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的形而上学与精神的流亡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k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 马
  【美国】约瑟夫·布罗茨基
  黑色的穹窿也比它四脚明亮。
  它无法与黑暗融为一体。
  在那个夜晚,我们坐在篝火旁边
  一匹黑色的马儿映入眼底。
  我不记得比它更黑的物体。
  它的四脚黑如乌煤。
  它黑得如同夜晚,如同空虚。
  周身黑咕隆咚,从鬃到尾。
  但它那没有鞍子的脊背上
  却是另外一种黑暗。
  它纹丝不动地伫立。仿佛沉睡酣酣。
  它蹄子上的黑暗令人胆战。
  它浑身漆黑,感觉不到身影。
  如此漆黑,黑到了顶点。
  如此漆黑,仿佛处于针的内部。
  如此漆黑,就像子夜的黑暗。
  如此漆黑,如同它前方的树木。
  恰似肋骨间的凹陷的胸脯。
  恰似地窖深处的粮仓。
  我想:我们的体内是漆黑一团。
  可它仍在我们眼前发黑!
  钟表上还只是子夜时分。
  它的腹股中笼罩着无底的黑暗。
  它一步也没有朝我们靠近。
  它的脊背已经辨认不清,
  明亮之斑没剩下一毫一丝。
  它的双眼白光一闪,像手指一弹。
  那瞳孔更是令人畏惧。
  它仿佛是某人的底片。
  它为何在我们中间停留?
  为何不从篝火旁边走开,
  驻足直到黎明降临的时候?
  为何呼吸着黑色的空气,
  把压坏的树枝弄得瑟瑟嗖嗖?
  为何从眼中射出黑色的光芒?
  它在我们中间寻找骑手。
  (吴迪 译)
  诗歌乃是语言否定自己的质量和引力定律,乃是语言在向上追求——或向一侧追求——创世文字的开始之处。
  ——布罗茨基《诗人与散文》
  这是美籍俄裔诗人布罗茨基在21岁时写的一首诗歌。就像诗人当年写作这首诗的年龄一样,当我们重新读这首诗时,依然能序够感受到其中涌动出的生命能量。它仿佛敞开了一个巨大的精神黑洞,吸引着每一个读者,或者说每一个骑手。这种效能的产生也许在于布罗茨基的诗歌作为“创世文字”的精神密度和速度的召唤。正因这种诗歌的原教旨主义语言观,布罗茨基才说道,“一首诗也许是最后离开一个人呢喃的双唇的遗言。”这遗言本身在这首诗中表现为对不可言说的言说,对黑的形而上学的不断追问。
  首先来看第一节,“黑色的穹窿也比它四脚明亮。/它无法与黑暗融为一体。”一开篇,诗人就确立了一个鲜明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黑马形象。黑马的醒目性不是因为自身的黑,而是因为“黑色的穹隆”更加明亮,这种黑色与明亮的转化其实一开始就预设了这种相对性。这是一种对存在的认识上的相对性。正是这种认识的相对性决定了一个生命个体内在的独特性。黑马一开始就具有了存在的形而上意味。再看第二节,“在那个夜晚,我们坐在篝火旁边/一匹黑色的马儿映入眼底。”当黑马以一种整体性的醒目形象出现的时候,它必然需要通过一种对话关系进入存在的意义建构中。这里,黑马是通过在篝火的辉光中进入“我们”眼底的。通常情况下,我们是通过光明的标准来认知黑色,但是这样一个被黑暗包围的场景中,黑色成为了意义的标准。表面上看,是篝火的光亮让“我们”看到了“黑色的马儿”,但实际上,是黑马对人的经验的强势介入,所以诗人说“一匹黑色的马儿映入眼底”,而不是“我们”看见马儿。黑的鲜明夺目和对人的经验的强势介入,使得黑马之黑不仅仅是一种现实之黑,而且获得了形而上的隐喻潜能。于是,在第三节中,诗人展开对黑色的真理的进一步追问,他用了一系列修辞追问黑马之黑,“黑如煤”“黑得如同夜晚,如同空虚。”这是从视觉和日常经验,逐渐内化为一种精神处境的追问。