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誉有世界生产车间的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加快,诸如联想、三一重工等,无疑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吉利收购沃尔沃则成为了中国民营企业通过海外收购掌握核心技术的经典案例。名不见经传的中国民营车企吉利,就像一个乡下小伙子要娶一位家大业大的贵族小姐,跨国联姻能结出美好的果实吗?事实证明,吉利收购沃尔沃成功实现了双赢。
一句我爱你,成功解救沃尔沃
创立于1924年的沃尔沃汽车公司,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1999年,沃尔沃集团就将旗下的沃尔沃轿车业务以64.5亿美元,出售给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其市值折合人民币超过500亿元。近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福特与沃尔沃均出现严重亏损,福特也因此出售沃尔沃。
2010年3月28日,中国汽车企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耗资18亿美元,从福特手中收购了沃尔沃100%股权,购得沃尔沃轿车业务,并获得沃尔沃轿车品牌的拥有权,此举创下,中国收购海外整车资产的最高金额纪录。对吉利来说,沃尔沃就像是一艘比自己庞大的战舰,但吉利还是买下了它。如果单从硬件上看来,吉利用有限的18亿美元,买下了看起来很划算的资产。
上世纪末,福特收购沃尔沃汽车之后,一味通过沃尔沃技术,来对自身供血,缺乏进一步投资。在瑞典政府看来,沃尔沃在福特公司旗下的十年,让其失去了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而吉利收购沃尔沃,不仅能让沃尔沃这个品牌重新焕发活力,更能解决瑞典的就业问题。但乡下小伙能解救这个老牌企业吗?
作为传统的北欧福利国家,工会的力量相当强大,同以低成本著称的中国制造业的劳工政策比较起来,北欧完善的劳工保护制度,无疑会极大地加大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成本,且工会并不是个好说话、随便就把女儿嫁出去的丈母娘。吉利公司的董事长和工会之间进行了一次谈判,当时工会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要把沃尔沃卖给吉利?这个时候李书福用了三个字,“I love you”深深打动了瑞典沃尔沃工会主席。
美国鸡肋变中国金主
中国很多企业在收购西方的企业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文化的差异,就像筷子和刀叉,吉利的汽车文化与沃尔沃的汽车文化俨然不同,一个散发着乡土的草根,另一个则近百年豪华名车的高贵血统,这迥然不同的生长环境孕育出来的两种不同的文化,碰撞之后能擦出火花吗?这么一家拥有八十年历史的企业,有一套成熟的管理机制,适合本国文化、本国体系的一种管理机制。当中国本土公司来收购它,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继续管理它?实际上,问题多而复杂。
其次,李书福的战略规划也很吸引人,在与福特高管和工会见面时,李书福提出了三点:第一,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第二,充分给管理层自由,让沃尔沃自由行使;第三,未来在巩固欧美传统市场的同时,重点开拓中国等新兴市场。
据统计,在福特收购沃尔沃之后,除了2005年的小幅度赢利之外,其他时间均处于亏损状态。2008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沃尔沃在美国市场下滑7.9%,只销售了24804辆,在欧洲市场也下滑了9.6%。沃爾沃显然成为了福特的鸡肋。然而,在吉利完成对沃尔沃收购的2011年,沃尔沃财报显示,其在全球汽车销量的业绩大幅提升,和2010年的373525辆相比,增长了20.3%,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11.1%,税前利润接近2.4亿美元。这一年,沃尔沃汽车在各区域市场,均取得销量增长。其中,北美区域销量同比增幅达到22.5%,西欧市场销量增幅为13.1%,北欧区域保持了13.3%的销量增幅,十大单一市场除英国外均实现销售增长,其中前三大单一市场,美国、瑞典、中国增幅分别是24.7%,10.5%和54.4%。
吉利收购沃尔沃给沃尔沃带来了很大的提升,无论从销量还是业绩,吉利收购沃尔沃都是一个双赢,这样的双赢还需要时间的证明。
就目前来看,销售的增长,也带来的吉利控股的发展,吉利2011年营业收入23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500多亿元,其中1100多亿元是沃尔沃贡献的。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首次公布2011中国100大跨国公司级跨国指数中,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排名第九,跨国指数高踞第一。这表明吉利集团的国际化经营水平目前已经达到中国第一的高度。次年,吉利控股跃居世界500强,收购沃尔沃更是功不可没。
