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九章,九章何为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pi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深夜写下几句总源于
  不知寄给谁的古老冲动
  ——《杂咏九章·古老的信封》
  在文化工业盛行、乐于脑洞复制的时代,像“九章系列”这样胸藏万象、道器杂陈,以一种近乎执拗的不可确定性示人的作品并不常见。通常我们以为的现代性(新诗的道统),是指“西方化”,所谓波德莱尔的所有“可能性”,它更多是经济社会及物质异化的产物。而当我们言及个体经验和语言形式,往往又不一定仅为时代语境和社会学概念所限定。这么说,并不意味“九章系列”具有仅是立足古典或本土质素的企图。它似乎喜欢缺失标签,对接受某类参照系的命名游戏不那么热心。
  在“九章系列”里,几乎看不到刻意的本土文化自信,也没有常见的民族性、本土化的焦虑,更看不到要对抗现代化“荒原”的意指。它只有一种对“本质”的忠实,时空与文化也仿佛只是一种道具,为了达成更纯粹的洞察和质询,更多还原人的存在状态。其间有属灵时的妙得,有格物辨析,有不得已勉力的命名,它们或在此过程链接“奥秘”,或仅留下“印迹”回应着造化的伟大……我甚至认为它已然横陈在中西诗学的两套参照系之间,表现出一种奇特的生长态。
  有人说,“九章”的命名,是陈先发的“野心”作祟,可他这个系列的文本却未必超越从前。在我看来,那又如何?这恰是个并不重要的问题。日常即道,体用不二,“九章”与否又如何?对于陈先发这样一个成名多年且颇有建树的生长型诗人,仅从文本及命名去解读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公平的。
  当然这些不同的声音,也足见大家对一个优秀诗人的高期待值。而事实是,文本的长或短,仍是见仁见智的产物,读和写都是惯性,须以更长远的时空和文化生成体系去检验。陈先发的独特在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及诗歌美学的承接和西方文化的用心体认,几乎是开放性的平等待之。个人感觉诗歌创作在他更像是某种工具,为了构建出一种生命的实验场。这种自觉性,很多“为诗而诗”的诗者并不具备。勉力谓之“九章”,是因为它本身在路上——在时空的漂移中它的动能还在变化着,作为供人辨识的一种印迹冠以“九章”并无不妥。
  世间伟大的艺术早已完成/写作的耻辱为何仍循环不息……
  ——《杂咏九章·群树婆娑》
  正如久坐于这里的我/被坐在别处的我/深深地怀疑过
  ——《杂咏九章·死者的仪器》
  这几行,已是最好的答案。语言现实就是文艺及社会性的最佳表情,诗人只有不停止心性的发育,才不会重复于偏见。这种从容走向“未知”的自觉,远胜沉溺于对自我的无效重复。因此从阶段上看,孤立的文本未必足以全然地负担。更何况,我们如何敢肯定自己一定拥有对文本的检阅权限?
  “九章”相较陈先发过去的诗写,自我诘问和怀疑的元素更盛,在指向性上也更深远和丰富:“在旋转的光束上,在他们的舞步里/从我脑中一闪而去的是些什么”;“而这些该死的语言经验一无所用”;“他们东张西望,仿佛永远在等着/一个缺席者”;为了把我层层剥开/我的父亲死去了;我依然这么抽象/我依然这么复杂(《裂隙九章·箜篌颂》)。
  这就是真正的诗者,接受各种世俗打扰的同时,总能以“第三只眼”看世界,并以一个“形而上”的能量赤裸面对真相。在陈先发眼里,日常中有无穷的神秘性,是生存的奥秘,更是命运的奥秘,并能够为我们提供宇宙大时空维度上的光亮:人终须勘破假我之境/譬如夜半窗前听雨//总觉得万千雨滴中,有那一滴/在分开众水,独自游向湖心亭(《秋兴九章·六》)。
  进一步看,一个诗人的“技艺”是否伟大,个体经验是否通透,往往在于他对现象界的处理,并拥有替他者“代言”的功夫。有时他并不需要太多的世俗立场,所谓身份、法律、道德、是非,什么都没有,几近空无。就仅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最本然的打量。如同《秋兴九章·一》的意趣:在外省监狱的窗口/看见秋天的云//我的采访很不顺利。囚徒中/有的方言聱牙,像外星球语言//有的几天不说一个字/但许多年后——//仍有人给我写信/那时,他被重机枪押着//穿过月亮与红壤之间的/丘陵地带。转往另一座监狱//因为他视力衰竭/我回信的字体写得异常粗大//那是十月底了/夜间凉爽,多梦。