黑得“如同空虚”这一精彩的比喻将黑暗上升为一种存在体验的转化,正是黑的形而上潛能的重要方面,它触及到了一种存在的不可言说性和词语的开端之处。此时,诗人笔锋一转,“但它那没有鞍子的脊背上/却是另外一种黑暗。”这另一种黑暗,是对黑的形而上意义的进一步追问,它涉及到对一种“空”的关系的追问。空,既可以是一种意义的缺失带来的空虚,也可能是关系的结构性断裂带来的黑的体验。结构性关系的缺失,导致它“纹丝不动地伫立。仿佛沉睡酣酣”。但是,“沉睡”的姿态并不代表着死寂,而是蕴含着新的可能,这新的行动力的潜能往往蕴涵着某种危险与恐怖的体验。“它蹄子上的黑暗令人胆战”正是表明了对于新的结构性关系的发生与可能性的主体期待。在此,黑又成为一种对未知的恐惧和行动的可能性。
  第四节,诗人从黑马具体部位的黑的描绘,上升到一种整体性的观照。当它的每一部分都比其他物体黑的时候,它自然没有身影,或者说沉浸到阴影内部。影子是光的语言的表达,可以理解为存在的意识层面。一旦黑到“感觉不到身影”,就说明这种黑暗超越了意识经验的范围。接下来,对于黑马之黑在时空维度上的多重探索正是对黑的边界的不断勘定。“仿佛处于针的内部”“就像子夜的黑暗”与黑的“顶点”相对应,借时间与意识的临界点来测度整体性的黑。“如同它前方的树木。/恰似肋骨间的凹陷的胸脯。/恰似地窖深处的粮仓”,则从空间的延展性上界定黑的范围。时空经验上的双重界定似乎很快就能帮助我们意识到黑马之精神轮廓,或者说诗人自我精神之轮廓。但是黑马之形象再次挣脱语言和意识的绳索,“我想:我们体内是漆黑一团”。黑马之黑,被导向对自我的内部挖掘。其实,“地窖深处的粮仓”这一精绝的比喻已经暗含了这一点。它既包含黑暗的一面,同时又具有内在的丰盈。对黑马的凝视,在此被转化对自我存在的超验性探询。但是这一过程,并不顺利。
  第五节中,“它一步也不朝我们靠近”表明的正是对存在之黑暗和可能性探询的困难。存在的潜在可能性或者人的潜意识是不会自动进入经验层面的,它也许只会借助双眼白光一闪的瞬间昭示自我的存在。而这唯一的亮色,却可能“令人畏惧”。这“畏惧”实际上是对意义可能性的畏惧和对自我局限性的畏惧。至此似乎可以看出,对黑马之黑的形而上的思考,实际上是对个体生存的可能性界限的追问。“它仿佛是某人的底片”,同时暗示着我们永远不知道那个底片是谁,是你?是我?是每个人?第六节中一系列的追问,可以看作底片清洗的过程,直到最后,诗人亮出底牌:“它在我们中间寻找骑手”。寻找骑手,就是寻找那个对存在之黑暗的自觉者和在黑暗的旅程中的精神流浪者。布罗茨基正是一个优秀的黑暗的骑手,同时又向我们抛出马背上那黑暗的虚空。
其他文献
致影子  在诸佛村静寂的田园里,月亮独悬,星河沉默,我是安然的,静虚的,看得见自己,和自己的独影,也看得见头顶的独月或是群星。它们将光芒恩赐于我,而我并未能实现最大的空灵和澄明。  后来我离开诸佛村,去了城市。那些光芒驳杂变幻,不再单纯,不再像村里的任何一种光芒都是恩光,而是混杂着人造光和自然光,透出一些浮躁来。意外的是,我不止一次看到了自己的两个影子,在地面上浮动,带有一些惊惶。这是现实的我、心
期刊
蓟州集训营地。  一砍掉诗歌晦涩的枝杈,让文字的皮肤光滑并建议用水泊牌沐浴露  二脫掉流行歌曲俗气的衣服,露出五音高雅的肚脐眼  三拿下生辰纲,让一个人成为比尔盖茨  据G查证,因生辰纲失业的文艺界朋友,开始经营小刀什么的藏饰品  再就业繁荣了大宋经济  生辰纲内的东方之珠在一九九七年找回 历时百年  在这么长时间里,G呼风唤雨  也没能解决汉语在诺贝尔风刮来时节的旱情  推荐语  重构诗的疆域,
期刊
谈到新诗中“诗性”与“现实性”的问题,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纯诗”与“杂诗”的概念。的确,在中国新诗发展历程中,每当诗学追求游走于“纯诗”脉络之时,都是诗坛“诗味”最浓的时刻,而当推动文学发展的“内因”精致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时,作为诗歌发展的另一因素——“现实”,则成为新诗前进的“外部”推动力量。正是在这内因与外因的交互裹挾下,中国新诗走过了百年的沧桑历程。可以说,诗与现实、诗性与现实性的问题是解读新诗
