三角函数,数列、方程等知识结合,往往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连.考查能否将诸如测量、航海、天体运行、物理及几何等方面的相关问题,应用解三角形的知识进行求解.考查是否掌握应用解三角形知识解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从而考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应予以高度重视;文科第20题与理科第18题可从近几年的高考解答题中看出:有关数列的试题出现的频率较高,不仅可与函数、方程、不等式、复数相联系,而且还与三角、立体几何密切相关;此类型试题是容易丢分的高档题型.求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思维方向是转化与化归,这样处理问题的目的是化陌生为熟悉,当然首选方向是化成等差或等比数列,也可通过构造把问题转化,根据不同的递推公式,采用相应的变形手段,达到转化的目的.比如文科本题解答中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先求a3,a4,由此得到灵感求得数列{an}的通项公式,第2问也是如此,先求出W1=0,W2=1,W3=32,W4=32,W5=54,W6=1516再猜想证明当k≥6时,Wk<1.理科第21题,主要考查求对数函数与分式函数的导数、单调性的判定以及单调性的应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考题可以以中档或大题形式出现. 利用导数去判别函数的增减性,是通过从函数的导数符号判别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关键是先求导,解不等式得单调区间,或者证明导数与0的大小关系来判别单调性. f(x)在某个区间内可导,若f ′(x)>0,则f(x)是增函数;若f ′(x)<0,则f(x)是减函数. 可导函数的最值可通过(a,b)内的极值和端点的函数值比较求得,但不可导函数的极值有时可能在函数不可导的点处取得,因此,一般的连续函数还必须和导数不存在的点的函数值进行比较,而文科题型相似,但要简单得多
  2008年湖南高考数学“陷井题”如下:理科第4题正态分布的概率问题,从2007年湖南考过,到今年已是第二次考了,在全国范围内,好象是必考题一样,有些省还作为大题考但作为必考题的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是历来高考的必考内容(2008年湖南理科未考),文科第13题出现了,其常见的题型为选择与填空题,属基础考查题.求解中需要注意二项式展开式中的幂指数的运算及符号的运算,注意演算中的细节,防止出错.对于正态分布大纲要求较低;理科第6题是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基础题目,此类题目要求考生在熟练掌握三角函数图象的基础上要对三角函数的性质灵活运用,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今后的命题趋势中综合性题型仍会成为热点和重点,并可以逐渐加强. 本人认为本题改为求函数f(x)=sin2x+3sinxcosx在区间[π4,π2]上的最小值更好,可以考查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利用三角函数图象求值域的功底有些学生在求得
  f(x)=cos2π3cos2x+sin2π3sin2x+12=cos2π3-2x+12 后,不考虑定义域,凭余弦函数的有界性,瞎猜cos2π3-2x≤1cos2π3-2x+12≤32,从而歪打正着选C,所以,本题求最大值,有失考查知识点的公平性,让一些人蒙混过关;理科第7题着重考查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可推广至多个向量相加的形式:AB+BC+CD+…+PQ+QR=AR,但这时必须“首尾相连”.由此得出:“首尾相连”的封闭图形的向量和为零向量,本题两次用到了这个结论;理科第10题、理科第15题、文科第15题、均是在多个知识交汇处出的创新题,今年大多数题均是综合题,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文科第10题关键是考虑隐含条件:双曲线x2a2-y2b2=1
  (a>0,b>0)的右支上的点横坐标大于a,从而利用双曲线的性质构造不等式求解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总之本套试卷很好地代表了高考的命题趋势和方向
  
  2 失分探究
  
  本套试卷侧重于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注重通性通法,没有过份地强调解题技巧,也没有刻意地去追求知识的覆盖面,对于重点内容重点考查,形式灵活、思路清晰.从总体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还是不错的,得分也较理想.通过本次测试反映出此试卷的区分度较为理想,试题的测试效果明显,同时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等方面的掌握情况较好试卷难度适中,同时有一定的创新度既体现了主干知识、新知识重点考,更体现了主干知识、新知识交汇考
  通过对学生的答题情况的统计来看,出错的题目主要有:选择题的第4题(理科),多数考生因为对正态分布的概率不熟,盲目乱填致错;第7题(理科),没有想到封闭图形的向量和为零向量,从而做不下去,乱选草草收场;第10题(理科)、第15题(文科)、第15题(理科)知识迁移创新能力不够,不知要表达什么样的意思,意思都不能理解,如何做?第17题(理科),第18题(文科),均是立体几何题,不善于用空间向量去解,导致计算量大而出错;第18题(理科),第20题(文科)均是数列综合题,三角函数、不等式、数列一混用,再加计算量大,就拿不到满分了;第19题(理科),少数学生建模能力太差;第20题(理科),少数学生不会用整体代换、设而不求等方法来解,蛮算容易出错文、理科的押轴题不是太难,只是计算量大,学生不会分步得分,有些甚至放弃,太可惜了
  
