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天津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fei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宅基地退出是提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伊犁州伊宁市和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样本范围,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各地农户退出意愿不高且具有分异性。其中“有无就业技能”、“有无城镇购房”、“房屋结构”和“村集体是否有技能培训”与农户退出意愿均呈正相关影响。“民族”、“家庭经济压力”、“家庭年纯收入”、“家庭参加社保情况”与农户退出意愿均呈负相关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尊重农民退出意愿、加大财政投入、完善退出体制、建立就业和生活保障机制、加强政策宣传有助于提高农户退出意愿,促进农村宅基地退出。
  关键词:宅基地;退出意愿;通径分析;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01.1 文献标志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8.08.008
  Abstract: Homestead exit was an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ural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use and promote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is paper took Yi’ning City and Qapqal Xibe Autonomous County of Ili Prefecture as the sample area, and analyzed the willingness of rural households to withdraw their homestead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by using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path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farmers' willingness to withdraw from the localities was not high and they have differences. Whether there was "employment skills", "with or without urban housing purchase", "housing structure", and "whether village collectives have skills training" and the farmers' exit intentions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The "ethnicity", "family economic pressure", "annual net income of the family", "family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security" and farmers' withdrawal intentions ha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respecting farmers' willingness to withdraw, increasing financial investment, perfecting the exit system, establishing employment and living security mechanisms, and strengthening policy publicity help increase the willingness of farmers to withdraw and promote the exit of rural homesteads.
  Key words: homestead; exit intention; path analysis; influencing factors
  改革開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稳步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但作为稀缺资源的农村宅基地由于具有身份属性且缺乏必要的退出机制,带来了农村人口数量减少宅基地面积反而增加的矛盾现象[1-2]。而于此同时我国城镇建设用地却日益紧缺,由此加剧了城乡土地利用的差异和冲突[3]。如何引导农民合理、有序退出宅基地,改变其低效利用现状,成为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4]。
  目前,我国各地已经探索出多种宅基地退出模式,主要有天津的宅基地换房模式、成都的“双放弃”模式和重庆的地票模式[5],这些模式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存在显著差异性[6-7],在现实环境中又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仅仅通过单一的制度模式退出显得过于生硬。所以在宅基地退出的实践中,尊重农民退出意愿以及考虑不同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显得至关重要[8]。鉴于此,本文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为例,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完善宅基地退出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西部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宅基地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1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课题组2017年8月在位于新疆北疆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农村地区开展的问卷调查。首先选取伊犁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伊宁市为样本范围,然后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别选取两县市的堆依齐牛录乡、达达木图乡和喀尔墩乡农户开展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78份,其中堆依齐牛录乡、喀尔墩乡和达达木图乡分别发放82份、59份和37份。经过审核剔除不合格问卷10份,剩余有效问卷168份,占问卷总数的94.38%,问卷数量满足研究需求。   1.2 变量选取与变量赋值