期刊
一首诗如何开始,仿佛有很多说法。年纪相对青春时,我们通常会觉得,一首诗只有始于青春的冲动,才没有辜负诗的激情。诗会始于激情吗?如果诗始于激情,那么,合理的期待就是,诗会终于理智。这一心理过程,至少看起来很春华秋实。诗的激情,近乎春花的绽放;而表达的理智,则对应于沉甸甸的金色果实。很多时候,我们甚至倾向于一种本质的辨认:没有激情,就没有诗歌。至于何为诗的激情,它能否全然呈现在诗人的生命激情之中,似乎
期刊
爸爸在天上看我  韩东  九五年夏至那天爸爸在天上看我  老方说他在为我担心  爸爸,我无法看见你的目光  但能回想起你的预言  现在已经是九七年了,爸爸  夏至已经过去,天气也已转凉  你担心的灾难已经来过了,起了作用  我因为爱而不能回避,爸爸,就像你  为了爱我从死亡的沉默中苏醒,并借助于通灵的老方  我因为爱被杀身死,变成一具行尸走肉  再也回不到九五年的夏至了——那充满希望的日子  爸爸
期刊
置身于多元共生、时空错乱而又纷纷扰扰的当下诗坛,面对接踵而来的、铺天盖地的诗歌作品,在应接不暇之时,常常使人身心俱疲,连审美知觉也显得疲惫。然而,一旦与好诗相遇,便如逢甘霖,如闻香茗,沉浸其中,给人别见洞天之感,精神顿时为之一振。那些以默默执著的耕作坚定地走在路上的行者,着实叫人刮目相看。自发创建“素颜人生”微信平台的诗人林懋予,便是如此。在人心悸动、连空气中都弥散着浮华气味的当下,他乐此不疲,越
期刊
在70后女诗人中,灯灯的写作势头一直很猛,尤其是近几年,佳作频出,在诗歌创作上自觉追求精神的归属感,使她的诗歌有了生命的呼吸和个性,也有了事物必然存在的厚度、重量以及理想无限生长的高度。这些犹如茂盛的枝条般青翠和繁花般绚丽的作品,构成了灯灯诗歌之树的华盖,给它们源源不断输送营养的就是这棵大树的根——灯灯诗歌中构建的精神原乡。  不敢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原乡,但我相信,一个优秀的诗人,必然拥有这样
期刊
此水盛产菖蒲,芦苇,遍地野草  此处哺育君子,忠魂,也豢养善变之人  宽阔之上我只想因之而动  千里之遥我只想把自己  铺成蜿蜒的清澈之躯  此刻谁还没有剔除干净  谁就该把肺腑掏出来洗一洗  一滴通透的水被众水举过头顶  一万滴凝聚的水就是一个人内心的悲凉  除了落日和落日下孤立的河流  我什么都不想看,不忍看  如果飘零是一种命运  我愿做一枚掉在河面上的叶子  昼夜接受流水的推敲和锻造  推
期刊
如果我们将诗理解为“生命的赋形”,那么,在这一理解方向中,生命是开端,而形式则是完成。在获得形式之前,生命处于蒙昧、混沌的原始状态,正是由于形式的规定才使生命被照亮和秩序化。从宏观上说,形式就是语言秩序,它首先体现为诗的体裁或制式。臧棣近年来发明、确立并不断书写的“入门”“丛书”“简史”等诗体,无疑体现着一种强大的形式意志。它们都属于“系列诗”的范围,而“系列诗”堪称最具“当代性”或“当代感”的诗
期刊
冷冽中, 昏暗来自冬天  晚霞总是在你还没看清  火烧云的尺寸之时  就已提早消失。季节的黑暗  随即会胀满时间的肌肉。  但弥漫的同时,昏暗也能带来  友好的错觉。偶尔冷风  也会在自然的冷静中温柔起来:  昏暗中,枝条刚劲的银杏  一会儿像白杨,一会儿像梧桐;  甚至无视距离的变化,  必经之路上,银杏,白杨,梧桐,  这三种在盛夏面貌迥异的乔木  在北方冬天的昏暗的视线中  竟然可以随意互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