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和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学生对于数学作业的理解仅局限于常规性的做题运算,教师也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寻找学生在解题训练中所犯的错误上,短时间内教师能够找到学生的知识漏洞,并指导学生改正。但是从长远来看,教师的这种作业辅导模式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渐渐被大量的解题训练所磨灭,思维创新能力不仅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反而逐渐被消耗殆尽。教师在批阅学生作业时只判对错不注重细节,在试卷末尾的评语略显苍白无力。长此以往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学生和教师都把作业当成任务来看待,却忽略了作业本质的功用。作业不仅仅是学生解题运算的过程,作业过程中需要的不仅仅是解题运算,还需要学生将其解题思路展现在作业本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解题步骤仔细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讲题习惯,并据此向学生提出建议和要求,这才是作业有效性的初步体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
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之下合理地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可以有效地提升学习效果与质量。分析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究合理的教学模式与作业的设计模式与手段,进而提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质量与效果。基于此,主要探究了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问题与手段。
1 教师要由目的性的引导学生完成一些数学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味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目标是锻炼学生团结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毕竟从当前社会环境分析来看,单枪匹马很难做出一番成就,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的背后往往都有一支团队的默默支持。教师可以将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确保每个小组的人员层次分配均匀合理,让学生自己选择小组长,而不是教师直接任命。教师可以通过组长给学生下达命令,每个小组的任务可能完全一致也可能区别较大。例如在接触加减运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统计自己家庭成员的年龄,要求越详细越好,至少要包括三代人。教师可先给学生展示自己提前准备好的表格,并且根据表格的数据进行两项简单的运算,然后让学生模仿着去做。学生在实际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小组合作在这时就体现了它的现实意义,学生可以通过相互帮助,相互解惑,大大缩短了实践活动的用时,并且减少了在教师处排队等待询问的时间。教师的负担也相应有所减轻,进行课程设计的时间越发的充裕,课堂效率逐渐提高。
2 重视作业评价,提升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的本质就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问题与不足,可以在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实践中要加强对以下几点的重视:第一,重视过程评价,凸显激励作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分析各种因素,合理设计。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设置一些作业,观察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充分地凸显作业的价值。通过合理的作业设计,让学生不断进步,这样才可以在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第二,强化质量评价,凸显作业反馈作用。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要明确数学知识的重点内容,在设置作业中要环环相扣,无形之中激励学生,反馈各种信息内容,分析学生的问题与不足,优化作业内容,这样才可以真正地凸显作业的价值与效果。
3 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业设计也一样可以选择或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题目,除了富有童趣的作业,具有适度竞争性的数学作业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热爱者和主动者。教材上的练习题,教师稍做补充,戴了个帽子“闯关”,学生做题的兴致立刻被激发。概括地说:作业设计,要准(找准教学的重难点)、活(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思维灵活性)、综合(几个知识点的融合)。忌:多、难、怪、繁。其实身边现成的好题目有很多,只要教师平时做一个有心人,不要让好题从手边悄悄溜走,好的题目可以使工作事半功倍。
4 贴近实际生活,实现学以致用
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学以致用方式学习的最本质价值。所以,在设计作业时,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作业和教材同步的基础上再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教学完“体积和体积单位”相关知识后,我们可以出示入下范例:红红说:我今天放学后就坐在了桌面为1立方米的书桌前,打开体积为0.6平方分米的文具盒,拿出20厘米长的铅笔,就写起了作业。以红红学以致用的态度启发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所用的东西,分别给自己用的东西搭配上单位,并且做好记录,下节课请同学代表上台说一说。如此一来,让作业既变得有趣,也真正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使“僵硬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
5 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内容
在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作业程度合理划分,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进行合理地作业划分,在作业设计过程中要加强对以下几点的重视:第一,根据难易程度合理设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作业的完成状况,通过小组划分的方式设计作业。例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地增加作业难度;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则要设置简单的作业习题;对于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则要增加基础性的知识,等等。第二,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合理设计作业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分析学生学习特征,综合数学知识点、知识内容,通过灵活的方式进行层次划分,进而凸显数学作业的效果与质量。根据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能力,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之下,有针对地设置作业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要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了解学生学习的重点,提升作业设计的针对性,避免盲目设计等问题,提升作业针对性,保障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作业。
结语
总言之,在设计数学作业时,我们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及时洞察学生的思维模式,落实作业反馈和评价,从而让作业真正变得有价值,真正课依托作业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爽.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2):186.
