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广播电视监测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ly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5G技术带来了广播电视监测业的巨大变革。文章结合广电监测工作的实况,从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解析这个变革的内涵与意义,意在为广播电视监测工作顺应时代发展,发挥出切实的价值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5G时代;广播电视监测;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20.005
  5G技术是信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成果。我国短时间内在5G领域取得的世所瞩目的成绩是各行各业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又反哺于各行各业的发展。广播电视监测作为传播媒介的“安保系统”,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对于从业人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 广播电视监测概述
  1.1 任务概述
  广播电视监测工作是广播电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播电视事业的基础性建设工作,亦是广播电视行使政府管理职能的基础。具体来说,广播电视监测工作的任务是检查广播电视的覆盖情况;准确、及时的反应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效果與传输质量;了解广播电视的播出技术参数是否符合标准;监测监管传输各个通道的传输秩序;为广播电视播出与传输质量的不断改善提供依据的一个行业自我监督机制。
  1.2 机制概述
  广播电视监测规模庞大,系统复杂,专业性强。传统的监测系统是由一个或多个局域网系统和若干个分散在各个方位的远程无人值守遥控站点所组成的。进入5G时代后,广播电视监测系统从传统的单一监测发展到了覆盖有线、无线、卫星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全面检测的全自动化、网络化与智能化发展新阶段。监测的维度已经延展到了监测系统自身、通信条件和通信干扰环境,是一种数字化全盘监控机制。
  2. 5G时代广播电视监测的机遇
  2.1 优整资源,实时监测
  5G为广播电视的发展带来了坚实的技术支撑。高清有线电视4k、8k的快速普及又为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调取研判节目的方式,人工属性强,工作量巨大,效率低缓,已经无法应对5G庞大的传输流量。因此,将5G中的云计算技术、虚拟化软件、FC光纤储存、刀片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等集合起来,构建一个云计算平台,可以对广播电视涉及的所有的软硬件开展集中的监控管理,已经成为广播电视监测的主流形态。这种监测形态至少达成以下几个功能:第一,实现对节目内容、画面质量等基本要求的全实时监控,提升观看收听的主观体验;第二,对技术引发的故障的分析和设备定位会更加及时,提升了解决故障的效率;第三,自动迁移技术实现的虚拟机零间断热迁移让信息资源的分析与整合精准,使数据的采集、实时研判、趋势分析都得到了更好的基础。
  2.2 因地制宜,打破壁垒
  我国的广播电视布局圈层特别多,仅基层就能分出市、县、区等多个级别,每一个级别既要上下贯通,又要有与之对应的播放素材,使得监测系统的构建和应用也相应的分出了许多种类,在实践的过程中必须与当地的广播电视内容实现对接与筛选。现阶段广播电视的监测实难承担巨量之下的细致分类。普通的解码压缩处理不仅会出现卡顿这样的基础性故障,还会造成数据损毁等不可逆转的故障。而5G技术的引入克服了现行网络资源不能满足日常需求的障碍,将广播电视的监测直接代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无线传输。这是一种微发射功率,它能够在不同的模块之间发射出不同的频率,有强悍的抗干扰能力。根据数据的传输要求能够自动分化出至少16个,多达32个信道。这些性能直接配合了各级各类广播电视的监测需求,为广播电视基础建设的繁荣奠定了一个固化基础。
  2.3 提升监测,安全预警
  当前的广播电视预警模式从构建到具体运用,存在着严重的时效性问题:待安全预警发出并被人接收后,实际上的损失已经造成了。尤其是在同步播出、播控级别分类这些方面,滞后的预警除了带来技术上的故障,还可能造成广电系统社会声誉的损毁。为此,在预警监测信息的发布上,准确与高效就成为一个硬性指标。5G技术摒弃了短信发送的预警模式,而是利用自身可以生成并处理海量运维数据的性能,将安全防护设备、监管软件、网络设备、业务设备等尽数收入囊中,然后运用AI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把它们产生的信息进行关联与分析,以此预测可能会出现的异动情况,提前进行定位和排查。简单来说,5G技术将广播电视的监测前置化,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潜在风险对广播电视系统的威胁。另外,5G技术围绕着业务、数据、WEB、网络、终端构建的起来的防御体系,也为广播电视在多个维度制定靶向解决方案提供了基础,最大程度的将风险限制在了可控的范围内,不会再出现停播、断播等情况,使得广播电视能够更好地服务不同受众在不同时间、空间下收看与收听的需求。
  3. 5G时代广播电视监测面临的挑战
  3.1 传输资源再分配的挑战
  5G技术为广播电视监测带来的革新是根本性的,整个行业必然需要面临之前没有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使用哪些技术解决,其所花费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是怎样的,都是非常现实而具体的问题。目前,将5G技术引入到广播电视监测中的共识已经达成,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是结合实践情况进行储存功能的优化与完善。这项工作需要从省一级开展,逐渐下沉到市、县、区的广播电视台中。因而,如何构建最省成本体系,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因为在广电系统多年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种“资源上层化”的形态,优质的资源被省级及其以上的广电系统吸收走,而市、县、区的广播电视台只能分到一些零散的资源。久而久之造成了资源信息的分散与规范管理的困难。5G技术必然要对这个形态进行强力“纠错”,广电系统中掌握更多话语权的广播电视台是否愿意接受资源的再分配,或是在这个分配的过程中,会不会出现反噬的情况,都是一个未知数。所以,在5G技术引入的过程中,对现阶段网络传输资源科学合理的分配与优化,形成清晰的网络资源信息库,使其平稳的过渡到新的阶段,确保每一个平台都能因为新技术获得更多有效的选择,甚而获得技术上的统一维护与管理,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严峻挑战。   3.2 网络传输要求升级的挑战