完成收购之后,李书福就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之间的技术合作,在欧洲建立吉利技术研发中心,走出国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尽快壮大自己。跨国汽车公司对中国企业转让技术一直非常保守,联合研发就更不可能了,但吉利的收购实现了这一点。
一句我爱你,成功解救沃尔沃
创立于1924年的沃尔沃汽车公司,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1999年,沃尔沃集团就将旗下的沃尔沃轿车业务以64.5亿美元,出售给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其市值折合人民币超过500亿元。近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福特与沃尔沃均出现严重亏损,福特也因此出售沃尔沃。
2010年3月28日,中国汽车企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耗资18亿美元,从福特手中收购了沃尔沃100%股权,购得沃尔沃轿车业务,并获得沃尔沃轿车品牌的拥有权,此举创下,中国收购海外整车资产的最高金额纪录。对吉利来说,沃尔沃就像是一艘比自己庞大的战舰,但吉利还是买下了它。如果单从硬件上看来,吉利用有限的18亿美元,买下了看起来很划算的资产。
上世纪末,福特收购沃尔沃汽车之后,一味通过沃尔沃技术,来对自身供血,缺乏进一步投资。在瑞典政府看来,沃尔沃在福特公司旗下的十年,让其失去了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而吉利收购沃尔沃,不仅能让沃尔沃这个品牌重新焕发活力,更能解决瑞典的就业问题。但乡下小伙能解救这个老牌企业吗?
作为传统的北欧福利国家,工会的力量相当强大,同以低成本著称的中国制造业的劳工政策比较起来,北欧完善的劳工保护制度,无疑会极大地加大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成本,且工会并不是个好说话、随便就把女儿嫁出去的丈母娘。吉利公司的董事长和工会之间进行了一次谈判,当时工会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要把沃尔沃卖给吉利?这个时候李书福用了三个字,“I love you”深深打动了瑞典沃尔沃工会主席。
美国鸡肋变中国金主
中国很多企业在收购西方的企业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文化的差异,就像筷子和刀叉,吉利的汽车文化与沃尔沃的汽车文化俨然不同,一个散发着乡土的草根,另一个则近百年豪华名车的高贵血统,这迥然不同的生长环境孕育出来的两种不同的文化,碰撞之后能擦出火花吗?这么一家拥有八十年历史的企业,有一套成熟的管理机制,适合本国文化、本国体系的一种管理机制。当中国本土公司来收购它,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继续管理它?实际上,问题多而复杂。
其次,李书福的战略规划也很吸引人,在与福特高管和工会见面时,李书福提出了三点:第一,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第二,充分给管理层自由,让沃尔沃自由行使;第三,未来在巩固欧美传统市场的同时,重点开拓中国等新兴市场。
据统计,在福特收购沃尔沃之后,除了2005年的小幅度赢利之外,其他时间均处于亏损状态。2008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沃尔沃在美国市场下滑7.9%,只销售了24804辆,在欧洲市场也下滑了9.6%。沃爾沃显然成为了福特的鸡肋。然而,在吉利完成对沃尔沃收购的2011年,沃尔沃财报显示,其在全球汽车销量的业绩大幅提升,和2010年的373525辆相比,增长了20.3%,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11.1%,税前利润接近2.4亿美元。这一年,沃尔沃汽车在各区域市场,均取得销量增长。其中,北美区域销量同比增幅达到22.5%,西欧市场销量增幅为13.1%,北欧区域保持了13.3%的销量增幅,十大单一市场除英国外均实现销售增长,其中前三大单一市场,美国、瑞典、中国增幅分别是24.7%,10.5%和54.4%。
吉利收购沃尔沃给沃尔沃带来了很大的提升,无论从销量还是业绩,吉利收购沃尔沃都是一个双赢,这样的双赢还需要时间的证明。
就目前来看,销售的增长,也带来的吉利控股的发展,吉利2011年营业收入23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500多亿元,其中1100多亿元是沃尔沃贡献的。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首次公布2011中国100大跨国公司级跨国指数中,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排名第九,跨国指数高踞第一。这表明吉利集团的国际化经营水平目前已经达到中国第一的高度。次年,吉利控股跃居世界500强,收购沃尔沃更是功不可没。
完成收购之后,李书福就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之间的技术合作,在欧洲建立吉利技术研发中心,走出国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尽快壮大自己。跨国汽车公司对中国企业转让技术一直非常保守,联合研发就更不可能了,但吉利的收购实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