  自变量指标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分析被调查地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两大类。一是社会经济特征,包含3个要素22个指标:农户户主特征(5个问题);家庭禀赋特征(8个问题);宅基地禀赋特征(9个问题)。二是认知特征,包含2个基本要素8个指标:宅基地退出政策认知(5个问题);居住环境满意度(3个问题)。因变量指标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变量赋值见表1。
  1.3 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SPSS20.0对所获取的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首先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分析不同调查样点农户的社会经济特征、认知特征所包含变量对农户退出意愿影响的差异性(表2、表3)。其次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对自变量之间及其与农户退出意愿的内在关联程度进行研究。其中,通径分析主要用来说明自变量对农户退出意愿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程度(图1)。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农户社会经济特征及分析
  在农户社会经济特征方面,调查发现各地被调查的168名农户户主中有72.62%为族别不同的少数民族,表明调查区是多民族聚居地;3个样本点中喀尔墩乡有74.58%的农户从事非农产业,非农民身份人数最多,而堆依齐牛录乡只有5.41%的农户从事非农生产,非农民身份人数最少。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职业出现分化,不同身份农民对农业生产的依赖程度出现不同(表2)。
  2.2 农户认知特征及分析
  在农户认知特征方面,各乡农户宅基地产权证书持有比例存在差别,达达木图乡农户持有宅基地产权证书的比例为92.69%显著高于其它两个乡,其中喀尔墩乡最低;调查发现有54.17%的农户不了解村集体是否有技能培训政策,表明农民对通过培训增加技能,保障未来生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总体来看各地农户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普遍较高,农户满意度各指标度量值均在2.3以下(表3)。
  2.3 单因素方差分析小结
  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与其社会经济特征、认知特征关系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1)有无城镇购房、家庭经济压力大小变量与农户退出意愿存在较高显著差异性(P<0.01),说明在城镇拥有住房的农户退出意愿更高;较大的家庭经济负担降低了农户退出意愿。(2)不同民族、不同宅基地利用方式、拥有不同耕地面积的农户退出意愿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表明各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影响了农户退出意愿;宅基地流转或闲置的农户退出意愿高于自住农户;农户拥有耕地面积越大对其退出宅基地的羁绊程度越大。(3)家庭总人口、有无就业技能、拥有宅基地数量、宅基地预估值、退出宅基地是否有必要村委会同意变量与农户退出意愿存在差异性(P<0.1),差异性较小不做具体说明(表2、表3)。
  2.4 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
  2.4.1 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各地农户退出意愿整体不高且具有显著差异性。达达木图乡(2.51)与堆依齐牛录乡(2.51)的农户退出意愿低于喀尔墩乡(2.36)农户。其中,34.15%的达达木图乡农户和40.68%的喀尔墩乡农户表示愿意或基本愿意退出宅基地,而堆依齐牛录乡只有27.03%的农户表示愿意或基本愿意退出宅基地(表4)。
  2.4.2 影响因素分析 Pearson相關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的研究结果显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性(表5、图1)。变量“家庭经济压力”与各地农户退出意愿均呈显著负相关,对堆依齐牛录乡、达达木图乡和喀尔墩乡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42,-0.47,-0.42,其对农户退出意愿影响差异性与单因素方差分析初步分析结果一致。调查区在经济上以农牧产业为主,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调查发现农户在家庭子女接受教育、赡养老人和医疗等生活费用方面支出较高,加之近年来农牧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由此造成沉重经济负担,农户心里更愿意将宅基地做为最后的生活保障,而不是作为资产流转,所以宅基地退出意愿较低。
  变量“民族”与堆依齐牛录乡和喀尔墩乡农户退出意愿均呈显著负相关,对两个乡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33,-0.34,其对农户退出意愿影响差异性与单因素方差分析初步分析结果一致。调查区属于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和锡伯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传统上世居于此,形成独具特色的游牧文化[9],宅基地作用并不显著。但是近年来,由于牧民定居政策的推行,导致畜牧业与农业相结合的生产方式逐渐取代了游牧生产方式,使宅基地的生产辅助功能逐渐体现出来。加之部分少数民族农户进入城市务工,思想观念发生转变,看中宅基地的长远经济效益,退出意愿更加弱化。