  新的技术带来了新的传输速度,也对传输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广播电视通常是先立意,再搜集素材,然后录制。但是进入到新的业态后,传统采编录放的顺序与速度显然是不能满足要求了。再加上自媒体的发达,使得人人都成为信息资源的传播者,广播电视的权威性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高速无线传输网络实现广电行业的自觉转型,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为此,广电监测系统的各个部门需要转变观念、各司其职。如营业服务部门要对新客体的线路资源进行调配定位,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结合广电用户的区域分布布置线路资源;运行维护部门需要对故障有预判、有定位、有分析,以最少的成本解决故障;领导决策部门做全盘的资产管理和效益分析等。将网络传输和资源配置一体化,推动网络传输要求在主观层面和客观层面的升级达成一个协调的步调,让广播电视监测工作不只是“盯”着技术这一个层面,更要和外部环境和内部圈层达成贯通。
  3.3 监测预警机制的挑战
  5G技术支持的广播电视监测是依靠无线通讯网络实施传输的。这些信息的传输并不是单向的,会涉及到大量的回传。信息一旦回传,就会在用户、传输系统、监测系统之间经历数次的转化,每转化一次就会产生一些需要记录的信息和数据,这些信息和数据有一些会涉及到全球定位信息、云端地图导航等敏感的内容,还会占据大量的储存空间,无论是从动态层面还是静态层面,都隐含着极大的风险。面对这个挑战,传统监测是通过增加巡查次数控制风险的发生。5G时代显然不能再使用这个办法,而是需要用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完成预警监测。这些技术依托于庞大的网络资源,需要深度挖掘和分析检测引擎提供的实施数据,判断其属于哪一种模式,可以为接下来的信息传播方向和内容做出引导或屏蔽的行为,整套流程的运行和其自我调整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它所构建的更加复杂的体系又为环节之间的能量衔接等成本损耗带来了挑战。所以,监测预警机制的转型实则面临的是层层叠叠的挑战,广电系统需要引援各方资源,加大对5G基础设施的投入,形成新的预警框架与形式。
  3.4 资源融合管理的挑战
  5G的创新属性促使广播电视的监测业务在开展的过程中也需要表现出创新的特征。虽然在宏观层面是这样主导的,但是实际情况是5G技术运用的越多,广电行业需要使用的软件就越多,直接造成了功能重叠、内存消耗、兼容困难等问题的出现。如机架式服务器和塔式服务器的基础功能是一样的,但是机架式服务器因为处理图像的能力强,塔式服务器的扩展能力强,監测系统常常会同时使用它们,二者的稳定性目前仅仅依靠5G自身的稳定性来维系,其深度的稳定性能与兼容程度目前还是未知数。这并不是个例,如果5G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找到根本的解决软件兼容的问题,则很容易因小失大。另外,广电系统目前正在开展的智慧广电建设项目,并不只是5G的“产物”,更确切地说,它是5G+AI的“合成品”。这就意味着,5G自身也需要解决和AI之间的兼容问题。否则它在监测过程中发挥自身稳定性、完整性、缜密性的优势会被限制。国内目前想到的方法是参照大数据的监测信息模式,让广播电视节目中的信息资源全数收入整合,然后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检测,尽量让每一个模块的功能都能以交替的方式发挥出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需要继续在实践中找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或是加快研发的进程,让多专多能的软件尽早投入使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不可逆的,以此为依托的各种技术会全面而深入的进入到各行各业中,为其发展带来深刻的变化。广播电视监测是以技术的形式承载社会文化传输与传播功能的机制,发展到5G阶段后,其效能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因此,正确认识5G时代,客观的分析监测在5G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将机遇与挑战看作是一对辩证体,然后结合广电行业整体的发展动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监测措施,全面加强广播电视监测的质量和效率,既是行业的自觉,也是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晔.5G时代广播电视监测监管技术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21(04).140-141
  [2]沈忠成.5G时代如何加强广播电视节目监测监管[J].电视技术.2020(03).64-65
  [3]康言.5G时代广播电视监测监管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2021(02).53-54
其他文献
近年来,锑污染逐渐恶化,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威胁人类健康,亟待治理。除锑技术主要包括吸附、凝结/絮凝、电化学、离子交换等,其中吸附法成本低、处理效率高,已被广泛研究及应用。铁氧化物作为吸附剂具有易于生产,无毒、生态友好,对Sb(Ⅲ)/Sb(Ⅴ)亲和力强等优点。纳米级零价铁(nZVI)通过其腐蚀可产生新鲜的羟基氧化铁,具有磁性易被分离,是一种有前途的铁基吸附材料。但由于其易团聚,在环境介质中不稳定,易被氧化而形成表面铁(氢)氧化物钝化层,不利于Fe0的持续腐蚀,影响实际应用效果。本研究针对nZVI的缺陷,对