  我们像一个词/被写出来了/我们的形象被投射/在此窗下/ 但万物暗黑如岩呀,只有人在语言中的/屈辱是光线(《裂隙九章·来自裂隙的光线》)。最美的旋律是雨点击打/正在枯萎的事物(《杂咏九章·群树婆娑》)。是的,这就是体用不二,这就是上帝无处不在的荣耀。“道”从来不在他处,在寻常万物之中,于阁下面门上发光:“然而诗并非添加/诗是忘却。/像老僧用脏水洗脸/世上多少清风入隙、俯仰皆得的轻松(《白头鹎鸟九章·直觉诗》)。
  还有必要指出的是,这些诗行还搭载了一种独有气质——铺陈和直落相互拉锯产生张力,语言干净如洗推进自如,结构浑然开合漂亮,于传统和现代之间滋生奇怪而强大的紧张度,意蕴沛然,“彼岸情结”可视可触且又多以悖论展现。不难看出,这种风貌在中西双方的诗学传统里都缺失一个清晰的对标,而这种缺失,正是一个生长型的大诗人的“标配”——这一次,陈先发只是借用“九章”之名相,继续自己的“问道之途”。
  无论怎样,诗写的根本,都不是为了停留于照顾或讨好自己的感觉和情绪,重复自我的偏见,而是为了回到事物的本身。唯有诚实,天真才如期显露:我想,这个世界至少需要/一种絕对静止的东西/让我看清在刚刚结束的一个/稀薄的梦中,在家乡雨水和/松坡下埋了七年的老父亲那/幅度无穷之小、却从未断绝的运动……(《遂宁九章·从白鹭开始》)
  对于真正的诗人,精神性的构建永远在路上。那“不可见的恒河水”(《裂隙九章·不可多得的容器》),大概只有一种轨迹——在悖论和荒诞中无限接近。既然主客同源,人之身心即小宇宙,一滴水的秘密即是所有水的秘密:最开阔的心灵是独裁(《黑池坝笔记》)。
  以上,也正好应和现代量子力学与佛道二学的共通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即观察者的观察机制决定被观察者的某种特性的显露。当诗人觉知它,便成就了诗歌的道德和最美仪轨:我的笔尖牢牢抵住语言中的我/这一刻虫鸟噤声/四壁垂直/而垂直,是多么稀有的祝福(《遂宁九章·斗室之舞》)。
  陈先发的诗性沉思是难以被模仿的。首先是体验上的差异性,其次是思考和知识架构的差异,再其次是对时代语境的洞穿和文字样态的操控。几乎没有“九章”不能进入的事物,只须“在虚无中,再坚持一会儿”(《裂隙九章·云端片客》)。“九章”之所以打动我是因为诗人心力强大,智能丰沛,完全是在弯曲中漫向一切:大醉之后站在渠边/村头村尾奇异地安静/积水和星光中只有/我双耳加速旋转的微声(《寒江帖九章·江右村帖》)。
  有一点可以明确,西方的认知习惯几乎是对象化的,常以“泛逻辑”“泛解剖”立足,包括基督文化和后现代的消解,仍都是主客二元的特质;中国乃至东方的认知方式多是主客同源的“返观模式”,仿佛科学的主客二元式的实证结果,与超验式真实体悟的失语处,有无数裂隙,更有无数激荡交汇……
  我需要深深的告诫。但告诫不可得。/我们如此着迷于暗黑中的孤树并/逐一消失在它浑然不觉的海水之中(《黄钟入室九章·嘉木留声》)。
  以我个人愚见,世上如有拥有禅修经验的诗人——他本身就是一首“最精彩的诗”。这当然是象征是喻体——“九章”还在路上,它始终在路上。
其他文献
黑 马  【美国】约瑟夫·布罗茨基  黑色的穹窿也比它四脚明亮。  它无法与黑暗融为一体。  在那个夜晚,我们坐在篝火旁边  一匹黑色的马儿映入眼底。  我不记得比它更黑的物体。  它的四脚黑如乌煤。  它黑得如同夜晚,如同空虚。  周身黑咕隆咚,从鬃到尾。  但它那没有鞍子的脊背上  却是另外一种黑暗。  它纹丝不动地伫立。仿佛沉睡酣酣。  它蹄子上的黑暗令人胆战。  它浑身漆黑,感觉不到身影。
期刊
当我写下这个命题,突然感到更像是一个哲学的命题。其实对于当下诗歌现场来说,是一个非常具体的诗学话题。  为什么我会特别谈到这个话题,因为我们在强调文化自信的历史语境之下,对虚无主义的认知就显得特别重要。我们倡导多元的同时,应该对“多元”潜藏着的虚无主义因子,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诗学理论与创作实践的认知,应该正确理解“多元”的内涵与外延,严格地区别价值多元与精神虚无的界限,力避将多元片面化和庸俗化,将多
期刊
夜晚,捡起碎银一样的风  去打造了一枚寒光  我就借用它的锋芒,刺一刺自己  感觉身上有无数个痛点  多少年了,我已經忘了那些痛点在哪儿  有时疼醒了,我还习惯地晒晒幸福  那种感觉,有时和幸福很像  都说幸福来之不易  疼也是  我珍藏疼,像珍藏着一笔财富  有人不敢炫富,我不敢喊疼  生怕,一旦走漏了风声  就会有那么多同情的手伸过来  把我,变成乞丐  我更怕,此生还不起  那些善良的馈赠 