  变量“有无就业技能”与堆依齐牛录乡农户退出意愿呈显著正相关,直接通径系数为0.26,表明拥有就业技能的农民退出意愿更强烈。该乡54.05%的农户拥有就业技能,其中大部分在城市务工,对农业收入依赖程度低,有购买住房进入城市生活的预期,所以退出意愿高。变量“家庭年纯收入”与堆依齐牛录乡农户退出意愿呈显著负相关,直接通径系数为-0.32,表明农户年纯收入越低退出意愿越弱。该乡多数农户家庭收入依赖于农牧业生产且收入水平普遍不高,如果农户退出宅基地就会增加生产、生活成本,而宅基地对两项成本具有抵消作用,农户退出意愿便会降低。变量“房屋结构”与堆依齐牛录乡农户退出意愿呈显著正相关,直接通径系数为0.43,说明房屋结构质量越差,退出意愿越强。该乡有45.95%的房屋属于土木或砖木结构,房屋质量差,这部分农民期许退出宅基地以改善居住质量,加之部分房屋质量较高农户有通过退出换取高额补偿款的心理,从而形成显著地宅基地退出意愿。
  变量“有无城镇购房”与达达木图乡农户退出意愿呈显著正相关,直接通径系数为0.18,表明在城镇拥有住房的农户退出意愿更高。如果农民已经在城镇拥有住房,在退出时就会形成“退有所居”的心里,加之退出补偿款的催化作用,退出意愿便会显著增加。变量“村集体是否有技能培训”与农户退出意愿呈显著正相关,直接通径系数为0.20,表明村集体的技能培训政策对农户退出意愿起到提升作用。村集体通过培训,增加农民就业技能,使其退出后更容易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与机会,间接提高在城市的生存预期和适应力,形成正向退出预期。   变量“家庭参加社保情况”与喀尔墩乡农户退出意愿呈显著负相关,通径系数为-0.26。调查发现该乡农户家庭成员未全部参保的比例为38.98%,表明部分农民参保意识不强,生活上缺少保障兜底,其退出宅基地就有可能产生生存风险,退出意愿就会不强烈。
  2.4.3 小结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存在差异性。其中家庭禀赋要素所包含的影响因素最多,变量“家庭经济压力”和“民族”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户退出意愿产生了最为普遍和显著的影响。
  3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3.1 结 论
  笔者以伊犁州两县市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退出意愿存在显著差异性且整体退出意愿不高。(1)影响因素“有无就业技能”、“房屋结构”与农户退出意愿呈现较高显著正相关。农民依托于自身技能可在城市就业,逐渐摆脱了对农业生产的依赖,退出意愿较为强烈;而农户对居住质量改善的迫切需求也引发了较为强烈的退出意愿。(2)影响因素“有无城镇购房”、“村集体是否有技能培训”与农户退出意愿呈现显著正相关,即在城镇拥有住房和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农民,退出意愿强烈。(3)影响因素“民族”、“家庭经济压力”与农户退出意愿呈现较高显著负相关。调查区处于北疆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大多数少数民族与家庭经济压力大的农户退出意愿不强烈。(4)影响因素“家庭年纯收入”、“家庭参加社保情况”与农户退出意愿呈现显著负相关。农户家庭生产力水平低,社保参保意识不强,严重依赖于宅基地的生存保障功能,导致了收入水平不高和家庭成员参加社保情况不理想的农户退出意愿不强烈。
  3.2 對策建议
  (1) 尊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根据农户退出意愿所产生的退出需求差异,制定适应不同农户基本需求的退出方案,避免“一刀切”。
  (2)加大财政投入。政府应当为农村宅基地退出划拨充裕的配套资金,提高农户退出补偿标准[10]。鼓励农村闲置、老旧宅基地退出,优先保障低收入农户退出后生活,调动其退出积极性。
  (3)完善宅基地退出体制。欠发达地区农户退出行为少,退出潜力大,可以通过不断完善宅基地退出政策和有偿退出体制,有效激发农户退出意愿。
  (4)建立就业和生活保障机制。农民退出宅基地前通常会考虑今后的生存发展问题,所以首先要为农民提供技能培训服务,建立就业机制。其次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障体制,为农民发放生活补助,对其子女在城市入学出台配套政策,缓解农民退出后面临的社会经济压力。
  (5)加强政策宣传。一是通过宣传社保政策,提高农户参保率,从而淡化宅基地保障功能。二是通过宣传宅基地政策,使农民逐渐消除对政策理解的偏差,明白宅基地退出的好处,增强其退出意愿。
  参考文献:
  [1]赵强军,赵凯.农户退出宅基地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陕西杨凌、武功214家农户的调研[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6):193-196.
  [2]许恒周,殷红春,石淑芹.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民工乡城迁移与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推拉理论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8):75-80.
  [3]任宝林.推拉理论视角下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研究——基于南京市农户意愿调查[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1-2.
  [4]徐玉婷,黄贤金.经济新常态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研究[J].中国土地,2015(9):18-21.
  [5]黄贻芳.农户参与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重庆市梁平县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6-41.
  [6]佟艳,牛海鹏,樊良新,等.农户闲置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10):26-30.
  [7]诸培新,叶琦.农户分化下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差异性研究——基于江苏省886个样本数据[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5(3):279-288.
  [8]于伟,刘本城,宋金平.城镇化进程中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决策行为及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16,35(3):551-560.