  3 卷百分比
  
  湖南省2008年高考数学试卷继续保持2007年文、理科数学试题“异”大于“同”的特色湖南省2008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中的基本理念决定了高考数学命题必须突出能力立意,在注重考查数学基础的同时,要着重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重点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今年文、理科数学试卷题型基本相似,难度上“异”大于“同”.理科的第9题与文科的第9题相同(5分),相同率占全卷分值的3.3%;理科与文科的第2题、3题、5题接近(15分),理科第7题与文科第11题、理科第10题与文科第15题接近(10分),共25分,接近率占全卷分值的16.7%;理科的第16题与文科的第16题(6分),理科的第17题与文科的第18题(12分),理科的第18题与文科的第20题(12分),理科的第20题与文科的第19题(13分),理科的第21题与文科的第21题(13分),共54分,这六道题题型类似,难度不同,类似率占全卷分值的36%;文、理科数学试卷题型相似率56%,难度上“异”大于“同”.
  紧跟形势,与时俱进,加大了与大学接轨知识点和阅读教材的知识点的考查力度
  实际遇到的许多随机现象都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总体分布研究中,选择正态分布作为研究的突破口,正态分布在统计学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分布 高考中要求我们了解正态分布的意义及主要性质即可正因为如此,即使现实生活中很有用的知识,因为高考考查概率非常小(小概率事件),有些甚至出现在阅读教材中,高考考试大纲不作大的要求,平时少数同学甚至个别老师便置之不理,但这些知识点的确有用,又不能违背高考考试大纲,又要让少数同学甚至个别老师引起重视,不要一切为了“高考转”……为了解决上述矛盾,2006年湖北省高考数学理科第19题考查“正态分布”的统计应用题,利用“正态分布”引导考生学以致用, 考查学生运用概率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正态分布”这一知识点第一次出现在高考试题大题中. 2007年湖南省高考数学理科第5题考查“标准正态分布”的概率问题,利用“正态分布”引导考生学以致用, 考查学生运用概率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08年湖南省高考数学理科第4题又考查了“标准正态分布”的概率问题;2008年湖南理科第10题、文科第15题的取整函数,以及加大了向量、导数的工具性作用等等迹象,表明了高考的选拔性作用,为大学中可继续性学习打下基础
  