期刊
最后,要开出朵朵浪花。当你纵身一跃  新鲜的河虾在油锅滚滚,便呈现出胜利的颜色  低头弯腰,多么谦卑的烈士  而后姜蒜之必要,大火煸香,佐以料酒  适当调味,起锅前撒入韭菜段,装盘上桌  美味的死亡,依次进入咽喉  这是某个下午,我烹小鲜的场景  在此之前,我已经失去工作三个月了  类似于罢黜、流放。我无处安放的厨艺  少年时写《桔颂》的心情,已经不在  三闾大夫又如何?郢都沦陷又如何?  活着,
期刊
把命领回去  最合适放命的地方  不会是云,高楼底下的墙角不会  保险柜不会  一两只雏鸡  会啄米  我把衣服疊好  怕冷或不怕冷的东西  好像不是命,满屋子的人气  刚刚散去  有人推车,有人拉煤  有人扛着太阳,大漠让孤烟都直了  我只看到水  比蜜少  一年当庄稼,二年似春风  三年五年没有风  命若野火  一岁一枯荣  推荐语  “认命书”是一个沉重的题目,卢辉却写得举重若轻,自有深意潜
期刊
秋玉米灌浆时他终于静了下来。他拄拐的情形  我不作太多描述  他常常坐在院子的排椅上,用目光阅读  过往的人群和作物。那年后  南方再也不种荞麦,这就很好  也最终给他固执多年的坚持  给农家肥料,我们共同的米粒  我们安静的农事  就让我在这里,等着他  田塍自然没有多余的藏匿和惊恐  他对我招招手,示意我的劳碌  我们都不曾忘记的胎记  即使是农忙时节,和汗  深埋腋下。那晚,所有花粉的塵埃坠
期刊
奴是少女也得碎步颤颤  哥是莽汉也得深情款款  这是最古老的祝福也是最欢喜的时刻  来到这里,我们必须摇摇摆摆地跳舞  哼哼唧唧地唱歌  我看见我的父母以及他们一样的老人  唱着跳着就红了脸颊  我看见我的兄弟以及和他们一样的年轻人  唱着跳着就白了头发  推荐语  這是杨如风《三背河》组诗中的一首,鄂西的山水、草木、风情和人情,是杨如风诗中恒久不变的主题。他的这首诗高度凝练,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期刊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有目共睹,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中国的政治生态、经济模式、价值导向、民生福祉、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既是对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的拾遗补缺,也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在党的带领下,按照自己的既定路线,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最终实现强起来的必然选择。  当然,任何时代的转型革新都不会是一帆
期刊
最近读到谢克强诗集《巴山情歌》,除了感动与敬重之外,也发现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在中国新诗史上,很少有直接借鉴民歌而取得成功的先例。胡适早就指出:“中国新诗的范本,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外国文学,一个就是我们的民间歌唱,二十年来的新诗运动,似乎是太偏重了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借用外国文学资源而取得成功的一流诗人相当多,包括郭沫若、艾青、徐志摩、冯至、何其芳、郭小川、贺敬之、北岛、余光中、洛夫、西川等,而借
期刊
1  诗是从观看到达凝视的。好诗中往往都包含着一种长久的凝视。观看中并没有与这个世界本质意义的相遇。只有在凝视中,我们将自己交出,又从对象物的掘取中完成了这种相遇。凝视,须将分散甚至是涣散状态的身心功能聚拢于一点,与其说是一种方法,不如说是一种能力。凝视是艰难的,也是神秘的。观看是散文的,凝视才是诗的。那些声称读不懂当代诗的人或许应该明白,至少有过一次凝视体验的人,才有可能是诗的读者。  2  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