  [9]孙艳梅,刘新平,周义才.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新疆特克斯县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12):36-42.
  [10]王兆林,杨庆媛.重庆市不同类型农户土地退出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4,28(9):32-38.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更加多元化。为了解新疆高校农科类大学就业意向,对新疆4所高校的农科类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到新疆高校农科类大学毕业生就业标准、就业地域的选择和就业单位类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科类;就业意向;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8.08.022  Abst
期刊
摘 要:依据北京市对低收入农户精准识别标准,对北京市远郊区县低收入农户增收进行研究。以远郊的怀柔区低收入农户为例,通过精准识别及建档立卡,对怀柔区低收入农户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低收入农户“致贫”成因与帮扶需求进行了深度分析,最后,依据致贫成因及帮扶需求,制定出精准的帮扶措施。  关键词:低收入农户;精准识别;可支配收入  中图分类号:D691.75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
期刊
摘 要:为了研究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对居民生活状况的影响,本文以新疆农村居民消费为研究对象,测算、比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化特征,详细分析了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状况和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发现新疆农村居民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消费结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  中图分类号:F126.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
期刊
摘 要:以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大学规划二路为例,详细阐述具有乌鲁木齐市特色的道路绿化方法。该方法一改往常的设计手段,对地段地形尤其复杂的填方挖方做出详细分析及设计,最大程度地减少土方投资,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保留原地形地貌、文化特色为基础为目标,因地制宜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道路绿化。  关键词:乌鲁木齐;道路绿化;景观;地形;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5.18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
期刊
摘 要:传统村落作为人类聚落的基本形式广泛分布和存在于土地之上,在漫长历史中保留了大量人类世代传承下来的居住形式、空间脉络以及文化传统,具有较高研究价值。云南滇中峨山地区作为历史上滇中至滇南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节点,因茶商贸易而繁荣,出现了众多古村落,至今保留完好。本文以峨山地区为例,应用GIS技术从区域层面分析该地区传统村落总体分布情况,再到具体村庄环境及内部分析,构建区域—村落环境—村庄主体的三级
期刊
摘 要:随着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和土地三权分置政策的进一步推进,囿于现行法律制度束缚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存在法律规定不明确、抵押贷款推进困难和生态环境保护受到忽视等法律困境。在学理上,对于家庭承包方式的林地承包经营权能否抵押存在较大争议;在实践中,推进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存在不少困难和风险隐患。通过从理论和实务2个角度对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进行分析,为了使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于法有据,更好地推进,需完善相关法
期刊
摘 要:采用盆栽試验法,研究盐胁迫对3种地被植物的生长、盐害率、盐害指数、根系活力、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净光合速率等指标的影响,以了解其耐盐性差异。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增加,参试植物的生长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花叶蔓长春的相对生长量最大,荆芥的最小;盐害率和盐害指数均呈上升趋势,荆芥变化增幅最大;荆芥与花叶蔓长春的MDA含量呈上升趋势,早开堇菜的变化相对较小;早开堇菜和荆芥的根系活力与
期刊
摘 要:针对现有中国粮食安全的研究中,缺乏对具体省份的粮食消费的研究,且视角角度较为单一,未对国家城镇化和营养膳食需求的影响进行全面考虑的问题,以河北省为例对其粮食消费情况进行研究。文章首先分析粮食消费结构和品种结构变化,并基于营养均衡视角进一步分析居民实际消费和膳食均衡消费之间的差异,找出导致差异的原因,为正确引导河北省居民合理消费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对于解决供需紧平衡的困境,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在我国的一些农村地区大量的秸秆被就地焚烧,由此引发的问题不仅包括严重的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包括浪费资源以及危害公共交通安全等问题。本文以长春市秸秆禁焚为例,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基层农村,广泛调研农村秸秆焚烧的现状,在借鉴我国学者对政策执行的相关研究基础上,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为我国基层环保政策执行的改善和秸秆焚烧的治理提出对策。  关键词:秸秆禁焚;政策执行;
期刊
摘 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实现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共享的政策。通过对贵州省湄潭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运作模式进行调研,总结其改革成效,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7.03.015  Study on the Enterin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