[2]陳小军.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10):82.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
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之下合理地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可以有效地提升学习效果与质量。分析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究合理的教学模式与作业的设计模式与手段,进而提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质量与效果。基于此,主要探究了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问题与手段。
1 教师要由目的性的引导学生完成一些数学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味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目标是锻炼学生团结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毕竟从当前社会环境分析来看,单枪匹马很难做出一番成就,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的背后往往都有一支团队的默默支持。教师可以将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确保每个小组的人员层次分配均匀合理,让学生自己选择小组长,而不是教师直接任命。教师可以通过组长给学生下达命令,每个小组的任务可能完全一致也可能区别较大。例如在接触加减运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统计自己家庭成员的年龄,要求越详细越好,至少要包括三代人。教师可先给学生展示自己提前准备好的表格,并且根据表格的数据进行两项简单的运算,然后让学生模仿着去做。学生在实际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小组合作在这时就体现了它的现实意义,学生可以通过相互帮助,相互解惑,大大缩短了实践活动的用时,并且减少了在教师处排队等待询问的时间。教师的负担也相应有所减轻,进行课程设计的时间越发的充裕,课堂效率逐渐提高。
2 重视作业评价,提升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的本质就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问题与不足,可以在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实践中要加强对以下几点的重视:第一,重视过程评价,凸显激励作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分析各种因素,合理设计。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设置一些作业,观察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充分地凸显作业的价值。通过合理的作业设计,让学生不断进步,这样才可以在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第二,强化质量评价,凸显作业反馈作用。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要明确数学知识的重点内容,在设置作业中要环环相扣,无形之中激励学生,反馈各种信息内容,分析学生的问题与不足,优化作业内容,这样才可以真正地凸显作业的价值与效果。
3 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业设计也一样可以选择或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题目,除了富有童趣的作业,具有适度竞争性的数学作业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热爱者和主动者。教材上的练习题,教师稍做补充,戴了个帽子“闯关”,学生做题的兴致立刻被激发。概括地说:作业设计,要准(找准教学的重难点)、活(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思维灵活性)、综合(几个知识点的融合)。忌:多、难、怪、繁。其实身边现成的好题目有很多,只要教师平时做一个有心人,不要让好题从手边悄悄溜走,好的题目可以使工作事半功倍。
4 贴近实际生活,实现学以致用
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学以致用方式学习的最本质价值。所以,在设计作业时,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作业和教材同步的基础上再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教学完“体积和体积单位”相关知识后,我们可以出示入下范例:红红说:我今天放学后就坐在了桌面为1立方米的书桌前,打开体积为0.6平方分米的文具盒,拿出20厘米长的铅笔,就写起了作业。以红红学以致用的态度启发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所用的东西,分别给自己用的东西搭配上单位,并且做好记录,下节课请同学代表上台说一说。如此一来,让作业既变得有趣,也真正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使“僵硬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
5 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内容
在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作业程度合理划分,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进行合理地作业划分,在作业设计过程中要加强对以下几点的重视:第一,根据难易程度合理设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作业的完成状况,通过小组划分的方式设计作业。例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地增加作业难度;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则要设置简单的作业习题;对于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则要增加基础性的知识,等等。第二,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合理设计作业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分析学生学习特征,综合数学知识点、知识内容,通过灵活的方式进行层次划分,进而凸显数学作业的效果与质量。根据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能力,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之下,有针对地设置作业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要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了解学生学习的重点,提升作业设计的针对性,避免盲目设计等问题,提升作业针对性,保障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作业。
结语
总言之,在设计数学作业时,我们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及时洞察学生的思维模式,落实作业反馈和评价,从而让作业真正变得有价值,真正课依托作业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爽.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2):186.
[2]陳小军.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1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