作为一种基于光电转换的新型分析方法,近年来,光电化学检测技术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在可见光下,光敏材料上吸收光子,诱导体内电子激发,促进电荷转移,在交界面处产生电子空穴对,当目标检测物固定在光敏材料电极表面,会与光生电子空穴对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促进或者抑制电荷转移,导致相应的电信号发生改变。因为激发光源与检测信号的完全分离,光电化学检测技术具有高灵敏性和极快的响应速度。本论文以CoO/Au/g-C3N4的Z型异质结为基础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实现了对微囊藻毒素(MC-LR)的定量检测,主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电视传输技术也有了进步发展。尤其是卫星传输技术便捷性以及适用性等特点,促进了电视传输中节目质量及稳定性提升,但在良好的发展前景下,也不能忽视在电视传输过程中存在的安全影响因素,只有最大化规避传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才能够最大化发挥卫星传输技术在传媒电视行业中的价值。为此,本文从电视传输安全的影响因素着手,分析了应对优化措施,以期促进电视传媒行业的更好发展
期刊
近年来,由于医药、个人护理品、塑料产品的频繁使用和畜牧业养殖废水,医院及生活等废水的不合理排放,水环境中的环境雌激素水平不断激增。研究显示,环境雌激素已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水环境中,并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繁衍生息造成了重大危害。环境雌激素的危害作用主要表现在:干扰生物体正常的激素合成、分泌和代谢过程,破坏生物体的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诱发肿瘤疾病等。因此,如何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环境雌激素已
【摘要】一套优秀的应急管理工具将有助于各项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文中,介绍了一套根据总局下达的EPG管理工具规范中EPG应急管理为依据开发出的广电无线传媒应急管理工具。该工具满足EPG应急管理需求,可以为快速恢复EPG功能提供解决办法。  【关键词】EPG管理工具;应急管理工具;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
期刊
【摘要】对调频发射机而言,输出的阻抗越低,则说明电路可输出的电流值越大,其负载能力越强,频率特性越良好,由此可见,对发射机输出阻抗匹配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很有必要。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文章首先对调频发射机的原理进行说明,分析了发射机推动板、输出电路系统运行原理,其次研究了微带线特性,最后对阻抗匹配进行了计算,明确具体计算要点。希望文中所分析内容可为行业有关人员提供理论参考,促使有关阻抗匹配的研究朝向深入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科技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很多领域都推出了各式各样的新型技术作为电视转换播放信息的重要电子设备难说调频发射机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且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高质量的调频发射机不仅能够增强电视播放的效率提高电池质量,同时也能在其他相关领域发挥一定作用。目前随着调频发射机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大很多调皮的发射机在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不稳定的状况,本文针对使用过程中调频发射机的主要故障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并探讨
期刊
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加剧抗生素耐药菌的产生和抗生素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作用等环境问题。在抗生素对植物的毒性方面,虽然有关抗生素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广泛地报道,但是缺乏对植物幼苗建成的研究。四环素类抗生素被广泛用作人和动物疾病的治疗剂以及动物生长的促进剂,在环境中存在较高的检出率和检出水平,对植物具有明显的危害作用。十字花科芸薹属作物种子具有大小适中、发芽快和对污染物敏感等特点,在评价四环素植物毒性方面
【摘要】多网融合作为一项重要技术,在现代通信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多网融合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通信工程的建设效率,加强通信工程的质量。本文主要探讨了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中提供借鉴。  【关键词】通信工程;多网融合;应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
期刊
随着我国生态环保建设力度的加大和长江大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生态环保项目的监督管理需求日益迫切。经过近30年的后评价研究,国内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相对成熟,但针对流域综合治理的后评价研究相对较少。为了能够加快我国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后评价监督制度建设,本研究希望通过借鉴国内外的相关后评价理论机制,从政府企业的决策管理角度对城市水生态系统进行评价,做到政府、企业和评价者三方共同参与,再将评价信息反馈到实际操作中,使得城市水资源系统建设更好的满足国民的需求。
  本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进行了后评价理论与实