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旗人作家穆儒丐在东北的翻译文学实践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sky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时期的东北地域文学发展曾一度被研究者们"忽视"。其中,穆儒丐等人在现代文学时期大量的文学创作与文本翻译呈现出别样的风貌,使东北地域的文学发展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整体序列中的一部分,这些在"流动"过程中的知识分子,在关内和关外搭建起"中心之都"与"边缘之地"的桥梁,为文学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其他文献
摘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作为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让学生获得生物科学知识的同时,更要掌握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并倡导开展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来实现这一课程理念。本文结合自身教学情况,介绍了如何把握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探究式课堂教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探究;教学模式;生物新课程;把握  中图分类号:G642.4
其实不管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快乐高效都是一种很好的享受,它让人在愉悦中收获。所以,也便成为每一个向上的教师所追求的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一节课不难,两节课也可以,但若要将其成为自己课堂的代名词,则需要教师个人的潜心打造经营了。  那么,快乐高效课堂有哪些因子呢?我们应该如何打造这样的理想课堂呢?  和谐—快乐高效课堂的土壤  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课堂上和谐的关系犹如催化剂,有助于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越来越强,但学生却不善于提出问题,甚至提不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同时得到发展,从而有所感悟。这正是新课改要求我们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素质所在。以下是对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教育学生“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提出问
预习是课堂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方法。但调查表明,学生处于“老师要求预习才预习”的占总数的40%;还有“老师要求预习也不预习”的,占总数的30%;而经常自学预习的学生只占30%。所以,我们应该把预习当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途径,力争改变学生长期形成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和长期依赖教师的习
摘要:新课改提倡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理念。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勤于动手等,还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关键字:课堂;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21  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书本为中心,不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压抑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積极性和创造性,束缚了学生主体的发展。而新
关于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最常规的环节,如何实现理想中的课堂提问,是一线教师需要认真思量的问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热情的点燃,关系到教师科学的教学理念的运用,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质量。  具体化  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决定了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加之结论性过强的特点,这些都使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有些困难。马克思在分析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形成过程时指出,人类认识的过程是一个“具体——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目前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当务之急。这就要求我们“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①用充满美的语文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H319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②语文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
目的:  探讨高压氧预处理对于窒息性心跳骤停复苏后大鼠血浆活化蛋白C的影响。  方法:  首先将4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高压氧预处理组(A组),常规复苏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
蒙古族著名诗人纳·赛音朝克图政治抒情长诗《狂欢之歌》素以时空联想著称于世。但我们发现,在其宏大抒情表层下暗藏着一个那达慕仪式隐喻现场。它是一种内敛的意境世界,使奔放的诗行保持着稳定的内部架构。在诗人的联想下,那达慕仪式观礼台变成了祖国大好河山的观景台,缩小了蒙古族社区与浩瀚国土疆域之间的距离,让读者感受到了共时性"四海一家"式的亲近感,看到了自然景象背后新生民族国家形象。这个那达慕仪式深层现场还与全诗"国庆"主题形成叠合,构成双层仪式空间,映射出多层次隐喻关系。具体来讲,那达慕隐喻了国庆,隐喻了人们今非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