  4 湖南2009届高三数学复习建议4.1 重视对《考试大纲》的研究
  
  从宏观上准确掌握《考试大纲》序言中的精神和考试性质,准确掌握考试的内容,做到复习不超纲;至少要对近5年(湖南高考自主命题后4年:2004年———2005年)湖南高考题认真分析,明确考试要求:考试内容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个性品质要求
  4.2 近五年湖南数学高考试题的特点
  4.2.1 强调基础的更新,减少对单纯知识、公式的记忆要求,降低对运算复杂性、技巧性的要求
  4.2.2 考查时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
  4.2.3 “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实”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4.2.4 以多元化、多途径、开放式的设问作为背景,命题时注意试题的多样性,设计考查数学主体内容
  4.2.5 命题时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把握好提出问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深度和广度,切合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
  4.2.6 高考命题为文理科考生分别取材,提供新颖、别致的场景和刺激材料,区别对待,体现尊重个性、尊重差异的思想
  4.3 第一阶段复习方法建议
  4.3.1 狠抓基础,构建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
  以课本为主,重新全面梳理知识、方法,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揭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从中提炼出思想方法
  4.3.2 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夯实基础
  系统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纵向、横向知识链,构造知识网络,从知识的联系和整体上把握基础知识
  认真领悟并熟练掌握数学思想,正确应用它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发挥选择题,填空题的思维训练和能力训练功能
  4.4 第二阶段复习的原则与策略
  4.4.1 注重知识重组的原则
  4.4.2 严谨治学的原则
  4.4.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4.4关注“热点问题”原则
  4.4.5形成思维体系和方法的原则
  4.5 三个阶段复习安排,各有侧重
  高考复习的三阶段安排已经是一个常规,第一个阶段全面复习,第二阶段专题讲座,第三阶段模拟训练
  4.5.1 全面复习
  抓住以下几点:①概念的准确理解和实质性理解;②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和初步应用;③公式、定理的正逆推导运用,变形和巧用
  4.5.2 专题讲座
  专题的选取可包括:
  ①全面复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弱点;
  ②教材体系中的重点;
  ③近年高考试题中的热点;
  ④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系统介绍
  ⑤解题应试技巧
  ⑥综合专题
  4.5.3 模拟训练
  组织精选模拟试题建立:“一周一套题,一天一道题”
  组织好每套试卷的评讲基本项目包括:①本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②怎样审题?怎样打开思路?③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和技巧?关键步骤在哪里?最本质的步骤有哪些?④指出学生答题中的典型错误,分析其知识、逻辑上、心理上和策略上的原因;⑤介绍、表扬学生中的优秀、新颖解法;⑥试题评分标准及分步得分要领;⑦应试策略和技巧;⑧题目的纵横联系等
  建立考情档案,进行综合指导
  4.6 对于教师的要求
  首先要坚持探究,课堂最常见方式是一题多解其次,该删除的内容就删除不讲,没有必要深入添讲;其二对学生解题的规范要求,应该从平时就加以注意,将写得规范与否提高到逻辑推理能力的是否强弱的高度来对待;最后,知识点要全面覆盖按照我们的教学进度,所有新的内容在高一高二都已经全部结束了所以高三一轮复习应该全部都覆盖尤其是今年的高考题,要求概念一定要深入理解绝对不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4节“光的色散”为例,阐述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在感知美、演绎美、创造美和拓展美的过程中,注重对物理概念的建构、对科学思维的渗透、对科学探究的体会以及对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并在课堂实施中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美育;核心素养;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134(2021)20-0050-03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一滴油的旅行”为线索,通过适恰的情境、巧妙的问题和有效的整合,将“杠杆模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比较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等实验串在一起,以期培養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质疑批判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阶思维;适恰的情境;巧妙的问题;有效的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
期刊
2007年广西、河南、河北、山西等四省高考数学共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Ⅰ)——理科数学(必修+选修Ⅱ)、文科数学(必修+选修Ⅰ).这两套试题的命制站在数学学科整体知识结构和思想体系的高度,全面贯彻考试大纲的精神,深入体现新课程理念,与时俱进地诠释和谐社会在数学考试中的含义:试题知识覆盖面广,起点低,坡度缓,难度适中,多题分层把关,区分度高;试题立意平和清新,常中见新,拙中见巧,平平淡淡中见珍
期刊
对圆锥曲线C上存在两点P,Q关于直线l对称,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可先求出以PQ为直径的圆的方程,再利用Δ=D2+E2-4F>0并注意到圆心在直线l上这一隐含条件,建立关于参数的不等式,常常能使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  例1已知抛物线y2=2px(p>0)上存在两点A、B关于直线l:y=-x+1对称,求p的取值范围.  解设直线AB的方程为y=x+m.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
期刊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文以“流体的压强与流速”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为例,探索通过发挥实验作用将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任务落实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关键词:核心素养;实验教学;流体压强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134(2021)20-0024-04  基金项目:北京物理学会
期刊
(2008年浙江理科19题)一个袋中装有若干个大小相同的黑球、白球和红球.已知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得到黑球的概率是[SX(]2[]5[SX)],从袋中任意摸出两个球,至少得到一个白球的概率是[SX(]7[]9[SX)].  (Ⅰ)若袋中有10个球,(ⅰ)求白球的个数;(ⅱ)从袋中任意摸出3个球,记得到白球的个数为ξ,求随机变量ξ的数学期望.  (Ⅱ)求证:从袋中任意摸出2個球,至少得到1个黑
期刊
在笔纸评价制度的现状下,习题是笔纸应试制度现状下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与此同时,习题在命制过程中的导向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向,影响着物理的学科魅力在学生心目中的再生长.因此,教师在一线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研究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的教学效率和教学策略,还有研究命题的导向,让我们的命题能充分提升教学效果.真正让习题教学的价值最大化,最优化.  1物理学科人文价值的巧妙渗
期刊
1 一道高考题蕴含的思想方法    2008年高考江苏卷的19题的第(2)小题是:  求证 对于一个给定的正整数n(n≥4),存在一个各项及公差都不为零的等差数列,b1,b2,…bn,其中任意三项(按原来顺序)都不能组成等比数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知识进行探索、分析及论证的能力,学生普遍反应难度较大,从标准答案看,其论证的思想方法颇具特色,与大数学家欧几里得关于“质数个数是
期刊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在学习了大量的数学知识之后,收获的是积淀而成的数学思维和素养.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逐步凸显出来,然而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有赖于教师的循循善诱,精心启发.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通过对一部
期刊
对于2008年辽宁高考题(理)22题,在《2008全国高考试题全编(理)》北京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三版、及各网站提供的答案教条笨拙以至于出现错误,给后继学习者带来困惑,现将易懂的四种方法献给大家的同时,对导数最有核心价值的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中如何运用,给予可行的方法探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